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怎么写高中历史选择题

怎么写高中历史选择题

发布时间:2022-06-19 09:56:29

‘壹’ 高中历史选择题该怎么做

我觉得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明白题目到底是考的什么东西,也就是说,最主要的还是要多去练题,这样才会有感觉,才会明白题目到底是考的什么,另外书上的东西也要记牢,这样的话才会知道它考的是什么知识点,这个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打牢基础,这样的话才能够做好题。

‘贰’ 历史选择题的做法高中

主要还是你自己要熟悉那些知识点,但你知识点如果熟悉的话,做学习起来就会很熟悉。

‘叁’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有什么答题技巧
1、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1)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常出现

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

“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2)审题方法:

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

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

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

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

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3)解答方法:

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者一定是因。②运

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

识是果。③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同学们利用这

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1、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健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

质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

内因等。

2、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

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

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另,命题中“最主要的原因”实践中等同于

“根本原因”。

‘肆’ 高一历史选择题有哪些答题技巧

选择题是一个极具考察学生能力,考察学生严谨思维的题,容不得学生半点疏忽.因此审题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能否正确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审题的过程就是做题的过程.
那么该如何审题呢?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有哪些方法呢?这里笔者根据多年经验,结合实践,便不揣浅陋,浅谈如何审题,希望能对大家做选择题有所帮助.
1、领会主题引导材料:
不难发现,现在的选择题,不管是单个的还是成组的,在呈现问题之前都有一个引导材料.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为的背景材料.很多同学都不是很关注这个引导材料,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去看问题,这其实犯了一个大忌,更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引导材料与选择题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引导材料是对题目主旨的引导,让学生通过理解引导材料确定答题范围、思维和着手点.试题也是受引导材料所呈现的主题调控的.主题对驾驭材料和选择答案有着极强的提示作用.所以要充分重视对引导材料的解读,明确它的时限、范围及所考查的主旨等.
2、仔细推敲题干;
仔细推敲题干就是弄明白题干的内容,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弄清楚问题是什么?一定要把问题看清楚,很多同学考试过后后悔不已,明明能做对的题,就是因为没有仔细看题目中的问题,往往一个字词没有理解或者没有在意,导致作出错误的选择.推敲理解题干,主要注意主干语、条件限定语,并且结合选项来理解,往往选项对题目的理解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3、联系知识;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运用.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知识,一是为了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二是为了更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选择题的立意来源于书本,但高于书本,这就是考察学生通过联系知识、理解知识的能力.
4、限定时空范围;
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条件限定语就是对选择项在时间、程度、空间等方面的限定.因此需要根据限定语,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搞清历史现象在历史空间和阶段的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在历史试题中强调时序概念的题目很多,因此时间概念的判断在审题时至关重要.时间可以是具体的数字年代,如1992年或20世纪90年代,这是比较明确的时间概念;也可能是某个历史时期,如抗日战争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还可能是通过重大历史事件来界定的,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航路开辟后,后两种情况审题时需要向数字年代作一定的转化,使时间概念更加明确.通过时间往往也能知道空间,通过空间也能获得时间.
5、辨析备选项;
辨析备选项,就是审清备选项中哪些是干扰项.备选项的干扰性主要表现在:史实或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时间不符;史实或观点正确,但与题干不是同类知识(如题干要求选择的是经济方面的,但备选项是政治方面的);史实或观点错误(张冠李戴、不符合实际、以偏赅全、绝对化);前面正确后面错误(不看完题绝对出错);与题干基本符合,但不是最佳选项(需要进一步结合限制性条件并从多方面比较,确定最佳选项).
6、明确理论观点;
选择题大都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答题时应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以上就是做选择题的方法,当然有些选择题并不完全需要这六个方面的思考,对于拿不准的题,最好从以上几个步骤着手选出正确答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伍’ 高中历史选择题技巧及方法

排除法:把你确定错的选项划掉

划出题目的关键词,读懂题干信息
很多历史题目会通过引用文言文来考题,所以你还需要读懂文言文
将关键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所以书本知识很重要

除此之外,有些题目与课本知识无关,考的是考生的逻辑分析,信息处理等的能力

‘陆’ 高中历史选择题怎么做才有高分

选择题并不比主观题简单,他考察的是综合整合能力,如果有时间的,可以自己列个时间表单,选择图会有很多干扰项,要仔细分析一下,可以多看看高中历史课本的小注,选择题考的非常细,不光要背诵了解重要知识点,一些要了解的也要仔细去看看,理清思路,做好笔记,日积月累就能找到做题的感觉了。

‘柒’ 高中历史选择题有哪些答题技巧

1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完全版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代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代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

22017高考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汇总

一、 明确题目涉及的时空范围。根据题干,确定题目时限,特别要注意一些隐藏的时间信息,再联想这个时空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知识点去做题。

‘捌’ 怎样做好高中历史选择题

如何做好历史选择题

一、审设问项

选择题的基本结构由设问项(又称题干)和备选项(又称题肢)构成,设问项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创设情境的内容,这是对同学的思维暗示,实际上是提醒考生解题的角度和方向;提出答题的要求的内容,明确规定了选择的范围和属性。审设问项是解题的关键,审设问项时注意“两要”:

