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非洲南端的风向,风速一年不同季节是怎么变化的成因是什么为什么非洲南端风力那么大,风速那么快
非洲南端大概位于南纬三十到四十度之间,理论上是地中海式气候。夏季(1月左右)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下沉气流明显,风力不大。冬季(7月左右)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北风。风力很大。
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不大——地理学上称作"大陆缺失",西风在宽阔的大西洋洋面没有阻挡,风力强盛。
至于西风带的形成原因相信你知道。
答案仅供参考。
❷ 为何东北地区的风会这么厉害地理上该如何解释春风和秋风为何如此猛烈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的差异。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我国处于东亚季风区内,表现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有很大差别,甚至相反。冬季盛行东北气流,华北—东北为西北气流。夏季盛行西南气流。
❸ 青藏高原为什么风能丰富用地理知识回答(详细)!!!
应该是风能比水能丰富。因为青藏高原虽然落差大但降水少。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由地形产生了高原气候(高压)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却是在低压控制范围内。所以气流由高原向四周地势低处流动,这就是青藏高原多风的原因,风多,风大,风能资源自然丰富
❹ 青藏高原风大的原因
青藏高原风大的原因?
青藏高原上多大风的原因是什么风的形成是和气压梯度力紧密相关的,而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和温差有很大关系。
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植被较少,以戈壁和草原为主,地面的比热容比较小,在白天日照情况下升温剧烈,在夜间迅速散热变成冷源,昼夜温差大,所以风就很大。
青藏高原这一独特的高原风光的主要成因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平常的季风很难能影响该地区,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这种气候形成了自己的环境。
青藏高原为什么风能资源丰富谁说青藏高原风能资源丰富?不对。
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虽然风力强、风速高,但风的能量密度低,风能质量不算好,在国内只算是三类可利用区,远远比不上沿海地区和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只有几条风带所在地区还凑合。
在沿海和低海拔地区适用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在青海就不好好转。虽然风速甚至高于沿海地区也不行。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风沙化形成原因?自上新世末至今大约300—400万年内,青藏地区大面积大幅度地擡升至现在的高度,经历了由低海拔热带、亚热带环境向高寒环境发展的剧烈演变,除受到全球性冰期与间冰期气候冷暖波动的影响外,海拔高度剧增对自然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变化也起着主导的作用.因而,在我国形成了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并列的格局,在主要的自然特征方面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一)地势高亢、历史年轻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地球上最近一次强烈的、大规模的地壳变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密切相关,表现为大幅度的近代上升,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且有许多超过雪线、海拔6,000—8,000米的山峰,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在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总轮廓中有三级阶梯,青藏高原是最高一级地势阶梯,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由此向东逐级下降,最后经由我国东部低地及浅海大陆架没入太平洋海盆.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强烈,高原南部及东南部是频繁的地震区,又是强大的地热带,擡升运动一直延续至今.在高原边缘普遍存在着地势擡升、河流深切的地形,河流纵剖面有几个显着的裂点与谷中谷的形态.其它如寒旱化趋势增强、湖泊消退、水系变迁、内部夷平、外部陡切以及土壤剖面分化简单、矿物风化程度浅等都显示出高原自然地理过程的年轻性.(二)太阳辐射强、气温低、日较差大空气稀薄、大气干洁的青藏高原上,太阳总辐射高达130—190千卡/厘米2·年,比同纬低海拔地区高50—100%不等.但高海拔所导致的相对低温和寒冷是突出的.高原面上最冷月平均气温低达—10——15℃,与我国温带地区大体相当.暖季,我国东部夏季风盛行,最热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30℃之间,且南北差异不大,唯独青藏高原成为全国最凉的地区,7月平均气温竟与南岭以南的1月平均气温相当,比同纬低地降低15—20℃.与同纬低地相比,高原上气温日较差大一倍左右,具有一般山地与高山的特色.因受强烈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气温年较差也不小,或与我国同纬低地接近,表明它与热带高山有根本不同的温度特点.因此,尽管气温较低、气候寒冷,但由于形成低温的原因不同,加上太阳辐射强和显着的热力作用,高原上的温度条件对自然地理过程及植物生长发育而言,和高纬低海拔区域的相同气温数值有着不同的意义.(三)冰雪与寒冻风化作用普遍巨大的海拔高程有利于冰川、冻土的发育和独特的冰缘与寒冻风化作用.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现代冰川发育,占全国冰川面积的五分之四以上.第四纪古冰川地貌遗迹广布于极高山区周围,部分地区还成为景观的重要要素.冻土在高原上广泛发育,其中多年冻土连续分布于高原中北部,厚达80—120米,成为中低纬巨大的冻土岛.据研究,这里的冻土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寒冷气候的产物.因此,从冰川冻土发育的角度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青藏高原的腹地至今没有脱离冰期.强烈的太阳直接辐射使高原上地表和近地面空气白昼强烈增温,但夜间冷却迅速,一年内有较长时间出现正负温度的交替变化.因而,冰缘融冻作用及寒冻风化作用普遍,在高原土壤和微地形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四)高原动植物地理和生态适应现象青藏高原上动植物区系分属于不同的系统,动物方面高原内部属古北界区系,东南部属于东洋界区系;植物方面相应地分属于泛北极区的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即历史古老的喜暖溼成分占据东南部,而较年轻的耐寒旱种类则分布于高原内部.喜马拉雅山是南北分布上的明显屏障,而横断山脉的纵向谷地则便于南北交流,且垂直分带明显,类型繁多,是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极丰富的区域,又是第四纪冰期中动植物的天然避......
