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地理13大区域
世界地理分区的名称是:
1、东亚
2、东南亚
3、南亚
4、中亚
5、西亚和北非
6、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7、欧洲西部
8、欧洲东部和北亚
9、北美地区
10、拉丁美洲
11、大洋洲
12、南极洲
北亚应是独立分区,但因为全部属于俄罗斯,所以在讲分区地理时合并在8、欧洲东部和北亚里讲,看起来就是12个分区。
B.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我国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依据是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北方。
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域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地理分区也是比较有依据的,南方北方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两边的气候迥然不同;北方和西北地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气候、环境相差很大;而青藏地区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与其他三区为界,海拔极高,俨然“第三世界”。
这个分区还大致地看出中国的人口民族,南方和北方人口居多,以汉族为主,西北和青藏地区人口较少,而且少数民族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C. 世界各大洲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主要是根据三方面来分的:
1、两个大陆间的”最细端“来分。(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2、以海洋做分界线。(南北美洲和(非)欧洲的分界线是“大西洋”,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南北美洲和澳(亚)洲的分界线是”太平洋”,澳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印度洋”)
3、以山脉,气候,历史文化等原因来分。(欧洲和亚洲,亚洲和澳洲)
全球按照海陆分布格局,按照大陆和周围岛屿合称一个大洲的标准,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等七个大洲。
七个大洲恰似美丽的七巧板,相互组合,巧妙搭配,共同组建了地球上的陆地。各大洲的地貌结构错综复杂、形态各异。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七大洲的面积和组成各不相同。其名称来历也各有原由。各大洲的分界线主要以自然地理事物和人造工程为标志。各大洲的地质特点非常特殊。但都与地球板块运动紧密联系。七大洲成为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
大洲的命名:
亚洲,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
欧洲,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西方日落之地。
非洲,阿非利加洲的简称,意为阳光灼热的大地。
美洲,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以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新航路开辟后,哥伦布发现。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以后,人们就以运河为界,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
大洋洲,意为大洋中的陆地.。
南极洲,因位于南极地区而得名。
D. 世界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具体是哪13个区域
划分的依据主要有1、文化;2、宗教信仰;3、语言;4、地理位置等
世界划分为13个区域它们是: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东部和西欧、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E. 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北美与拉丁美洲)
北美指的是墨西哥以北的这部分北美洲国家和地区,拉丁美洲则是其以南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的总称。主要依据就是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北美曾经主要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社会上以来自西欧的移民最多,现在大部分地区通行英语和法语,它们分属于日耳曼语系和罗曼语系。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地区长期作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在人中复杂,以混血人种最多,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这两种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这一广大地区被称为拉丁美洲。
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巨大,这一点就不用我细说了,都应该明白的东东。
F. 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
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伊朗,土耳其,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索马里,南非,安哥拉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亚:北亚有两个定义。其中一个定义,是指俄罗斯亚洲部分,主要是指西伯利亚、以及阿尔泰山脉以北的地区,占亚洲面积的三分之一。过去亦有将蒙古包括入北亚的范围内。另一个定义,是指东北亚,即大中华圈加上日本和韩国,甚至蒙古。这是一个商业上相对东南亚的地理划分。一般来说,以前者比较普遍。加拿大美国墨西哥 海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极洲没国家
G. 世界划分的13个区域,分别都是哪些国家分配哪些区域
世界划分的13个区域:
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1、东亚: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东南亚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家。
2、南亚: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
3、西亚:也叫西南亚,包括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中亚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南部。
4、北亚:指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
5、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尔。
西非通常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爾尔、尼日尔爾利亚和加那利群岛。
中非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南非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圣赫勒拿等.。
7、欧洲西部:西欧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大西洋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摩纳哥。
8、欧洲东欧:指欧洲东部地区,在地理上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俄罗斯西部。
9、北美洲: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外,还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岛。
分为东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地区)、中部地区(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西部地区(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脉是本区骨架)、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极群岛、格陵兰岛、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九个地区.
10、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也就是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的大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11、大洋洲:有14个独立国家,其余10个地区尚在美、英、法等国的管辖之下,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济发达,其他岛国多为农业国,经济比较落后。
工业也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其次是新西兰。在地理上划分为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六区。
12、南极洲: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
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极点.面积1 018万平方千米。
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等,面积229万平方千米。
13、东南亚: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面积约457万平方千米。其中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越南、老挝、缅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陆上接壤,仅东帝汶不是东盟成员。
(7)世界地理区域按照什么划分扩展阅读:
世界七大洲五大洋的划分:
1、七大洲
亚洲:东亚、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
欧洲:西欧、北欧、中欧、东欧、南欧;
北美洲:中美洲;
南美洲:拉丁美洲;
非洲:北非、西非、中非、南非、东非、东北非洲(非洲之角)、西北非洲;
南极洲;
大洋洲。
2、五大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亦称“北极海”或“北极洋”);
南冰洋(亦称“南极海”或“南大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世界
H. 世界地理区域共划分为多少个地区分别是哪些
地理区域一共分为13个:欧洲西部
欧洲东部和北亚
中亚
东亚
西亚
南亚
东南亚
大洋洲
南极洲
北美
拉丁美洲
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地球五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五带的划分
带是个天文气温带。所以,五带的划分只考虑天文因素,而不考虑地理因素。划分五带的天文因素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因此,五带实质上是天文带。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两条天文线:回归线和极圈,即南北纬23°26’和66°34’两条线。前者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南北极限,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后者是极昼极夜的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这两条线之和为90°,具有互补性,取决于现代的黄赤交角值。
各带的特征
热带
天文上的低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之间,跨纬度46°52’,占地表面积的39.8%。有直射阳光,终年常夏无冬,昼夜长短变化小,白昼长为10时35分~13时25分。
温带
天文上的中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与南北纬66°34’之间。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08’,合占地表面积的51.9%。这里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昼夜长短变化大,白昼长的变化幅度为2时50分到24时。
寒带
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到90°之间。南北寒带各跨纬度23°26’,二者合占地表面积的8.3%。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无夏。有极昼极夜现象,其持续时间在极圈为一日,在两极为半年。
五带的成因
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的铅垂线有23°26’的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北纬23°26’之间。这样,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另一方面,产生了气温高低变化,使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是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的结果,最后形成了地球五带。
I. 世界地理分区的名称是什么我看了百度的少
世界地理分区是按位置划分的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欧洲分为欧洲西部和欧洲东部,欧洲西部分为:西欧,中欧,南欧,北欧,欧洲东部为东欧。
非洲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韭洲
美洲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
大洋洲,南极洲
J. 世界地理区域划分
东亚、东南亚、南亚、澳洲、中亚、北亚(西伯利亚)、东欧、西欧、西亚和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