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武陵源是什么意思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说的就是武陵源,指的是世外桃源,以下是真实的武陵源资料链接。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方位为东经110°20'30"~110°41'15"、北纬29°16'25"~29°24'25"。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着名旅游风景区,由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四大部分组成,总面积369平方公里,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区面积53.5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面积55.5平方公里,三级保护区面积203平方公里。现辟有旅游线路14条70公里,观景点560多个。 武陵源属世界上罕见的砂岩峰林地貌,整个景区,沟壑纵横,岩峰高耸,绿树翠蔓,兽鸟成群,有“大自然迷宫”、“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
1988年国务院审定武陵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批准设立省辖张家界市,建立武陵源区人民政府,以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 2007年5月8日,张家界武陵源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武陵源景色奇丽壮观,位于中国湖南省境内,连绵26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有200多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景区内还有40多个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武陵源,美在神秘,美在天然。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的,是纯朴的田园风光。武陵源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一块块梯田,一间间房舍星星点点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绿树四合,炊烟袅袅,假如有缘赶上当地节日,还可欣赏到民族歌舞。它们与武陵源的大山、密林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原始苍茫的画卷。
Ⅱ 武陵源物种的生存环境是什么
武陵源位于我国西部高原亚区与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的边缘,东北接湖北神农架等地,西南联于贵州东梵净山,各地生物相互渗透。
因此,物种丰富,特别是这里地形复杂,坡陡沟深,加上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森林发育茂盛,给众多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加上这里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受人为干扰较少,从而保存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成为我国众多孑遗植物和珍稀动植物集中分布地区。
据考证,千百年来武陵源从未发生过较大的气候异常、水土流失、岩体崩塌或森林病虫害大发生等现象,证明武陵源保持了一个结构合理而又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Ⅲ 武陵源在哪里
汗。不是张家界嘛?其实你的问题网络一下,然后找到网络,一切搞定。
⑴地理位置
武陵源方位为东经110°20'30"~110°41'15"、北纬29°16'25"~29°24'25"。 属国家一级保护区面积53.5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面积55.5平方公里,三级保护区面积203平方公里。现辟有旅游线路14条70公里,观景点560多个。武陵源景区沟壑纵横,岩峰高耸,绿树翠蔓,兽鸟成群,有“大自然迷宫”、“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
武陵源距张家界市城区36公里。焦柳铁路线上的张家界火车站连接全国各地,张家界机场已开通香港、澳门、北京、大连、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厦门、青岛、福州、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南京等 20 多个城市和地区的航线,长沙至张家界高速公路、省道S304、省道S305、省道S306均可通达景区,形成了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Ⅳ 武陵源的地理位置是什么特点有什么伏尔加河的地理位置特点东非大裂谷地理位置
这个的话应该没有什么地理位置或者是比较偏远的那种,或者是丘陵地带也是山区那种形状的。
Ⅳ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究竟在哪里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是现在的哪里人
桃花源具体在哪如今仍有争论,武陵是今天的湖南。中国桃花源的地名有很多,重庆酉阳、湖南常德、湖北十堰、江苏连云港、安徽黄山、台湾基隆、河南南阳、重庆永川等地都有桃花源,《桃花源记》中的到底是哪有好几种说法。
陶渊明家乡庐山:地处庐山大汉阳峰下,总面积约一万多亩,"桃花源"又称康王谷,是庐山第一长峡谷,全长约15华里,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称,景观特色以幽谷风光取胜,历来被认为是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创作原型所在地。
安徽古徽州的黟县: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是指黟县漳河流域石山至渔亭10公里段。
台湾桃花源:位于基隆河支流新寮溪溪谷中,由从前的“野人谷风景游乐区”、“天云洞风景区”、“大华壶穴区”组合而成。 景区园内有翠谷瀑布、观音瀑布、迷魂洞瀑布、新寮瀑布、茵梦瀑布等,虽然这些瀑布不如十分瀑布壮观,但四周环境幽雅秀丽 。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一般都认为,桃花源的原型在湖南省桃源县:这里和桃花源记所描写的境况最符合。
武陵在今天的湖南,武陵郡名。汉高祖置,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常德市)。小说中袭人抽着一支酒签“却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旧诗写着道是:‘桃红又是一年春’”。
