❶ 珠三角地理意义
珠江三角洲是热带性三角洲,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小三角 洲计),以大三角洲计,亦在北纬23°40'-21°30'之间,即绝大部分属于热带范围。从气候上看,则大三角洲亦属于热带地区。地貌发育上也有此特色,植被景观更受其影响,发育为热带季风雨林植被。并且由于三角洲北面为粤北山区,对北来寒流起屏障作用,使热带植被能沿谷地侵入北回归线以北山区。
珠江三角洲从地形界限看,罗平山脉是它的西面和北面的界限,即罗平山脉以西为西江谷地区,习惯上称为粤西山地;山脉以北为北江水系,或称为粤北山地。东侧罗浮山区是三角洲的东界。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热带特征反映在河网上是水量大,含沙量小,分汊放射河道多,宽深水道发育。适合海运
❷ 从地理角度分析,珠三角成为我国革命前沿的优势是什么
分析: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前沿的主要地理优势是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优势,理解记忆即可.
❸ 珠江三角洲的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特点
1、珠江三角洲的地貌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它的中部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平原上散布着丘陵、地和残丘,在其东、西、北面边缘分布着成片的低山。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9?c,1月平均气温13.0?c,7月平均气温28.3?c,年均降雨量1776毫米。但夏秋多台风和暴雨,仍有洪涝威胁。
2、珠江三角洲历来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珠江三角洲具有十分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作物可全年生长。良好的水热组合和丰富的土地资源相结合,加上充裕的劳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使本区成为广东省稻米、甘蔗、蚕桑、塘鱼和水果集中产地之一。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岸线长达1060多公里,滩涂面积715.51多平方公里,对围垦和发展海水、淡水养殖及捕捞十分有利。
3、珠江三角洲交通发达,到2000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29029公里,公路网密度达0.70公里/平方公里。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京广、京九、广九、广茂和广梅汕铁路贯穿并交汇于三角洲内,还有广深准高速铁路。目前,以广州为中心以及珠江三角洲各中心城市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正逐步形成。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珠三角航空港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和众多国际城市通航。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分别回归祖国,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形成的大珠三角将成为我国交通最发达的区域。
4、珠江三角洲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是我国着名的侨乡。中国有约500万海外华人,大约拥有2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70%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而在东南亚华人中,65%以上的祖籍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此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先天的人缘优势。
❹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南大门,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
1.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毗邻大海,交通便利;
2.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传统;
3.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扶植。
❺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高中地理)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在广东省的中南部,在行政辖域上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江门、佛山和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惠东、博罗,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四会,面积为41596平方公里,占全省23.4%,人口占全省31.3%。这范围近乎通常从地理角度划分的“大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貌类型呈现多样化,它的中部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平原上散布着丘陵、台地和残丘,在其东、西、北面边缘分布着成片的低山。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具有十分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作物可全年生长。良好的水热组合和丰富的土地资源相结合,加之充裕的劳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使本区成为广东省稻米、甘蔗、蚕桑、塘鱼和水果集中产地之一。经济区濒临南海,海岸线长1060公里,滩涂面积715.51平方公里,对围垦和发展海水、淡水养殖及捕捞十分有利。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交通发达。珠江有八大口门入海,河网如织,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京广、京九、广九、广茂、广梅汕铁路贯穿并交汇于区内。
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失时机地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了外向型的经济体系。
全地区的“三资企业”数以万计,其速度和规模远远走在全省全国的前面;不少行业在港澳和珠江三角洲之间,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态势;经济合作越来越广泛和密切,有些行业已开始从互补性合作向结构性合作发展。现在,正在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视野推向全方位,开辟港澳以外的多元化国际市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毗邻港澳,华侨、港澳同胞众多,具有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外资和技术等方面优越的条件,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1979年我国首次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深圳和珠海占其二;1984年4月,广州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1985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小三角”共16个市县被辟为沿海三个经济开放区之一;1987年经济开放区范围从“小三角”扩大到“大三角”共28个市县。
❻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优势是什么
地势平坦开阔,水能资源丰富,该地水路陆路交通便利,气候雨热同期,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澳台,形成广阔市场,国家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高,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距离北边平果,攀枝花,六盘水等能源资源产地比较近。
❼ 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在什么地方
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着名的侨乡。
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策略。
雄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❽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优势
珠江三角洲平原广阔,水网密布,自然条件优越。长期以来,这里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如广州就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历史上该地区还有一部分人外出寻求发展,足迹遍及港澳、东南亚甚至太平洋彼岸。现在,这个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重点侨之一,侨居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达500万人,港澳同胞400多万人。每个市县都有十几万至近百万人旅居海外,他们与家乡的人民同根同祖,习俗相同,语言相通。
❾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呈倒置三角形,底边是西起三水市、广州市东到石龙为止的一线,顶点在崖门湾。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冲积层薄,一般20~30米。地面起伏较大,四周是丘陵、山地和岛屿,占面积 30%。
中部是平原,分布在广州市以南、中山市以北、江门以东、虎门以西。珠江水系年均输沙量达8000多万吨,河口附近三角洲仍在向南海延伸。在河口区平均每年可伸展 10~120米,成为中国重点围垦区之一。
气候温度:
属于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年均温21~23℃,最冷的1月均温13~15℃,最热的7月均温28℃以上。6~10月,常有台风影响,降雨集中 ,天气最热。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同步,土壤肥沃,河道纵横,对农业有利。这里海拔200米以下,地势平坦;高温多雨,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珠江三角洲气候的南亚热带性表现在四季不明,三冬无雪,树木长青,田野常绿,霜不杀青。据竺可桢在《特候学》一书中称,热带为“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地方,他认为五岭以南,即入热带。但珠江三角洲在亚热带范围之内。
(9)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什么扩展阅读:
珠江三角洲的重要性: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平原面积最大的地区。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
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辐射带动华南、华中和西南发展的龙头,是中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城市群之一,有“南海明珠”之称。
2015年1月26日,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珠江三角洲超越日本东京,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群。珠三角9市携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已建成世界级城市群。2016年珠三角9市共吸纳37.33万高校毕业生就业。
❿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的地理位置优势
在珠江三角洲过去近20年赖以高速发展的各项竞争优势中,最值得强调的,莫过于其毗邻港澳的地缘区位优势和改革开放先行带来的体制、政策优势。事实上,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最接近港澳,也是开放最早、最彻底的区域,深圳、珠海两个特区分别直接与港、澳相连,沿海开放城市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与香港鼎足而立,穗港发展轴与穗澳发展轴分别纵贯珠江三角洲东、西两部,而经广州南沙-虎门的轮渡以及大桥连通了东西两轴,更使穗、港、澳成了"铁三角"。就地缘区位而言,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及土地、气候、物产资源等条件是基本不变的,而真正要发挥其毗邻港澳的比较优势则取决于是否实行改革开放这个政策条件。改革开放前,同样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没能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形成竞争力,这也说明了珠江三角洲过去所受到的政策以及体制上的约束是很大的。只是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才让珠江三角洲地区得以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土地、劳动力等条件,大规模地引进港澳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两者的结合就转换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相对于内地,珠江三角洲地区首先就有"先行一步"的特殊政策,使其地缘区位得以发挥作用;而相对于沿海其他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又有着优越的地缘区位,在同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情况下,其地缘区位就成为政策得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前提条件。等到改革开放成为全国普遍实行的政策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通过在先行阶段由比较优势所引致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从而又得以继续保持其领先于其他区域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