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寒潮是怎么形成的地理原因

寒潮是怎么形成的地理原因

发布时间:2022-06-14 03:41:36

‘壹’ 寒潮产生的原因地理

每年冬季都有很多次较强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范围地区大幅度的降温。我国很多媒体都习惯称之为“寒流”,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这种现象应该称之为“寒潮”。那么什么是“寒潮”,什么是“寒流”呢?二者如何区别呢?下面作一下具体的解释:

寒潮是我国境内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次数较多,活动范围广大。寒潮,顾名思义是寒冷的空气像潮水一样奔流过来的意思。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冷空气侵袭过来都叫寒潮,一般是冷空气侵袭到某地以后,若能使那些地方的温度在一天(24小时)内降低10摄氏度以上,同时那一天的最低温度又在5摄氏度以下时,我们才把这股冷空气叫作寒潮。但因各地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寒潮标准也不相同。

寒潮的发生原因: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好像躺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寒潮带来的结果:受到寒潮侵袭的地方,常常是风向迅速转变,风速增大,气压突然上升,温度急剧下降,同时还可能下雨、下雪,出现霜和冰冻现象。寒潮南下,在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及北方地区常有大风沙天气。在淮河以北地区一般表现为少雨,偶尔有降雪。过淮河后,降水机会增多。在我国冬季,寒潮一般是每隔3~8天出现一次,但比较强大的寒潮,平均每年有4次左右。大致出现在10月底至翌年1月下旬,个别年份在2月下旬也有寒潮发生。当寒潮向南方大规模流动时,暖空气也随之“节节败退”,因此所经过的地区,首先要受到暖空气的影响,温度显着升高。如果所经过的地区原来就已经在暖气团控制下,那么在寒潮前面暖空气不断输送之下,也会出现温度猛烈升高的天气。因而经常在寒潮之前要暖和一两天。

寒潮侵入我国的的路径:侵入我国的寒潮并不是每次都一样,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另外还受我国的高山峻岭阻挡的影响。

那么寒流又是一种什么现象呢?要清楚什么是寒流,就要先来了解什么是洋流。海洋表层的水,以巨大的规模、相对稳定的速度,缓慢地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地不断的流动,称为洋流,也叫海流。洋流按其性质可分暖流和寒流两种。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的海区水温高的称为暖流,一般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皆属暖流;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海区海水温度低的称寒流,一般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海流皆属寒流。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一般属暖流性质,唯有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由于受南极大陆及海上浮冰的影响,海水温度较低,属寒流性质。

洋流产生的影响:洋流的主要影响是对大陆沿岸气候有很大影响,寒流会使流经海区和沿海地带的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暖流流经的海区和沿海地带,一般较同纬度其它海区气温高、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洋流主要成因:是海面受长期而稳定的风向吹送形成的;此外,还与各地海水的密度、海面的高低、地球自转偏向力和陆地轮廓、岛屿的分布等有关。各大洋洋流的分布和流动的方向虽然很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1)在赤道至南北纬40°或60°之间,形成一低纬度环流,其流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成逆时针方向。每个环流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属于寒流。

(2)在北纬40°或60°以北形成一高纬环流。其环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环流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

(3)赤道以北的北印度洋,因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季风洋流。冬季吹东北季风,表层海水向西流,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吹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除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外,都具暖流性质。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寒潮是属于空气(冷空气)流动的一种形式,而寒流则是属于洋流(海水)流动的范畴。因此,我们说寒潮和寒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是不能混为一谈

‘贰’ 什么是寒潮是怎样形成的

寒潮是指大规模冷空气(在气压场上为冷高压)由亚洲大陆西部或西北部侵袭中国时的强降温天气过程。在天气预报中规定,因北方冷空气入侵造成24小时内降温10℃,并且过程最低气温达5℃以下时定义为寒潮天气过程。有时北方冷空气的入侵虽达不到这个标准,但降温也很显着,则一般称为强冷空气。在寒潮或冷空气前锋经过的地区常不仅有强烈的降温,还时常伴有大风和降水(雨、雪)天气现象。寒潮的形成是由于冬季冷气团在西伯利亚不断堆积加强,当成为强大的冷高压后,在高空低压大槽后部西北气流的引导下,便大举南侵,于是在我国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形成寒潮或强降温天气过程。入侵我国的寒潮主要有三条路径:①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我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②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我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③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我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寒潮:功大于过

寒潮,即大规模的强冷空气南下,其势如潮水,造成沿途的剧烈降温和大风。

寒潮的“过”,给人们印象最深,似乎一谈起它就会与灾害性天气联系在一起。

可是寒潮对人类的益处,似乎很少有人提起。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气象学家认为,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我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为枯水期。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为什么能在民间千古流传?这是因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温作用。

