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怎么算区域时间地理

怎么算区域时间地理

发布时间:2022-06-08 08:38:07

1. 地理怎么求出时区跟区时

你是文科的吧?自然地理时区&区时 ⒈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度=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2)图上计算: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甲经度-乙经度)×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2)图上推导(略) (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说明:(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8.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9.某地昼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 10.某地夜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 即:纬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长+夜长=24小时 11.昼长、夜长 (1)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注意:前后时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时,比如都是北京时间 (2)昼长=(12-日出地的地方时)*2 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2注意:均指该地地方时 (3)图上计算:昼长=24小时*昼弧/360度 (4)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 (5)夜长=24-昼长 12.两点的相对高度公式:(x-1)·h≤H<(x+1)·h,其中H为相对高度,h为等高距,x为等高线条数.13.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先换算统一.比例尺大小实际上是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比例尺的缩小或放大是距离的缩放、并非面积的缩放.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14.实际距离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在经纬网图上:经线上跨纬度1度=111千米 纬线上跨经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纬度

2. 地理时间计算方法,跨时区计算的方法,最好给个公式,别给定义!追加分!

相差一个时区(经度15度)时间相差一小时。
简单计算口诀:
1.同一个时区的相差时间用减法,
2.不同时区的相差时间用加法。
3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是8点,问东1区几点。
根据上面口诀1,算:8-1=7,相差7个小时。再用口诀三,东一是在东八西边,减法。那就是8点-7=1点。
例如二,东八区是20点,求西6区时间:根据上面口诀2,算:8+6=14,那说明时间相差14个小时。再根据口诀三:20点-14=6点。
类推。。。。。。小同学,明白了么

3. 地理上的各区域时间

⒈时区

(1)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将全球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的共用区时。

(2)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

经度/15度=商……余数。

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

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

2.区时

(1)时区每差1个区,区时相差1小时,东早(多)西晚(少)

注意:过日界线日期要先加减一天

(2)公式计算:

甲时区-乙时区=甲区时-乙区时

注意:东时区写成正数,西时区写成负数。正负数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别。

3.地方时

(1)根据太阳照射情况形成的时刻,如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央)为12点。(地球自转会造成照射情况的变化,地方时就变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图上读出特殊地方时(如12点、0点或24点、6点、18点)的分布。

(2)图上计算:

经度每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或1度/4分钟、经度1分/4秒钟),东早(加)西晚(减)

注意:过日界线时日期还要再加(向西)减(向东)一天

(3)公式计算:

(甲经度-乙经度) 1小时/15度=甲地方时-乙地方时

注意:东经度写成正数,西经度写成负数。正负经度已经考虑了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

4.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

两地之间的太阳高度角的差=两地之间的纬度差

5.日出、日落时刻

(1)地方时、区时计算

(2)日出时刻=(24-昼长)/2

日出时刻=12-昼长/2

(3)日落时刻=24-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12+昼长/2

6.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图上推导(略)

(3)计算公式(与直射点相比):90度-某地H=直射点纬度与某地纬度的角度差的绝对值

技巧:可以将北纬写成正数,而将南纬写成负数。

(4)计算公式(与任意纬度相比):甲H-乙H=(甲纬度-乙纬度)的绝对值

注意:北纬度写成正数,南纬度写成负数

7.某日(R)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位置=23 26′N—R—6月22日*(23 26′*4/365)

说明:

(1)此公式只能大致计算一年当中某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2)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为北纬;若为负值,则为南纬;

(3)R为某日日期,R-6月22日为该日与6月22日相差的天数,(23 26′*4/365)为太阳直射点一日内移动的纬度距离。(假设其移动是匀速的)

8.极昼极夜的范围=90-太阳直射点的度数

9.某地昼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

10.某地夜长=24—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夜长=与该地纬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纬度的昼长

即:纬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长+夜长=24小时

11.昼长、夜长

(1)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注意:前后时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时,比如都是北京时间

(2)昼长=(12-日

昼长=(日落地的地方时-12)*2注意:均指该地地方时

(3)图上计算:

昼长=24小时*昼弧/360度

(4)北纬某地昼长=对应南纬的夜长

(5)夜长=24-昼长

4. 地理怎么算时区

相差一个时区(经度15度)时间相差一小时.
简单计算口诀:
1.同一个时区的相差时间用减法,
2.不同时区的相差时间用加法.
3东加西减.
例如东八区是8点,问东1区几点.根据上面口诀1,算:8-1=7,相差7个小时.再用口诀三,东一是在东八西边,减法.那就是8点-7=1点.
例如二,东八区是20点,求西6区时间:根据上面口诀2,算:8+6=14,那说明时间相差14个小时.再根据口诀三:20点-14=6点.

