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理人口问题
第一个如果我国的人口是7有利的方面是,我国的生态环境会更加好一些,我国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但是也有不利的方面,比如劳动力会减少,另外消费能力也会降低。
只被增加的情况下,生态环境好转,环境生存在力会更高一些,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反之,植被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承载力下降,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贰’ 高一必修二地理人口问题
这是人口这章的复习资料,需要其他章节资料的可以加我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总趋势:持续增长
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 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2、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模式 特点 分布 举例 利弊
高低高模式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生产模式 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 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人口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
三低模式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英国、日本、德国(负增长)、新加坡、中国 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
过渡模式 过渡 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土耳其、阿根廷
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
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人口负增长(1957-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
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
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年):计划生育
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年):人口滞后效应
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
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改变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①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②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
新趋势);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
秀人才移民
3、特点
国际: ①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
②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
③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人口迁移流向,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
洲、非洲:一直是迁出
国内: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
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
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
4、原因: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战争(巴以战争)、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
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治)、民族歧视(印第安人)、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
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
5、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 ①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
②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经济等
③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100亿,中国 16亿
合理人口容量,定义:养好的最大人口数(发展)
影响因素: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
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
要的资源:负相关
⑥贫富差距:负相关
‘叁’ 为什么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原因:
因为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强大、就离不开人口的发展。而人口问题涉及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人口老龄化使社会总体负担加重;男女比例失调对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会造成冲击等。
人口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对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起到全局性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从而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
在社会发展战略中,人口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构成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
人口问题实质表现:
1、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在各时代反映的内容各不相同,在当代,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和老龄问题。
2、人口结构问题
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收入、人种、民族、宗教、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数等人口结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年龄(多子化、少子高龄化)、性别(男女比例失调)和收入(基尼系数高、中产塌陷)结构问题。
3、人口分布问题
主要包括大城市病、高密度连绵城市群的环境污染问题、大片乡村缺少就近(200公里内)特大城市辐射带动的发展难题、生态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人口的生存困境、以及高密度大流量的人口迁移等问题。人口分布问题,主要是通过城镇化的合理布局,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来解决。
4、人口老龄化: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43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预计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比重从2000年的9.9%上升到16.0%;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4亿,比重从2000年的6.7%上升到11.2%。
5、男女比例失调
男女比例失调是中国在进入20世纪以后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人口问题,到21世纪后有所缓解。男女比例失调会使男女配偶间年龄差距增大,对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会造成冲击,如人口拐卖、性行为犯罪、反社会情绪等。
‘肆’ 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呵呵很多,你这口气(像老师)好像已经知道答案
1 发展 (宏观调控) 而且是相对比较高的发展 尤其是经济发展 ,(当然也包括医疗,食物等等发展)
2 政策 (政府调控) 这个影响力还是蛮大的,计划生育所带来的好的方面就不解释 ,这里重点讲特例
当上世纪70年代中国发展并不好,不过老毛头那时是鼓励优生(他更多的是为战争考虑,想想人海战术)
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像战争(这个这个真是很耗好人口),风俗(中国不解释),社会教育程度提高和社会生活成本提高(这在发达国家尤其明显,当然美国也算,要不美国移民政策宽松,美国就会变成日本那样)
如果是答题的话 就写分 主观原因(考虑自己) 和 客观原因(想社会,和中国的做法)
‘伍’ 地理人口问题带来的问题分别是什么
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由于人口零及负增长带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包括老龄化的形成机制,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劳力的短缺,社会伦理观念的转化,以及政府相应的政策等。其中以西欧,北欧,北美诸国表现比较突出。
农村地区由于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过度开垦,森林草场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河湖淤塞等相关的生态问题。以及农村年轻劳力外出打工造成的劳力短缺问题。农村剩余劳力大量拥入城市(即城市化过程),民工的盲目流动带来的交通紧张、社会治安变差,住房紧张及其它社会问题。
影响人口再生产类型地区差异的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形成人口再生产类型差异的根本原因。
(2)年龄构成因素: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再生产影响很大。现在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状况形成的,而现在的人口年龄结构又将影响以后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因此,从人口年龄结构分析人口再生产状况至关重要。
(3)社会因素:如家庭文化、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等。
‘陆’ 地理:人口问题的主要知识点是什么
人口问题
1、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加问题: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化;妨碍人力资源形成;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2、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国防兵力不足;老年人本身问题。(措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
3、我国人口流动的影响:(1)有利影响—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查条件,推动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不利影响: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就业困难,事业人数增多
4、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城乡收入差距大;国家政策允许人口流动;我国人口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影响:获取足够的劳动力;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对迁出地影响: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柒’ 我国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带来的影响高中地理知识回答...谢谢
中国人口问题:①我国人口问题表现为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人口素质较低;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影响;(1)弊:环境压力大,交通混乱,住房拥挤,社会治安差,就业压力大,社会福利供应不足,社会养老压力不断加大;(2)利:劳动力供应充足,劳动力价格低廉,国防兵源充足。
‘捌’ 人口问题为什么是战略性问题
因为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有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
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等。
‘玖’ 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中国最大的生态问题
根据《太和中道五行图》推演,(检索:中道五行999999)可以看出,人类的生存需要各种资源,比如:水、土地、粮食、矿产、医药等等等等;而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证明,中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无可挽回的破坏!(森林资源首当其冲)中国不需要这么多人口,更不希望在未来20年里人口再翻一番!因为中国的生存资源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不是是耸人听闻的说法,是确确实实的实际态势。中国土地的肥力已经不可能支撑20亿以上人口的负担,中国人的健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一代不如一代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人口增长是影响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隐患,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拾’ 从地理学角度看我国的人口问题
问题: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素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