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地理太阳变化幅度怎么求

地理太阳变化幅度怎么求

发布时间:2022-06-02 10:19:24

①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有什么规律

1北半球,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
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2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扣除南、北回归线),一年有2次太阳直射,当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中最大(即一年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3 南、北回归线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一年当中只有1次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回归线此时最小;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北回归线此时最小。

② 极点到极圈之间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怎么算最大值 最小值 我想要详细的过程,谢谢

极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是23°26′,最小值是0°,变化值是23°26′。极圈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是46°52′,最小值是0°,变化值46°52′。由极点到极圈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值逐渐增大,由23°26′逐渐增大到46°52′。

③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之后太阳直射点慢慢向北移动,到夏至时到达太阳直射最北点---北回归线。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太阳直射点再往南移动,到秋分回到赤道,过了秋分继续向南移动,到冬至时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专业上讲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通过该地与地心相连的地表切面的夹角。太阳高度角简称高度角。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此时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当太阳斜射地面时,太阳辐射强度就小。

(3)地理太阳变化幅度怎么求扩展阅读:

太阳高度角随着地方时和太阳的赤纬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赤纬(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以δ表示,观测地地理纬度用φ表示(太阳赤纬与地理纬度都是北纬为正,南纬为负),地方时(时角)以t表示,有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sin h= sin φ sin δ+cos φ cosδ cos t

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 °,表示正经历昼夜更替;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大于0°,表示白昼;在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小于0°,表示黑夜。

整个南或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能同时达全年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但不能同时达全年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达全年最大值,而非该半球的夏至日。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一次最大值(该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一次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但赤道一年各两次;回归线以外的地区,一年各一次最大值(该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该半球的冬至日)。

④ 地理类 关于太阳高度角问题

由于拉萨的纬度高于23°26′,所以它一年的太阳高度角变化为46°52′。也就是回归线的纬度×2.
然后,太阳高度角是跟太阳的夹角,所以跟地面的夹角要用90°去减。你这个问题没涉及这个。所以调整幅度就是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也就是46°52′

⑤ 极点到极圈之间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怎么算最大值 最小值

可利用“立竿见影”的方法进行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与计算。如图所示,已知图中杆高为h,当太阳从3位置照射时的影长为l,则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可通过公式计算:tanH=h/l。

规律总结:“立竿见影”,近大远小,来增去减。

H=90°-纬度差。

其中,H为所求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为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

纬度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之间的差值(当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个半球时,纬度差为两地纬度数之差。

当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个半球时,则纬度差为两地的纬度数之和,简记为“同减异加”)。

(5)地理太阳变化幅度怎么求扩展阅读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ΔH=23°26′+Φ(Φ为当地纬度);在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恒为46°52′。

从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方,其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从46°52′逐渐降低至23°26′,任一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ΔH=90°-Φ+23°26′。

高中地理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

因为太阳直射点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它直射北回归线时候,北回归线太阳高度为90°,也就是垂直照射,逐渐向南回归,到达赤道,此时变化了23°26,继续南归到南回归线,那么北回归线角度变化了46°52,同理可得赤道以及其他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高度变化,最大不会超过46°52

例如北温带(南温带同理),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一个高度A到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为(A-46°52),因为变化了46°52。

至于南北极圈内,最低高度为0°,继续以北回归线为例,当直射北回归线太阳高度达到最大为90°-66°34也就是23°26,极圈内变化最大不过这个度

望采纳,谢谢

⑦ 地理 关于太阳高度角问题

教你画个图先在纸上画一
水平线
,代表地面,在线上取一点A,过
A点
在水平地面上方做一斜线AC,代表
太阳能热水器
,过C点,作于AC垂直的
太阳光线
CD,穿过太阳能热水器交地面于D。则∠CDA为
太阳高度角
,∠CAD为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且∠CDA+∠CAD=90°所以关键求出30°N附近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变化值当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
时,30°N的
正午太阳高度
角最大,∠CDA=90°-(30°-23°26′)=83°26′那么∠CAD=6°34′当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
,3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CDA=90°-(30°+23°26′)=36°34′那么∠CAD=53°26′所以6°34′<∠CAD<53°26′调整幅度为53°26′-6°34′=46°52′

⑧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怎么看的,为什么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都是46°52分呢,极圈以北呢

夏至日最大,冬至日最小,二者相减就行。
直接套用公式看看,就明白了

⑨ 一年四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纬度分布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季节变化

1、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2、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3、春秋分日:赤道达最大值,南、北极点达最小值。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点的确定方法

(1)纬度的确定

方法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圈与纬线相切点的纬度(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方法二:通过节气来判断。夏至,太阳直射23°26′N;冬至,太阳直射23°26′S;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方法三: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地纬度差计算。

方法四:“赤道处晨昏线与经线的交角(锐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经度的确定

基本原则: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

方法一:晨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东90°或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西90°,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方法二: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判断太阳直射的经线。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的纬度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和南北两极地区的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23°26′。

(2)0°到南北纬23°26′之间的地区(或热带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从23°26′增大到46°52′。

(3)南北纬23°26′到南北纬66°34′之间的地区(或南北温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46°52′。

阅读全文

与地理太阳变化幅度怎么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