5. 高中地理时间计算题,有关地方时与区时计算的

A
时差的计算方法:两个时区标准时间(即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比如中国是东八区(+8),美国PST是西五区(-8),两地的时差是16小时,北京比纽约要早16个小时;如果是美国实行夏令时的时期,相差15小时。美国夏令时期间:4月的第一个星期日~10月最后的星期日

一、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

1.找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在东经或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和小于180°时),或经度差=180°—两经度和。(两经度和大于180°时)

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H

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东方,加地方时差;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减地方时差。

二.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

(1)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即:度数大的在东。

(2)同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即:度数大的在西。

(3)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如果和小于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如果和大于180°,则经度差=(360°—和),且东经在西,西经在东;如果和等于180,则亦东亦西。

三、应用举例:

【例1】已知:A点120°E,地方时为10:00,求B点60°E的地方时。

分析: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所以,A、B两点的经度差=120°-60°=60°,地方时差=60°÷15°/H=4小时,因为A、B两点同是东经,度数越大越靠东,要求B点60°E比A点120°E小,所以,B点在A点的西方,应减地方时差。所以,B点地方时为10:00—4小时=6:00

【例2】已知:A点100°W的地方时为8:00,求B点80°W的地方时

分析:A、B两点同在西经,则:A、B两点的经度差=100°—80°=20°所以:A、B两点的地方时差=20°÷15°/H=1小时20分 因为A、B两点同是西经,度数越大越靠西,B点80°W在A点100°W的东方,应加地方时差.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小时20分=9:20

【例3】已知:A点110°E的地方时为10:00,求B点30°W的地方时.

分析:A在东经,B在西经,110°+30°=140°<180°,所以 经度差=140°,且A点东经在东,B点西经在西,A、B两点的地方时差=140°÷15°/H=9小时20分,B点在西方,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10:00—9小时20分=00:40。

【例4】已知A点100°E的地方时为8:00,求B点90°W的地方时。

分析:A点为东经,B点为西经,100°+90°=190°>180°,则A、B两点的经度差=360°—190°=170°,且A点东经在西,B点西经在东。所以,A、B两点的地方时差=170°÷15°/H=11小时20分,B点在A点的东方,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1小时20分=19:20。

【例5】已知A点100°E的地方 8:00,求B点80°W的地方时。

分析:A点为100°E,B点为80°W,则100°+80°=180°,亦东亦西,即:可以说B点在A点东方,也可以说B点在A点的西方,A、B两点的地方时差为180÷15/H=12小时。所以B点的地方时为8:00+12小时=20:00或8:00—12小时,不够减,在日期中借一天24小时来,即24小时 +8:00—12小时=20:00。

地球有东西半球之分,它自转一周迎来了白天和黑夜,需要花费24小时。当东半球在阳光照跃下处在白昼时,西半球却是一片漆黑;随着地球的自转,东半球将进入黑夜,西半球就迎来了新的曙光。东西半球之间存在着时差,如何计算这种时差得从日界线说起。

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或国际改日线。地球上各处因东西位置不同,日出时刻有早有晚。为了避免这种差异造成日期上的紊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将经度180°子午线(此线也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之一)作为日期变更的界线。这是地球上的一条无形的又富有神奇色彩的线,其东西两侧相距咫尺,但日期却相差一整天。因此,舰船飞机由西向东航行过这一线时须减去一天;由东向西航行过这一线时须增加一天。由于照顾行政区域的统一,日界线并不完全沿180°子午线划分,有小部分线段绕过一些岛屿和海峡:由北往南通过白令海峡和阿留申、萨摩亚、斐济、汤加等群岛而达新西兰的东边。

6. 地理问题 怎么计算区和区之间的时间差 东八区和西十一区 东八区9点 西十一区呢

两个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时,时差=两地时区数大的减小的
一个东时区和一个西时区时,时差=两地时区数相加
东八区和西十一区的时差=8+11=19小时
东时区比西时区的时间早,知早求晚用“-”,所以
东八区9点,西十一区是9点-19小时=前一天33点-19小时=前一天14点

7. 地理时间怎么算

可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来判断。根据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晨昏线中哪条为晨线,哪条为昏线。
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晨线西部的地区将由夜晚进入黎明,昏线东部的地区则由白天进入黑夜。
地理时间可根据区时计算,每个时区相差一小时,从西到东时间增加,从东到西时间减少。
看图的话,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晨线的地方时为6时,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8. 地理区时与地方时怎么计算

75度W的时区为西5区,西5区中央经线(75度W)的地方时就是西5区的区时.
=12+11(11是他们之间的时区间隔)=23.在75度W的区时就为23点.但是由于向东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所以要减一天,也就是2007年9月23日23点;

地方时=12点+(60度+105度)*4分钟=12点+11小时=23点,同理,由于向东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所以要减一天,也就是2007年9月23日23点.。

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

1.找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不同在东经或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和小于180°时),或经度差=180°—两经度和(两经度和大于180°时)。

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H。

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东方,加地方时差;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减地方时差。

9. 地理那个区时时间要怎么计算

一度经线4分钟,一时区15度,中央经线7.5度,不用计算公式,知道这个就行,去换算,打个比方,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度,但是一个时区一共跨15度的范围,由中央经线个向东西跨7.5度,所以北京所在是东经116度,也属于东八区,假设北京的地方时是11点,北京的经度与中央经线差4度,一度就是4分钟,4度就是16分钟,东加西减,所以此时中央经线的时间是11点16分,中央经线的时间就是区时

阅读全文

与怎么算区域时间地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