高中地理为什么青藏高原北部的风能密度小于青藏高原南部从图片得知青藏高原北部的风能资源比南部丰富,风能密度也高于南部。
首先要明白风能密度的含义,风能密度是指气流在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风能W=0.5ρV3瓦/米2,它是描述一个地方风能潜力的最方便最有价值的量,但是在实际当中风速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不能使用某个瞬时风速值来计算风能密度。
从含义来看不是风速大风能密度就大,是气流在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风能,查看一下青藏高原的地形分布图,由于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等山地较多,另外还有河谷分布,地形较为不平坦,对气流的通过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气流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风能较少,结果风能密度就小,同时受制于地理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所以无法大规模发展风力发电设施,另外由于北部地形相对于南部来说较为平坦,所以有利于对风能的利用。
青藏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青藏地区,就目前的资料来看,算不上风资源资料很丰富,起码风速没有达到新疆、内蒙等地区的水平,而且由于空气密度过低哗高原特有的气象条件,所以以后开发风能资源还存在很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❺ 新疆地区为什么多风形成风的原因是什么
新疆地区多风,最主要原因是其地理位置,影响形成风的因素。海拔高,很多地方都坐落在两山中带,大气中的空气由于高度差的因素很容易形成风,所以表现出来新疆很多地区有很多的风。
新疆地区,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
❻ 风大且稳定的地理条件
首先纬度上,必须处于风带之中,像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这类就不行,风不够大,而且多变
具体地形上,地形平坦,比如高原(也别太高了),平原,海洋
❼ 我国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为什么风能资源丰富 具体点儿, 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说:
我国的着名的风口地区正如“浅蓝色的温暖”所言。但是还不全面,还包括甘肃的陆地风能三峡——瓜州(原甘肃安西)以及宁夏的贺兰山风区。
1、由于上述区域基本主要都以平原、盆地和大漠戈壁为主,地势较平缓,再加上气候干旱,地面植被少,空气摩擦阻力小,风能损耗小。另外受祁连山和昆仑山山势影响,每年尤其是高纬度地区冷空气形成风之后就被挤进了祁连山、昆仑山与内蒙古高原组成的走廊地带,风能效应更会加强。(二连浩特正处于内蒙古高原的低处)
2、内陆地区,陆地的受热升温与失热降温速度比水域(尤其是海洋)变化速度快。每天小范围内不断的高低压变化也会形成风。
3、受山脉影响,高空对流有一部分受干扰形成大型空气涡流,也会对近地面相对高度低的地区带来气流影响,可能会形成风。
其次从气候角度来说:
1、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夏风向更替明显。冬季气流主要来自高纬大陆,盛行偏北风,冬季风控制下气流干冷、风大。与南方相比,南方的气流来自低纬海洋,多吹偏南风,且由于水蒸气含量高,空气重量大,再加之南方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摩擦阻力高,所以南方风能不如北方。
2、中东亚地区大气环流。我国,尤其是西北地区,所处于中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影响下已经几千年了,在此环流影响下形成的黄土高原就是实例。而如今楼主所说的地区就正好处于北半球大气环流中我国的西风带中。
3、气候变化的影响。受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虽然总体趋势是全球气温升高,但也加剧了高纬度地区与低纬度地区的平均温差,这会导致高低气压间空气流动——也就是风力的加强。
以上答案目前全网独一份,我自己也注意这个问题了,所以本人观点如数搬出。
❽ 东北地区风能丰富的原因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和沿海及其岛屿两个大带里。
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平方米以上,有的可达500瓦/平方米以上,如阿拉山口、辉腾锡勒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
我国的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等中高纬度的内陆,那里空气十分严寒干燥冷空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有利高空环流引导下,就会爆发南下俗称寒潮,在此频频南下的强冷空气控制和影响下,形成寒冷干燥的西北风侵袭我国北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每年冬季总有多次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南下,主要影响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直到次年春夏之交才消失。
❾ 山东半岛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1、山东风能资源总量达到6700万KW,主要集中在半岛沿岸地区、海岛和山区海拔较高的平坦区域。三面环海的山东半岛,在自然环境上具备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基础条件。山东海上风能储量比陆地大,风速高,静风期少,风电效率更高。
2、山东地处东亚季风区,受季风和地理环境的综合影响,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即有季风环流的规律性,也有地方性风的特点。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大部地区盛行偏北风;春季蒙古冷高压势力减弱,开始盛行偏南风;夏季受大陆热低压控制,大部地区盛行风向为南到东南风;
秋季蒙古高压迅速向南推进,夏季风退出,逐渐由夏季风转为冬季风的形势。风向的口变化受地形与地理位置的影响很大,常表现为地方性风,使风向在一口之中有规律地转换。
(9)风力强盛的原因有哪些地理扩展阅读:
风力资源的利用:
风能利用形式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风就是水平运动的空气,空气产生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上各纬度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而形成的。
在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强,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多、温度较高;在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地面和大气接受的热量小,温度低。这种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形成了中国南北之间的气压梯度,使空气作水平运动。
❿ 为什么内蒙古高原的风力强盛,答案详细点
今年内蒙古新开工13个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60万千瓦,争取国家第四期特许权项目容量80万千瓦。
内蒙古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达10.52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亿千瓦,约占全国风能资源储量的40%,居全国首位。但由于设备成本高、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内蒙古风力发电产业开发速度较慢,截止到2005年末全区大型并网风电装机容量仅为17万千瓦。
据悉,今年新开工的风电项目中,位于赤峰市松山区的东山风场由中国大唐电力集团公司投资5.38亿元兴建,建设规模为58台85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一期工程预计于今年11月30日前投产;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20万千瓦朱日和风场由内蒙古风光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16亿元建设,一期工程预计于2007年底并网发电,年发电量为1.8亿千瓦时;位于包头市的30万千瓦白云鄂博风场由鲁能集团投资30亿元兴建,一期工程计划于2007年底投产发电,年发电量约为1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