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口灵山在那里
附近站点:灵山镇[公交车站]
途径线路:旅游5线。
一、基本情况
灵山镇隶属海口市美兰区,位于海口市东北部,东接桂林洋经济开发区,西依南渡江,南与琼山区云龙镇相接壤,北为琼州海峡。全镇总面积1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80.47公顷,海水养殖237.8公顷。全镇下辖2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30个自然村,327个村(居)民小组镇内有灵山、大林、新市、东营4个集墟。镇区有中学3间,职业学院1所,职业学校3所,完全小学22所,幼儿园12所;卫生院4所,诊所38所。
镇政府驻地灵山墟,2002年8月,原灵山与东营两镇合并为灵山镇,2003年1月1日,划归海口市美兰区管辖。
Ⅱ 海南灵山镇有什么特色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位于海南省东北部,东邻桂林洋经济开发区,南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西依滔滔南渡江,北濒临琼州海峡。总面积112.3平方公里,总人口近7万人。投资10多亿元的 “威尼斯水城”便坐落于灵山镇东营村委会区域范围内,占地面积约2000亩,将建设有高尚住宅和特色商业的欧陆风格小镇。
灵山粗粉的做法历史悠久,在制作过程中您也能感受到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
其粉比海南粉略粗,其生产工艺与海南粉略有不同。其食法也是“腌粉”,特点是粉质爽滑,腌料除了与海南粉一样外还注重海鲜原料--炸虾还有爽口浓郁的沙爹牛肉为主要引味.
Ⅲ 海口灵山镇隶属那个区主城镇在哪里
灵山镇是中国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下辖的一个镇。行政区划灵山镇下辖文明社区、东头村、东湖村、新琼村、林昌村、新管村、新市村、锦丰村、福玉村、东营村、仲恺村、爱群村、灵山村、群山村、晋文村、桥东村、大林村、红丰村、大昌村、新岛村、东平村、美庄村和东和村。
Ⅳ 灵山镇的行政区划
1个社区
灵山社区 成立于1996年,原称灵山文明居委会,位于南渡江东岸,灵山墟中心区域,东毗邻琼山新市区,北至灵山派出所,与灵山村委会相邻,南与群山村委会相连,西至中心小学。总面积2.4平方公里,下辖5个居民小组:琼文居民小组、灵桂居民小组、潭龙居民小组、仙云居民小组、机关居民小组。总常住人口8674人,共1316户。辖区内有镇政府、供电所、中学、农业银行、供销社、派出所等25个机关单位。社区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38家,大型机械厂(南江机械厂、焊条厂、柳琼机械厂)3家,印刷厂2家,中学1所,小学1所,农业银行1所,酒店2家,文艺活动娱乐中心1个,街道23条,小巷46条。 灵山社区居委会除了正月十五闹元宵节、观彩灯、拨河、排球赛、琼剧等文艺活动外,在农历三月初九有纪念六神公诞辰的活动。
22个行政村
东平村委会 地处南渡江入海口,距灵山墟约13公里,与海口市中心隔江相望,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土地面积799亩,人口1877人,共380户。下辖3个自然村(麻余村、林丹村、新村)15个经济社。主要经济来源为建筑业、运输业、种养殖业。
东头村委会 位于灵山镇北部,紧靠南渡江东岸,面积约4平方公里,下辖19个自然村,34个村民小组,1026户,总人口5024人,中共党员63名。主要经济来源为水稻、芋头梗种植,建筑业,运输业,现有养猪专业户3户。
新市村委会 位于海口市南渡江东岸,距琼州大桥东南1.5公里处,面积85.3公顷,耕地面积1061.4亩,总人口2215人,668户。由新市、新城、涌潭、儒翠、大到、吴宅、柯宅、排田等8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组成。新市墟是灵山镇四大农贸市场之一,市场经济非常繁荣,是周边村委会群众和农产品的聚集地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村民主要经济收入靠种植水稻,外出务工(主要建筑手工业)以及经营个体生意为主。
新管村委会 位于灵山镇北部,距灵山镇政府约10公里,东邻琼州海峡,南毗大昌村委会、爱群村委会,西与东头村委会接壤,北接仲恺村委会。全村委会有628户,共2561人。土地面积400公顷,其中水旱田1347.3亩、坡地213亩,海水、淡水养殖面积753亩。村民以种养为主,建筑业为辅。