有道是“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同样有其科学道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据各地农技站调查数据显示,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

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科学家认为,风是一种无污染的宝贵动力资源。举世瞩目的日本宫古岛风能发电站,寒潮期的发电效率是平时的1.5倍。

(选自《世界科技译报》1998.1.14
参考资料:http://www.quxianren.com

‘叁’ 寒潮是指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寒潮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主要是指寒冷空气在冬半年中像潮水一样大规模侵袭低气压区的过程。它对人类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所到之处伴随雨雪和大风,温度骤降,具有一定危害性。我国寒潮主要来自北极地和蒙古国的南下冷高压,形成原因为冰雪覆盖地区常年阳光照射少,空气受温度影响变得越来越冷和干,最终到达一定程度气压向低气压区宣泄的过程。


寒潮具有一系列的特点,是一种冷空气侵袭活动。在黄土高原地区表现为风大雪较少,容易引起沙尘暴;华北地区则常常伴随风雪;东北地区风大雪大,降雪量大;内蒙古明显低温。

‘肆’ 寒潮是怎么造成的

寒潮

北方强冷空气暴发南下,所经之地出现剧烈降温大风的天气,降温达到一定标准时称之为寒潮。中国气象局对寒潮的定义是:24小时内平均温度下降10℃以上,同时最低气温达5℃以下。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别很大,因此各地气象台还可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制定本地区的寒潮标准。

造成寒潮天气的主要原因,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大风对沿海地区威胁很大,如1969年4月21日~25日那次的寒潮,强风袭击渤海、黄海以及河北、山东、河南等省,陆地风力7~8级,海上风力8~10级。此时正直天文大潮,寒潮爆发造成了渤海湾、莱洲湾几十年来罕见的风暴潮。在山东北岸一带,海水上涨了3米以上,冲毁海堤50多千米,海水倒灌30~40千米。

寒潮爆发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表现为大风少雪,极易引发沙尘暴天气。在内蒙古草原则为大风、吹雪和低温天气。在华北、黄淮地区,寒潮袭来常常风雪交加。在东北表现为更猛烈的大风、大雪,降雪量为全国之冠。在江南常伴随着寒风苦雨。

寒潮带来的雨雪和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危害不小。如1987年11月下旬的一次寒潮过程,使哈尔滨、沈阳、北京、乌鲁木齐等铁路局所管辖的不少车站道岔冻结,铁轨被雪埋,通信信号失灵,列车运行受阻。雨雪过后,道路结冰打滑,交通事故明显上升。寒潮袭来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塞、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有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冷锋
冷锋是什么?

冷锋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锋,它可以活动于全国各地。但由于冷锋和高空槽的配置,移动快慢等不同,冷锋附近云和降水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别,有的主要出现在锋后;有的则主要出现在锋前。

根据天气学家分析,冷锋的天气状况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冷锋移动较慢,坡度也较小,处于空中700hpa槽前,通常称为第一型冷锋。这一类型的冷锋,由于冷气团一方面向前移动,使得锋前的暖气团一方面向前移动,一方面被迫沿锋面向上滑行,在水汽条件充分时,便在锋上产生了云系和降水。
由于这类冷锋处于高空中槽前,利于空气的上升运动,在锋面未到时,暖气团并非碧空无云,随着冷锋的来临,空气中常先有卷云,卷层云,云层随锋线的接近而逐渐加厚,锋线过时为雨层云,雨区宽度约150~200公里。

第二类:冷锋移动较快,坡度较大,处于高空中700hpa槽后或槽线附近,常称为第二型冷锋。这类冷锋上面冷平流较强,气流下沈,仅地面锋线附近暖空气被抬升,但锋面坡度大,有较强的气流上升运动。其冬,夏天气状况有明显的不同,夏季暖气团比较湿润,本来就不稳定,加上上空强烈的冷平流,变得更加不稳定。故锋线附近常形成强烈的积雨云,排列在锋线附近,像一座云堤,冷锋来临时,出现雷暴和阵性降水,但降雨区仅数十公里。冬季,锋前的暖空气位于槽前,气流上升形成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在地面锋线附近,有不宽的连续性降水区。降水止后,常出现大风,人们也称这种锋为干冷锋。
由于冷锋移动速度有快有慢,因此当冷锋移动较慢时,暖空气上升会较慢且平稳,因此较易出现层状云,同时降雨也较缓和;当冷锋移动较快时,由于暖空气会被冷空气快速抬升,因此往往容易造成浓厚的积雨云,同时下起雷电交加的大风雨。

