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地理科目 > 什么是人口地理分布

什么是人口地理分布

发布时间:2022-06-15 23:37:26

⑴ 地理:人口的分布位置和原因

但拥有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几乎构成人口地理学的全部内容。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除此外北美洲南美洲也有分布。
黑种人,主要集中在大洋洲
刚果国
肯尼亚
赞比亚等,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现象)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研究。现在世界人口的79。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
白种人。人口分布往往明显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中心的转移。其原因在于人口分布的变化依赖于自然增长率和净移民率的时间积累效应.6%;世界距海岸200公里以内地区虽只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30%.4%集中在北纬20~60°地区,速度比较迟缓。只有在人口基数很少的新开发地区,移民因素才能立即产生显着效果;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的56.2%,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人口分布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海拔200~1000米地区人口占全球的35,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

⑵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世界人口分布的的特点是:不平衡性。当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

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亚洲陆地面积占全球的29.4%,但人口占60%(1980年)。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1亿以上的7个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5%以上。

在各国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如中国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地区土地占全国的42.9%,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4%(1982年)。

(2)什么是人口地理分布扩展阅读

分布规律性: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⑶ 人口地理分布指的是什么百度百科

  1. 横向来说,就是一片区域里人口密度的分布

  2. 纵向来说,也可以指一定区域里人口结构与密度的关系

⑷ 人口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中国的:

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东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3%,而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4%左右,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人口的6%左右,即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社会经济原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

世界:

分析一定时间内人口的数量,及其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状况,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以人口绝对数量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衡量不同地区人口总量的多少;另一是根据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人口数)大小衡量人口分布的稀密。

从人口绝对数量上看,1983年全世界总人口为46.8亿人,但在地区分布上是非常不平衡的。以各大洲看,亚洲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58.4%;其次是欧洲,占16.3%;以下依次为非洲(占11%)、拉丁美洲(占8.3%)、北美洲(5.5%),大洋洲最少,仅占0.5%,南极洲尚无长期定居人口。以国家看,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中国,总人口达10亿多人。全世界总人口的一半集中在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四国;而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分散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最少的梵蒂冈、瑙鲁、摩纳哥等只有一千人至二万多人。但是人口总量的多少往往并不能反映人口分布的稀密状况,衡量人口分布的密或稀,一般是根据人口密度大小确定的。例如,新加坡人口总量虽只有250万人,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却有约4,280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而苏联的总人口虽居世界第三,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却只有12人,是世界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从全世界看,1983年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人口数约为34人,而东南亚、南亚地区每平方公里超过200人,西欧150多人;但是在高寒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赤道附近的高温高湿地区,人口密度则很小,一般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以国家看,人口密度高的国家,如摩纳哥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1.8万人,而人口密度低的国家,如蒙古、利比亚、毛里塔尼亚、博茨瓦纳等,平均每平方公里仅一人。

⑸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有什么特点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⑹ 什么是人口地理分部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使中国各地的人口分布差异显着。中国人口分布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分散。
2、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平方向上极不均衡外,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现出平原区人口密集,由平原向周围的丘陵、高原和山地,随地势增高存在人口递减的规律。
3、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比重小。
4、中国东部地区地势低平,经济发达,农村人口密集;而在西部地区广布山地、少田缺水,农村人口稀疏。但乡村人口呈面状散布则是全国普遍的共同特点。

⑺ 试述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地理分布

现在来讲,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地理分布主要是人口从北到南,从内地到沿海。

⑻ 我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分界线是什么

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平原和盆地的人口较多,高原地区人口较少,温湿地区人口多,干寒地区人口少。

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即瑷珲-腾冲线,或胡焕庸线(英文:Hu Line)。

是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是我国着名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该线从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原名“瑷珲”)一直延伸到中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市(县级市),大致地划分出了中国人口在区域上的分布,体现了中国人口东南和西北的分布区域之悬殊差异。

瑷珲—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地理学(特别是人口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以及人口学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一条奇特的线,也是中国历史与地理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老龄化问题

全国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

2015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09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8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6.3%;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

⑼ 地理世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的最显着特点是不均衡性,形成明显的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目前全世界大约3/4的人口分布在5%的陆地上。总体而言,世界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距海较近地带、海拔较低地带,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注意:在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而在高原和山地。例如,非洲刚果盆地底部气候湿热,人口稀少,而东非高原海拔1000~1200米的地区则人口稠密。这是因为热带高原和山地的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凉爽,雨量适中,排水通畅。此外,这一海拔超出疟蚊分布上限,人们可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

在南美洲,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间谷地则形成一些人口稠密的大城市。

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85%。

国家之间的人口分布也不平衡,目前世界上已有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人口超过1亿。

⑽ 人口的分布

(1)亚洲东部
(2)亚洲南部
(3)(60°N以南)欧洲西部
(4)北美洲东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 (1)高纬度地区
(2)高山高原地带
(3)沙漠地带
(4)湿热未开发的热带雨林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民族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
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条件(如纬度、海拔、距海远近等)对人口分布起重要作用。20世纪以来,随世界范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世界人口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①不平衡性。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就全世界而言,如今,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全球9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不到10%的陆地上;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亚洲陆地面积占全球的29.4%,但人口占60%(1980年)。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1亿以上的7个国家的总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5%以上。在各国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如中国以爱辉(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地区土地占全国的42.9%,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4%(1982年)。
②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通常,中纬度、地势低平和沿海位置对人口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现在世界人口的79.4%集中在北纬20~60°地区;世界海拔200米以下地区人口占全球的56.2%,海拔200~1000米地区人口占全球的35.6%;世界距海岸200公里以内地区虽只占全球陆地面积不足30%,但拥有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③时滞性(或惰性)。人口分布往往明显落后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中心的转移。其原因在于人口分布的变化依赖于自然增长率和净移民率的时间积累效应,速度比较迟缓。只有在人口基数很少的新开发地区,移民因素才能立即产生显着效果。全球、各国和各地区人口(现象)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的研究,几乎构成人口地理学的全部内容。
在一定时点上,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居住状况。全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90%以上的人口集聚在10%的土地上,不到10%的人口散居在其余90%的陆地上。中国的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如果从东北黑龙江省的爱辉县到西南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称为爱辉—腾冲线),约有94%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42.9%的东南部地区,约6%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57.1%的西北部地区。人口分布的状况与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有关。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自然资源的多寡,都会影响各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从而造成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一般来说,人口最稠密地区都是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历史悠久的地区。而人口稀少的地区,主要是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尚未开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目前,大洋州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0.5%,北美洲为6.9%,欧洲为10.5%,南美洲为6.7%,非洲为12.5%,亚洲为63%。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人口地理分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