爱群村委会 位于南渡江东岸,琼洲大桥北侧,总占地面积约3000余亩,辖有10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分别分为大洋田、洋田子、大良、渡头、儒雅、晚胆、昌园、长发、儒屋上、儒屋下、里拥一、里拥二、里拥三、里拥四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393人,共596户,耕地面积1604亩,坡地约823亩,林地约90亩。
美庄村委会 处于白驹大道旁,距离海南省党委、政协办公大楼3公里,距离灵山镇委、镇政府7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全村总面积2093.78亩,其中耕地面积581.28亩,总人口902人,235户,本村委会劳力除季节插秧收割以外,年青人员都在外搞副业,打零工(木工或泥工),全村有6个自然村。
新琼村委会 位于南渡江东岸琼州大桥东侧,与海口市中心市区隔江相望,琼州大桥连海文高速路与琼山大道交叉处是该辖区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方便。全村委会7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面积2平方公里,总人口3630人。农业主要靠种植水稻、种瓜菜;少量的养植业;80%的男劳力外出搞建筑业。解放前农民的自己集资创办二所学校现在的“为民小学”与“新南小学”,校名至今不变。
新岛村委会 位于南渡江东岸,与海南省委所在地隔江相望,海瑞大桥和琼州大桥中腹地带,美兰机场至皇冠海景大酒店文化长廊琼山大道从中间穿过,交通十分便利,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8公里,辖区内总面积4.5平方公里,地势较为平坦,有9个自然村13个经济社,总人口3128人,共775户。目前全村耕地总面积1858亩,调整产业生产结构已经启动,主要种植芋头、西瓜、辣椒和豆类等各类瓜菜,拥有一支200多人的建筑队伍,锯木厂9家,远近闻名的搭棚29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交通运输业发达,拥有一定数量的大货车、装载车、农用手扶机车、三轮大蓬车等交通工具。
桥东村委会 位于南渡江东岸,与海口市琼山区隔江相望,邻近有南渡江大桥、海瑞大桥、琼州大桥从琼山大道直通市区。辖区有15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农户657户,总人口2993人,耕地面积仅有690亩。现有养殖专业户52户,鱼塘190亩,百头以上养猪场5个,拥有125多人的建筑队伍,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现拥有大货车、工程车、出租车、农用车538部交通工具。另外,配合江东新市区在辖区里引进益尔制药厂、赛立克制药厂、椰神食品厂、泉涌冷冻厂等企业,
灵山村委会 位于南渡江大桥东岸,在海文高速路连琼山大道交叉中心,村委会办公室位于琼文路灵山镇政府大楼后面,总面积约5350亩。自然村15个(学尧、菖萝、陈村、新宅、白宅、井上、美炎、美仁、北侃、美玉、北插、扶扬、扶儒、尚贤、大统),其中耕地面积2596亩,水旱田2508亩,总人口3342人,总户数702户。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如汽车运输、旅游、种养殖业、饲料厂、商饮业、建筑工程等。
群山村委会 位于灵山集墟中心,紧靠灵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东邻锦丰村委会,南邻福玉、晋文两个村委会,西靠南渡江与府城相望,北邻灵山村委会。总面积10050亩,下辖:陶宋、芙蓉、灵山旧市、大抚、乐只、槟榔园、黑山等7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99户,总人口2730人。辖区内有国营南江机械厂、琼山农机站、海口市灵山中学、预备役师高炮团、海南利健足球训练基地,2009年鸿洲新城项目在原民源游乐园动工建设。所辖的黑山自然村是革命老区村庄。黑山在唐朝时山深林密,相传此地经常有贼聚伙拦路抢劫,谋财害命,当时皇帝便派6个兄弟为钦差大臣,前往讨伐。6兄弟阵亡,后变为六片树叶飘到皇帝面前请罪,后人便把6兄弟当作六神公。在黑山高处建起一间六神庙,以示纪念。传说六神公有求必应,非常灵显,故称灵山。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九为六神公纪念日。
晋文村委会 位于南渡江东畔,西面是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南依琼山区云龙镇,北靠灵山镇和江东新市区,海榆东线公路分南北从其辖区内穿过。辖有13个自然村,12个经济社,农业户991户,人口3961人,土地面积14000亩,其中水田1753亩,旱田172亩,坡园地1466亩。
