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理课学习些什么
比如气候 地形 时差 生活习俗等等 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主 要学习 与自然有关的知识 人文地理主 要学习 所在自然地理上的人文情况
⑵ 七年级上册地理的选择题100道,用来复习,要求每一课的内容都要有
1.有关地球形状的正确叙述是( )
A、是一个正圆球体 B、是一个扁球体 C、是一个南北半球对称的球体 D是一个两极略扁的球体
2.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A、1:1000 B、1/4000000 c、0 30 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3.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对着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 )
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4.本初子午线是( )
A、地球仪是的任意一条经线 B、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是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 D、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甲地海拔400米,乙地海拔200米,则甲乙两地相对高度:( )
A、400米 B、200米 C、600米 D、4000米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等高级从高处向低处凸出,则是( )
A、山谷 B、陡崖 C、山脊 D、山顶
7.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 )
A、各占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是陆地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四分之—是海洋
8.世界最小的洲和最小的洋的组合是( )
A、大洋洲、北冰洋 B、大洋洲、印度洋 C、欧洲、印度洋 D、南美洲、印度详
9.世界最高的山峰是( )
A、珠穆朗玛峰 B、勃朗峰 C、汉科乌马山峰 D、腾格里峰
10.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 )
A、板块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内部 D、陆地和海洋交界地带
11.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 )
A、板块内部 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C、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岩层褶皱、断裂地带
1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13.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有( )
①亚马孙河流域 ②尼罗河流域 ③黄河、长江流域 ④恒河流域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到目前为止,无常住人口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南极洲 C、非洲 D、欧洲
15.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16.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
A、英语 B、汉语 C、阿拉伯语 D、俄语
17.分布在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黄种人和白种人
18.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的( )
A、汉语 B、西班牙语 C、英语 D、法语
19.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仰( )
A、佛教 B、基督教 C、犹太教 D、伊斯兰教
20.聚落的形态有( )
A、乡村和工厂 B、牧场和城市 C、城市和乡村 D、牧区和林区
21.城市环境问题有( )
A、大学学校规模越来越大 B、汽车越来越多
C、大气污染严重 D、绿化面积逐年提高
22.屋顶比较平,是因为( )
A、气温较低 B、气温较高 C、降水丰富 D、降水贫乏
23.下列描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
A、狂风暴雨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阴雨连绵 D、秋高气爽
24.一天中, 陆地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
A、2时左右 B、正午12时 C、下午1时左右 D、14时左右
25.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A、6℃ B、0.6℃ C、0.76℃ D、0.67℃
26.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
A.正圆形球体 B.纺锤形球状 C.不规则球体 D.规则球体
27.读图(1—1),在下面关于全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占全球表面积比例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28.读图(1-2),在下面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正确的( )
A.岛屿 B.海峡 C.半岛 D.大洋
29.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陆就是大洲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30.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 南半球 B.西半球 北半球 C.北半球 东半球 D.南半球 西半球
31.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32.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 )
A.0°和30°纬线 B.30°和60°纬线
C.0°和60°纬线 D.60°和30°纬线
33.下列各点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
A.162°E 30°E B.170°E 50°S
C.15°W 70°N D.100°W 0°S
34.下列各点中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
A.19°W 60°S B.0° 26°N
C.25°W 30°N D.140°W 35°S
35.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20°W 60°N B.0° 26°N
C.180° 17°N D.19°W 15°S
36.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37.关于地点(10°S 16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
C.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D.位于西半球,高纬度
38.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39.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365天 B.30天 C.三个月 D.24小时
40.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
4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