桃花与武陵相联系,典出晋陶潜《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怱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按:隋改临沅县,宋乾德中又析置桃源县,县名即源于《桃花源记》。
武陵即武陵源:
桃花源得名自陶潜的《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由此可见,桃花源的地理位置应位于“武陵”这个地方。那么武陵到底在哪儿呢,《通典》卷一百八十三:“朗州今理武陵县。春秋、战国时皆属楚地。
秦昭王置黔中郡。汉高更名武陵郡,后汉、魏至晋皆因之。晋赵廞问潘京云:‘贵州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义陵郡,在辰阳县界,与夷相接,数为所攻,光武时移东出,共议易号。传曰止戈为武,诗称高平曰陵。’《武陵记》桃花源,即此地也。”
那么上面提到的“郎州”即“武陵”又在哪儿呢?“武陵”这一地名,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
(领)县十三:索(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汉寿县地,故城今鼎城区韩公渡镇城址村)、孱陵(今湖北公安县与湖南安乡、澧县、津市、南县、华容等县地)、临沅(今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大部和桃源县地)、沅陵(今沅陵、泸溪、吉首、麻阳等县地)、镡成(今洪江市、靖州、绥宁、会同、通道、中方等县地,错入今贵州省境)。
无阳(今芷江、新晃、怀化等县地,错入今贵州省境)、迁陵(今保靖县地,错入今重庆市境)、辰阳(今辰溪、麻阳、花垣、凤凰等县地)、酉阳(今永顺、龙山、古丈等县地,错入今重庆市境)、义陵(今溆浦县地)、佷山(今湖北长阳县地)、零阳(今慈利、石门、临澧、澧县等县地)、充(今永定区、桑植县地)”。
武陵郡又称“义陵郡”。其来历据晋人常林《义陵记》云:“项羽弑义帝于郴,武陵人缟素哭于招屈亭,高帝闻而义之,故曰义陵。”郡治义陵县(一说治索县)。建置时间,据《后汉书·郡国志》武陵郡下原注:“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前202)年更名。”
Ⅵ 武陵源景区
您好,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方位为东经110°20'30"~110°41'15"、北纬29°16'25"~29°24'25"。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着名旅游风景区,由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部分组成,总面积369平方公里,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区面积53.5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面积55.5平方公里,三级保护区面积203平方公里。现辟有旅游线路14条70公里,观景点560多个。 武陵源属世界上罕见的砂岩风林地貌,整个景区,沟壑纵横,岩峰高耸,绿树翠曼,兽鸟成群,有“大自然迷宫”、“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
1988年国务院审定武陵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批准设立省辖张家界市,建立武陵源区人民政府,以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
武陵源于1992年12月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III)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编号:200-010
相关链接:http://www.unesco.org/whc/sites/640.htm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武陵源景色奇丽壮观,位于中国湖南省境内,连绵26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有200多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景区内还有40多个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武陵源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源山脉中段桑植县、慈利县交界处,隶属张家界市。由各具特色的四大风景区组成,分别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三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90.8平方千米,中心景区面积264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6.8平方千米。
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波涛翻滚的海洋。石英砂岩沉积于海岸地带,经过流水的长期侵蚀和复杂的地壳运动,形成这地区最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
20世纪80年代初武陵源重新被发现。这里的风景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雕凿,到处是石柱石峰、断崖绝壁、古树名木、云气烟雾、流泉飞瀑、珍禽异兽。置身其间,犹如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艺术山水长廊。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属国内外罕见,这些突兀的岩壁峰石,连绵万顷,层峦叠嶂。峭立的岩峰、苍茫的林海、秀丽的山溪、幽深的洞壑……“三千峰林八百水”汇聚成这个神奇美妙的世界——武陵源。
武陵源风景区有比较原始的生态系统,3000多座形状奇异的山峰,800多条沟谷,还有变幻的云海、神秘的溶洞、奔泻的瀑布,集中国名山的雄、奇、险、秀、幽、野于一身,有“天下奇峰归武陵”的美誉。由于造化之功,武陵源既有浓郁的浪漫情调,又富有神秘色彩。峰石参差,沟壑纵横,岫峦飞动,形成错落有致,高低有序,层次丰富的风景空间序列,呈现出跌宕动感的节奏和韵律。在群峰中以天子山、黄狮寨等高台地为中心,形成“百鸟朝凤”、“众星拱月”之势。如从索溪峪经植物园、回音壁、南天门至天子山,一路峰峰挺秀,石石标新,美不胜收。登上天子山高台之后,豁然开朗,近峰远岫饱览无遗,云烟霞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武陵源以其奇奥、全面的自然景观,崭露头角,饮誉中外。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虽然它没有古老悠久的开发史,没有帝王祭祀,历代圣贤题留的碑雕石刻,没有举世公认的墨客骚人的诗文捧颂,似乎不无遗憾。但却更给人带来惊奇与新鲜。武陵源完全属于它自己。它无需人工粉饰雕琢,淡抹浓妆,它向人们展示的是它那带着洪荒时代,具有原始野性的本色。正是它那独特的风格、卓绝的风范、美学特征和科学价值,一举成为人类的科研宝地,览美天堂。可以说武陵源是地球惠赠给全人类的最珍贵的遗产。