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秦岭淮河一线是什么的分界线10条都有哪些
1、气温:1月份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日均温≥10C积温4500°C等值线。
3、气候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5、干湿地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7、农业: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
8、作物: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10、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大,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秦岭淮河一线
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2、地形:∶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3、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
5、农作物一年两至三熟与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的分界线。南方,—年两至三熟,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6、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多水带和过渡带的分界线。
②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哪些自然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季风区的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一、气候方面
1.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秦岭—淮河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6.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8.中国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
二、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以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之说。
三、河流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少,汛期长,冬季不结冰;秦岭—淮河以北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多,汛期短,冬季结冰。秦岭—淮河还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四、地形、土壤、矿产方面
1. 地形:秦岭—淮河以南以丘陵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 土壤:秦岭—淮河以南渐以红壤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黄壤或棕壤为主,东北以黑土为主,西北多白色沙质土。
3.矿产:秦岭—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属居多,工业上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出口加工等轻工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煤、铁、石油为主,工业方面以重工业占的比例较大。
五、农业方面
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
2.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甜菜为主。
5.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③ 秦岭淮河一线都划分哪些区域
哈哈,我是地理学霸。划分南方和北方地区。一月份0℃等温线。800毫升降雨量线。给我好评哦(:!
④ 秦岭淮河一线是哪些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标志着:
1、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2、一月份零摄氏度等温线
3、旱地与水田地区分布分界线
4、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
5、华北平原与江南丘陵的分界线
6、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7、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8、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9、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分界
积温分界线(4500°C).
温度带分界线(亚热带与温暖带).
年降水量分界线(800MM).
干湿地区分界线(半湿润区与湿润区).
主要气候类型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资源分界线(过渡带与多水带).
四大地理分区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都是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是我国最重要地地理分界线。秦岭被誉为中国的龙脉,它的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长约1500公里,是昆仑山脉的延伸。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岭南终年温暖潮湿,岭北干燥,冬季寒冷。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2米,是中国内地东半壁的第一高峰(号称群峰之冠)。秦岭是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有着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山松、油松等都生长于此。
正是因为诸多地位,秦岭,被称为“献给地球的礼物”。
从自然地理来分,是以秦岭——淮河一线分界。中国零度等温线是以此划分。传统上北边的河流有冰冻期封航,南边的则没有。并且分界线两边的物种有较明显的不同。
从人文地理看,长江是南北分界线,历史造成的。
秦岭——淮河以南算南方,反之算北方。
地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地区
地区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纬度位置
32°N~34°N以北
32°N~34°N以南
主要地形
以平原为主
以丘陵为主
气候
一月平均气温
0℃以下
0℃以上
温度带
暖温带
亚热带
年降水量
400mm~800mm之间,
800mm以上,
雨季短,降水少,
雨季长,降水多,
集中于夏季。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干湿状况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河流
流量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
含沙量
含沙量多
含沙量少
汛期
汛期短
汛期长
结冰期
冬季结冰
冬季不结冰
农业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粮食作物
以小麦为主
以水稻为主
油料作物
以花生为主
以油菜为主
糖料作物
以甜菜为主
以甘蔗为主
耕作制度
二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一年二熟至一年三熟
自然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⑤ 秦岭——淮河一线是什么的分界线
分界线:
1、气温: 1月份0℃等温线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气候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5、干湿地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7、农业: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
8、作物: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分界线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10、河流:
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2、地形: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13、区域: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
15、农作物一年两至三熟 与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的分界线。南方:一年两至三熟,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16、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多水带和过渡带的分界线
(5)秦岭淮河一线是哪些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扩展阅读:
范围划分: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实际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在水分区划中则是北方干旱、半湿润气候和南方湿润气候的分界;在雨旱季节类型区划中则是北方春旱、夏雨气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气候的分界 。
然而,这个过渡和变化是通过相当宽的一个带来完成的。在淮河两岸,相隔一二十公里甚至更宽,并看不出气候、农业、自然景观等方面有什么变化。
实际上,由于淮河地区主要是平原地区,南北冷暖气流畅通无阻,确实也不可能产生一条截然分明的南北分界线来。以“橘逾淮而北为枳”为例,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中南下冷空气强,常常带来柑橘致命低温,因此现今即使淮河以南的长江两岸,除了局部有利区域外,一般也没有种植柑橘的经济价值。
我国南北分界带的西段秦岭,冬季阻挡了北方冷空气,因而在岭北为典型暖温带情况下使岭南成为典型亚热带(能生长同纬度淮河两岸不能生长的柑橘等亚热带指标植物)。
但是,秦岭分界也并非一条线。因为秦岭南坡约千米海拔以下才是亚热带,而秦岭山脉两坡千米等高线间的宽度,也就是分界带的宽度也大约有90-110公里。而且,在历史上南北分界带是随气候变化而南北移动的。如果全球持续变暖,亚热带北界将来甚至有可能要北推到黄河的中、下游地区。
参考资料:网络----秦岭——淮河
⑥ 秦岭淮河一线是什么的分界线南北
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地理区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在此线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条件、地理风貌、农业生产或是人民生活习俗,均有明显不同。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地理中的一个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论述由着名地理学家张相文提出。
秦岭淮河一线从名字上看它的画法似乎很简单,沿秦岭、淮河画一条线即可。可是当你面对着一张大比例尺的中国地图时你会发现根本无从下手,秦岭西起甘肃省白石山,秦岭淮河分南北,只是分了中国东部,中国西部怎样分南北部是很有意思的,西部的确可分两大区域,但却是南北颠倒,冷热倒置。
沿秦岭再向西,大致有两列东西走向的山脉与秦岭相连,一列是祁连山接阿尔金山一路向西,另一列就是西起帕米尔高原,向东绵延2000多公里的昆仑山及其余脉。如果秦岭向西分南北的话,这两列山系可供考虑。
⑦ 急求啊!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哪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以及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⑧ 秦岭淮河一线是哪几个重要分界线
1、气候方面:
(1)、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
(2)、南北雨季长短界限。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以南雨季要长得多。
(3)、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是1月0℃等温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结冰;秦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一般结冰。
(5)、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以北为暖温带。
(6)、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夏季,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温多雨。冬季,秦岭-淮河以南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北寒冷干燥。
(7)、南北方地区分界线。
(8)、中国冬季集中供暖分界线。
2、植被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3、河流水文方面: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流量丰富,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汛期长,冬季不结冰;以北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结冰。秦岭-淮河还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4、地形、土壤、矿产方面:
(1)、地形:秦岭-淮河以南以丘陵为主;以北以平原、高原居多。
(2)、土壤:秦岭-淮河以南渐以红壤为主;以北以黄壤或棕壤为主,东北以黑土为主,西北多白色沙质土。
(3)、矿产:秦岭-淮河以南以有色金属居多,工业上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出口加工等轻工业为主;以北以煤、铁、石油为主,工业方面以重工业占的比例较大。
5、农业方面
(1)、耕地类型: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以北以旱地为主。
(2)、粮食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稻为主;以北以小麦为主。
(3)、油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油菜为主;以北以花生、大豆为主。
(4)、糖料作物:秦岭-淮河以南以甘蔗为主;以北以甜菜为主。
(5)、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以南一年二至三熟;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8)秦岭淮河一线是哪些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扩展阅读
中国地理分界线:
1、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
3、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
(6)、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此分界线以东为季风区,在季风区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此分界线以西为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4、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