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一地理经纬网怎么看
横的线就是纬线,竖的线就是经线,0度经线就是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东西经180度经线附近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0度纬线就是赤道,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南北纬90度纬线就是南北极点。
W表示西经,E表示东经,N表示北纬,S表示南纬。地图上的方位指示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初中地理经纬网图的平面图怎么分析扩展阅读:
地图和地球仪上,我们可以看见一条一条的细线,有横的,也有竖的,很象棋盘上的方格子,这就是经线和纬线。根据这些经纬线,可以准确地定出地面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位置和方向。
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在地球中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作“赤道”。
一个地点的经度一般与它于协调世界时之间的时差相应:每天有24小时,而一个圆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时自转15度。
因此假如一个人的地方时比协调世界时早3小时的话,那么他在东经45度左右。不过由于时区的分划也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因此一个人所在的时区不一定与上面的计算相符。但通过对地方时的测量一个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点的经度。
为了计算这个数据,他需要一个指示协调世界时的钟和需要观察对太阳经过子午圈的时间。由于地球在一个椭圆轨道上绕太阳旋转,这个计算和观察比上面叙述的还要复杂些。
❷ 【七年级上册地理前一、二章】怎样看经纬线地图站在南北级判断方向等等
纬线:地图上横着的是纬线,纬线最大度数不超过90度。向北逐渐增大是北纬,向南逐渐增大是南纬。
经线:面对地图,先看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北半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南半球是顺时针。沿着自转方向,经度逐渐增大是东经,度数逐渐减小是西经。
在南极点上四面都是北,北极点上四面都是南。
初中地理还蛮简单,认真听课,好好看书,多做练习就没什么问题了。
❸ 7年级上册地理经纬网图怎么看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这应该是知道的,一般来讲看图是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为标准的。若有指向标则以其为准,它一般指北。然后以赤道为参照线看纬线,若向北递增则为北纬,南半球相反。再看经线,因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当经度向东增加时则为东经,若递减则为西经。 还有那个等高线与河流,海拔不好讲跟你简单讲下河流吧。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即等高线突向高处的地方,且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突向相反。这样你就好判断地形了。 那个还有其他的我讲不好。因为涉及到具体方面。有问题你再问吧。 写的有点累奥!呵呵…
❹ 地理地形图应该怎么分析
是不是经常在考试时碰到地形图?是不是一直在为地形图的判读苦恼?是不是感到无从下手?是不是一直处于“山谷”和“山脊”傻傻分不清楚的状态?今天小猿为你带来了读图技巧,满满干货哦。
首先,小猿带来的是通用的读图技巧,不仅适用于地形图的判读,更适用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的图哦。
第一步,当然是看图名啦。图名可是不容小觑的呢。图名往往会告诉你图的类型及图的内容,为你指明做题的方向。看到图名后,你可以大致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读图、用什么知识作答,熟练的同学还可以大致猜测到这题的考点。如此说来,你还能忽略图名吗?
第二步,地图的基本三要素是什么呢?方向,图例,比例尺。基础的知识点可是不能忘的。
1. 方向:
(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室外看地图:面朝北背朝南;
(5)确定地平面方向: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年轮;树叶疏密;山两侧的潮湿程度。
2. 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2)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3)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则比例尺小;
(4)用比例尺量算:注意线段式比例尺的应用;
(5)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就越详尽;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就越简略;
(6)学校平面图宜用约1/1000的比例尺。
3. 图例与注记:
(1)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
(2)常用图例符号:
❺ 初中地理经纬网怎么看
首先,你必须知道四个字母的意思: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
判断依据:看数字,往东越来越大的是东经(E),往西越来越大的是西经(W),往北越来越大的是北纬(N),往南越来越大的是南纬(S)。
做法:箭头指示法
按照经纬度数字的变化规律,从小到大绘制箭头,箭头指向就是相应的经纬度。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0°)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夹角的度数,就是所在纬线的纬度。赤道的纬度为0°,自赤道向南、向北各有90°,南纬90°是南极,北纬90°是北极。通常人们把0°—30°称做低纬,30°—60°称做中纬,60°—90°称做高纬。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66°34′的夹角,这样太阳光线在地球上的直射点一直往返于北纬23°26′和南纬23°26′之间,所以把北纬23°26′的纬线称做北回归线,把南纬23°26′的纬线称做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次是一年的时间。每年3月21日(北半球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然后直射点北移,在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线直射点移到北回归线。而后太阳直射点向南返回,9月21日(北半球秋分日)再次回到赤道,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到南回归线上。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直射点在北归回线上时,北半球66°34′以北地区全部为极昼时间,而南半球66°34′以南地区全部进入极夜。反之当直射点移到南回归线上时,南纬66°34′以南进入极昼,而北纬66°34′以北进入极夜。所以把北纬66°34′的纬线称做北极圈,把南纬66°34′的纬线称为南极圈。
❻ 地理中的经纬网图怎么看
经纬网图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如果是极点图则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增大,西经减少,顺着转是南极,逆着转是南极
❼ 经纬网的平面展开图怎么理解
东经180度后是西经180度,西180经度后是东经180度,因为地球是圆的。西经20度至东经160度为东半球,其它都为西半球。纬度同理,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好好学习地理,其实地理一点都不难,祝福你!
