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如何分析地理意义

如何分析地理意义

发布时间:2022-06-04 16:53:41

A. 如何分析某地地理意义

如果遇到这种问题,通常有一个答题模式是可以借用的。
一从整体影响上来回答,比如答这个地形对这个区域的位置影响,我们称之为纯地理影响,可以答地形地貌的大小,高程,干湿等等;
二从细节上来回答,比如某个特殊的地形,就针对这个特殊性谈其对各个方面的影响,比如说地质地貌啊,人文啊,经济等等;
三从这种地形或者地貌地理和其他相邻的或者有关联的地域进行关系上的回答,这样比较完整,应该不会出很大的问题了

B. 如何分析地理位置意义

结合个地理位置的文化生活分析,分析位置的自然条件等物理因素,最重要的是将人文放在首位,例如某个地区的人们的特色的生活方式等。

C. 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学习地理好似繁琐困难,其实只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能轻松学地理,。初中地理有趣易懂,高中则注重图文转换、理解记忆。学习最基本的功底就是能知道学科知识框架,这就能建立知识体系,做到将知识点熟稔于心。祝你学习愉快!

D. 论述地理学的意义

中国旅游地理学界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能如此迅速发展,取得显赫成绩,其经验是值得我们好好分析和总结的。

(1)旅游地理学界始终把握住了旅游地理学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了旅游地理学的应用性特点,紧扣我国旅游开发和建设这个主题,主动承担多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研任务,完成了大量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科研报告,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旅游地理学的地位。地理学的旅游应用研究拓展,也促进了地理学本身的建设和发展。

时间地理学

从时间角度研究现代地理过程的地理学分科。从时间尺度看,地理学分为3个时段: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时间地理学。时间地理学着重现代过程的地理研究。根据传统观念,一般认为地理学是从空间出发,哲学家康德(I.Kant)从二元论哲学思想出发的学科;将地理学定义为进行空间事物研究的科学,这一论点成为近代地理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赫特纳和哈特向认为地理学的研究着重于空间体系,因此是一种分布论学科。但在实际论述中他们也承认地理学是“时间一般作为背景”的领域。哈特向论述了地貌、气候、现代文化要素研究中的时间与发生,指出地理学的主旨在于理解目前存在的世界。随着地理学的发展,许多地理学家愈来愈认识脱离时间就无从进行空间研究,地理学必须深入考察地理环境中时间的性质和作用,必须从静态走向动态。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地理学家强调地理学的时间研究之后,一些地理学家出版了专着,研究了大城市结构、人口和工业、建筑布局和配置,建立了时间空间模式,认为时间在所有的行为尺度中是一个基本组分,和空间一样同属于可利用的资源,近年来随着时间学的发展,时间周期中的相位律、增缩律,在地理过程中,均有大量体现。时间差中的顺时差理论、循序超越学说,已实际应用于预测预报。随着系统论、耗散结构等理论引入现代地理学,地球表层或地理系统被认为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因此它在时间上是有序的,具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化发展的历史。其动态过程具有方向性。这样现代物理学的时间观念,才真正进入了地理学中,并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的概念相联系。因此,在地理学中也提出了时间不可逆性,从总体上说,地理过程不能反演。这些现代时间地理学观点对地理学基本理论的深化有重要意义。

(2)旅游地理学界一直把旅游开发实践和理论总结置于重要的地位,积极投身于旅游开发实践中,注意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合成研究,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并通过实践检验的许多理论创见,为旅游地理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3)实践造就了一大批旅游地理专业人才,老一辈旅游地理学家的提携和扶持促进了年青学者的成长,促使旅游地理学界能够比较快地形成了一个包括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力量在内的老中青梯形队伍结构。

展望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作为衡量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标志将有更大的发展。世界旅游组织(WTO)预测中国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我国旅游业前景灿烂。旅游地理学理应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广泛实践,勇于创新,在旅游业这个广阔的舞台上继续大展才华,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E. 学习地理的意义与作用

