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地理坐标系采用几度分带
有3种:6度分带、3度分带和任意分带。
6度分带把全球分成60带,第1带的经度为0~6度,中央子午线为3,第二带经度6~12度,中央子午线为9,其余类推。其带号与中央子午线的关系如下:
中央子午线=6*带号-3
例如第19带的中央子午线为111度。
3度分带把全球分成120带,第一带的经度为1.5~4.5度,中央子午线为3,第二带经度4.5~7.5度,中央子午线为6,其余类推。其带号与中央子午线的关系如下:
中央子午线=3*带号
例如第38带的中央子午线为114度。
任意分带没有带号,中央子午线可任意选择。
❷ 地理怎样标注坐标要上什么纬多少度 什么纬多少度的
首先要知道南纬北纬,再说东经西经,必须北纬多少度多少分多少秒,东经多少度多少分多少秒,基本能确定一个人站在那里的坐标了
❸ 地理坐标系的详细解答
地理坐标系,也可称为真实世界的坐标系,是用于确定地物在地球上位置的坐标系。一个特定的地理坐标系是由一个特定的椭球体和一种特定的地图投影构成,其中椭球体是一种对地 球形状的数学描述,而地图投影是将球面坐标转换成平面坐标的数学方法。绝大多数的地图 都是遵照一种已知的地理坐标系来显示坐标数据。例如,全国1∶25万地形图就是采用在克拉 索夫斯基椭球体上的高斯-克吕格投影。
最常用的地理坐标系是经纬度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如果我 们将地球看作一个球体,而经纬网就是加在地球表面的地理坐标参照系格网,经度和纬度是 从地球中心对地球表面给定点量测得到的角度,经度是东西方向,而纬度是南北方向,经线 从地球南北极穿过,而纬线是平行于赤道的环线,需要说明的是经纬度坐标系不是一种平面 坐标系,因为度不是标准的长度单位,不可用其量测面积长度 ;
经度和纬度都是一种角度。经度是个两面角,是两个经线平面的夹角。因所有经线都是一样长,为了度量经度选取一个起点面,经1884年国际会议协商,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近郊、泰晤士河南岸的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旧址)的一台主要子午仪十字丝的那条经线为起始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平面是起点面,终点面是本地经线平面。某一点的经度,就是该点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间的夹角。在赤道上度量,自本初子午线平面作为起点面,分别往东往西度量,往东量值称为东经度,往西量值称为西经度。由此可见,一地的经度是该地对于本初子午线的方向和角距离。本初子午线是0°经度,东经度的最大值为180°,西经度的最大值为180°,东、西经180°经线是同一根经线,因此不分东经或西经,而统称180°经线。(横纬竖经)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都是纬度 与赤道垂直的都是经度
较为常见的还有一种平面坐标系(又称笛卡儿坐 标系),因其具有以下特性:可量测水平X方向和竖直Y方向的距离,可进行长度、角度 和面积的量测,可用不同的数学公式将地球球体表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每一个平面坐标系都有一特定的地图投影方法。
但是任何一种对地球表面的表示方法(即地图投影)都会在形状、面积、距离,或者方向上产 生变形,不同的投影产生不同的变形,每一种投影都有其各自的适用方面。例如,墨卡托投 影适用于海图,其面积变形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加大,但其方向变形很小;横轴墨卡托投影的 面积变形随着距中央经线的距离的加大而增大,适用于制作不同的国家地图。
地理坐标系,事实上早已应用于早期的天文地理的应用中。以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地图来看,已经十分主要经纬以及所在地区的地图比例等问题。尽管受制于当时地域限制,人们的视野无法顾及到更远的地方,但有关的地理研究却在不断进行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由此延伸出来的是古人类对地理坐标还是有着相当系统的研究和认识。
现今,随着卫星等勘测手段的进步,由此也引发了对地理坐标系的更精确定位。中国北斗导航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就是当今各领域对地理坐标系的精确定位提出更高要求的产物。
❹ arcgis中如何给遥感影像加度带号
出图模式下在图框右击属性,有个Grid栏,在里面设置
❺ 地理坐标中什么是三度带和六度带
这是高斯平面坐标。从格林尼治零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为一带,将地球旋转椭球面由西向东等分为60带,0~6为第一带,第一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3度。。三度带就是分成120份。
❻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怎么表示
(1)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并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长度单位;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并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地理坐标是用纬度、经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
地理坐标,就是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在大地测量学中,对于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
(6)地理坐标怎么加度带扩展阅读:
一、地理坐标定义:
子午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经线或子午线。国际上统一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起始经线(0°),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起始经线开始,向东、西各以180°计算,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椭)圆,这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包括两条相差180度的经线。所有经线都在两极交会,呈南北方向,长度也彼此相等。经差1°在赤道上的纬线长约111km。
所有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纬线。赤道纬度为零,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向北向南各分90°。纬度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相等。经差1°的纬线弧长为111cosB(km),式中B为纬度。
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以经度、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的球面坐标称为地理坐标。例如:我国首都北京位于北纬40度和东经116度的交点附近,昆明位于北纬25度和东经103度的交点附近。
由地球椭球体上任一点引一垂直于该点地平线的直线,其与赤道面相交所构成的夹角称为地理纬度。任一点所在经线圈与起始经线圈间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地理经度。
地球上或地图上的点位表示为M(L,B)。在地图上以内图廓和经纬网(或分度带)形式表示。在大于1∶10万地形图上,地理坐标网以图廓形式表现,图廓四角注记经纬度数值,内外图廓间绘有分度带。
