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地理如何算时间
可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根据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晨昏线中哪条为晨线,哪条为昏线。
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晨线西部的地区将由夜晚进入黎明,昏线东部的地区则由白天进入黑夜。
地理时间可根据区时计算,每个时区相差一小时,从西到东时间增加,从东到西时间减少。
看图的话,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晨线的地方时为6时,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春秋日出在东,夏在东北,冬在东南。
地理时间的算法:首先要明确,你所说的地理时间是什么时间,地方时还是区时。
地方时的确认方法:一地太阳高度角最大时的时刻为中午12:00,到第二天太阳高度最大时,为一天,24小时。
区时指,一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两个地点相差一经度相差4分钟,十五度相差一小时。
在我们计算的时候往往是以一个地方的区时来计算的。
1)已知一点球另一点:基本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应的加减几个小时。得数值大于24就日期加一日,在数字上减24即可;若不过减便向前借一天,即日期减一日,数字上在加24进行减法,得出数值,即可。
2)有晨昏线:赤道终年6:00日出,18:00日落,晨昏线与赤道相交那点的经度为6:00或18:00,由经度差按东加西减即可算出时间。
❷ 地理时间怎么算 包括什么时候哪个方向日出怎么判断啊
可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根据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晨昏线中哪条为晨线,哪条为昏线.
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晨线西部的地区将由夜晚进入黎明,昏线东部的地区则由白天进入黑夜.
地理时间可根据区时计算,每个时区相差一小时,从西到东时间增加,从东到西时间减少.
看图的话,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晨线的地方时为6时,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❸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方法
时区是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定义。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国际经度会议时,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在中国采用首都北京所在地东八区的时间为全国统一使用时间。下面是高三网小编整理的地理时区划分及计算方法。
❹ 地理上如何计算时间
为了便于计算时间,全球分为24个时区,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是起点,向东向西开始画时区,每15度算一个时区(注意格林尼治是了零时区中心点,左右各7.5),终点是180度经线。全球大多数国家都以首都所在的区时为全国通用时间(也有例外),例如中国就是以东八区区时为全国通用时间。如果要计算当地时间,那么就要记住1度等于4分钟,东加西减,逐步计算。
❺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跨时区计算的方法,最好给个公式,别给定义!追加分!
相差一个时区(经度15度)时间相差一小时。
简单计算口诀:
1.同一个时区的相差时间用减法,
2.不同时区的相差时间用加法。
3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是8点,问东1区几点。
根据上面口诀1,算:8-1=7,相差7个小时。再用口诀三,东一是在东八西边,减法。那就是8点-7=1点。
例如二,东八区是20点,求西6区时间:根据上面口诀2,算:8+6=14,那说明时间相差14个小时。再根据口诀三:20点-14=6点。
类推。。。。。。小同学,明白了么
❻ 地理时间 怎么计算 最好能给题目解释
过180度日期线东减西加1天,过0度日期线东加西减1天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每度
记:东加西减 往东+ 往西-
比如:北京时间为15点时,赤水(106°E)地方时是几时几分?
赤水的地方时为14:04
解析如下: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而区时采用的是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而赤水的经度是106°E,相差14°
且在120°E的西面,故而比北京时间要晚一些,相差1°相差的时间为4分钟
14*4=56分钟
故可得赤水的时间是14点04分
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❼ 高考地理该怎么把握好时间答题呢
1.地理选择题巧用五法:
一是排除法:如对于给定的条件是多个的题目,可先根据题目的某一条件,在被选项中找出符合这一条件的对象,其余淘汰,缩小范围;然后再根据题目的其他条件,在缩小的范围中逐渐进一步淘汰,最后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如果肯定某个是对的,那么排除没有该选项的也可以。
二是反证法:是通过证明逆命题是错误的,从而得出命题的正确性。
三是信息转换法:将题目中的信息转换成自己熟悉的内容或便于理解的形式,达到化难为易、快速求解的目的。
四是图解法:根据作图来辅助解答。在地理分布、运动规律、空间想象等方面,可以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绘制出图形,即以图再现题干要求,以图解文有助于分析,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五是数据比较法:有些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需要定量分析,并对一些相关的量和量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才能获得正确答案。
2.地理学科主观题解题技巧:
自然地理答题——找到解题的关键点。如“日照图”,最关键是根据图中的信息找到“三点”,即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和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找到了交点,就知道了交点所在经线的时刻和昼夜长短情况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人文地理答题——容易丢掉“采分点”,介绍几个技巧:
一是细致与简略:应尽量具体细致,但如果没有把握,可答得适度模糊一些。
二是适当多写: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把知识点漏答,就多答些点。
三是先答主要的:尽量抓知识的主要方面,实在没把握怕抓不到,则主次一起抓,但要注意把最精彩、最重要的“采分点”尽可能放在前面。
四是分值与采分点:采取找约数原理。如果该题是6分,一般需答2点、3点或6点。
五是将要点进行编号。高考阅卷通常是“采点给分”,将一个小题目的各个知识点根据题目要求合理划分为一个个的要点。对于所有的要点要进行编号,编号有利于提高答案的条理性和清晰度。
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克服对文综学科的“恐惧”。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困难和压力是每个考生都要面对的问题,相信自己只要认真学习,刻苦努力,就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❽ 如何学好地理地方时、区时等这些时间的计算(高中)
一般采用“东加西减”的方式,即:从你所在的时区,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加一个小时,直到东经180度;过了东经180度,时间减去1天,再继续加。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时区,就减一个小时,直到西经180度,过了西经180度经线,则先加一天,再继续过一个时区减一个小时。
❾ 地理的时间计算
1、b
两地相差经度100除以15,得两地时差6时40分,当起点5:30分时终点为12:10分,又因为终点日落时间为18:30分,所以,18:30减去12:10.得答案
2、a
以正午十二时为界,日出到正午与正午到日落是等时的,正常是6点日出的,它提前了半小时,所以日落也会推迟半小时,即18:30日落。
❿ 地理时间计算
是的
但是这里的东、西和方向上的东、西有差异:
1、一地为东经度,另一地为西经度时,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
2、两地同为东经度时,数值大的在东,小的在西;两地同为西经度时,数值大的在西,小的在东。
据此可用东“+”西“-”
60E为10时。则80E为多少时
80E在60E的东边,经度差是80-60=20度,时差是20X4=80分钟(经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即1小时20分,所以80E为10时+1小时20分=11时20分
60W为10时。则80W为多少时
80W在60W的西边,经度差是80-60=20度,时差是20X4=80分钟,即1小时20分,所以80W为10时-1小时20分=8时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