地理环境的开放是我们对我们社会环境的一种认识,只有开放地理环境我们才能亲身了解我们的地理环境,要是封闭的话,就会影响我们对环境的认识,降低我们的文化知识,开放的影响呢,可以提高我们国家的国民收入和副业的发展,不好的一面的,开放的环境容易被我们所污染,我们吃东西乱丢拉,好多的,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我们对地理环境的开放改变了地理环境本有的原貌,添加了许多人文的东西,破坏了它的原有性,弊利面都有吧!作用就是为了让我们了解我们的环境和怎么保护环境,让我们认识到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还可以提高我国的国民和税收的总值,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带动和提高相关的副产业。

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环境

说到潮汕文化的形成和特点,要与潮汕地区的自然环境联系起来考察。
潮汕地区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东北与福建省接壤,东面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西北西南分别与本省的梅州市、汕尾市为邻。谚语称其为“省尾国角”,指其位于国防门户,又是远离省城的东北边陲。关于潮汕地区的战略位置,清代学者顾炎武概括为:“(潮州)府介闽粤之间,为门户之地。负山带海,川原饶沃,亦东南之雄郡也。”
岭南北为五岭阻隔,南被海洋包围,形成了向北封闭而向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在岭南的大区域内,潮汕地区西北方横亘着东北至西南走向的莲花山脉,又切割成粤东这一处西北高东南低的背山面海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莲花山脉不仅阻隔了潮汕与中原地区的直接交往,也构成了潮汕地区与岭南首府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的天壤屏障。虽然对内陆腹地比较封闭,潮汕地区却有着长达325.6公里的海岸线,使潮汕地区呈现出面向大海的开放格局。海岸地形复杂多样,有众多的港湾、岛屿以及广阔的海滩。沿岸海域分布有低潮出露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岛屿126座,曲折的海岸线有多处内河出海口和港湾。海运方便,渔业资源丰富,还有可供开发的海滩涂面积20.53万亩。海上贸易对于人多地少、西北有天壤屏障阻隔的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尤为重大。潮汕人的生活、生产、贸易乃至历史上发生在潮汕地区的许多军事活动,都带有强烈的海洋色彩,进而又影响到潮汕人的文化生活、思维方式、民风民俗以及民系发展等,使潮汕文化成为有海洋特色的地域文化。既封闭又开放的特定的地理条件,是造成潮汕民性既保守又富于开拓的矛盾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潮汕地区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与海上的联系及海岸线的利用,却受到极大的掣肘。政治上的原因,是封建统治者出于“靖乱”和御侵的考虑,长期不准粤东商港对外开放,使一些海上商贸活动被迫采取了违禁的民间活动的形式。从自然经济条件上说,潮汕地区的港口条件也有一定的弱点,长期无法改变地方性港口的地位。无论如何,海滨生活环境及以海谋生的生产方式,给潮人的生活习俗和性格特点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比如喜食海鲜,以滩涂垦殖、漂洋过海、海运商贸、武装走私等为营生的重要手段,铸成了潮人性格中的勇于开拓、四海为家、强悍不羁之一面。
在这个区域内,韩江是水上交通主动脉,既是粤东和闽西南的交通纽带,也是潮汕和赣南的文化纽带,对推动潮汕文化的演变作用很大。其源头一为发源于福建省宁化县的汀江,一为发源于本省紫金县白山岽的梅江。整个韩江流域覆盖了闽粤两省的十几个县,在潮汕地区的韩江中下游流域面积为1741平方公里。榕江是该地区第二大河,其干流南河、北河分别发源于陆丰县百花园与丰顺县猴子岽南麓,在该区流域面积约3512平方公里。潮汕地区并非一个一马平川的大平原,而是包括了山地、丘陵、平原、海滩等多样的地貌。潮汕平原其实是若干个小平原的总称,主要包括黄冈河下游平原、韩江三角洲平原、练江下游平原和隆江下游平原,平原面积大约只占潮汕地区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在广东省内,潮汕平原面积仅次于珠江三角洲。然而,与面积为8600平方公里的珠江三角洲平原相比,面积为915平方公里的韩江三角洲平原要小得多。潮汕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从南宋以后剧增,至清代中期,潮州府人口密度在省内仅次于广州府。至当代,人口猛增,1991年,潮汕地区人口平均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009人,为全国人口密度的8倍,广东省人口平均密度的3倍,大大超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澄海县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860人,为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县份。潮阳县总人口达到207万人,为全国人口第一县。韩江三角洲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2427人,居全国各大三角洲之冠。面对这一系列的全国之最的人口数字,却无法使土地面积相应增加,无法摆脱人多地少的局面。潮汕地区土地仅占全国的千分之一,却生活着占全国百分之一的人口。199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揭阳市人均耕地为1.8分,汕头市为1.75分,连安排宅基地都困难。而广东省1997年人均耕地为0.5亩,是潮汕的近3倍。人多地少的严酷现实,迫使潮汕人不得不垦山围海,精耕细作,发展多种经济作物,韩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着名的粮食大面积产区,但始终不能解决土地有限与人满为患的矛盾。因此,读书、经商、出洋、务工,自然就成为了潮汕人的求生之路。在勤劳刻苦、精明灵巧之外,潮汕人又有铤而走险,甚而投机取巧之一面。人口稠密到极限,生产与生存空间十分有限的环境,对潮汕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经营方式以及潮人心理,无不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潮汕地区具有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北回归线横过本地区中部,气候温暖湿润,夏热无酷暑冬暖有阵寒,四季常青,草木清华,生物早熟,一般比江淮地区早1--2个节候。但也有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民生的灾害:春季前期低温阴雨,后期有倒春寒;夏季常受风暴和台风袭击;秋季时有低温霜冻灾害;台风、干旱、水灾、地震、虫害时有发生。这说明潮汕地区并非得天独厚的富饶之境,还有自然条件恶劣之一面。风和日丽,精耕细作,与养成潮人性格中精巧、温和的一面大有关系;在与自然不断搏斗中将蛮瘴之地开辟为鱼米之乡,对潮人养成敢于拼搏的强悍坚韧之民风和白手起家、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同样有很大的关系;毁灭性的自然灾害之不测,则影响到潮人滋长了稍安知足,有远忧而不愿作远虑的消极的潜意识,以及凡事博一博运气的宿命观。