出现时间:西北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冷锋活动,冬季强,夏季弱,而出现的频数相近。其形状和移速受地形影响极大。
冷锋活动的一般特点:在东亚地区都有冷锋活动。冷锋的活动频数,北方多于南方,西南地区冷锋出现的频率最小;冬半年多于夏半年,春季最多,秋季最少。

出现地点:冷锋的强度,冬季最强,常能直驱华南及南海,而造成寒潮天气。夏季,冷锋较弱,主要活动在北方,夏季的冷锋常带来雷阵雨天气。
华北地区是中国境内冷锋活动的必经之地。东北地区则是一年四季都有冷锋活动,尤其是春秋季节,冷锋活动频繁。这两个地区的冷锋来源都有西路,西北路,北-东北路三种。冬天,冷锋主要引起降温和大风,夏天都能产生雷雨天气。春季,冷锋在东北常易造成大风和降水,而在华北往往只引起风沙天气。

冷锋过后会:

1气温:下降
2气压先降后升
3降水:锋后会下雨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若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空气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暖锋。在我国暖锋常出现于气旋中心的东侧,而且多与冷锋成对出现,暖锋过境时一般除伴有阴雨外,气压也降低,气温将升高。

这里有啊
http://www.t7online.com/feature/coldwave.shtml

‘伍’ 中央气象台发布2021首个寒潮预警,寒潮是如何形成的

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当这种寒冷空气的向南移动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我国迎来的寒潮一般是受到了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影响形成的。我国2020年年底开始的这一波寒潮持续的时间非常长,翻过秦岭,一直冲向了我国的南方地区。广东广西等地都有了冬天来临的感觉,可见此次寒潮的强度有多大。

三、寒潮会带来很多种自然灾害

寒潮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灾害,伴随寒潮而来的经常是狂风暴雪,有时候还会带来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当然,能感受到这些的大都是我国东北部地区,毕竟我国还有延绵的祁连山脉可以挡住不少寒气。

‘陆’ 寒潮形成原因它的实质是什么

寒潮形成原因是空气的热胀冷缩,温度低的地方空气收缩空气聚集压强变大形成高气压。寒潮实质就是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

‘柒’ 寒潮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寒潮,顾名思义是寒冷的空气像潮水一样奔流过来的意思。然而,并不是说所有的冷空气侵袭而来都叫寒潮。根据气象部门规定,气温在24小时以内降低10℃以上,同时那一天的最低温度又在5℃以下时,我们才把这股冷空气叫作寒潮。未达到这个标准的,一般称为冷空气活动或冷空气南下。

寒潮是大规模的、强烈的冷空气,所以每当寒潮前锋来临,常出现寒冷的偏北大风,有时还可能有雨雪和风沙。寒潮到达后,在冷高压控制下,风小天晴,气压升高,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严重的霜冻。一年之中,比较强大的寒潮,平均只有4次左右。第一次大致在10月底到11月初;第二次大致在11月底到12月初;第三次在12月底到次年1月初;第四次在1月中旬到下旬,个别年份也有出现在2月中旬到下旬的。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西伯利亚以及蒙古等地爆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冬季太阳辐射热量大大减弱,特别是在北极地带,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好像躺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发展到一定的强度时,由于它那里的气压远较南方为高,就像贮蓄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于是就形成了寒潮。

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这是由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寒潮是我国境内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次数较多,活动范围很广,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做好防冻、防寒工作。

‘捌’ 产生寒潮的原因是什么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寒潮的标准是24小时平均气温下降10度以上,并且最低气温低于5度。有些地区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背景进行了适当的修改。
寒潮其实就是一股强冷空气,它的主体是反气旋性质的冷高压,而冷高压与前方暖空气的交界处就是冷锋,即冷高压的前锋。所以说冷锋是冷高压南下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寒潮实际是由反气旋引起的

‘玖’ 人们口中常说的“寒潮”究竟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呢

冬天,你可能会在天气预报中听到这样的话:北方冷空气大规模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这种现象其实叫做寒潮。那么,寒潮是如何形成的?

怎样预防或减轻寒潮的危害?

1、当气温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要注意手、脸的保暖。

2、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3、外出当心路滑。

4、体质较差的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哮喘等疾病的人尽量不要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6、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用煤炉取暖的家庭更要提防。

7、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措施。

‘拾’ 寒潮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就拿中国所在的北半球来说,由于阳光照射地球南北不均,赤道附近阳光照射强度高,北方区域阳光照射强度低,形成了自然性的南北温度差异。赤道附近洋面,长期被暖湿气团控制,而北部高纬度地区,长期被干冷气团控制。随着季节的变化,南方暖气团能量会发生巨大变化,尤其冬季,南方暖气团能量衰竭,北方冷气团乘虚而入,由北南下,造成寒潮。

与寒潮是怎么形成的地理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