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为国内外罕见,具有不可比拟、不可替代,不可分割等特点而成为奇艳超群的景观。其峰峦如林,造形奇特。区内石英砂岩柱峰有3103座,千米以上峰柱243座,这些峰林造型独特,高低参差,风格各异,构成蔚为壮观的奇观胜景,以骆驼峰、醉石峰和五指峰最为代表。或险峻高大,或淑秀清丽,阳刚之气与阴柔之姿并存,令人赏心悦目。最高峰为兔儿望月峰,海拔1264.5米;境内长2000米以上的沟谷32条,总长达84.6千米,最着名的是金鞭溪、神堂湾、十里画廊等峡谷。在峰林峡谷之间,还有数十处溪泉湖瀑,且久旱不断流,景色宜人,美不胜收。武陵源的水景类型齐全,包括溪、泉、湖、潭、瀑等,异彩分呈,有“秀水八百”的美称。鸳鸯瀑布从几百米的高处飞流直下,声势极大,甚为壮观。武陵源森林茂盛,武陵松分布广泛,数量极多,有“十万八千松”之称。在山水之间还有丰富的溶洞群,其中黄龙洞深15千米,有大厅13个,走廊96条,瀑布3处,阴河1条,石笋众多,形态各异,令人称绝。武陵源以“奇峰、幽谷、秀水、深林、溶洞”享有盛誉,称为武陵源“五绝”。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共有淡雅宁静的田园风光七处。沙坪田园两溪抱流,田园平缓上升,直到与如屏画的峰峦相衔接。村宅点缀,绿树四合,翠竹依依,炊烟袅袅,勾勒出浓烈的抒情氛围,令人陶醉。峰顶多为三面悬崖深谷的台地,常为山民安居扎寨之处,最为有名的有黄狮寨、鹰窝寨、锣鼓寨、躲官寨等。武陵源,俨然是一幅由茂密森林、多姿溪涧、变幻烟云和淳朴的田园风光所构成的浑然一体的立体长轴画卷,堪称集自然科学价值和原始野性美学价值于一身的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张家界,又名青岩山,面积一百三十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它地处武陵山中,被称誉为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张家界地貌奇特,有石峰2000多座,形态各异,树木茂盛,森林覆盖率达88%,四周山地环抱,坡陡沟深,气候暖湿,区内景点众多,尤以黄狮寨(见附图)、砂刀沟、金鞭岩、金鞭溪等最为着名。有黄狮寨、金鞭溪、腰子寨、琵琶溪、砂刀沟、后花园、朝天观七条主要旅游线。
张家界以岩称奇。这里三千座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似玉柱神鞭,立地顶天;有的像铜墙铁壁,巍然屹立;有的如晃板垒卵,摇摇欲坠;有的若盆景古董,玲珑剔透……神奇而又真实,迷离而又实在,不是艺术创造胜以艺术创造,令人叹为观止。
【概要】
武陵源以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其主要特征,共有石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这种特殊的地貌形态被命名为“石英砂柱峰”地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特点是质纯、石厚,石英含量为75%~95%,岩层厚520余米。武陵源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森林发育茂盛,生长着原始次森林植物群落,森林复盖率达88%,有国家中国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19种。木本植物就达到770种,其中武陵松为只有本地区仅有的植物,另外生长着珙桐、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白豆杉、篦子三尖杉等第三纪孑遗植物。武陵源拥有28种国家级保护动物,还生长着着名的大鲵(娃娃鱼)珍贵动物,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金钱豹等大型猛兽。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景点】:
南天一柱
——南天一柱,高300米,一头托住云天,一头稳扎大地,挺拔坚实,如擎天柱石。南天一柱位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黄狮寨游览线一带。穿过南天门,一石峰从深不可测的沟谷中冲天而立,上下一般粗细,有如镇山之卫士。精悍潇洒,超凡脱俗。武陵源怪石繁多,此为一典型代表,当风化作用使岩石化解,碎裂,以及水蚀作用使其沿裂面崩塌,故而形成拔地而起的孤立石柱。
琵琶溪
——琵琶溪一带林木繁茂,岩峰嶙峋,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又一道精彩的风景线。主要景点有九重仙阁、望郎峰、朝天观等。其中望郎峰最为奇妙,从不同角度观看,望郎峰会呈现三种仪态,由天真烂漫的少女变成成熟稳重的中年妇女,再变成老态龙钟的老婆婆。
茅岩河
——茅岩河,即澧水上游,是继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开放以后开辟的又一个旅游新景区,坐落在张家界市区以西35公里处。1986年,茅岩河在全国首创橡皮舟漂流旅游项目。游人乘橡皮船顺水漂流既能欣赏到美丽的峡谷风光,又可领略到急流险滩的惊险与刺激。茅岩河漂流段是大庸城西20公里青鱼潭往北一段。茅岩河虽滩险流急,但河床坡度小,水位落差不大;险滩较短(一般仅20余米长),而险滩与险滩间的距离却较长(一般均逾千 米),故浪涛适中,漂流有惊无险。茅岩河主要景点有:血门沟、洞子坊、茅岩滩、夹儿沟、温塘温泉、麻阳古渡、茅岩河峡、水洞子瀑布等。沿河两岸青山绿水、风光如画,故又称“百里画廊”。
猛洞河
——猛洞河离张家界80公里,猛洞河漂流最为着名。该河两岸山峰林立,风景秀丽,令游客赏心悦目。一般漂流都是从哈尼宫到猴儿跳一段,这里多险滩,水流较湍急,此段漂流全程约需5个小时当然你也可以只漂半程,那是从哈尼宫到泥路河大桥这一段,需要3个小时。如是全程漂流,到达猴儿跳后,会有游船载开往芙蓉镇,全程约需2个小时。如是早上开始漂,可以漂全程,然后参观一下芙蓉镇,如是下午开始漂,就只来得及漂半程了。漂流时一般6至10人乘一艘皮筏,每人均会穿上救生衣,船由当地艄工撑,所以有惊无险。
定海神针
——定海神针,位于黄狮寨游览线一带。五座山峰,座座如针插地。神话相传是美猴王兄弟猕猴王为了宝山不倒,从东海龙王处借来五根绣花针变成五座山峰,入地三千丈。使三千座奇山异峰挺拔。
九天洞
——九天洞坐落在张家界市区以西70公里、武陵源以北的桑植县西南17公里的利福塔乡水洞村境内,洞因天生有九个天窗与外界相通而得名。洞口南侧2.5公里处,有集自然风光和浓郁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风峦溪天然森林公园与之相依相衬。洞口东南向2公里处,澧水像条银色飘带,婉蜒流过。九天洞百余处景点、景观堆珍叠玉,藏奇纳秀,神秘莫测,幽深无堰,享有“世界奇穴之冠”、“亚洲第一大洞”诸桂冠。洞分上、中、下三层,最下层低于地表面400多米。洞内36支洞交错相连,内有30余座大厅、10余座洞中山、6方千丘田、5座自生桥、3段阴河、3个天然湖、12瀑、3井等景。洞中石林密布,钟乳悬浮,岩浆铸成的各种精致景物婀娜多姿。洞中的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石人、石兽等千姿百态,不可名状,纷呈红黄绿白黑灰诸色,可谓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其中九星山玉柱、九天玄女宫和寿星宫三大奇观堪称景绝盖世。1989年9月下旬,来自美、英、比利时的探洞专家到九天洞考察,一致认为九天洞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及旅游价值。