福玉村委会 位于琼文公路3公里处,东接演丰镇,南连美兰机场,北接锦丰村委会,西接晋文村委会。下辖6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95户,人口2040人。全村委会土地总面积3600亩,耕地面积3000亩,其中水旱田1500亩,坡园地1600亩,有台胞1户,旅居海外华侨6户。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养业和第三产业,有运输小型拖拉机15辆,汽车7辆,养鱼15亩,养猪、养鸡专业户20户,利用美兰机场的有利条件动员群众进行务工,群众经济收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锦丰村委会位于灵山镇东南部,东依桂林洋工业开发区,南邻福玉村委会,西靠灵山墟,北接红丰、灵山村委会。辖区内落户的企事业单位有:广电总局海南监测站、海口供电公司灵山开关站、灵山中学、海南川科高科技工业园。村委会下辖8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04人,总户数328户,有一所完全小学。土地总面积8288亩,其中外来企业用地4030亩,其它用地2895亩。耕地面积1363亩,其中水旱田789亩。
红丰村委会 座落于海口市新市区的东部,即海文高速公路与白驹大道的连接口处。距海口市中心区8公里,灵山镇政府3公里。村委会下辖自然村庄15个,经济社15个,土地总面积为6860亩,其中水田面积为1880亩,旱地面积为1200亩,村庄、林地、荒地为3080亩。村委会总户数为552户,总人口为2376人。据考证,隋(607年),唐(627年)时期设置颜卢县(颜城县),属“珠崖郡”管辖,后“颜城县”被并入“舍城县”,不再存在,其遗址就在儒堂村和多吕村一带。在这里,还居住1000多颜氏后人。
大林村委会 位于灵山镇东北部,距海文高速公路3公里处,南有美兰国际机场,北枕琼洲海峡,东毗邻桂林洋经济开发区,西有江东新市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村委会下辖19个自然村,21个经济社,2010年全村人口共2668人,662户,台港澳同胞25人,劳动力837名。耕地5400亩,其中水旱田面积2100亩,坡园地3300亩。大林村委会有个声名远扬的古老村落,叫道郡村,被称为琼州江东第一村,每年农历六月初十,(南渡江)东岸地区的民众在此万人聚集闹军坡,这传统民俗活动几百年来传承至今。这里又是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尤其清代出了吴元猷和吴世恩父子将军,闻名于世。历代受皇封的有22人,进士1人,户口主事1人,布政司1人,庠生、监生、贡生、国学生共23人;民国将军1人,革命烈士1人,有教授2人,中山大学1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人,其他大学生人数28人,中级技术职务近50人,爱国华侨10余人。
林昌村委会 位置琼州大桥2公里处,海文公路从中间穿过,与美庄、大林、大昌、新管、爱群村委会相邻,交通方便。村委会有17个自然村,20个经济社。村民都是以种植水稻、瓜菜为主。全村养殖专业户8户,百头以上养猪场3个。
大昌村 位于海口市东海岸,东与桂林洋农场隔江相望,南与大林、林昌村交界,西与东营、新管村毗邻,北临琼洲海峡,也就是海文高速公路3公里处北侧,方圆8平方公里,辖下有15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936户,3807人,总面积为8130.28亩,耕地面积3698亩,地势平坦,靠近大海。在群尚存,居住近200户孔氏后人。明嘉靖年间,孔子61世孙孔弘集来琼经商,后落籍灵山,繁衍后代。
东和村委会 地处南渡江入海口处东岸,东北面临琼州海峡,西南面与新端口岛隔江相望,属南渡江和琼州海峡冲积地带,东和村委会共有5个自然村(东村、外堆村、外坪村、西村、麻锡村),17个经济社,总面积约5570亩,水旱田面积1050亩,全村总人口4345人,共1198户。支柱产业为捕捞业和海淡水养殖业,现有184只大小渔船(其中,定植船23只、流速船161只。
东湖村委会 位于灵山镇北部,紧靠琼洲海峡,总面积7715亩,耕地面积1450亩,下辖10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共3813人,1068户。
东营村委会 地处南渡江以东约三公里处,北临琼洲海峡,东与大昌村委会交界,南与仲恺村委会交界,西与东湖村委会交界。主要产业是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现有船只122艘,海水养虾塘420亩。 仲恺村委会 在海南岛东北部顶端,邻近琼州海峡东营渔港,位于北纬20°02',东经110°24'的地方,有一个全琼闻名的革命老区村庄,那就是灵山镇仲恺村。这个村总面积为1.22平方公里,折合为1800多亩,其中:农田耕作面积1200多亩。这里生活着郭、邝、严、周、张、洪、林、冯、陈、李、黄、刘、庄、甘、唐等15个姓氏的居民,总人口(包括外出人口)有2100多人,其中户口在籍的1582人仲恺村是个行政村庄,分别由“罗陈村”和“橹梧村”两个自然村庄(以下简称为“两村”)组成。周围村庄的人们习惯地把两村以铜锣和大鼓来相配,俗称为大铜(罗陈)大鼓(橹梧)村。两村已经有了一千多年历史。