❽ 初一上册地理→经纬网图怎么看
横纬竖经,经线越东越大为东经,越西越大为西经。纬线越北越大为北纬,越南越大为南纬。方位辨认为:左西右东,上北下南。
❾ 初中地理经纬网怎么看
N为(North)北,S为(Sorth)南,E为(East)东,W为(West)西
判断依据:看数字,往东越来越大的是东经(E),往西越来越大的是西经(W),往北越来越大的是北纬(N),往南越来越大的是南纬(S)。
做法:箭头指示法
按照经纬度数字的变化规律,从小到大绘制箭头,箭头指向就是相应的经纬度。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0°)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9)初中地理经纬网图的平面图怎么分析扩展阅读:
经度(longitude)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离一根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地球上其它地点的经度是向东到180°或向西到180°。不象纬度有赤道作为自然的起点,经度没有自然的起点,做为本初子午线的那条线是人选出来的。
英国的制图学家使用经过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作为起点,过去其它国家或人也使用过其它的子午线做起点,比如罗马、哥本哈根、耶路撒冷、圣彼得堡、比萨、巴黎和费城等。
经度是指通过某地的经线面与本初子午面所成的二面角。在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在本初子午线以西的叫西经。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经度的每一度被分为60角分,每一分被分为60秒。一个经度因此一般看上去是这样的:东经23° 27′ 30"或西经23° 27′ 30"。更精确的经度位置中秒被表示为分的小数,比如:东经23° 27.500′,但也有使用度和它的小数的:东经23.45833°。有时西经被写做负数:-23.45833°。
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精确位置。
纬度的每个度大约相当于111km,但经度的每个度的距离从0km到111km不等。它的距离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等于111km乘纬度的余弦。不过这个距离还不是相隔一经度的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最短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弧的距离,它比上面所计算出来的距离要小一些。
一个地点的经度一般与它于协调世界时之间的时差相应:每天有24小时,而一个圆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时自转15度。因此假如一个人的地方时比协调世界时早3小时的话,那么他在东经45度左右。不过由于时区的分划也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因此一个人所在的时区不一定与上面的计算相符。
但通过对地方时的测量一个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点的经度。为了计算这个数据,他需要一个指示协调世界时的钟和需要观察对太阳经过子午圈的时间。由于地球在一个椭圆轨道上绕太阳旋转,这个计算和观察比上面叙述的还要复杂些。
❿ 初一地理怎样看经纬度
1、经度
经度分为360度,每15度1个时区,其中0度的叫本初子午线,是第一个进入新一天的地方,然后向西每过1个时区就相差1小时。例如是早上5点,那么向西一个时区就是早上4点,再过1个时区就是早上3点,依此类推,向东则相反,一直到本初子午线,也就是说本初子午线两侧刚好相差23个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纬度越来越高。赤道是划分南北两半球的分界线。
经纬度1度=60分=3600秒,这个六十进制是古巴比伦人定制的,我们今天仍然在使用,只要关于角度和圆都是一样。
2、纬度
赤道的纬度为0°,将行星平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纬度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
纬度数值在0至3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低纬地区,纬度数值在30至6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中纬地区,纬度数值在60至9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高纬地区。
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和北极圈是特殊的纬线。
(10)初中地理经纬网图的平面图怎么分析扩展阅读:
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就组成了经纬网;如果把经纬网地球仪展开,就形成了一幅平面的地图。确定位置,在航空、航天、航海以及气象等方面都有作用。“船在海上遇到危险时,如何去营救”等等,都要用到经纬网地图。经度:为了区分地球上的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经度。经度每15度1个时区。实际上经度是两条经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东经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东西180°经线。纬度:从赤道向北量度为“北纬”(N);向南量度为“南纬”(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