八大公山
——八大公山位于桑植县境内,北与鄂西宣恩、鹤峰两县毗连,距桑植县城80多公 里,于1998年被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大公山林海苍茫,山势巍峨,总面积250平方公里,境内夏秋短、冬春长,年均降雨在2100毫米以上,为湖南四大暴雨中心之一。独特的环境使八大公山孕育和保存了亚热带最完整、面积较大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被誉为“绿色宝库”、“天然博物馆”和“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1993年八大公山被纳入“中国人与生物保护区网络”(MBA)。濒临灭绝的华南虎在区内有生存痕迹,故八大公山具有较高的科学考察价值。
宝峰湖
——宝峰湖位于索溪峪镇南,是一个拦峡筑坝而成的人工湖。湖水依山势呈长形,约9公里。湖畔青峰与湖中绿水互相映衬,水面如镜,倒映着群峰。进“别有洞天”,拾三百余级凿于宝峰山岩壁上的险峻石阶登达山巅,72米高的大坝顶上蓄拦着一汪碧水,此即被誉为“天上瑶池”的宝峰湖。荡舟湖上,登玲珑翠绿的湖心岛,恍若置身画中。攀上湖边高耸入云的鹰窝寨,放眼俯瞰,宝峰湖似玲珑碧玉,镶嵌在群山峻林之中。
海螺出水
——这座石岩高200米,上小下大,扭曲盘旋,矗立在空谷斜坡上,雾散峰露时,恰似海螺出水。
天桥遗墩
——这是六座高200多米的圆形石柱,位于黄狮寨西面的沟谷溪涧,相互间距300米,一字排开,从第一石柱开始依次升高,从第四石柱又逐次降低,联成一道拱形弧线,极像一组桥墩,堪称奇观。
天书宝匣
——这块高耸的石峰,峰顶有状如盒子的长方形石块,而且“盒盖”已抽出半截,极像神话中珍藏天书而失盗的“宝匣”。
雾海神龟
——在这座石峰顶端的平台上,一块长约5米、宽1米、高2米的椭圆形岩石微微隆起,很像乌龟。每当云雾缭绕时,它探头探脑,慢慢蠕动,分外离奇。
五指峰
——是五根并列的石柱,长短不齐,间隔有致,极像伸开的五个手指。
摘星台
——摘星台,海拔1082米,顶部向南空悬,很像游泳池中的高台跳板。明月当空,站在台上,满天星斗似伸手可摘。
玉瓶峰
——玉瓶峰,高100多米,肚圆,颈细,像一只玉做的花瓶,置于绿树花丛之间。
天桥
——天桥,高20米,长40米,两端与地面相接,似一弯弦月。桥两边是绝壁深谷,惊险无比。明代诗人田荣超叹咏天桥曰:“两山凿穿一门空,一门劈开两山通,多少神仙关不得,长年祗许白云封”。
后花园
——后花园在黄狮寨东面,一条豁朗的山谷,有数十座小巧石峰分布其中。谷间花木茂盛,流水淙淙,百鸟鸣啼,清寂幽雅。“花园”的两个斜圆门为巨大石壁崩塌而成,浑圆双拱,极像月亮门。
神鹰护鞭
——“神鹰”是一座320米高的石峰,位于金鞭岩东北面,状如鹰嘴,峰体凹凸不平,恰如雄鹰微展的双翅,紧紧护偎着金鞭岩。故名神鹰护鞭。
迷魂台
迷魂台分两级,第一级比第二级高2米,面积约100平方米。第二级悬空横伸,可坐十几个人。在这里眺望,高低错落的石峰若断若连;团团薄雾飘渺如烟,群峰时隐时现,令人难辨天上人间。
天下第一桥
——它高357米,长40米,宽3米,厚15米,悬空镶嵌在两座山峰之间,雄奇异常。
金鞭岩
——金鞭岩,相对高度350米,上细下粗,顶端尖削,宛如一根长长的金鞭插在地面。传说当年秦始皇手持仙鞭赶山填海到此,被东海龙王发觉,即派女儿出面阻止。龙女用美貌迷住秦始皇,以假鞭换走仙鞭。秦始皇发觉后,弃假鞭于此,变成了这座山峰。
劈山救母
——这座塔式岩峰,上部裂成两瓣,似被右侧状如利斧的岩峰所劈。游人至此,会联想起“劈山救母”的神话。
金鞭溪
——金鞭溪因流经金鞭岩而得名,全长5700米,穿行于绝壁奇峰之间,溪谷有繁茂的植被,溪水四季清澈,被称为“山水画廊”、“人间仙境”。有诗赞曰:“清清流水青青山,山如画屏人如仙,仙人若在画中走,一步一望一重天”。
索溪峪自然风景区有“峰两千,水八百”之称。区内有2000多座山峰,还有19道沟壑和6条溪流。这里山与水相互交映,描绘出一幅“因水更奇,水因更秀”的奇妙画卷。百瀑溪是索溪峪中最为壮观的景色。这里到处都是瀑布,水流纵横飞泻,汇集之处,自然就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百瀑溪”了。索溪峪中还有大型石灰岩溶洞100多个,可供游览的有10多个,而最具特色的当属黄龙洞,号称“地下明珠”。涧中有宫,宫中有河,规模宏大,气象万千。
索溪峪风景区景点:
水绕四门
——水绕四门位于金鞭溪出口处,面积20公顷,四条溪流在这里汇合,四周峰峦叠翠,集奇、野、峻、险、幽、秀、巧于一体。
十里画廊
索溪峪内有一条甘溪沟,宽约二三百米,长约十里,人们叫它“十里画廊”。浅浅的溪流两岸排列着奇特多姿的石峰,茂密的林木花草从溪岸一直铺到山顶。
鸳鸯瀑
——鸳鸯瀑旱时宽5米,雨季宽10余米,瀑高50余米,一上一下两段飞泻。下边的声若惊雷,气势磅礴;上边的若银粉轻撒,飘渺如烟。一刚一柔,巧配鸳鸯。
南天门
——南天门,高10米,宽16米,厚8米,四周古木簇拥,奇峰竞秀。门前宽敞平坦,可容纳百人。
采药老人
——采药老人又名老人岩。他肩背一篓草药,腰身佝偻,皱纹满脸,行色匆匆。
黄龙洞
——黄龙洞有13个大厅,96条走廊,3处瀑布和一条阴河,洞深15公里,总面积20公顷,分龙宫、水晶宫、石琴山、天仙水、仙人掌、响水河等六个游览区。洞内钟乳迤逦,石柱、石幔、石瀑、石川、石鞭、石花等等,五颜六色,精致美观。
龙宫
——龙宫是黄龙洞中的精华,面积1600平方米,“龙王宝座”位居中心,高12米,直径9米,居高临下,气势不凡,周围石柱、石笋朝王而拜。
天子山风景区位于武陵源北,与张家界、索溪峪山水相依,交臂为邻,是武陵源三大风景区之一,总面积67平方公里。天子山海拔高1262.5米(昆仑峰),最低534米,环山游览线有40余公里。景观奇特,惊险万端,以峰高、峰大、峰多着称天下。天子山素有“峰林之王”美称,东、西、南三面,石峰林立,沟壑纵横。雄壮的石林或如刀枪剑戟直刺青天,或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或如蓬莱仙境若隐若现。
天子山风景区因南宋末年土家族领袖向王(名大坤)自称天子而得名。区内许多景点也都与此有关,如天子洲、宝剑峰、龙椅岩等。
天子山为台地地貌类型,从地质上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在900米标高以上,为二叠纪泥质石灰岩。900米以下为泥盆纪原层砂岩、石英砂岩。水平展状分布。两侧壁立的峡谷和板状石峰的奇特地貌。天子山地势高于四周,于山顶观景,视野开阔,透视线长,层次丰富,气势雄浑。在天子山主峰,举目远眺,方圆百里,尽收眼底。天子山神秘、险绝、幽静,尤以石林奇观闻名遐迩。这里的石峰,若天然生成的秦皇“俑窟”。“御笔峰”鬼斧神工、“仙人桥”天造地设、“仙女献花”天工造化、“屈子行吟”形神兼备,如此景观,使人顿生无限遐思,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博大。
天子山被誉为“秀色天下绝,山高人未识”的自然风景处女地,它有一座天桥,两口天池,三座古庙,四个天门,五处飞泉,六个洞府,七个风景区,八十四座天然观景台。它集奇、险、秀、幽、野于一体,那一片片石林,千姿百态,或如刀枪剑戟耸立刺天,或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弥漫于山腰谷底的云雾,变幻莫测,时而涌若滚滚波涛,时而飘若缕缕游丝。
天子山有云涛、月辉、霞日、冬雪四大奇观,尤其以云雾着称,构成壮观的云海、云涛、云彩、云瀑等奇特景象。最令人瞩目的是云瀑,由于风向、气压的变化,云雾突然从山顶斜向跌入谷底,如同瀑布飞泻,气象非凡。尤以雨过初晴时分最为壮观,奔涌的云雾形成瀑、涛、浪、絮多种形态,连绵浩瀚,波澜壮阔。
