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两极地区的问题
北极,自传是逆时针。
0经线左边是西,又经数向西增加,a在西边所以是45w
同理b在45E。
又因为a在北回归线,所以纬度是23°26′,b在北极圈,所以纬度是66°34′
所以a、b的地理坐标是a(23°26′N、45°W);b(66°34′N、45°E)。
关于坐标的判断
1、看自传:北逆难顺
2、找特殊经线:0°东边是东经西边是西经,180°则相反
还不行你可以给我邮箱我把课件给你
㈡ 科学家们是如何找到两极的位置,并确定地轴的位置的
1、通过推算地面物体影子的长度来判断;
2、通过观测星空,在北极点上,北极星应当位于正上方。
㈢ 怎样找地理中的坐标点 跪求跪求 快要考试了 实在不知道地理中的那个点怎么找
地理坐标是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子午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或经线。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椭)圆,这就是经线圈。一条经线是一个半(椭)圆弧。所有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纬线。纬线是半径不同的圆,其中半径最大的纬线称为赤道。在地球仪上,通过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纬线长度不相等,纬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纬度;赤道纬度为零,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叫地理坐标。例如:我国首都北京位于北纬40度和东经116度的交点附近,昆明位于北纬25度和东经103度的交点附近。纬度是地理坐标中的横坐标,经度是纵坐标。
由地球椭球体上任一点M,引一垂直于点M地平线的直线,其与赤道面相交所构成的夹角称地理纬度。以赤道为0°,向北、南两极各以90°计算,向北称北纬,向南称南纬。M点经线面与起始经线面间的夹角称为地理经度。以起始经线为0°,国际上统一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起始经线,向东、西各以180°计算,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地球上或地图上的点位表示为M(,λ)。在地图上以内图廓和经纬线网(或分度带)形式表示。在>1∶10万地形图上,地理坐标网以图廓形式表现,图廓四角注记经纬度数值,内外图廓间绘有分度带。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和<1∶2O万地形图上,一般都直接绘有地理坐标网,并注有相应的经纬度数值。以此确定地区或地面点的地理位置。
[编辑本段]纬度与纬线
地球南北极的连线是地球自转的轴线,即地轴。地轴的重点叫地心。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是赤道。赤道把地球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圆,就是纬线,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赤道是最大的纬圈,由此向北挪南,纬圈半径都有规律地减小。按下列公式很容易求出不同纬度上经度1度的弧长L L=111.2 * cosφ(km)
[编辑本段]经线与经度
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圆,这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包括两条相差180度的经线,一条经线则只是一个半圆弧。所有经线都会在两极交会,所有经线都呈南北方向,长度也彼此相等。由经线和危险构成的经纬网,是地理坐标的基础。
地理坐标及其确定例析
用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的球面坐标叫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中学地理的重要内容,高考地理试题屡有涉及。因此掌握其确定方法非常必要,下面例析几种常见的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的方法。
一、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1:下图中甲、乙的地理坐标各是
A.甲(70°E、20°S),乙(110°W、40°S) B.甲(70°E、20°S),乙(110°W、40°N)
C.甲(70°W、20°N),乙(110°E、40°S) D.甲(70°W、20°S),乙(110°E、40°N)
解析:从选项看,经纬度数都是相同的,所以只需判断出南北纬和东西经即可。根据“南大南纬,东大东经”的规律,甲图中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经度向西增大的为西经;乙图中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因此该题正确答案为D。
二、利用光照图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2:某同学在北半球P地利用日影测当地的经纬度,当P地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正好是14时40分,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70°,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P地的地理坐标为
A.120°E,43°26’N B.80°E,40°N
C.160°E,50°N D.80°E,23°26’N
解析:当P地竖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与北京时间14时40分相差2时40分,可知P地的经度为80°E;又从该日全球的昼夜状况图可知,该日太阳直射20°N, 而P地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交角为70°,说明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0°,根据P地和20°N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纬度差可计算出P地的纬度是0°或40°N,所以该题选择B。
