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珠海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是什么求解答...
珠海市区内陆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以平原(占25.5%)、丘陵(占58.68%)为主,兼有低山、滩涂等。地势平缓,倚山临海,海域辽阔,百岛蹲伏,有奇峰异石和秀美的海湾、沙滩。内陆由凤凰山、将军山两大山系的山地丘陵及海岸、平原所构成。最大的海岛是三灶岛,面积约78平方公里。陆上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为纵横交错的水网分划。滨海冲积平原由西江和北江冲积物聚成。珠江口外海滨滩涂辽阔,水下滩地向岸外缓慢坡降。海岸线、岛岸线长690公里。内陆最高的凤凰山,海拔 437米,海岛多在海拔100米以上。
珠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常受南亚热带季候风侵袭,多雷雨。年平均气温22.3℃,最低气温2.5℃。年降雨量为1770-2300毫米,4月至9月盛行东南季风,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珠海大气的年平均相对湿度是79%。每年初春时节,细雨连绵,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有时可达到100%。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珠海市常住人口为156022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3558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24647人,增长26.27%,年平均增长率为2.36%。普查资料显示,珠海占全省常住人口总量的1.50%,比十年前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提高0.05个百分点,仍然是全省常住人口最少的市。
珠海自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以来,为把珠海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和经济特区,珠海市政府决定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改变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恶劣的面貌,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条件。珠海城市先后被联合国、国家、省有关部门授予“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2005年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由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组织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排行榜在论坛上公布,珠海在排行榜上名列第6位。在第三届中国和谐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珠海荣获“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和“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两项殊荣,成为广东省唯一一个同时获得“双十佳”的城市。
❷ 珠海地理位置
珠海,是广东省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与澳门相距9千米,横琴新区与澳门隔江相望,西邻江门市,北与中山市接壤。设有9个国家一类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之称
❸ 珠海市怎么样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个重要城市,是中国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珠海地理坐标处于北纬21° 48′~22°27′、东经113°03′~114°19′之间。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珠海于1980年成为经济特区,200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并明确珠海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珠海从昔日一个经济落后的边陲小县,一跃成为新型花园城市。
中文名称: 珠海
外文名称: Zhuhai City
别名: 百岛之市,浪漫之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经济特区)
所属地区: 中国东南
下辖地区: 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
政府驻地: 香洲区
电话区号: 0756
邮政区码: 519000
地理位置: 珠江口西南部
面积: 7653平方公里
人口: 156万(2010年)
方言: 粤语、闽南语、客家语等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 珠海渔女雕像,情侣路,圆明新园,梅溪牌坊
机场: 珠海三灶机场
车牌代码: 粤C
轻轨站: 珠海北站
珠海若是在市里语言交流以普通话为主,若是在郊区粤语、粤语方言很流行,但大部分也听得懂普通话的。
治安嘛还比较不错,偶生活在香洲地区感觉还算比较安逸。
生活消费水平偶住的地方比较高,感觉珠海中产阶级比较多,所以一般消费较高一些,吃穿用度比较贵。
❹ 珠海的纬度多少
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五门”(金星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之水汇流入海处,地处北纬21°48′~22°27′、东经113°03′~114°19′之间。
珠海,广东省地级市。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
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中国海滨城市 、新型花园城市、有着国家新颁布的“幸福之城” 、 有“浪漫之城,百岛之市”的称号。
(4)珠海地理条件如何扩展阅读:
珠海的地理环境:
1、地质地貌
珠海市露出地层较简单,除广泛发育第四系外,在东北部和中西部零星出露有古生代的寒武系、泥盆系和中生代的侏罗系,面积共759.09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地面积的57.95%。
2、气候条件
珠海市地处珠江口西岸,濒临广阔的南海,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终年气温较高,1979~2000年年平均气温22.5℃;气候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80%;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达到2061.9毫米。珠海常受南亚热带季候风侵袭,多雷雨。4月至9月盛行东南季风,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为旱季。
3、水文特征
广东省河流众多,主要有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流为珠江。珠江水系有八大出海口,从北至南依次为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珠海市地处西江下游滨海地带,境内河流众多,西江诸分流水道与当地河冲纵横交织,属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珠海
❺ 珠海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1、地理区位: 2、交通区位: 3、旅游区位:
1、地理区位:珠海港位于珠江入海口西岸,南与澳门陆地相连,东与国际航运中心香港隔海相望,背靠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珠三角地区。珠海港海岸线及岛岸线长,靠近国际航道,港口条件优越,是天然深水港。
2、交通区位:珠海港集疏运系统规划已经启动,主要包括铁路、水运和公路三种主要的集疏运方式。随着广珠铁路、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广珠高速、港珠澳大桥等陆续开通,以珠海为核心的2小时交通圈将逐步形成,江海联运、海铁联运、水陆转运将十分便利,珠海港腹地范围将得到进一步延伸,货运吞吐量将迎来加速增长。
3、旅游区位:珠海是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曾经先后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新兴的花园式海滨旅游度假城等荣誉称号,是中国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珠海自然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海域广阔,有一百多个海岛,素有“百岛之市”美称。
❻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广义的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香港、澳门。北回归线穿过其北部,濒临南海,为珠江出口处。它包括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市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的端洲区、鼎湖区、高要市和四会市,面积4、16万平方千米,人口2300多万,其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广东省的23、4%和31、2%,但国内生产总产值占广东省的70%以上。
2.自然条件:珠江三角洲是由北江、西江三角洲和东江三角洲合成的复合三角洲,狭义的珠江三角洲是一个发育在海湾内的丘陵性三角洲,海拔50米左右,即面积约为1、1万平方千米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其间山丘散布,河道纵横,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生长季长,可一年三熟。春季阴雨连绵,夏季高温湿热,夏秋季台风入侵频繁,冬季很少严寒,四季变化明显,河流汛期在4~9月。
❼ 珠海地理
珠海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在北纬21° 48′一22°27′、东经113°03′一114°19′之间。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东与香港隔海相望,相距仅36海里,最近的牛头岛相距仅3海里;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距广州市约140公里。 珠海市区内陆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有山、海、丘陵与平原。地势平缓,倚山临海,海域辽阔,百岛蹲伏,有奇峰异石和秀美的海湾、沙滩。内陆由凤凰山、将军山两大山系的山地丘陵及海岸、平原所构成。最大的海岛是三灶岛,面积约78平方公里。陆上山地、丘陵、台地、平原,为纵横交错的水网分划。滨海冲积平原由西江和北江冲积物聚成。珠江口外海滨滩涂辽阔,水下滩地向岸外缓慢坡降。内陆以丘陵为主,占58.68%;平原次之,占25.5%;水域占15.9%。海岸线、岛岸线长690公里。内陆最高的凤凰山,海拔437米,海岛多在海拔100米以上。最高峰是二洲岛上的凤凰山,海拔437米。主要矿产资源有水晶、铁、钨、锡、锰、钾长石、优质石英砂。自然土壤有赤红壤、石质土、滨海沙土、盐渍沼泽土等。主要河流有磨刀门、金星门、坭湾门、鸡啼门、虎跳门、前山水道、湾仔澳门河段、南水沥等,总长135公里。珠海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受南亚热带季候风侵袭,多雷雨。年平均气温22.3℃,最低气温2.5℃。年降雨量为1770.4毫米,其中4--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