A.自东向西转 B.逆时针转 C.顺时针转 D.自西向东转
42.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43.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
A.23.5°S和66.5°N B.23.5°S和23.5°N
C.66.5°S和66.5°N D.23.5°N和66.5°S
4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昼夜 B.昼夜更替 C.昼夜变化 D.昼夜长短的变化
45.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46.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7、下列哪位航海家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
体?( )
A、麦哲伦 B、郑和 C、哥伦布 D、马可波罗
48、0º经线穿过下列哪个城市?( )
A、伦敦 B、悉尼 C、北京 D、纽约
49、经度的最大范围是( )
A、东西经各90º B、东西经各180º C、东西经和90º D、东西经和180º
50、北回归线的纬度为( )
A、66º34¹N B、23º26¹N C、23º26¹S D、30ºS
参考答案:
1-5 D A B B B 6-10 C C A A B 11--15 C B B B A
16-20 B C C D C 21-25 C D D D B 26-30 C D A C C
31-35 B B C D C 36-40 A B D D C 41-45 D B C D C
46-50 B A A B B
5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
A、0º,180º B、20ºW,160ºE C、20ºE,160ºW D、40ºE,140ºW
5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 )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极点
53、180º经线与赤道有几个交点(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54、地球自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55、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24小时 B、365天 C、一年 D、366天
56、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57、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所属的温度带是( )
A、北寒带 B、热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58、徐州市一年中每天正午太阳在哪个季节升得最高(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59、比例尺1﹕40000表示图上1cm 代表实地距离是( )
A、400m B、40m C、4m D、4000m
60、比例尺较大的地图表示的( )
A、范围较小 B、范围较大 C、内容较少 D、内容较略
61、地图中的指向标一般指向( )
A、东 B、南 C、西 D、北
6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经线与纬线相互垂直
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顶的海拔比周围低 B、山谷的海拔比周围高
C、鞍部的海拔比周围高 D、陡崖的坡度较陡
64、下列选择地图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去公园游览用交通图 B、去旅行用地形图
C、去勘察地形用政区图 D、确定国际实事发生地用政区图
65、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66、赤道横穿的大陆有( )
A、澳大利亚大陆 B、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67、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有( )
A、乌拉尔河 B、基尔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68、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
A、南极洲 B、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69、下列位于北冰洋周围的大洲有( )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70、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7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 )
A、29% B、39% C、30% D、21%
72、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
A、格陵兰岛 B、冰岛 C、台湾岛 D、马达加斯加岛
73、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
A、阿拉伯半岛 B、中南半岛 C、印度半岛 D、亚平宁半岛
74、全球有几大板快( )
A、四 B、五 C、六 D、七
75、大洋洲属于哪个板块( )
A、非洲板块 B、大洋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
76、火山、地震往往在( )
A、板块底部 B、板块内部 C、板块交界处 D、与板块运动无关
77、与西经120゜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A.西经160º B.东经120º C.东经60º D.0º经线
78、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昼夜长短变化 D.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7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80、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京正处于( )
A.夏季 B.春季 C.秋季 D.冬季
81、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82、下列比例尺能将地图内容表示最详细的是( )
A.1:500 B.1:5000 C.1:3000 D.1:10000
83、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米,死海湖面海拔在海平面以下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A.9248米 B.8848米 C.400米 D.8448米
84、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 )
A.71% B.29% C.50% D.100%
85、世界上首次完成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的是( )
A.马可·波罗 B.郑和 C.麦哲伦船队 D.哥伦布
8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87、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洲是( )
A.南极洲 B.欧洲 C.大洋洲 D.非洲
88、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冰岛 B.格陵兰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台湾岛
89、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乌拉尔河 B.苏伊士运河 C.京杭大运河 D.巴拿马运河
90、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
A.乌拉尔河 B.苏伊士运河 C.京杭大运河 D.巴拿马运河
