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人口的地理分布用什么因素来衡量

人口的地理分布用什么因素来衡量

发布时间:2022-06-09 06:39:40

‘壹’ 总结世界人口的分布都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人口分布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现在世界人口的79.4%集中在北纬20~60°地区;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的56.2%,海拔200~1000米地区人口占全球的35.6%;世界距海岸200公里以内地区虽只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30%,但拥有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人口分布往往明显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中心的转移.其原因在于人口分布的变化依赖于自然增长率和净移民率的时间积累效应,速度比较迟缓.只有在人口基数很少的新开发地区,移民因素才能立即产生显着效果.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现象)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研究,几乎构成人口地理学的全部内容.

‘贰’ 我国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地区多,山地、高原地区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沿江、临海公路,铁路沿线地区多,交通不便的地区少。人口分布这种不平衡状况,是旧中国多年来生产分布不平衡、不合理的产物。1、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2、全国人口在省、区的分布,其所占的比例和密度差异很大。影响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由于我国人口处于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时期,绝大部分人口都从事于农业生产活动,东部地区的湿润区域及平原、盆地与河谷地带的生态环境最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从而集聚和分布了较多的人口。反之,在自然条件较并、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受到限制,人口分布稀疏得多。

‘叁’ 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 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
社会经济条件也必然影响人口的分布。
1。自然条件
(1)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气候的作用可用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来说明。除大陆内部的干旱区以及高山区以外的温带地区,水热条件适于作物生长和人民生活,所以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
(2)海拔高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一般说来,山间盆地,谷地,向阳坡,山麓 地带等部位适宜居住和发展农业生产,人口相对集中。
(4)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一是为人类提供水源,二是为人们提供方便的交通条件。地球上的人口稠密地区差不多都沿河沿海分布。
(5)土壤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温带地区及三角洲地带,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 洲,恒河,尼罗河以及湄公河三角洲,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6)矿产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采矿中心对人口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有时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淘金热引起的大量移民。许多因开发资源而集中了大量人口的地区,也往往因资源枯竭使人口骤减。
2。社会经济条件
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交通条件、城市、工农业基础、政治因素等.

‘肆’ 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什么表示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世界上的陆地面积为14800万平方千米,以世界50亿人口计,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3人。影响人口密度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人们农业生产历史等。

‘伍’ 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称为自然因素是什么社会经济因素有是什么

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社会经济原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

‘陆’ 地理:人口的分布位置和原因

但拥有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几乎构成人口地理学的全部内容。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除此外北美洲南美洲也有分布。
黑种人,主要集中在大洋洲
刚果国
肯尼亚
赞比亚等,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现象)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研究。现在世界人口的79。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
白种人。人口分布往往明显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中心的转移。其原因在于人口分布的变化依赖于自然增长率和净移民率的时间积累效应.6%;世界距海岸200公里以内地区虽只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30%.4%集中在北纬20~60°地区,速度比较迟缓。只有在人口基数很少的新开发地区,移民因素才能立即产生显着效果;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的56.2%,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人口分布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拔200~1000米地区人口占全球的35,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

‘柒’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中纬度地带居民多定居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只有部分热带国家利用气温垂直递减的规律,选择一二千米以上的高原或山间定居。干燥气候和湿热气候都有碍于人口分布,随着科技与医学的进步,湿热环境的不利影响正在克服,但干旱的环境仍然是人口活动的重大障碍。自然环境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地理框架,而人口分布的格局则决定于社会经济条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是压倒一切的生产部门,人口分布表现为土地依存型或农牧业依存型,相对分散而均衡,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常常集中大量人口。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人口向城镇集中,但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中,城市人口不占重要地位。人口密度的差异取决于土地肥力、土地利用方式(农或牧)、作物种类、灌溉条件、集约的程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单位面积产量或载畜量。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工业、交通、商业、国际贸易的发展,使人口分布转向工业依存型。在这一转变中,工业是动力,交通运输业是杠杆。工业在城镇的集聚,相应地吸收着基本人口和服务人口,使乡村人口源源转入城镇,城镇体系逐渐形成,人口分布格局从散布型走向点、轴集中型。国际贸易的发展,更刺激了沿海港口城市的成长,促进了海岸带人口的密集。
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人口分布的状况,往往与历史上的人口大迁移有关,由于迁移的背景不同,有时会产生奇特的分布现象。例如,阿尔及利亚境内冬冷夏干的崎岖山地,人口密度反而比全国平均数大几倍的反常现象,就是历史上异族入侵,迫使当地居民进山避难所造成的。

‘捌’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

历史条件也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一个因素。历史上人口长期增殖的结果,往往造成在开发较早、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一般较多,例如旧大陆的人口密度比新大陆要高。

(8)人口的地理分布用什么因素来衡量扩展阅读:

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平方向上极不均衡外,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现出平原区人口密集,由平原向周围的丘陵、高原和山地,随地势增高存在人口递减的规律。

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比重小,农业在全国人民的经济活动中仍然占据优势,这是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特征,也是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这种情况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面貌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玖’ 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影响人口地区分布的因素很多,既包括社会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

首先,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深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趋势也不一样。例如,在封建社会,由于个体经济的农业生产是经济中的主导,人口就集聚在农业发达地区,乡村人口占绝对优势;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的数目和规模也日益增大,同时由于发展工业的需要,在许多荒凉的地区开采矿石,也吸引了大量人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生产的有计划布局,对人口也着手进行有计划的合理布局,逐渐改变过去遗留下来的人口分布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别,人口分布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影响。

其次,自然环境也对人口的分布有重大影响。因为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而人类利用自然也首先是选择能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地方。当前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而高纬、高山的寒冷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冰封的南极大陆内部至今人烟稀少或无人定居,就是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明显例证。

此外,开发历史的久暂、移民活动以及政治动乱、战争和不同时期统治阶级的人口政策等等,都会影响一地区人口增长和人口移动,也会在人口的地理分布上表现出来。

因此,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由于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受社会历史条件的直接影响,各时代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各时代人口分布总的规律;而自然条件对某一时期、某一地点的人口分布也起着重大影响,但不是直接、决定的因素。

‘拾’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就是水草,古人都是逐水草而居,所以平原地区河流两旁都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贫瘠的山区筐缘人就不多了

阅读全文

与人口的地理分布用什么因素来衡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