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和小于1∶20万地形图上,一般都直接绘有地理坐标网,并注有相应的经纬度数值,以此确定地区或地面点的地理位置。
二、分类:
(1)天文坐标系
天文坐标系是以铅垂线为基准、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建立的坐标系,它以天文经纬度(λ,ψ)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其中天文经度λ是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二面角,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二面角;天文纬度ψ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2)大地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是以椭球面法线为基准线,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建立的坐标系,它以大地坐标(L,B,h)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
其中大地经度L为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二面角,大地纬度B为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为h为大地高,即从观测点沿椭球法线方向到椭球面的距离。我国目前常用坐标系为1954北京坐标系、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3)地心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是地固坐标系的一种,是指以总地球椭球为基准、原点与质心重合的坐标系,它与地球体固连在一起,与地球同步运动。
它以(L,B)来表示点的位置,其中L为地心经度,与大地经度一致;B为地心纬度,指参考椭球面上观测点与椭球质心或中心连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❼ 怎样在CAD里加经纬度坐标
1、打开CAD的相关界面,按照转换工具→Excel→Excel转表的顺序进行点击。
❽ 地理坐标是如何建立的
地理坐标是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子午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或经线。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椭)圆,这就是经线圈。一条经线是一个半(椭)圆弧。所有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纬线。纬线是半径不同的圆,其中半径最大的纬线称为赤道。在地球仪上,通过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纬线长度不相等,纬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纬度;赤道纬度为零,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叫地理坐标。例如:我国首都北京位于北纬40度和东经116度的交点附近,昆明位于北纬25度和东经103度的交点附近。纬度是地理坐标中的横坐标,经度是纵坐标。
由地球椭球体上任一点M,引一垂直于点M地平线的直线,其与赤道面相交所构成的夹角称地理纬度。以赤道为0°,向北、南两极各以90°计算,向北称北纬,向南称南纬。M点经线面与起始经线面间的夹角称为地理经度。以起始经线为0°,国际上统一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起始经线,向东、西各以180°计算,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地球上或地图上的点位表示为M(,λ)。在地图上以内图廓和经纬线网(或分度带)形式表示。在>1∶10万地形图上,地理坐标网以图廓形式表现,图廓四角注记经纬度数值,内外图廓间绘有分度带。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和<1∶2O万地形图上,一般都直接绘有地理坐标网,并注有相应的经纬度数值。以此确定地区或地面点的地理位置。
[编辑本段]纬度与纬线
地球南北极的连线是地球自转的轴线,即地轴。地轴的重点叫地心。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是赤道。赤道把地球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圆,就是纬线,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赤道是最大的纬圈,由此向北挪南,纬圈半径都有规律地减小。按下列公式很容易求出不同纬度上经度1度的弧长L L=111.2 * cosφ(km)
[编辑本段]经线与经度
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圆,这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包括两条相差180度的经线,一条经线则只是一个半圆弧。所有经线都会在两极交会,所有经线都呈南北方向,长度也彼此相等。由经线和危险构成的经纬网,是地理坐标的基础。
地理坐标及其确定例析
用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的球面坐标叫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中学地理的重要内容,高考地理试题屡有涉及。因此掌握其确定方法非常必要,下面例析几种常见的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的方法。
一、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1:下图中甲、乙的地理坐标各是
A.甲(70°E、20°S),乙(110°W、40°S) B.甲(70°E、20°S),乙(110°W、40°N)
C.甲(70°W、20°N),乙(110°E、40°S) D.甲(70°W、20°S),乙(110°E、40°N)
解析:从选项看,经纬度数都是相同的,所以只需判断出南北纬和东西经即可。根据“南大南纬,东大东经”的规律,甲图中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经度向西增大的为西经;乙图中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因此该题正确答案为D。
二、利用光照图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2:某同学在北半球P地利用日影测当地的经纬度,当P地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4时40分,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70°,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P地的地理坐标为
A.120°E,43°26’N B.80°E,40°N
C.160°E,50°N D.80°E,23°26’N
解析:当P地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与北京时间14时40分相差2时40分,可知P地的经度为80°E;又从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图可知,该日太阳直射20°N, 而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70°,说明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0°,根据P地和20°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纬度差可计算出P地的纬度是0°或40°N,所以该题选择B。
