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简介一下德国的地理位置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两德统一前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该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为柏林,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267万人,是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也是德国的重要象征。
(1)德国地理位置重要被称为什么扩展阅读:
德国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德国的地形变化多端,有连绵起伏的山峦,高原台地,丘陵,有秀丽动人的湖畔,及辽阔宽广的平原。整个德国的地形可以分为五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区域:北德低地、中等山脉隆起地带、西南部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南部阿尔卑斯前沿地带和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区。
气候特征
德国处于大西洋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温度大起大落的情况很少见。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夏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8℃左右,南部山地为20℃左右;冬季北德低地的平均温度在1.5℃左右,南部山地则为-6℃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德国
‘贰’ 关于德国的地理位置
德国 [Germany]
正式名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国国旗欧洲中北部国家。面积:357,021平方千米。人口:约82,386,000(2001)。首都:柏林。人口中大多数是德国人。语言:德语(官方语言)。宗教:信义宗、天主教。货币:欧元。地形上,北部多为平原,东北部及中部多丘陵,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中部和西部地区主要属莱茵河流域,其他重要的河流还有易北河、多瑙河和奥得河。德国属发达的自由市场经济,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出口包括汽车和钢铁制品。国家元首是总统,政府首脑为总理。联邦的权力集中于两院制的国会。日耳曼部族在公元前2世纪末进入德国,赶走了凯尔特人。罗马人征服该地区,遭失败。9世纪加洛林王朝解体,该地区仅为一政治实体。君主政权的统治软弱,权力遂落入贵族之手,于是组成了封建邦国。10世纪在撒克逊人的统治下恢复了君主政权的权威,重振神圣罗马帝国。其领土集中在德意志和意大利北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天主教教皇之间的持续矛盾削弱了皇室的权力。1517年路德对教会的批评加速了帝国的分裂,三十年战争(1618~1648)的爆发达顶点,使德意志分裂,欧洲最后分为基督教和天主教两大阵营。德意志的人口和疆域逐渐减少。德意志的众多封建诸侯取得了实际上的完全主权。1862年俾斯麦逐渐控制普鲁士,在以后的十年内统一了德意志帝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帝国被瓦解;被迫割让诸多领土和全部海外殖民地。希特勒在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并建立独裁的第三帝国,受纳粹党控制。1939年希特勒入侵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战败后,德国被同盟国分成4个占领区。由于这些占领区的重新统一问题未能与苏联取得一致,促使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的成立。德国前首都柏林仍分为两个区域。西德成为一个繁荣的议会制民主国家。东德成为在苏联控制下的一个一党专政的国家。1989年东德共产党政府以和平的方式被推翻。1990年东、西德复归统一。在庆祝统一之际,西德在政治和经济上寻求合并前东德,导致较富裕的西德人民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然而,由于德国为欧洲联盟会员之一,该国与西欧就更深一层的政治和经济持续进行结合。
‘叁’ 德国的海陆位置和地理位置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
‘肆’ 德国为什么有欧洲路上十字路口之称
德国位于欧洲西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与北欧国家隔海相望,是欧洲西部邻国最多的国家。边境线全长3758公里,从最南部的巴伐利亚州奥伯斯特道夫到最北边济特岛上的里斯特,相距876公里;从东端的萨克森州泰斯特至西端的北莱茵 - 威斯特法伦州塞尔康特距离640公里。全国总面积为357 020平方公里(2003年12月)。地势北低南高,可分为四个地形区:北德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0米;中德山地,由东西走向的高地块构成;西南部莱茵断裂谷地区,两旁是山地,谷壁陡峭;南部的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其间拜恩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流经境内865公里)、易北河、威悉河、奥得河、多瑙河。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尔湖、里次湖。西北部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往东、南 部逐渐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平均气温7月14~19℃,1月-5~1℃,12月至3月为冬季,阿尔卑斯山区冬季一直到5月,夏季平均在20度。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山地则更多。1995年1月1日起,根据1982年国际海洋法协定,德国在北海和东海的领海由3海里增至12海里(约22公里),其面积各增加4100和1700平方公里。
