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地理分布比如说像什么华东地区华北地区等这些地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B. 问宝岛台湾的地理形状像什么
像船,叶,但我认为像胃
C. 地理:各个国家的地图像什么动物
您好,不是每个国家的国土形象都像动物的,我也只能列举一二:
中国——鸡、日本——海马、伊朗——草帽、澳大利亚——牙齿、美国本土——人脸、意大利——女靴、澳大利亚(蟹钳)、缅甸(鞋子)、梵蒂冈(足球)、
D. 河北地理形状像什么
这个每个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了,原来一个资料上画过一个带着帽子的小孩的头部,有点像。
再就是我觉得像一支凹着抓东西的手(注意是中空的,因为要考虑去除北京和天津市的)
E. 地理是我的弱科,学地理就像听天书,听不懂看不懂,怎样才能更好的击败它
买张好的世界地图,天天看
F. 对地理的认识-600字
什么是地理?在我们祖先留下的文献中,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4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古代还有“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故谓之理。”之说。再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美誉。这让人感觉天文和地理好像是不可分割的。其实,天文学和地理学是两门独立的学科。准确来说: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作为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一名学生,我想我有必要对地理进行一番认识,包括对其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我真正开始学地理是在初中的时候。我记得刚发新书的时候,我就捧着它在细细得看,当时的我对地理完全没有概念更谈不上喜欢了。但第一节地理课却让我对地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老师首先问我们一个问题:我们每天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不是太阳在绕着我们转呢?我诧异地望着老师,脑子里一阵懵懂。最后老师生动得向我们解释说:“其实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转,是地球载着我们在绕着太阳转。”我糊涂极了,但我又新奇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带着疑问,我开始进入了对地理的学习。其时,在中学时代我对地理感兴趣只是因为我喜欢宇宙的繁星,喜欢中国的山川,喜欢自然的一切。我热衷于想象地球以外的天体的运转,地貌的形成,千变万化的天气······郦道元的《三峡》让我感受到了自然无穷的魅力,我不禁感叹他不愧为中国古代的伟大的地理学家。那时我只是觉得地理学只不过是描述性科目,并不具备分析深度和技术水平。
但自从我读高中之后,地理好像变了模样,它不再只是描述存在的现象,而是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我也因此更爱它了。每次我对某个问题有疑惑时,“立侍左右,援疑置理”的写照就在我身上体现了。而每解决一个问题我都会有莫大的成就感。
但很遗憾,在高二选课的时候由于考虑到种种原因我告别了我喜爱的地理,走上了理科的道路。我暗暗地想:地理,我跟你可能真的是有缘无分了。直到高考后填报志愿时我才了解到地理其实是理科,所以理科生也是可以报考地理的。我顿时有一种“绝处逢生”的感觉。地理,你真是我的有缘“人”!
理性认识 随着对地理的深入学习,我对地理的认识更为深刻了。
G. 中国各省区地理轮廓像什么,还有秦岭淮河一线是哪些地理分界线
积温分界线(4500°C).温度带分界线(亚热带与温暖带).年降水量分界线(800MM).干湿地区分界线(半湿润区与湿润区).主要气候类型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资源分界线(过渡带与多水带).四大地理分区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都是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是我国最重要地地理分界线。秦岭被誉为中国的龙脉,它的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长约1500公里,是昆仑山脉的延伸。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岭南终年温暖潮湿,岭北干燥,冬季寒冷。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2米,是中国内地东半壁的第一高峰(号称群峰之冠)。秦岭是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有着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山松、油松等都生长于此。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地区 地区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纬度位置 32°N~34°N以北 32°N~34°N以南
主要地形 以平原为主 以丘陵为主
气候
一月平均气温 0℃以下 0℃以上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年降水量 400mm~800mm之间, 800mm以上,
雨季短,降水少, 雨季长,降水多,
集中于夏季。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干湿状况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河流
流量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
含沙量 含沙量多 含沙量少
汛期 汛期短 汛期长
结冰期 冬季结冰 冬季不结冰
农业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粮食作物 以小麦为主 以水稻为主
油料作物 以花生为主 以油菜为主
糖料作物 以甜菜为主 以甘蔗为主
耕作制度 二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
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系 黄河水系(渭河) 长江水系(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