三、物体的影子和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3: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73.5°。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7°56′N 105°E B.39°56′N 135°E
C.39°56′N 105°E D.79°56′N 135°E
解析:由于当地观测到旗杆的影子最短,应是当地正午时分,即地方时12点整。结合此时北京时间是13时,可以推算出该地的经度是105°E。而该地纬度可以通过当时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73.5°,算出当地的纬度是39°56′N。
四、利用北极星的高度和北京时间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4: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下图所示)。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A.36°34′N,90°E B.60°N,150°E
C.30°N, 90°E D.53°26′N,150°E
解析:先根据北极星的地平高度,求得当地纬度是北纬30°(只有在北半球才可以见到北极星,且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再根据当太阳位于M地正南方时(当地地方时12点),北京时间为14点,计算出该地经度为90°E。
五、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和北京时间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5:某校地学小组外出考察,如右图所示。在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用量角器测当地的地理纬度,此时学生手表指针为18时20分(北京时间)。a地的地理坐标为
A.21°E、36°34′S B.25°E、53°26′N
C.21°E、53°26′S D.25°E、36°34′N
解析:根据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可知a地地方时为12点,北京时间18时20分,计算出该地经度为25°E。再根据此时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可计算出a地的纬度是6°34′S 或53°26′N,选项里没有6°34′S,所以选择B。
六、利用地理界线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6: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南是北温带,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5°S,180° B.66.5°N,160°E
C.23.5°N,160°E D.66.5°S,20°W
解析: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66.5°N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南是北温带。所以该地的地理坐标是66.5°N,160°E。
❾ 地理中的经度,纬度后面的度数是怎么求的例如:东经75度中的75度怎么求的
确定经度纬度的规则是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是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子午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或经线。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椭)圆,这就是经线圈。一条经线是一个半(椭)圆弧。所有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纬线。纬线是半径不同的圆,其中半径最大的纬线称为赤道。在地球仪上,通过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纬线长度不相等,纬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纬度;赤道纬度为零,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叫地理坐标。例如:我国首都北京位于北纬40度和东经116度的交点附近,昆明位于北纬25度和东经103度的交点附近。纬度是地理坐标中的横坐标,经度是纵坐标。
由地球椭球体上任一点M,引一垂直于点M地平线的直线,其与赤道面相交所构成的夹角称地理纬度。以赤道为0°,向北、南两极各以90°计算,向北称北纬,向南称南纬。M点经线面与起始经线面间的夹角称为地理经度。以起始经线为0°,国际上统一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起始经线,向东、西各以180°计算,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地球上或地图上的点位表示为M(,λ)。在地图上以内图廓和经纬线网(或分度带)形式表示。在>1∶10万地形图上,地理坐标网以图廓形式表现,图廓四角注记经纬度数值,内外图廓间绘有分度带。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和<1∶2O万地形图上,一般都直接绘有地理坐标网,并注有相应的经纬度数值。以此确定地区或地面点的地理位置。
纬度与纬线
地球南北极的连线是地球自转的轴线,即地轴。地轴的重点叫地心。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是赤道。赤道把地球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圆,就是纬线,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赤道是最大的纬圈,由此向北挪南,纬圈半径都有规律地减小。按下列公式很容易求出不同纬度上经度1度的弧长L L=111.2 * cosφ(km)
经线与经度
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圆,这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包括两条相差180度的经线,一条经线则只是一个半圆弧。所有经线都会在两极交会,所有经线都呈南北方向,长度也彼此相等。由经线和危险构成的经纬网,是地理坐标的基础。
❿ 地理坐标书写格式是什么
地理坐标应该先写纬度,再写经度。
地理坐标是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在实际运用中对地理坐标书写的格式是先写经度还是纬度没有限制和标准,学生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书写。经纬度方位可以用文字书写也可以用符号表示。
比如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经纬度表示方法有两种:比如北纬36.123456度,也可以用度分秒符号表示,如 36°7'24.4416"。
(10)地理坐标怎么加度带扩展阅读:
地理坐标是用纬度、经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纬度是地理坐标中的横坐标,经度是纵坐标。例如:我国首都北京位于北纬40度和东经116度的交点附近,昆明位于北纬25度和东经103度的交点附近。
在地图上以内图廓和经纬网(或分度带)形式表示。在大于1∶10万地形图上,地理坐标网以图廓形式表现,图廓四角注记经纬度数值,内外图廓间绘有分度带。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和小于1∶20万地形图上,一般都直接绘有地理坐标网,并注有相应的经纬度数值,以此确定地区或地面点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