F. 如何分析某地地理意义

首先意义要分地理上的意义和经济上的意义,地理意义要从分析气候,降水量,河流,历史,地势,地理位置等方面判断,然后分析由这些地理意义产生的经济意义,作用.

G. 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要从哪几个方面分析

一个地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从何哪方面分析,该从哪里下手?答:一、讲出位置的重要性要有范围,就是说在什么范围内这个位置重要.例如说中东处于五海三洲之地这个位置重要,这样一个交叉地带对什么重要呢,通过读图就可以看出对沟通东西方面的交通是重要的,即在交通这个范围内它的位置是重要的,其次,对于石油是重要的,因为这个地区是世界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地,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这个位置,所以说在石油生产这个范围内它是最重要的.
二、讲好位置的重要性要有全局观.一个位地理是否重要,要看它在全球或一个大的区域内的作用,例如马六甲海峡,它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就在于它是沟通世界东西方的一个咽喉要道,没它不可,日本在从中东,从欧洲,从非洲等运送的物资原料就必须走马六甲海峡,因此,日本称它是海上生命线.和马六甲海峡一样的还有很多比如苏伊氏运河,巴拿马运河,等等,对于全球的交通,商业,军事等来说都是重要的.
三、讲好位置的重要性要突出人的意识.一个地理事物,如果没有人的参与,它就是一个大陆,就是一个海峡,就是一个山地,和其他的自然事物没有区别,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需要,如果没有缩短航程,节省开支,欧洲人就不会花巨资开挖苏伊氏运河,如要不是各个国家对石油的需要,中东也不会成为世界的焦点,也就不会有战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四、讲好位置的重要性可以运用各种资料作为佐证.
历史资料最有说服力.讲中国东南沿海位置的重要性可以运用我国清末外国入侵中国,在各地开通商口岸这一史料,也可以运用东南各省在改革开放之后创造出的巨大财富等经济方面的资料说明.

阅读全文

与如何分析地理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