Ⅳ 海口市灵山邮编
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邮编:571126
灵山镇位于海南海口市东北部,西隔南渡江与琼山区滨江街道、凤翔街道相望,北临琼州海峡,东接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演丰镇,南临琼山区云龙镇。
Ⅵ 灵山镇的介绍
灵山镇位于海南海口市东北部,西隔南渡江与琼山区滨江街道、凤翔街道相望,北临琼州海峡,东接桂林洋农场、演丰镇,南临琼山区龙塘镇和云龙镇。管辖1个社区、22个行政村。灵山镇交通便利,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位于境内,主要公路有G223国道、S11高速公路,海路可通北海、湛江。
Ⅶ 灵山在哪里
灵山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北临横县、邕宁县,南接合浦县,东邻浦北县,西连钦南、钦北区。
Ⅷ 灵山镇的历史
古代曾叫黑山镇和圣山镇。相传在南朝的陈代,黑山一带森林茂密临江,常有盗匪出没为害地方百姓,后来朝廷派兵前来剿匪,其中有6位将领是结拜的异姓兄弟,他们战亡后,化成6片树叶飞到皇帝陈霸先梦里请罪。后来黑山地区一片太平,当地百姓便在黑山高处建庙祭祀他们。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广东按察司副使涂棐撰写、琼州知府庄琪所立的《重建灵山祠记》中可以得知:“六神”在宋元时已被封为“灵山”、“香山 ”、“琼崖”、“通济”、“定边”和“班帅”等称号,但6人的履历已经无从查考。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整顿各地寺庙时,认为“六神”封号太多,亵渎礼仪,很不正规,便统一称号为“灵山之神”,列入国家祀典,祭日定在每年三月初九,新官到琼上任都要前去拜谒。据说由于有求必应,非常灵验,后人便改地名为“灵山”。灵山祠年久荒废坍塌,直到1993年才由当地居民发起重建成现在的六神庙 ,1998年,琼山市政府还是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原灵山与东营两镇合并为灵山镇,2003年1月1日,划归海口市美兰区管辖。辖区灵桂公路北有重建的泰华庵,是海南岛目前唯一的佛教女众道场 。灵山镇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主题要项目有:海南民间八音乐队。海南民间八音乐队已被国家文化部审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国家保护。 海南八音在唐宋代出现雏形,明代已十分成熟。明代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灵山一带(因为当时县府设在灵山镇的多吕村,故说灵山一带)就出了一位熟操八音而闻名京城的音乐家汪浩然,他成化年间(1465—1487),与其儿子晋京,同选为宫庭乐师,着有《琶瑟谱》3卷,《八音摘要》2卷 。
1931年至1950年属琼山县第五区。
1951年属琼山县第九区。
1957年属新市大林乡;
1958年成立火箭人民公社。
1958年并入海口市改称灵山人民公社。
1959年成立演丰、演海、灵山3个人民公社。
1983年改称灵山区公所。
1987年置灵山镇、东营镇,隶属琼山县。
1997年,灵山镇位于琼山市东南部,距琼山市政府驻地府城镇8公里,面积98.6平方千米,人口4.6万人,辖晋文、群山、新琼、锦丰、新市、红丰、大昌、福玉、美庄、东平、爱群、林昌、新管、新岛、大林、东头、桥东、灵山18个村委会;
东营镇位于琼山市东北部,距琼山市政府驻地府城镇8公里,面积14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东营、仲凯、东湖、东和4个村委会。
2002年东营镇并入灵山镇,同年10月海口、琼山行政区划调整,灵山镇划归美兰区管辖。2003年1月1日,美兰区正式成立,灵山镇隶属美兰区。
Ⅸ 海南省海口市灵山镇
就是B点,那里是属于镇区,通往桂林洋方向,还算是比较热闹的地区了。放心寄吧。而且那里没有那么管理严格的,毕竟不是作战部队,只是警卫支队而已。建议你在快递方面留下监测局值班电话。没有电话人家也不给寄的。
Ⅹ 灵山镇多少人口
人 口 75944人
灵山镇位于海南海口市东北部,西隔南渡江与琼山区滨江街道、凤翔街道相望,北临琼州海峡,东接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演丰镇,南临琼山区云龙镇。
共管辖1个社区、22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