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有什么地理特点和人文特点
上海市简称沪,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是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线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北接长江,东濒东海,北、西、西南与江苏、浙江两省为邻。上海是世界特大城市和十大港口之一,其水陆空交通极其发达。上海是微电子产业、汽车产业、精品钢材、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造船产业、汽车产业、造船产业等的基地,更是购物、旅游者的天堂。上海还拥有众多的科学院所以及高等学府,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文化、贸易、科技、交通、金融和信息中心。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前缘,地质松软,地势低平,除西部有少数海拔100米左右的山丘外,均为坦荡低平的平原,西部淀山湖一带地势最低。由于全市地势低平,每当汛期和江海高潮,特别是秋季大潮汛和台风暴雨同时侵袭之际,易受江海横溢之害。上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冬季较同纬度内陆温和,夏季较同纬度内陆凉爽。光热资源较丰富,全市雨量充沛,且季节分配较均匀。6月中旬多台风和暴雨,秋季时有连阴雨,冬春秋偶有寒潮侵袭。
2. 上海的地理特征
二、地理环境
夜色中的上海市人民广场方位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1′-122°12′,北纬30°40′-31°53′,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为海拔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趋势是由东向西低微倾斜。以西部淀山湖一带的淀泖洼地为最低,海拔仅2米~3米;在泗泾、亭林、金卫一线以东的黄浦江两岸地区,为碟缘高地,海拔4米左右;浦东钦公塘以东地区为滨海平原,海拔4米~5米。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佘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99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乌龟山)、佘山等岩岛。大金山海拔高度103.4米,为上海境内最高点。全市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10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约120公里。陆海岸线长约172公里。在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面积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长兴岛面积88.54平方公里,横沙岛面积55.74平方公里。
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06年平均气温18.4℃,日照1638.2小时,降水量1042.6毫米。全年7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
面积
1949年,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1949年的10倍。2006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水文
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黄浦江源自太湖,全长113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苏州河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上海的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
地势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
3. 上海地理位置介绍
上海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处长江入海口,东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岸,长江三角洲前缘,中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平均海拔高度4米。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天马山为陆境海拔最高点。
上海的名称由来:上海,春秋属吴国 。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今松江区)。后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4. 上海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08年平均气温17.5℃,日照1534.7小时,降水量1512.8毫米。全年7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
5. 上海的地理位置优势是
上海地理位置优势是:
1、位于北纬30度左右,气候条件好。
2、附近矿产资源丰富。
3、位于长江入海口,水资源丰富。中国长三角前沿,腹地广阔。长三角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持。
4 、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5、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工农业基础好。
6、沿海位置,海运方便。
7、铁路交通是南北的枢纽。
(5)上海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海境内缺乏金属矿产资源,建筑石料也很稀少,陆上的能源矿产同样匮乏。70年代以来开始在近海寻找油气资源,在多口钻井中获得工业原油和天然气。
据初步估算,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约有60亿吨,是中国近海海域最大的含油气盆地。附近的南黄海,经过调查和勘探,也发现油气资源,估算有2.9亿吨储量。东海海水中化学资源丰富,在长江口浅海底下,还发现一些矿物异常区,有锆石、钛铁砂、石榴石、金红石等重要矿物。
参考资料:网络-上海地理优势
6. 上海在地理上有何优势
你好,上海地理位置优势是:
1、位于北纬30度左右,气候条件好。
2、附近矿产资源丰富。
3、位于长江入海口,水资源丰富。中国长三角前沿,腹地广阔。长三角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上海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持。
4 、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多,劳动力丰富。
5、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工农业基础好。
6、沿海位置,海运方便。
7、铁路交通是南北的枢纽。
望采纳
7. 上海市地理位置的特征
答:1.地处太湖平原。2.北纬31度左右、东经122度左右。3.东海最北部的省级行政区。4.位于长江三角洲(或长江口)。5.中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6.北临长江(苏沪的省界)、南临浙江。7.位于沪宁杭工业区。
8. 上海地理位置介绍是什么
上海地理位置介绍是: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52′至122°12′,北纬30°40′至31°53′之间,土地面积为面积6340.5平方千米,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为海拔2.19米左右。海拔最高点是位于金山区杭州湾的大金山岛,海拔为103.70米。
上海的地势地貌:
上海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天马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99.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佘山岛、小洋山岛等岩岛。
在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面积为1041.21平方千米,海拔3.5米~4.5米。长兴岛面积88.54平方千米,横沙岛面积55.74平方千米。
9. 上海的地理位置
上海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界于东经120°52′-122°12′,北纬30°40′-31°53′之间,地处长江入海口,东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上海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岸,长江三角洲前缘,中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平均海拔高度4米。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天马山为陆境海拔最高点。
(9)上海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上海的名称由来
上海,春秋属吴国 。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
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
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今松江区)。后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10. 上海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
上海处于长江的入海口,同时,处于中国海岸线的中点。也就是说,长江沿岸各省市要从长江出海,必须要经过上海。长江流域都是上海的腹地。明白了吧?我国其他的沿海城市,虽然也是沿海港口,但是不位于大江大河的出海口。广州、深圳、香港也是位于珠江的出海口的,所以也是很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