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理信息技术有哪些
地理信息技术有:
1、遥感
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研究对象的技术。
各类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
一、GIS的特点
1、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
2、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
3、系统以分析模型驱动,具有极强的空间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4、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二、GPS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连续不断的导航定位能力
GPS能为全球任何地点或近地空间的各类用户提供连续的、全天候的导航定位能力,用户不用发射信号,因而能满足多用户使用。
2、实时导航,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
利用GPS定位时,在1s内可以取得几次位置数据,这种近乎实时的导航能力对于高动态用户具有很大的意义,同时能为用户提供连续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确的时间信息。
目前利用C/A码的实时定位精度可达20-50m,速度精度为0.1m/s,利用特殊处理可达0.005m/s,相对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GIS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全球定位系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遥感
⑵ 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
即"3S"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地球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是3S技术,但是并不局限于3S技术,还包括虚拟环境,网络GIS等其他技术。
现在是地理信息技术与IT其它技术集成的时代:
1、GIS RS GPS=3S
2、GIS 多媒体技术
3、GIS 数据库技术
4、GIS 办公自动化技术
5、GIS 移动通信技术
6、GIS Internet技术
可见,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是3S技术,但不限于三大技术。
⑶ 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80%以上的信息与地球上的空间位置有关。GIS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地理信息系统萌芽于上世纪的60年代。1962年,加拿大的Roger F. Tomlinson提出利用数字计算机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土地利用地图数据,并建议加拿大土地调查局建立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以实现专题地图的叠加、面积量算、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等;与此同时,美国的Duane F. Marble在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利用数字计算机研制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以支持大规模城市交通研究,并提出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思想。70年代是地理信息系统走向实用的发展期。美国、加拿大、英国、西德、瑞典和日本等国对GIS的研究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到1972年CGIS全面投入运行与使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运行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在此期间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了50多个地理信息系统,用于获取和处理地质、地理、地形和水资源信息;1974年日本国土地理院开始建立数字国土信息系统,存储、处理和检索测量数据、航空像片信息、行政区划、土地利用、地形地质等信息;瑞典在中央、区域和城市三级建立了许多信息系统,如土地测量信息系统、斯德哥尔摩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等。但由于当时的GIS系统多数运行在小型机上,涉及的计算机软硬件、外部设备及GIS软件本身的价格都相当昂贵,限制了GIS的应用范围。
80年代是GIS的推广应用阶段,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价格迅速下降,特别是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与完善,使GIS的应用领域与范围不断扩大。GIS与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开始用于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如全球变化和全球监测、全球沙漠化、全球可居住区评价、厄尔尼诺现象及酸雨、核扩散及核废料等(李德仁,1994);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宏观管理应用,深入到各个领域解决工程问题,如环境与资源评价、工程选址、设施管理、紧急事件响应等。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代表性的GIS软件,如ARC/INFO、GENAMAP、SPANS、MAPINPO、ERDAS、Microstation等,其中ARC/INFO已经愈来愈多地为世界各国地质调查部门所采用,并在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资源与环境评价、矿产资源与矿权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90年代为GIS的用户时代,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成为了一个产业,投入使用的GIS系统,每2~3年就翻一番,GIS市场的增长也很快。目前,GIS的应用在走向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同时,己渗透到各行各业,涉及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助手。与此同时,GIS也从单机、二维、封闭向开放、网络(包括Web GIS)、多维的方向发展。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始于80年代初。地理信息系统进入发展阶段的标志是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作为政府行为,正式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科学研究、应用实验和工程建设工作。许多部门同时展开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工作。1994年中国GIS协会在北京成立,标志中国GIS行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九五期间,国家将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应用作为重中之重的项目予以支持,1996年,为支持国产GIS软件的发展,原国家科委开始组织软件评测,并组织应用示范工程。这一系列的举措极大的促进了国产GIS软件的发展与GIS的应用。1998年,国产软件打破国外软件的垄断,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25%。同年,在抽样调查25个省市19个行业的1000多个单位中,全部使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秦其明、袁胜元,2001)。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调查、评价、管理和监测,在城市的管理、规划和市政工程、行政管理与空间决策、灾害的评估与预测、地籍管理及土地利用,在交通、农业、公安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GIS的应用系统由五个主要部分构成,即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
