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学是什么!
地理学(geography),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在现代地理学中,“地”是指地球或者是地球表面,或者是地球表层,或者是指一个区域。“理”是指事理、规律,或者是事物规律性的内在联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
地理要素通常包括水、土壤、大气、生物和人类活动,简称水土气生人五大要素。地理综合体由地理要素组成。
(1)地理是什么的简称扩展阅读
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地理学的综合性体现为地理学研究具有多维、动态的视角。以人地关系作为主线来开展地理学综合研究,其综合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以地表环境、地球环境动态变化为主的动态研究,即环境动态研究;
二是以人类社会发展为主体的人类社会动态研究,聚焦环境和社会动态之间的关系;
三是对区域、流域等研究区域的综合分析。例如在城市化研究中,需要明晰中心城市和其他卫星城市之间在产业布局、交通网络布局、人口分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地理学的空间表达也是多元、多样的。除语言、数字等基本表达方式外,图形往往是地理学表达的主要形式,如通过研究地图可以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对比不同时期的地图可以为地理空间演变研究提供直观支持。
2. 地理简称
东三省,黑吉辽;
北、西部,蒙新藏;
西南地区有去贵,华中华南两湖广;
东南沿海闽浙苏,台琼两省切莫忘;
华北华东两河山,皖赣东边是浙江;
陕甘青川内地广,宁夏虽小在胸膛;
直辖市,京津沪,山城重庆后补上;
香港澳门两特区,九七、九九回娘家。
3. 地理位置怎么表示
相对地理位置
相对地理位置是相对自然地理位置的简称。它一般是对地理事物的时空关系作定性描述。它的价值主要在于揭示其天然的比较优势特点。例如确定一个地理事物的海陆位置优越状况,用其相对自然地理位置进行刻画就更直接。比如介绍中国的优越海陆位置,就可以这样来描述: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它位于亚洲的东部(揭示出了陆上交通的发展巨大空间),太平洋的西北岸(明示出了海洋运输事业发达的天然广阔条件)。此外,像板块接触位置,我国的阶梯位置等等都属于此种类型。
绝对地理位置
是对绝对自然地理位置的简称。而绝对地理位置一般是对地理事物的特殊性或者唯一性进行定量刻画。这一相对精确性的地理位置刻画方法,它是以整个地球表面为坐标系,用经纬度为度量标准,来具体刻画每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值。其纬度刻画是以赤道为0度纬线,相当于横坐标轴,由此各向北向南方向计量到南北极点90度。这样全球每一个地方都能找到自身的纬度值。同时经度值是,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0度经线,相当于坐标系中的纵坐标。它又叫本初子午线,以此线为准,各向东向西方向刻画到180度。这样,全球每一个地理事物都会有自身唯一的经度位置值。如此一来,由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纬网,就能像确定坐标系当中的点一样,很容易确定每一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坐标了。例如,GPS导航系统就是基于这种知识的具体应用。
2人文地理位置编辑
人文地理位置是用来表达人文需要的地理位置。例如一个国家的首都所在位置,就表明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所在处。一个地方这所以形成政治中心,也与本地的经济地理位置相关。像军事地理位置,文化地理位置等是基于基于人类需要的此类位置的反应。
政治地理位置
政治地理位置是自然地理位置的特殊人文化的结果。它不仅由自然地理位置决定存在前提,还要把人们对它的种种理解贯通起来。例如,巴西的原先首都是在沿海的里约热内卢。当时,主要是考虑了海上运输的方便。显然这对于一个国家的战略管理重视是不够的。后来,经过认真选择,最后定位到巴西高原东中部位置的巴西利亚去。高原上不仅气候温暖如春,还可以从整个国家的战略发展高度对内地进行很好的开发和管理。从这一点来看,自然地理位置有不可改变的一面,而人文地理位置确可以因人们的需要发生改变。
军事地理位置
军事地理位置是在军事战略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过去比如海上的优良港口,陆地上的制高点,要冲,关口等。现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依然重要。对战争有天然的先发制人的优势。而且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就决定只能使用什么样的装备和战术,或者根本就束手无策。例如,美国对阿富汗恐怖组织的打击,就是很好的证明。
文化地理位置
文化地理位置主要揭示人类文化源地产生的地方。比如古埃及文化发于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就成为埃及文化源地的主要地理位置。古巴比伦文化发于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就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地理位置所在处。又如,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顺理成章成为中国华夏文明的一个显着文化地理位置。
从上面看出,用不同的尺度来看地理位置,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功能性地理位置来。它们共同为人们理解地理事物的演变,发展等带来诸多信息。
4. 地理属于什么学科
马上九月了,高考完的同学们,即将迎来精彩的大学生活。也许进入大学后,很多人会发现,学的专业跟想的完全不一样!也会抱怨现在流的泪,就是当初报志愿时脑袋进的水。“地理”就是这么一门经常被误解的学科,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地理这门学科。
河北坝上草原,研究地理也有诗和远方。
摄影:杨洁
文科0r理科?我有点方
现在很多地方高考政策越来越灵活了。但在高考改革前,考生们需要在除语文、数学和外语外的学科里,还要选读文科还是理科。理科生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文科生学历史、政治和地理。其中,地理一直是一个谜之存在。因为当学了地理的文科生兴致勃勃地选择专业时,就会惊讶地发现地理学根本不招文科生!地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拿的也是理学学位。这是怎么回事?