天子山日出晖丽长空,日落霞天无限,月影青山,素裹万籁,象一幅抒情诗,象一幅奇妙画;天子冬雪,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朝霞中的天子山金碧辉煌似一幅油画;月光下的天子山朦胧迷离像一幅山水图;冬天的天子山是银色的世界……众多的胜景,披着神秘的面纱,诉说着动人的故事,吸引着人们前去探幽寻胜。
天子山风景区景点:
神堂湾
——神堂湾,是一个大深谷,四面百丈绝壁,湾内深不见底。原始森林覆盖谷底,深不可测,十分惊险。靠近湾边,耳边似有一片鸣锣击鼓、人喊马嘶之声,甚为奇特。传说,当年向王天子战败,跳崖身亡,四周群峰感其壮烈,一齐合拢而来,形成如今的神堂湾。
天兵聚会
——这里30座石峰拔地而起,拥挤在一个狭谷里,气势磅礴,好似一群将士列队雄立。
仙女散花
——仙女散花坐落于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归类于石家檐游览线。石峰俏立云端,形态极其妖娆,岩顶灌木滴翠,山脚山腰野花如锦,每到春暮,天风吹,流云飘,恍如仙女。
仙人桥
——仙人桥,长26米,宽1.6米,厚1米,高67米,飞架在两处悬崖绝壁之间,鬼斧神工,惊险而奇特。
空中田园
——空中田园坐落在天子山库左侧2000米的土家寨旁,通常归于老屋场游览线。海拔1000余米。其下是万丈深渊的幽谷,幽谷上有3公顷面积的斜坡梯形良田。田园方峰峦叠翠,林木参天,白云围绕,活象一幅气势蓬勃的山水画。登上“空中田园”,清风拂袖,云雾缠身,如临仙境,使人有“青峰鸣翠,高山响流泉,身在田园里,如上彩云间”之感。“空中田园”因地势高峻,常常显得羞答答,不愿显露自己的容颜。当阳光穿透云雾,照到“空中田园”时,呈现出一片红、黄、绿、紫的色彩,显得特别艳丽。在这座近乎与世隔绝的“空中田园”,居住着七八十户人家,他们世世代代勤劳俭朴,过着“半人半仙”的生活。
御笔峰
——是并列的三座石峰,高低不一,峰顶长有松树,极象几枝倒插的毛笔。传说这是向王天子的“御用笔”,故名御笔峰。这里云缠雾绕,似沉似浮,人称“琼山仙阁”。
全国最大的雕像——贺龙铜像
贺龙铜像矗立在贺龙公园内(贺龙公园坐落在1200米的千层岩左侧,一般归类于石家檐游览线)。屹立在“云青岩”上的贺龙铜像,建铸于1986年,高6.5米,重9吨,为我国近百年塑造的最大的一尊铜像。铜像背负青山,面壁神堂湾,凝重、庄严、和谐地统一在青山绿水的画图中,逼真再现了贺龙元帅的鲜明形象:浓眉大眼,八字胡须,右手小臂提起,握着烟斗,微笑注视着家乡石峰峭壁。身旁一匹威武的战马,昂起头颅,似乎在等待主人扬鞭踏上征途。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功绩卓着,历经沧桑。贺龙铜像四周的石碑上,刻着彭真、胡耀邦、廖汉生等中央领导人题词。
天子山风景区的人文景观还有天子阁。
有人认为到天子山才能更好地认识武陵源。1992年在张家界西北角发现新的景区杨家界。这一新景区总面积3400公顷,有精华景点250多个。给武陵源锦上添花。
杨家界东接张家界,北邻天子山,山明水秀,风光如画。有香芷溪、龙泉峡和百猴谷三个游览区。香芷溪峰高天远,涧深水清,斜阳古道,鸟叫蝉鸣,似世外桃源;龙泉峡绝壁罗列,是天然的屏障,宛若壮观的古城墙;百猴谷是猕猴和白鹭的家园,成队的猕猴出没于悬崖沟谷之间,成群的白鹭栖息于苍枝绿叶之中……这里还有被人叹为“神州第一藤”的“绝壁藤王”及奇异的五色花……
相传,北宋杨家将围剿向王天子曾在天子山安营扎寨。后因战争旷日持久,杨家便在此地繁衍后代,使这里成了“杨家界”。如今,杨家界还保存有《杨氏族谱》和明清时代的杨家祖墓,有“六郎湾”、“七郎湾”、“宗保湾”、“天波府”等地名。
杨家界风景区景点:
杨家众将
——这里有八座石峰三面排列,气势恢宏,伟岸壮观。传说杨家将驻扎杨家界时,只开过一次军事会议,此后便各奔东西作战。他们死后化作八座石峰屹立于此,以纪念那次军事会议。
“天波府”遗址
——这里数十座绝壁,参差不齐,似残垣断壁,场面壮观。相传此乃杨家“天波府”的遗址。
武陵源,美在神秘,美在天然。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的,是纯朴的田园风光。武陵源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一块块梯田,一间间房舍星星点点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绿树四合,炊烟袅袅,假如有缘赶上当地节日,还可欣赏到民族歌舞。它们与武陵源的大山、密林浑然一体构成一幅原始苍茫的画卷。
附录一:武陵源资料补充
武陵源在区域构造体系中,处于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大致经历了武陵一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武陵—雪峰运动奠定了本区基底构造。印支运动塑造了本区的基本构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是形成武陵源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之一。
构成砂岩峰林地貌的地层主要由远古生界中、上泥盆统云台观组和黄家墩组构成,地层显示滨海相碎屑岩类特点。岩石质纯、层厚,底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岩石出露于向斜轮廓,反映出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形成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和基本条件。而外力地质活动作用的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坍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风化作用,则是塑造武陵源地貌景观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内外地质重力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武陵源共有石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峰林造型景体完美元缺,若人、若神、若仙、若禽、若兽、若物,变化万千。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特点是:质纯、石厚,石英含量为75%~95%,岩层厚520余米。具间层状层组结构,即厚层石英砂岩夹薄层、极薄层云母粉砂岩或页岩,这一层组结构有利于自然造型雕塑,增强形象感。岩层裸露于向斜轮廓产状平缓(5°~8°,局部最大达20°),增加了岩石的稳定性,为峰林拔地而起提供了先决条件。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显示等距性特点,间距一般15至20余米,为塑造千姿百态的峰林地貌形态和幽深峡谷提供了条件。基于上述因素,加之在区域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抬升、倾斜,流水侵蚀切割、重力作用、物理风化作用、生物化学及根劈等多种外营力的作用下,山体则按复杂的自然演化过程形成峰林,显示出高峻、顶平、壁陡等特点。
●构造溶蚀地貌:武陵源构造溶蚀地貌,主要出露于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分布地区,面积达30.6平方千米,可划分为五亚类,堪称为“湘西型”岩溶景观的典型代表。主要形态有溶纹、溶痕、溶窝、溶斗、溶沟、溶槽、石芽、埋藏石芽、石林、穿洞、洼地、石膜、漏斗、落水洞、竖井、天窗、伏流、地下河、岩溶泉等。溶洞主要集中于索溪峪河谷北侧及天子山东南缘,总数达数十个。以黄龙洞最为典型,被称为“洞穴学研究的宝库”,在洞穴学上具有游览和探险方面特殊的价值。
