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史什么朝代齐国
齐国不是个朝代最早出现的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有吕齐和田齐之分.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吕尚于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又称吕氏齐国,史称吕齐.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国君妫姓田氏,是为田氏齐国,史称田齐.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直至前221年被秦国所灭.自此秦国统一天下,并建立秦朝.
B. 中国历史上齐国皇帝列表
你这个题目出得有问题:
历史上的齐国,存在于春秋战国时期,分姜齐(姜尚所封)、田齐(陈国公子完后裔灭姜齐所建),其首领称国君,不是皇帝。
姜齐历代国君是:
齐太公(姜尚);齐丁公(姜伋);齐乙公(姜得);齐癸公 (姜慈母);齐哀公(姜不辰);齐胡公(姜静);齐献公(姜山);齐武公(姜寿);齐厉公(姜无忌);齐文公(姜赤);齐成公(姜脱);齐前庄公(姜购);齐厘公(姜禄 前730年—前698年);齐襄公(姜诸儿 前697年—前686年);齐前废公 (姜无知 前686年);齐桓公(姜小白 前685年—前643年);齐中废公(姜无诡 前643年);齐孝公(姜昭,前642年—前633年);齐昭公(姜潘 前632年—前613年);齐后废公(姜舍 前613年);齐懿公(姜商人 前612年—前609年);齐惠公(姜元 前608年—前599年);齐顷公(姜无野 前598年—前582年);齐灵公(姜环 前581年—前554年);齐后庄公(姜光 前553年—前548年);齐景公(姜杵臼 前547年—前490年);齐晏孺子(姜荼 前489年);齐悼公(姜阳生 前488年—前485年);齐简公(姜壬 前484年—前481年);齐平公(姜骜 前480年—前456年);齐宣公(姜积 前455年—前405年);齐康公(姜贷 前404年—前391年)。
田齐的历代国君:
田齐太公(田和前386年—前384年);齐侯剡(田剡前383年—前375年);田齐桓公(田午前374年—前357年);齐威王(田因齐前356年—前320年);齐宣王(田辟疆前319年—前301年);齐湣王(田地前300年—前284年);齐襄王(田法章前283年—前265年);齐王建(田建前264年—前221年)。
后世国号“齐”的,称为“齐朝”,不是齐国。齐朝又分南朝齐(南齐)和北朝齐(北齐)。齐朝才有皇帝。
南齐历代皇帝:
高帝(萧道成479~502);武帝(萧赜483~493);郁林王(萧昭业494);海陵王(萧昭文494);明帝(萧鸾494~498);东昏侯(~宝卷499~501);和帝(~宝融501~502);建安王(~宝寅502~527)
北齐历代皇帝:
齐神武帝(高欢496-547);齐文襄帝(高澄521-549);齐文宣帝(高洋550-559);齐孝昭帝(高演560-561);齐废帝(高殷560-561);齐武成帝(高湛561-568);齐后主(高纬565-577);齐幼主(高恒577-578)。
C. 中国历史上建了几个齐国
如果是齐国那就一个就是春秋战国的齐国。
后来的都是齐朝
南齐 (479——503年)
南朝第二个王朝。萧道成创建。都建康。疆 齐、魏(公元497)
域北至大巴山脉和淮南,西至四川,西南至云南,南至今越南横山,东南直抵海滨。、
北齐 (550年——577年)
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 齐(公元572)
编辑本段其他政权
大齐(881——884)
唐末农民起义中黄巢所建立的政权,唐乾符二年(875)初,唐末农民战争爆发。五月,黄巢募众数千响应
伪齐(1130——1138)
伪齐是金继伪楚被灭后在黄河以南重建的又一个傀儡政权。
D. 齐国国君列表
齐国国君分为姜姓和田姓。
一、姜姓君主列表(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在位年数)
1、
5、齐太公
齐太公田和(?―前384年),妫姓,田氏,名和,生称为子禾子,田庄子之子,田悼子之弟。其妻据其子桓公午追谥为孝大(太)妃,名不详。陈完的八世孙。
前391年,田和自立为齐君。放逐齐康公于海岛,使食一城,以奉姜姓之祀。
康公十九年(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以示别于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并其食邑,吕尚至此绝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齐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齐桓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田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齐僖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齐庄公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齐武公
E.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总共有多少个国家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建立的国家特别多,由于这一时期属于全国性的大分裂,在这个大分裂的时期,全国都比较的乱,因为乱,所以很多有势力的有兵权的人都开始建立自己的国都,建立自己的国家,所以春秋时期建立的国家特别多,而这个时期也是最为混乱的时期。
第5个是秦国,但是刚开始秦国是为商朝助手国土,到后来才建立了自己的诸侯国,建立了自己的领土。
F. 为啥中国历史上这么多国家叫齐国
这些建立的齐国,大多位于今天的山东一带。
因为地缘关系,所以这些国家选择国名叫做齐国,至今人们还时常把山东称作齐鲁大地。
还有一个原因,这些齐国君主愿意起名叫做齐国,和齐国最初的建立者姜子牙有关。