三、物体的影子和正午太阳高度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3:夏至日北京时间下午1时整,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某地观测到旗杆的影长最短,并测得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约为73.5°。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7°56′N 105°E B.39°56′N 135°E
C.39°56′N 105°E D.79°56′N 135°E
解析:由于当地观测到旗杆的影子最短,应是当地正午时分,即地方时12点整。结合此时北京时间是13时,可以推算出该地的经度是105°E。而该地纬度可以通过当时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73.5°,算出当地的纬度是39°56′N。
四、利用北极星的高度和北京时间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4: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下图所示)。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A.36°34′N,90°E B.60°N,150°E
C.30°N, 90°E D.53°26′N,150°E
解析:先根据北极星的地平高度,求得当地纬度是北纬30°(只有在北半球才可以见到北极星,且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再根据当太阳位于M地正南方时(当地地方时12点),北京时间为14点,计算出该地经度为90°E。
五、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和北京时间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5:某校地学小组外出考察,如右图所示。在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用量角器测当地的地理纬度,此时学生手表指针为18时20分(北京时间)。a地的地理坐标为
A.21°E、36°34′S B.25°E、53°26′N
C.21°E、53°26′S D.25°E、36°34′N
解析:根据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可知a地地方时为12点,北京时间18时20分,计算出该地经度为25°E。再根据此时a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可计算出a地的纬度是6°34′S 或53°26′N,选项里没有6°34′S,所以选择B。
六、利用地理界线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
例6: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南是北温带,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5°S,180° B.66.5°N,160°E
C.23.5°N,160°E D.66.5°S,20°W
解析: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66.5°N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南是北温带。所以该地的地理坐标是66.5°N,160°E。
㈣ 怎么看地理坐标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以20°W,160°E的经线圈划分,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
地理坐标,就是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在大地测量学中,对于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
子午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经线或子午线。国际上统一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起始经线(0°),也叫本初子午线。从起始经线开始,向东、西各以180°计算,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
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椭)圆,这就是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包括两条相差180度的经线。所有经线都在两极交会,呈南北方向,长度也彼此相等。经差1°在赤道上的纬线长约111km。
所有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纬线。赤道纬度为零,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向北向南各分90°。纬度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相等。经差1°的纬线弧长为111cosB(km),式中B为纬度。
㈤ 关于地理两极的知识
真诚期待您的采纳!谢谢。
内容
由于地球是绕着自转轴旋转的,所以两极是地球表面上唯一的两个不动点。它又是地球上所有经线辐合汇集的地方。从北极或南极到赤道间的经线距离都是相等的。人们通过长期的观测发现,地球上真正的两个极点并不是一直不动的,而是在不断缓慢地移动着。这种地极的移动,称为“极移”。极移的范围很小,虽则只有篮球场那么大,但它对地球经纬度的精度却有不小的影响。因为地极是地理坐标的基本点,不弄清它的准确位置,要准确地测出任何一个地点的经纬度是不可能的。此外,科学家还发现,极移与大地震可能有联系,因为极移会引起地球内部大规模的物质迁移,从而诱发大地震。
在两极地区,经常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虽然两极地区有半年时间为白昼,但真正能到达两极地区增加热量的光线却少得可怜,因此 两极地区仍然是终年冰天雪地,寒冷异常。在南极地区,甚至有-94.5℃的低温。在如此酷冷的自然条件下,没有一棵树一株草能天然生存。甚至像金属、橡胶之类东西也会被冻得像玻璃那样易脆易碎。但奇怪的是,大批企鹅却能在南极这块“世界寒极”上安居乐业。
两个极地
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非常严寒。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着的自然景象,它是南极大陆冰川下滑崩裂入海形成的。据统计,南极大陆周围海洋上的冰山大约有1万多立方千米,这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巨大水库。