‘伍’ 德国的地理及风俗文化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德意志朕邦共和国的面积为35700平方公里。南北之间的直线最远相距876公里,东西之间最远为640公里。德国的地形按照南部的山岳地带、中部的丘陵地带、北部的平原地带分成三大块。 它周围有九个邻国:北邻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为邻,南边是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共和国和波兰接壤。这个中心地理位置令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为东西方之间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和地中海地区中转站的作用更加明显。 - 历史文化 日耳曼人(German)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这期间也有一个共和国。1949年5月,宣布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西德)。同年1O月,苏联占领区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东德)。到了2O世纪8O年代中后期,在东西方关系逐渐缓和的氛围中,东西德国日益走向统一。 由于德国历史上曾有过在众多的小城邦国家, 以至当今德国的许多大都市都仍各自具有鲜明的历史和地域特色。不同的传统和人文特色塑造了各富魅力的文化与都市生活, 乃至其餐饮文化和商业传统。德国的城市文化生活是全包容和丰富多彩的, 无论您喜欢音乐, 戏剧, 歌剧, 音乐剧, 还是舞蹈和绘画艺术, 这里都能让您满足。 - 行政区划 分为联邦、州、地区三级,共有 16个州,14808个地区。各州的名称是: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柏林、勃兰登堡、不来梅、汉堡、黑森、梅克伦堡-前波莫瑞、下萨克森、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莱茵兰-法耳茨、萨尔、萨克森、萨克森-安哈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图林根。其中柏林、不来梅和汉堡是市州。 经济发展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德国经济决定整个欧洲经济。作为西方七个经济强国之一,德国经济在欧洲稳坐第一把交椅(等于英、法总和),被称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其GDP占欧盟的三分之一。在全球贸易中欧洲占36.9%,而德国本身就占了欧盟的一半。德国是一个贸易出口型国家。出口值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3,因而扩大出口市场是其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然而统一给德国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困惑。东部改造给国家带来的负担达1000亿马克,以至到1997年不得不从税收中拿出24%的金额用于偿还旧债。巨额的财政负担使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人数不断增加,1997年底失业率为11.4%失业人口约438万。 人口民族 德国人口有8250万左右,民族主要由德意志人、丹麦人、吉仆赛人、索布族人组成。走近德国风俗,了解并知道德国人的生活习惯对于去德国学习、工作或者访问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总括来说德国人守纪律、守时,讲整洁、清静,待人诚恳 注重礼仪。 旅游资源 德国主要的河流有莱茵河 (Rhein)、多瑙河 (Donau)等,主要河道中分着着无数景致迷人的支流,旅客可乘观光船游览,一边沉醉于沿河的美丽风景,一边走访历史和文化名城,而当中更有不少是世界文化遣产。德国拥有 27 个保护景点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陆’ 德国的是什么国度
国度指政治地理意义上的国家。不管什么阶级性质的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主权、政权等几个要素构成的。
人口,就是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固定居民,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领土,就是一个国家的居民永久居住和国家行使权力的确定地域,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主权,就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没有主权,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主权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政权,就是治理国家的组织机构。一定的政权机关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组织保障。国家离不开国度,又不同于国度。国家是按阶级性质来划分的,国度是按政治地理意义来划分的。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它周围有9个邻国:北邻丹麦,西部与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为邻,南边是瑞士和奥地利,东部与捷克共和国和波兰接壤。自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以来,这个中心地理位置变得更为突出。它是东西欧之间和斯堪的纳维亚与地中海之间的交通枢纽,其间水、陆、空道路条条通过德国。作为欧盟和北约的一员,德国被称为“欧洲的走廊”,所以它可以说是交通的国度。
德意志人民恪守规章制度,做事理性严谨,所以它又是规矩的国度。
德国的汽车生产规模巨大,汽车制造水平一流,汽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首屈一指,所以它又是汽车的国度。
德国的工业生产、制度高度发达,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工业的国度。
不知道你想要哪方面的信息,希望能给你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