9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是(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2、四大洋中,所跨经度最广的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93、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A.此地区的地壳原来是海洋,后来上升为陆地 B.此地区的海洋面积缩小了
C.此地区原来是陆地,现在是海洋 D.此地区的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
94、下列地理事物由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是( )
A. 地中海 B.太平洋 C.红海 D.喜马拉雅山
95、若下列四幅地图图幅面积相同,那么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亚洲地图 B.中国地图 C.江苏省地图 D.盐城市地图
96、下列地点处于低纬度的是:( )
A.23.5ºN B.35ºS C.65ºN D.68ºS
97、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
A.度数增大 B.度数缩小 C.没有变化 D.变化无规律
98、下列纬线圈最长的是:( )
A.10°N B.20°S C.40°S D.60°N
99、五带划分的依据是:( )
A.各地纬度高低 B.各地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C.有无阳光直射 D.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100、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1:1000 B.1:10000
C. 0____1 千米 D.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参考答案:
51-55 B B B A A 56-60 A B B A A 61-65 D B D D D
66-70 D D D D A 71-75 A A A C C 76-80 C C A A A
81-85 B A A B C 86-90 A C B D B 91-95 B C A C D
96-100 A A A B D
⑶ 地理中的红色之路是什么
通往石林的红色之路
在昆明办完公差,我便与同事商定下了云南之旅的计划,先购到了下午7点从昆明飞往西双版纳的机票,剩下这一白天的时间,昆明朋友就在热情地为我们筹划着这一天的游程。他首先推荐去民族村和世博园,但这些今人建造的景点对我们来说远没有那自然的景点具有诱惑力,加之时间的仓促,我们便选择了去到石林。
早就听说,从昆明到石林的公路被誉为“红色之路”,这里的“红”是指公路的颜色。只是今天真正踏上这条红色之路时,才彻底领略到了其真正的含义所在。
云南是片红土地,地质学家是如此解释的:因为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区,热量和降水都很丰富,干季和湿季界限分明,得天独厚的湿热条件和茂密的植被,加之海洋沉积的喀斯特地貌,使得土壤里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又因为丰沛的降水天长日久地浸洗着富含铝、铁等金属离子的石灰岩原始母质,导致那些易溶矿物质大量分解和流失,气候的温热又加速了土壤中铁的氧化,化学反应中较差的铁铝氧化物残留在土壤中,染红了这片土地,而眼下这条昆石公路便是来源于这些被染红的红土。
这样来解释这条红色之路,当然是地质学家的观点了,我当然不满足于此。昆明朋友讲,每逢雨季,雨后路旁的积水都象鲜血一样的红。虽然我这次没有机会看到这些了,但我相信。就象云南名称的得来象传说中所说的是因为汉武帝元狩年间奇遇“彩云见于南中”、瑞气腾腾而得名一样,我相信这条彩云之下的红色之路流淌着的是中华民族的鲜血。
眼下这条昆石公路是滇缅公路的延长线,而上千公里的滇缅公路,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唯一的一条畅通于陆地的国际通道。它是滇西18个县10个民族20万民众,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仅花了8个月时间,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筑就的一项抗日救亡的民族工程。它被世人称为“中国继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之后的又一伟大工程,是世界史上的又一奇迹。”
车子在平坦的路面上急速行驶着,车窗外的阳光和熙地照射着大地,远处有苍翠的青山和绿水,天上湛蓝的背景下有悠闲的白云,车内是同事们谈论石林的激动的欢声笑语,似乎这脚下的路虽然有过沧桑的一页,但已都成了一个遥远的过去。诚然,如今的游人,在尽情地徜徉于忘情的山水之间时,还能有多少人能用心地读读这隐匿在自然山水之间里那些厚重的历史帷幕呢?
再往前追溯数千年,脚下这条滇缅公路,几乎是与传说中云南名称的得来在同一段历史时刻,它还有着其更加深厚的历史渊源。
历史上,在我国的北方,曾有一条誉满中外的丝绸之路,而在我国的南方,同样也有着这样一条“丝绸之路”,这就是横亘在云贵高原上的“茶马古道”。而这条路便是当年其中的一支,被称为“蜀身毒道”。它建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北接四川,南入缅甸、泰国,再到印度、阿拉伯半岛。也被今人称为“西南丝绸之路”,比起那条西北的丝绸之路要早出几百年。
想到这里,我再也无法去相信地质学家那苍白无力的解释了。这红土地,这红土地上的红色之路,连接着的,应该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这又使我想起了云南18怪中的1怪: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适逢此时,昆明朋友正指着路边半山腰上正在蠕动着驶出山洞的云南小火车讲述着云南的这种“怪”事。
我知道,那是以窄轨着称的滇越铁路。与滇缅公路相反的,这条滇越铁路是当年法帝国主义为掠夺云南这块红土地上的宝藏而强迫30万华工用自己的血泪和白骨修筑的一条掠夺之路。那是“一根铁轨一条人命”、“一颗道钉一滴血”铺出来的。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到1910年完工之时,竟有7万多华工的生命惨死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当年,法国每年从这条铁路鲸吞暴利达1000万法郎之多。就在这车轮趟过之处,浸透的是中华民族的血和泪。
没有想到,在去到石林的路上,竟律动出这样厚重的民族重负。看着车上同事们谈笑风生的神色,我没有理由去责怪他们。是因为,在今天,这里当年曾发生过的那一幕幕血泪史实,早已成为了不会再来的历史。茶马古道成了今人凭吊的风景,滇越铁路也早已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滇缅公路也焕发出了其勃勃的生机。我只是想说,记住这片红土地,记住这条红色之路,便不枉于这次云南之旅。
⑷ 急用:问几道有关初中的地理基础知识
1.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
这是为什么
?答:7月,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日照范围广,连北极也极昼,吸收热量多,所以北半球7月温度高,相反南半球7月温度低。。。1月,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日照范围广,连南极也极昼,吸收热量多,所以南半球1月温度高,相反北半球1月温度低。。。
2.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这又是为什么?答:你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早晨在两个盛器上分别倒入同样质量的水和沙子,再分别插入温度计,使此时温度相等。。中午,沙子的温度比水高。。晚上沙子的温度比水低。。。这证明了什么?沙子升温和降温比水快。。进一步说,陆地升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所以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⑸ 地理中都有什么线
有经线和纬线。这是在整个地球上都有的,纬度越高越冷,纬度越低越热。
⑹ 小弟初来乍到,有几道初中的地理题,请高手帮忙解解,谢谢!