●剥蚀构造地貌:分布于志留系碎屑地区,见及三亚类:碎屑岩中山单面山地貌,分布于石英砂
Ⅶ 张家界在哪里,张家界在哪个省,具体属于哪个市
张家界是地级市,隶属湖南省。
张家界市,地处北纬28°52′—29°48′、东经109°40′—111°20′之间,是湖南省西北部一个正在开发、建设,以发展张家界旅游业为特征的新兴省辖地级市,北邻湖北省。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介于东经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纬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间,东接石门、桃源县,南邻沅陵县,北抵湖北省的鹤峰、宣恩县。市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张家界市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占湖南省面积的4.5%。
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共辖14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分别是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娄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省人民政府驻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西路号。
(7)武陵源的地理位置是什么扩展阅读:
截至2019年8月,张家界市辖2个市辖区(永定区、武陵源区)、2个县(慈利县、桑植县),有7个街道、32个镇、47个乡、15个民族乡。
湖南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沙。位于中国中部,界于北纬24°38′-30°08′,东经108°47′-114°15′之间,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湖南省总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地势呈三面环山、朝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由平原、盆地、丘陵地、山地、河湖构成,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Ⅷ 武陵源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是什么
武陵源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后又发现了杨家界新景区,总面积500平方公里。
武陵源属世界上罕见的砂岩峰林地貌,整个景区,沟壑纵横,岩峰高耸,绿树翠蔓,兽鸟成群,有“大自然迷宫”、“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武陵源的自然价值和浓郁的原始野性,将人们征服。
(8)武陵源的地理位置是什么扩展阅读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回音壁上泥盆系地层中砂纹和跳鱼潭边岩画上的波痕,是不可多得的地质遗迹,不仅可供参观,而且是研究古环境和海陆变迁的证据。分布在天子山二叠系地层中的珊瑚化石,形如龟背花纹,故称“龟纹石”。
它是“在中国华南板块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
Ⅸ 武陵源的地理位置
武陵源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后又发现了杨家界新景区,总面积500平方公里。
Ⅹ 武陵园介绍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worldheritage/367718.htm
http://www..com/s?tn=site888_pg&ie=gb2312&bs=%C0%ED%D3%C9+%D4%BC%BB%E1%3F&sr=&z=&cl=3&f=8&wd=%CE%E4%C1%EA%D4%B4&ct=0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风景名胜区的范围为东经110°20"30"~110°41'15"、北纬29°16'25"~29°24'25",总面积390.8平方千米,其中,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6.8平方千米。地处中亚热带北部气候区,属山原型湿润气候。区内石英砂岩柱峰有3103座,千米以上峰柱243座,最高峰为兔儿望月峰,海拔1264.5米;境内长2000米以上的沟谷32条,总长达84.6千米,其中,以金鞭溪最为着名。峰顶多为三面悬崖深谷的台地,常为山民安居扎寨之处,最为有名的有黄石寨、鹰窝寨、锣鼓寨、躲官寨等。
武陵源是生物宝库,区内植物垂直带谱明显,群落结构完整,生态系统平衡,属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华中植物区,是该植物区的核心地带,蕴藏着众多的古老珍贵植物和中国特有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达88%。高等植物有3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有l07科、250属、700余种。首批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重点保护植物有35种。陆生脊椎动物有50科、11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三级保护动物17种。
1988年国务院审定武陵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批准设立省辖张家界市,建立武陵源区人民政府,以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1992年12月,武陵源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然遗产
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
武陵源在区域构造体系中,处于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大致经历了武陵一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武陵—雪峰运动奠定了本区基底构造。印支运动塑造了本区的基本构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是形成武陵源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之一。