正在拉样方的地理专业学生
摄影:杨洁
其实,这主要是为了平衡高考时的考试科目数量。首先,历史和政治确定是文科无疑,还差一门选啥呢?物理、化学和生物肯定不合适,那就只剩地理了。尤其高中的地理学科,有一半都是人文地理学,所以索性就把它归到文科了。不过,现在高考自由度高多了,真是想考地理专业同学的福音。
地理学都学点啥?
地理是个筐,啥都往里装。地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既有自然科学的理性,也有人文科学的感性。大学的地理学院常常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专业。举例来说,野外挖土的是搞自然的,蹲十字路口数车流量的是搞人文的,电脑面前编程的是搞地理信息的。在大学里,本科阶段的地理比较综合,便于同学们了解整个地学领域;研究生阶段的地理会细分为很多个专业,各专业之间的差异和物种之间的差异一样大,例如地图可视化、地域文化、城市规划、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检测等。
土壤与植被间的关系,也是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摄影:杨洁
可别以为地理学离我们很远,其实,生活处处皆可地理。为什么南方多吃稻米,北方多吃面粉?为什么同样纬度下,欧洲东部气候湿润,而中国东北却冻掉下巴?为什么夏季日照长,冬季日照短?等等,这些都与地理学有着密切关系。
本期博物课堂,我们为大家请来了教育学博士杨洁老师,她曾参与过高中地理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对地理学的解读相当有经验,请她来为我们讲讲地理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感兴趣的朋友记得收听。
主讲人介绍
杨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博士后、高级编辑。人教版高中地理
5. 什么是地理
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地理是一门关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与他所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一般来讲,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包括人类生活的各种环境,也就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层,由此就产生了地理的各个分支,例如气候现象、水文现象以及水环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态现象,土壤的分布以及类型等等很多现象,除了这些以外,自然地理现象还关注于由于样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统现象以及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环境现象、气候现象。因此学者把这样的学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类具有社会性所以还包括各种人类社会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农业的分布、工业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现象,尤其注重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是关于这个方面的内容比较广阔,涉及的范围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区分,姑且称之为人文地理(包括经济地理)。
6. 地理,中国的省份简称是什么谢谢
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晋、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上海市:沪、江苏省:苏、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省: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省:琼
四川省:川或蜀、贵州省:贵或黔、云南省:云或滇、重庆市:渝、西藏自治区:藏、陕西省:陕或秦、甘肃省:甘或陇、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台湾省:台
(6)地理是什么的简称扩展阅读:
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顺口溜: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辽吉黑蒙,冀晋陕宁,鲁皖苏浙,渝沪津京,豫鄂湘赣,台闽滇琼,川黔粤桂,甘新藏青,港澳回归,举国欢庆。
7. 地理w是什么意思
1、地理w代表西经,地理e代表东经。
2、西经:西经是西经度的简称。处在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或经线。自0°至180°。地理标识为“W”。
3、东经:东经是东经度的简称,用“E”表示,是指自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度量的经度。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的经线是同一条经线。
8. 什么是地理科学
地理学(geography),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在现代地理学中,“地”是指地球或者是地球表面,或者是地球表层,或者是指一个区域。“理”是指事理、规律,或者是事物规律性的内在联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
地理要素通常包括水、土壤、大气、生物和人类活动,简称水土气生人五大要素。地理综合体由地理要素组成。
(8)地理是什么的简称扩展阅读
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地理学的综合性体现为地理学研究具有多维、动态的视角。以人地关系作为主线来开展地理学综合研究,其综合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以地表环境、地球环境动态变化为主的动态研究,即环境动态研究;
二是以人类社会发展为主体的人类社会动态研究,聚焦环境和社会动态之间的关系;
三是对区域、流域等研究区域的综合分析。例如在城市化研究中,需要明晰中心城市和其他卫星城市之间在产业布局、交通网络布局、人口分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9. 地理省份及简称
省份指中国的行政规划,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省份及简称如下:
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晋)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辽宁省(辽)吉林省(吉)黑龙江省(黑)
上海市(沪、申) 江苏省(苏) 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
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省(琼)
重庆市(渝)四川省(川、蜀)贵州省(贵、黔)云南省(滇、云)西藏自治区(藏)
陕西省(陕、秦)甘肃省(甘、陇)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台湾省(台)
10. 地理科目的简称是啥
[科目]地理 [年级]初二年级 [章节]第七章第一节 [关键词]农业生产 [文件]c7-1.doc [标题] 第七章中国的农业第一节种植业
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农业的五个部门及主要农产品;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初步学会用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分析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初步掌握我国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棉花、油料、糖料)的分布;认识到粮食生产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理解抓紧粮食生产和发展多种经营的意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阅读中国农作物分布图,并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提高地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找出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大致位置。 3.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以农业为基础的重要性;树立科教兴农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尊重劳动、爱护粮食优良品质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2.抓紧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教学媒体 投影片,各种有关的地理图片资料,中国地形、中国温度带、中国干湿地区等地图。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引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上学期的地理课上,我们已经学习、研究了中国地理环境方面的有关知识,这个学期我们继续一起学习和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了解和熟悉我们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以及保护环境方面的知识。 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人们最早从事的活动就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国,农业生产的地位至今都居各业之首。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了解我国的农业生产。 【板书】第七章 中国的农业 【提问】1.农业生产为什么能成为人们最早从事的生产活动? 学生讨论回答。 请一二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两个原因,一是生存必需,即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件件都是农业生产的产品;二是生产技术相对简单,人们易发明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