除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年平均风速为17~18/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北极虽不像南极那么寒冷,大部分区也是终年冰封。1月份的平均气温介于-20~40度之间,8月份的平均气温也只有-8度。北极区的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介于100~250毫米之间。北极地区的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北冰洋沿岸的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
㈥ 地理图怎么看经纬度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西方向延伸的是经线,南北方向延伸的是纬线。
3、纬度中,越向北越大,表示北纬,越向南越大,表示南纬。
4、经度中,越向东越大,表示东经,越向西越大,表示西经。
5、结论:A为南纬40度,西经40度 ;B为北纬40度,东经40度;C为北纬10度,西经170度;D为南纬10度,东经170度。
㈦ 两极地区怎样判断方向
如图:南极地区做顺时针的东西方向指向标,可见东西方向看A在B的西方;又从图中可知B点的纬度比A点的纬度高,在南半球纬度越高的越偏南方向,可见南北方向看A在B的北方,综合起来A点在B的西北方。
地球的北极和南极地区经纬网是呈圆环形状出现的,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非常有难度。
一、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南北两极
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这就形成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旋转,因此概况为“北逆南顺”。
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运用实物地球仪进行,让学生模拟地球的自转,进行观察,俯视看北极为逆时针,仰视看南极为顺时针。
再引导学生做手势:用右手大拇指朝上四指弯曲模拟地球自转,北极地区判定方向就是从上往下看是逆时针,南极地区就是从下往上看是顺时针,简单形象学生好记。这种直观教学法,可以大大降低理解起来的难度。
二、根据地形特征确定南北极地区
我们学过《海洋和陆地的发布》,知道在北极点附近是一片海洋,在南极点附近是一片陆地,北极周围的大陆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南极点附近陆地形状像一只骆驼,正面对着这只骆驼,观察大洋的发布。
我们可以总结为:“背上驮着大西洋,尾巴对着印度洋,脚下踩着广阔的太平洋。”利用顺口溜识记两极地区的海陆分布。
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洲的形状和大洋的相对位置,很好地突破了难点。一只骆驼的称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非常乐于接受并积极尝试。
三、如何看两极地区的经纬度
经纬网在两极地区形状发生了变化,纬线变成同心圆,外圈度数低,内圈度数高,圆点为90°,一般最外圈为赤道0°,圆心为90°。极点为N,则同心圆为北纬度,极点为S,同心圆为南纬度。
在两极地区经线变为直线,也就是同心圆的一根根半径。面对北极点(N)的同心圆半径,找到0°经线,面向北极点(北极指北),0°经线的左侧为西,右侧为东;面对南极点(S),左侧为西,右侧为东。
可能不理解,教给学生在南极地区如何找北。因为在南极点周围它的前后左右都指北,即从南极点S出发的同心圆半径箭头都为指北方向。
在进行这部分教学采用边教边画地图非常重要,也可以结合直观的实物地球仪,观察两极附近经纬线的变化,模拟地球自转进行观察。
在两极地区区别方向是可利用身体,面向地图中的N,左手为西,右手为东,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㈧ 如何看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是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子午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子午线或经线。所有通过地轴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为(椭)圆,这就是经线圈。一条经线是一个半(椭)圆弧。所有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椭球面的交线,称为纬线。纬线是半径不同的圆,其中半径最大的纬线称为赤道。在地球仪上,通过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 地理坐标
东西方向,所有纬线长度不相等,纬线标注的度数就是纬度;赤道纬度为零,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在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上点的位置叫地理坐标。例如:我国首都北京位于北纬40度和东经116度的交点附近,昆明位于北纬25度和东经103度的交点附近。纬度是地理坐标中的横坐标,经度是纵坐标。 由地球椭球体上任一点M,引一垂直于点M地平线的直线,其与赤道面相交所构成的夹角称地理纬度。以赤道为0°,向北、南两极各以90°计算,向北称北纬,向南称南纬。M点经线面与起始经线面间的夹角称为地理经度。以起始经线为0°,国际上统一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起始经线,向东、西各以180°计算,向东称东经,向西称西经。地球上或地图上的点位表示为M(,λ)。在地图上以内图廓和经纬线网(或分度带)形式表示。在>1∶10万地形图上,地理坐标网以图廓形式表现,图廓四角注记经纬度数值,内外图廓间绘有分度带。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和<1∶2O万地形图上,一般都直接绘有地理坐标网,并注有相应的经纬度数值。以此确定地区或地面点的地理位置
㈨ 两极地区的经纬位置
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度34分至北纬90度之间,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度34分至南纬90度之间。
北极点在北纬90度,南极点在南纬9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