构成砂岩峰林地貌的地层主要由远古生界中、上泥盆统云台观组和黄家墩组构成,地层显示滨海相碎屑岩类特点。岩石质纯、层厚,底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岩石出露于向斜轮廓,反映出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形成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和基本条件。而外力地质活动作用的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坍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风化作用,则是塑造武陵源地貌景观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内外地质重力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奇特多姿的地貌景观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武陵源共有石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峰林造型景体完美元缺,若人、若神、若仙、若禽、若兽、若物,变化万千。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特点是:质纯、石厚,石英含量为75%~95%,岩层厚520余米。具间层状层组结构,即厚层石英砂岩夹薄层、极薄层云母粉砂岩或页岩,这一层组结构有利于自然造型雕塑,增强形象感。岩层裸露于向斜轮廓产状平缓(5°~8°,局部最大达20°),增加了岩石的稳定性,为峰林拔地而起提供了先决条件。岩层垂直节理发育,显示等距性特点,间距一般15至20余米,为塑造千姿百态的峰林地貌形态和幽深峡谷提供了条件。
基于上述因素,加之在区域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抬升、倾斜,流水侵蚀切割、重力作用、物理风化作用、生物化学及根劈等多种外营力的作用下,山体则按复杂的自然演化过程形成峰林,显示出高峻、顶平、壁陡等特点。
●构造溶蚀地貌:武陵源构造溶蚀地貌,主要出露于二叠系、三叠系碳酸盐分布地区,面积达30.6平方千米,可划分为五亚类,堪称为“湘西型”岩溶景观的典型代表。主要形态有溶纹、溶痕、溶窝、溶斗、溶沟、溶槽、石芽、埋藏石芽、石林、穿洞、洼地、石膜、漏斗、落水洞、竖井、天窗、伏流、地下河、岩溶泉等。溶洞主要集中于索溪峪河谷北侧及天子山东南缘,总数达数十个。以黄龙洞最为典型,被称为“洞穴学研究的宝库”,在洞穴学上具有游览和探险方面特殊的价值。
●剥蚀构造地貌:分布于志留系碎屑地区,见及三亚类:碎屑岩中山单面山地貌,分布于石英砂岩峰林景观外围的马颈界至白虎堂和朝天观至大尖一带;鲤鱼脊Ⅴ谷中山地貌,分布于湖坪、石家峪、黄家坪等地;碎屑岩低山地貌,分布于中山外缘,山坡较缓,河谷呈开阔的Ⅴ型。
●河谷侵蚀堆积地貌:本类型可分为山前冲洪扇、阶地和高漫滩。前者分布于沙坪村,发育于插旗峪—施家峪峪口一带;索溪两岸发育两级阶地,二级为基座阶地,高出河面3—10米;军地坪—喻家嘴一线高漫滩发育,面积达4~5平方千米。
完整的生态系统 武陵源位于西部高原亚区与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的边缘,东北接湖北,西部直达神农架等地,西南联于黔东梵净山。各地生物相互渗透,物种丰富,特别是这里地形复杂,坡陡沟深,加上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森林发育茂盛,给众多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加之武陵源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受人为干扰较少,从而保存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成为我国众多子遗植物和珍稀动植物集中分布地区。据考证,干百年来武陵源从未发生过较大的气候异常、水土流失、岩体崩塌或森林病虫害大发生等现象,证明武陵源保持了一个结构合理而又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
●武陵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众多的植物中,武陵松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形态最奇,有“武陵源里三千峰,峰有十万八千松”之誉。
古树是自然遗产中的“活文物”。武陵源的古树名木具有古、大、珍、奇、多的特点。神堂湾、黑枞脑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森林。张家界村一株银杏古树高达44米,胸径为1.59米,被称为自然遗产中的活化石。生长于腰子寨的珙桐,是国家一级保护珍贵树木。这些植物种质资源,有着极高的科研价值,它们的生存环境、林相结构及其保护、保存等都是重大的研究课题。
●宝贵的野生珍稀动物:武陵源在动物地理分布上属于东洋界,华中区,位于西部山地高原亚区与东区部丘陵平原亚区的交界线边缘。这里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丰富,经过长期的侵蚀风化,石英砂岩构成巨大的奇峰异石,坡陡沟深,加之森林茂密,给动物生活、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经初步调查,陆生脊椎动物共有50科116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单》中的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0种。武陵源动物世界中,较多的是猕猴,据初步观察统计为300只以上。当地人叫做“娃娃鱼”的大鳃,则遍见于溪流、泉、潭中。研究动物生态在武陵源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对于保护动物和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珍奇的地质遗迹景观 武陵源回音壁上泥盆系地层中砂纹和跳鱼潭边岩画上的波痕,是不可多得的地质遗迹,不仅可供参观,而且是研究古环境和海陆变迁的证据。分布在天子山二叠系地层中的珊瑚化石,形如龟背花纹,故称“龟纹石”,是雕塑各种工艺品的上好材料。
多姿多彩的气候景观 武陵源的春、夏、秋、冬,阴、晴、朝、暮,气候万千。云雾是武陵源最多见的气象奇观,有云雾、云海、云涛、云瀑和云彩五种形态。雨后初霁,先是膘胧大雾,继而化为白云,缥缈沉浮,群峰在无边无际的云海中时隐时现,如蓬莱仙岛,玉宇琼楼,置身其间,飘飘欲仙,有时云海涨过峰顶,然后以铺天盖地之势,飞滚直泻,化为云瀑,蔚为壮观。
霞日。每当晴天的清晨,一轮红日在朵朵红云的陪伴下,从奇山异峰中冉冉升起;傍晚,伴五彩云霞徐徐下降,那林立的峰石,在云霞的沐浴下,更显韵姿绰约,分外迷人。
月夜。当月明星稀,万籁俱寂之时,峰林在皎洁的月光下,披上层层雾纱,洋溢着幽奇、 神秘之感。
冬雪。冬日雪后,层层山峦,座座石峰,银装素裹,冰帘垂挂,玉叶琼枝,玲珑剔透,变成童话中的水晶世界。
美学价值