武王灭商后,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议,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建都立国,充当周朝统治中心的屏障,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着,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以稳定东方。
姜子牙建立齐国后首先以法治国,安定民心。在政治上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就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当地东夷土着中的人才加入到齐国统治阶层,让他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通过考核符合选贤标准的人,不分亲疏用其所长,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创造性。这一用人路线打破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尊亲亲”的正统思想束缚。
姜太公还把用人提升到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实践证明,他的用人思想不仅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使用先河,也为后来齐国称霸列国奠定了基础。
文化上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俗”指“夷俗”,即当时当地东夷人的生活方式;“礼”指“夷礼”,即当时当地东夷人的礼仪制度。太公认为,如果在齐地强力推行周礼,容易产生民族矛盾,不利于治国安邦。经过再三斟酌,他决定从齐地实际出发,从俗简礼,不强制干涉,且务实地创造了既让齐民乐于接受,又不太悖周礼的新制。[34]
据《汉书·地理志》载:“齐地负海潟(x刹)卤,少五谷,而人民寡。”《盐铁论》则说:“昔太公封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姜太公自齐国初建时就因地制宜,在注重发展黍、稻生产的同时,利用境内矿藏丰富、鱼盐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冶炼业、丝麻纺织业、渔盐业等手工业;还利用齐国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传统的优势,大力发展商业,推行与列国通货的外贸政策。在这种“农、工、商”三宝并举的宏观战略指导下,齐国制造的冠带衣履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诸侯纷纷前来朝拜,齐国逐步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发展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富国。
因为姜子牙的事迹家喻户晓,为世人所尊重,所以建国君主,愿意选择”齐“作为国名。
G. 历史上有几个齐国
果是齐国那就一个就是春秋战国的齐国。后来的都是齐朝南齐 (479--503年) 南朝第二个王朝。萧道成创建。都建康。疆 齐、魏(公元497) 域北至大巴山脉和淮南,西至四川,西南至云南,南至今越南横山,东南直抵海滨。、北齐 (550年--577年) 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 齐(公元572) 编辑本段其他政权大齐(881--884) 唐末农民起义中黄巢所建立的政权,唐乾符二年(875)初,唐末农民战争爆发。五月,黄巢募众数千响应 伪齐(1130--1138) 伪齐是金继伪楚被灭后在黄河以南重建的又一个傀儡政权。
H.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齐国
1,姜齐,公元前1000年前,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齐桓公也依靠海上的资源,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3]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太公
2 ,田齐,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吕氏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史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在战国中晚期称王(曾一度称东帝)。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嬴政投降,秦国统一六国,齐国覆灭。
北宋末年,金军南下侵扰,迅速攻破汴京,俘虏钦徽二宗,占领宋朝北方大片国土,但由于尚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的金国无法统治已处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同时也为避免受到北方宋朝遗民起义的直接打击,金国通过在这些地区扶植了一些政权加以统治,伪齐政权便是其一。
伪齐政权作为金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在其存在期间充当了金国对中原人民进行残暴统治和灭亡南宋的帮凶,执行过反动的内外政策,但也由于此,终致其灭亡。金朝在伪齐境内驻兵、干涉政治、索要巨额岁币,伪齐在境内又不得民心,宋朝旧臣大多不肯归附,“沿河沿淮及陕西、山东等路,皆驻北军,由是赋敛甚重,刑法太峻,民不聊生”。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齐国,就是五代十国,南唐的前身,时间很短,只有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