1.各条纬线的长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最长,南北两级缩为一点。
2.各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3.在任意一条纬线上只能指示东西方向。北纬90度向四周都是南方,南纬90度向四周都是北方。
4.在任意一条经线上只能指示东西方向。
5.地轴与赤道面的关系是垂直。
6.赤道两侧与赤道距离相同的纬线的长度理论上相等,区分这些纬线的方法是自赤道向北分别是北纬0-90度,自赤道向南分别是南纬0-90度。
7.赤道以北的纬度称为北纬,用N字母表示,为英文单词"北方North"的第一个字母。以下相同。
8.赤道以南的纬度称为南纬,用S表示。South的第一个字母。
9.赤道向北,向南的纬度分布有什么特点?度数越来越大,南北对称分布,长度越来越小。
10.本初子午线为0度经线,穿过英国的首都伦敦,自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分别为东经0-180度和西经0-180度,东西经180度经线重合为一条经线。
11.本初子午线以西0-180度经线为西经,用W表示,为单词西方West的第一个字母。本初子午线以东0-180度经线为东经,用E表示,为单词东方East的第一个字母。
12.自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度数越来越大。
13.南北半球的划分标准是0度纬线。
14.东西半球的划分标准是西经20度经线和东经160度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15.地球仪上的每一个点都是经纬线的交叉点。
16.地球仪上伦敦的位置是?0度经线上找,纬线没有必要说吧?
⑺ 世界地理 都有哪些着名的“走廊”
会被直接名称上叫走廊的着实不多啊。
最多加上摩拉瓦河-奥得河走廊(中欧进入巴尔干半岛的要道)
不过其实有一些地方叫走廊也可
譬如西奈半岛北部的地中海沿岸,比利牛斯山脉的东西两端,阿尔卑斯山脉西段的摩纳哥附近,
⑻ 请问古代地理区域划分的道,郡,府,州,区,城等如何从大到小的排列都相当于中国的什么行政区域
郡:中国行政区划单位之一。始见于战国时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后汉起,郡成为州的下级行政单位,介于州、县之间。隋朝废郡,以县直隶于州。唐朝武则天曾改州为郡,旋复之,明清称府。
县:行政区划单位。周代县大于郡,秦以后县属于郡。今为一级行政区划,隶属于地区、自治州、直辖市之下。
道:“道”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始创于中国。“道”在汉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汉书》地理志解释为“有蛮夷曰道”或者“县主蛮夷曰道”。 唐初分天下为十道,仅为州县之上的一种监察区,之后迭有增加,至二十三道之多(唐睿宗景云年间)。但节度使制掌握地方实权后,“道”日渐演变为对一个节度辖区的称呼,和初唐、盛唐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宋代地方监察区不使用“道”而改用“路”,字不同义相通。而辽朝因循唐朝旧制仍使用“道”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元朝建立后,行省成为一级行政区划,行省下设有道,道下有“路”的行政区划单位。至明清时期,“道”成为省之下军区的通称,如“福建省台厦道”或“台湾道”,但明朝及清朝意义上稍有不同。其中,也有人把清朝的道与省、府、县相提并论,称之为四级地方行政机构。
州: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元封五年(前106)创部刺史制,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监察区名为州,州设刺史。除13州之外,另在三辅(京兆、右扶风、左冯翔)、三河(河内、河南、河东)、弘农7个郡设司隶校尉部,与州同级,由中央直辖,主管京师附近地区,与13州合称14部州。东汉时,州已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全国仍为13州。魏晋南北朝时沿用。隋炀帝时为郡县二级制。唐高祖又改郡为州。以后中国历朝不再设郡。唐代的大州称为府,仍为州级。自从在边境设立节度使后,节度使发展成为州之上、道之下的行政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尽罢天下节镇所领支郡,从此全国诸州直辖于中央,州的长官称知州事,简称知州。
辽代诸州有节度州、刺史州之分,分别置节度使和刺史。金代的州隶属于路,分节镇州、防御州、刺史州3类,以节度使、防御使、刺史为长官。元代的州有的属于路,有的则属于省,即直隶州。
明代的州有直隶州和属州之分。直隶州上隶于京师或各布政使司,地位视府;属州上隶于府,地位视县。州的长官也称知州。清承明制,直属于布政使司的州称直隶州。直隶州有属县,是相当于府一级的地方行政区。隶属于府的州,称散州、属州,是相当于县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直隶州和州的长官都称为知州。
省:在古代,省指天子所居之所,宫禁。唐有三省六部,“尚书省”为其一。元代中央行政机关叫“中书省”,又于各路(各行政区)设“行中书省”(中书省派出的机关),简称“行省”,最后简称为“省”。现在的“省”由此发展而来。
⑼ 急需地理问题`小问题40道大问题20道。什么问题都可以`只要是关于地理的就可以`高中以下的知识。谢
按地理书里的知识板块分,每个章节找一到两个问题,就能凑够数
⑽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6《初中地理》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XHe4QzHkLetq4Oy29UTvlw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囊括80%考点!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都比较吃力,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初中阶段没有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