风景美学特征 武陵源的美学特征,可概括为奇、奥、秀、幽、野五字。武陵源峰石奇特,拔地而起,陡峭嵯峨,峰峰依傍,层层相叠。登天子山、黄石寨等高台地,俯瞰千峰万壑,如万丛珊瑚出于碧海深渊,深不可测,奥妙无穷。武陵源植被繁茂,种类繁多,尤以武陵源松生长奇特,造型奇美,或耸立峰顶,或悬挂峭壁,或横卧峰隙,其形古朴,其势苍劲,其神邈远,给人以美感和精神鼓舞。武陵源多姿多态的溪、泉、湖、瀑,其质纯净,其味甘醇清新,给人以悦目畅神之感。武陵源的云涛雾海,神秘莫测,千变万化,时而蒸腾弥漫,时而流泻跌落,时而铺展凝聚,时而舒卷飘逸……,造出令人迷醉的梦幻境界。武陵源的地下溶洞壮美神奇,构景妖娆,妙趣横生。丰富多采的自然景观有机地排列组合,相互衬托,交相辉映,构成虚实相济、含蓄自由的山水佳境,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与美学价值。 宏大的整体,丰富的景观 武陵源具有观赏价值的景体宏大,总面积为390.8平方千米,其中观赏核心区为264平方千米。其自然景观绚烂多彩,种类齐全。群山之峥嵘,峰林之奇特,峡谷之幽深,溶洞之神奥,生态之齐全,烟云之幻变,水景之丰富,空气之清新,气候之宜人,环境之幽雅等自然特色,被誉为"科学的世界,艺术的世界,童话的世界,神秘的世界"自然景物形态美
●奇特的峰林,磅瞒的气势:石英砂岩峰林奇观是武陵源奇绝超群、蔚为壮观的胜景,具有不可比拟性、不可替代性、不可分割性,堪称大自然中最为杰出的作品,它以多、美、野着称。 武陵源共有峰林3103座,这在世界峰林"家族"中是独一无二的。登上天子山、黄石寨、 腰子寨、鹰窝寨等高台地,举目回顾,无论是高山之上,还是群山环抱之中,都耸立着高低参差,奇形怪状的石峰,令人美不胜收。 武陵源石峰从峰体造型看,或浑厚粗犷,险峻高大,或怡秀清丽,小巧玲珑。阳刚之气与阴柔之姿并具,从整体气势上来品评符合"清、丑、顽、拙"的品石美学法则,给人以赏心悦目之美感。再从峰体的色彩来看,由于石英砂岩的特殊岩质,使其峰体色彩既没有苍白 之容,也无暮年之态,似潇洒侗傥鲜活红润的少男少女,朝气勃勃,魅力无穷。 武陵源石峰具有奔放不绢的野性美。形态变化多端,各臻其妙。有的如金鞭倚天耸立,直入云端;有的似铜墙铁壁,威武雄壮,坚不可摧;有的如宝塔倾斜,摇摇欲坠,似断实坚;有的若盆景精制,玲珑剔透,耐人寻味。如金鞭岩,三面如刀劈斧削一般,棱角分明,金黄微赤岩身,拔地突起,直入霄汉,垂直高度达300余米,在阳光照射下,"鞭"体光彩熠熠,气势咄咄逼人。然在"金鞭"对面,有一座垂直高度为300余米、被人叫做"比萨斜塔"的"醉罗汉"峰,由西向东倾斜约10°左右,站在峰下仰望,顿觉风动云移,"罗汉"摇晃,大有危楼欲摧之感。像这样"野"性十足,不拘一格的奇峰怪石,真是不胜枚举。
●多姿多采的水景:武陵源有"水八百"之称,以"久旱不断流,久雨水碧绿"为特色。溪、泉、湖、瀑、潭齐全,纷呈异彩。金鞭溪衔连索溪,把沿途自然风景的"珠玑"缀成一串,构成美妙的山水画卷,并给人以动态美感。鸳鸯瀑布从高达百余米的悬岩飞泻直下,远处听声,如雷隆隆,回荡峰壁;近观瀑形,似大小"银龙",形、声、色俱佳,给人以豪壮美感。
●藏奥纳秀的峡谷风景:金鞭溪、十里画廊、黑槽沟等峡谷均是幽深奇秀、隐天蔽日之地。幽峡蜿蜒伸展,两旁树木葱茏,杂花香草,点缀其中,青苔染壁,古藤悬挂,清溪哗哗,鸟韵依依,造成清幽深邃的幽美氛围,"人游山峡里,宛在图画中",令人顿生幽思遐想。
●壮美奥秘的地下溶洞:景观奇美齐全的黄龙洞,系我国超级长洞,规模庞大,最宽处200米,最高处51.25米,总面积为5.2万平方米,被称为"洞穴学研究宝库"。
●苍劲神异的武陵松:"峰顶站着松,峰壁挂着松,峰隙含着松,松枝摇拽三千峰",写出了武陵松苍郁枝虬,刚毅挺拔,姿态秀美的特征,它不畏烈日暴雨、雷电击打、冰雪严寒,以裸露的钢爪般的顽根紧抓峰隙,给武陵源奇峰着绿披翠,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变幻神诡的云海:雨过初霁,雪后日出,登高远瞻,时而云腾烟涌,峰峦沉浮;时而回旋聚拢,白"浪"排空;时而茫茫一片,铺天盖地;时而化为云瀑,泻落峡谷;时而徐徐抖散,挂壁练峰……由峰林形成的峰海和由松林形成的林海,飘浮在烟云形成的云海里,形成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美丽画面。
●秀美和谐的田园风光:共有7处。尤以沙坪风光最佳,田园前,索溪与百丈溪抱流,田园平缓上升,直到峰峦,相互衔接,融为一体。田园之中,村宅点缀,绿树四合,翠竹依依,朝夕炊烟弥漫升腾,景致淡雅怡适。田野风光,又因四时农作物不同而变化多彩,创造出一种具有浓烈抒情氛围的田园乐章。
整体和谐美
●阳刚美与阴柔美的有机组合:武陵源从美的形态组合来看,既有雄奇、幽峭、劲捷、崇高、浑厚的阳刚之美,又有清远、飘逸、冲淡、瑰丽、隽永的阴柔之美。武陵源的山与水,峰与雾,峰与松,无不体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形式美。登高欣赏奇峰怪石时,从整体气势看数百座石峰拔地而起,形成汪洋您肆的峰海,给人以豪壮、博大、崇高、浑厚的阳刚之美。当你细品单体石峰亭亭玉立的秀姿、节理、斑纹、色彩时,又会使人感受瑰丽、隽永、清远缠绵的阴柔之态。如十里画廊的宝塔峰,垂直高度约200米,给人以挺拔、峻峭、劲捷的阳刚美,而峰体上的武陵松,山风吹拂,绿云缭绕,或挂或缠,形成一种情意缠绵的阴柔美。
●形态美与意境美交相生辉:武陵源的奇峰怪石、溪、泉、湖、瀑、幽峡、奥洞以及树木花草等自然景物的形态结构方式,无不符合美的形式法则,因而能够赋予人的气质、情感和理想,使人心旷神怡,形成美好意境,登高看到石峰林立、山峦绵延的奇观,使人感到眼界阔大,心胸宽广,倍感人生美满、幸福,更加激励奋发信念。在金鞭溪幽峪里,又会使人产生宁静淡泊的雅趣。
●自然美与艺术美珠联壁合:武陵源塑造了干变万化的风景空间,它们有着不同的形式和个性,不同个性的欣赏空间构成了色彩斑斓的风景特色。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具有时空艺术美,同时它又融进了社会艺术美,如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概括命名,广为流传的神话历史故事等。这种化景物为情趣的结果是审美的再创造,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和谐统一。如天子山"御笔峰"高耸的"笔"端,有数棵古老的武陵松,峰松结合成主景、主题,而"御笔"稍后的左边有石峰酷似搁笔的"江山",从"御笔"望去,则是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四十八大将军岩"和被当地人称做"兵卒"的奇峰怪石,成为"御笔峰"绝妙背景、陪衬,其间沟壑纵横交织,形成扑朔迷离、神秘莫测的较大欣赏空间。更为奇绝的是每当云涌雾飘,"御笔"疾"书"之时,其后百千峰石在云雾之中,松涛声里沉浮升降,奔突冲撞,正好与当地传说故事中的"向王'御笔'点兵,千军万马上阵"相吻合。因而,更渲染突出了主题意境。
由于造化之功,武陵源既有浓郁的浪漫情调,又富有神秘色彩。峰石参差,沟壑纵横,岫峦飞动,形成错落有致,高低有序,层次丰富的风景空间序列,呈现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在群峰中以天子山、黄石寨等高台地为中心,形成"百鸟朝凤"、"众星拱月"之势。如从索溪峪经植物园、回音壁、南天门至天子山,一路峰峰挺秀,石石标新,美不胜收。登上天子山高台之后,豁然开朗,近峰远岫饱览无遗,云烟霞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怕。
武陵源以其奇奥、全面的自然景观,崭露头角,饮誉中外。由于特定的地理条件,虽然它没有古老悠久的开发史,没有帝王祭祀,历代圣贤题留的碑雕石刻,没有举世公认的墨客骚人的诗文捧颂,似乎带来遗憾。但是却更给人带来惊奇、新鲜。武陵源完全属于它自己。它无需人工粉饰雕琢,淡抹浓妆,它向人们展示的是它那带着洪荒时代,具有原始野性的本色。正是它那独特的风格、卓绝的风范、美学特征和科学价值,一举成为人类的科研宝地,览美天堂。作为"天下第一奇奥区"的武陵源,不仅是中国,也是地球惠赠给全人类的最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