⑷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什么专业,它的就业岗位有哪些
地理信息系统(GIS)就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就业方向一:GIS软件工程师;
就业方向二:三维工程师;
就业方向三:GIS数据工程师;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随着GIS的发展,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近年来,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⑸ 地理信息技术类型有哪些
地理信息技术是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技术。包括3种主要类型:
(1)遥感。遥感(remotesensing)是不接触到地物,基于声纳、电磁波和重力场采样,获取和解释环境空间数据,发掘地表信息的技术。加拿大遥感中心定义遥感是,没有实际接触,感知和记录地表反射或放射能量,处理、分析和应用所获取地表信息的科学。
(2)GPS。GPS,即卫星测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是基于地球轨道卫星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和任何天气,在地球表面接收信号,实时或通过后处理得到GPS接收机的精确3D绝对或相对位置、准确时间和速度。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
(3)G1S。GIS技术是地理信息技术核心。从简单计算机制图、空间数据库管理、GIS模型到空间推理,GIS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地理信息技术范畴。
⑹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系统原理是什么
用抽象的点、线、面等对现实世界进行建模,把现实世界的事物用gis对象表示,同时记录对象的属性。
⑺ 地理信息系统是个什么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专业设置
地理信息系统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地理信息系统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力法;
3、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主干学科
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学、GPS。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
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
普通物理实验、自然地理实习、测量学实习、地图学实习、GIS原理实验、空间数据库设计、空间分析课程设计、GIS项目开发与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实验、遥感技术与方法实验等。根据课程要求,最好从一年级时便安排教学实习,也可到高年级时安排。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⑻ 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
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地球技术。
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本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领域,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le Positioning System) 是一种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 是美国从本世纪70 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 余年,耗资200 亿美元,于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经过近十年我国测绘等部门的使用表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特点,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测量、工程变形测量、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任何地点,任何时刻地平面上空都有四颗GPS卫星。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GPS星座(GPS星座是由24颗卫星组成的星座,其中21颗是工作卫星,3颗是备份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接收机。
概念: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通俗地讲,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装入电脑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 严格地讲,数字地球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并利用它作为工具来支持和改善人类活动和生活质量。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所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多分辨率、三维对地球的描述,即"虚拟地球".
⑼ 地理信息专业是干什么的
地理信息专业包含很多东西,但离不开地理,测绘,地图,你可以参考以下方面。
一,从课程设计来说,GISer学的是非常杂的,各个学校所设课程还不太一样,但基本上是模仿武大GIS专业课程。而武大本身三四个院都有GIS专业,学的内容却相差蛮大。遥感院GIS侧重遥感课程,测绘院的测量的课程较多,资环院的地图偏多,值得一提的是软件工程学院也有相关专业,当然他们学gis核心相关的课程只有两三门课(GIS,RS导论之类的课)我比较欣赏!
二,专业特点。为什么课程设计相差这么大?与GIS专业本身的特点有关。gis是交叉学科:CS(computer
engineering)、地理、测绘、RS等!可在多个领域或专业应用:土管、规划、土建、地图、甚至电力等。所以说很杂!现在地理信息系统改名地理信息科学了,感觉高大上了,其实没什么区别。更多的时候GIS只是一个工具,核心知识点就那么多,其实一个ARCGIS软件就诠释清楚了。剩下解决不了的,是计算机没发展到那一步,归根到底,要解决,还是看计算机的发展。
三,就业,或者说GIS相关行业状况。技术上,主要两个方向:地理数据处理,编程。编程,giser先天的弱于软工、计算机专业,先不说giser都是被调剂的,就算是自选的,反正开始都没有做当程序员的打算,也就是说很少有GISER开始就有编程的兴趣,这跟cs学生没法比;计算机知识的系统学习更是没法比。数据处理,包括作图、软件操作等,技术含量不大,专科足矣。
四,高精尖领域。高德导航算是最有代表的公司,但是做技术骨干的,贡献大的,gis比例很少。网络地图那更是一群IT干的,估计没几个GIS。GIS最好就是测绘局之类,要么就是为测绘局服务的公司(比如GIS开发的软件公司),反正都是围绕国家转。GISER常常说的LBS,有哪些成熟的应用是giser做出来的,默默还是微信?
五,科研。我支持把GIS作为一种手段工具,以地理空间思维借助gis软件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作为CS测绘、地理的一个研究方向比较合适。
⑽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做什么的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应具备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工作或教学工作,能在水利、环境、测量、交通、海洋、房产、土地、城镇建设、区域规划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只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力法;
3.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