一要阅读创设情境的内容,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明确要求回答内容。

二要注意细节,找出试题中的条件限定语,准确理解试题的要求,即所要求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方面、角度和条件下回答。

二、回归知识点

即将题干中提取的有效信息与课本“挂钩”,进行知识迁移,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例题】(04上海历史)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这句话强调了

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解析:此题由材料中的话语内容可分析出,材料强调的是“煤和铁”对德意志统一的历史作用。联系课本可知,德国工业革命是德意志统一的内在推动力,再根据材料的意思,就可选出正确答案是B。

【例题】(05全国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着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陈子昂 B.孟浩然 C.杜甫 D.杜牧

解析:此文字型材料选择题的题干在情景上有所变化,采用了一首词,但其实考察的仍是基本史实。我们只要把词中年号“开元”、“天宝”搞清,注意前后两诗内容的对比,就可以作答。答案是C。

三、正向选择,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

【例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是①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②1649年共和国成立③1688年“光荣革命”④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

解析:根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基础知识可直接选A.

四、逆向排除

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有的题目经过一次排除可能还无法得出正确答案,则须经过多次排除,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对被选项要“三思”:

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图片反映的史实的选项;

二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不符合题干要求的;

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

【例题】由德国人完成的发明有①飞机②发电机③汽车④电话⑤无线电报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③D②③

解析:此题是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发明等相关基础知识,如果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此题就可以运用肯定法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若有部分知识把握不好,也可用排除法,正常情况下应该知道飞机是由美国人发明的,就可排除A、C,而在B、D中只要知道无线电报是由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的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D。

五种类型的历史客观题:

材料选择题、程度选择题、组合选择题、比较选择题、排列选择题

‘玖’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方法

将题干压缩,找出与时间,地点,人物有关事件内容,然后在根据书本找有关这些的内容.一般能选一两个靠谱的,有答案最好,但真选不了了,果断凭借第一感觉.文科生“蒙”感很准的……我历史基本靠蒙,基本错误不出3个.

‘拾’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及方法

高中历史选择题解题思路之研究

历史学科是文综中比较重要的学科,从高考分值看100分,从学科本身的难度看,历史被称为文科中的物理,从国家对历史的程度看,现在以及高考改革之后,历史都是必修课,所以历史是文科生乃至高中生要重视的一门学科。

历史是一门科学,史料浩瀚无边,体系博大庞杂,今天高考里面,不是考哪个版本的历史教材,而是考的历史知识,历史分析能力,历史的学科素养,这也是很多学生无从下手的原因。史学强调论从史出,不同的史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相反的结论,历史强调证据,一个观点需要多方面的史料论证,这在历史考试试题里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历史高考试卷分为两大部分:主观题与客观题,客观题12道选择题,每小题4分,这个分值不得了,错一个就是四分,如果客观题能全对,基本上历史高考高分没有问题了,可是从最近几年历史考试看,客观题得分并不是很理想,有的学生甚至只对几个,大大影响文综成绩。俗话说“得文综得高考,得历史得文综,得选择题得历史”,足见历史选择题的分量。选择题是小题,可分值不小。那么选择题如何才能做好?有没有方法?答案是有的。山大师范大学附中一位特级教师说,”高考题一定是可解之题”。根据这几年我对历史高考的研究,大概总结了这么几个类型的选择题:

一、熟悉当中考熟悉

熟悉当中考熟悉是指材料不陌生,给的选项的说法也不陌生,这样的题目最简单。因为材料和问题你都熟悉,难度较低,属于容易题。例如:

商朝王室设置”多贾“一职,为王室购买奇珍物品,管理王室商业,并允许多贾参与祭祀祖先的仪式;唐宋时期,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 )

A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B工商皆本思想发展

C商人地位不断提升 D重视对商业的管理

题干中给的材料涉及商代的商业是工商食官,商业属于国家行为,而且商人当时的地位不低;唐宋时期,国家设立市舶司,管辖海外贸易,这说明商业行为国家也非常重视,两则材料叠加,找出共性是两个时期国家都设立管理商业的机构,加强对商业的管理,答案D浮出水面。A海外贸易空前发达这个问题商代材料不反映,B工商皆本思想发展不符合封建时代的经济基本政策,封建时代重农抑商是不断强化的;封建时代社会阶级结构是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故而C也不对。我建议这样的题目用材料叠加法,选全面的就是正确选项。

二、熟悉当中考陌生

熟悉当中考陌生是指材料情景熟悉,而选项的说法有悖常理,和教材讲的主流观点不符。这样类型的题是考察历史学科素养的典型题目,能充分体现论从史出的学科思维,这种类型的目要敢于打破惯性思维,紧扣材料情景,严格从材料得出结论。例如:

第聂伯河水电站于1939年建成,该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美国通用公司承揽,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与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说明了( )

A斯大林模式蕴含新经济政策因素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C美苏合作共同抵御经济大危机 D 苏联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

题干中的材料是熟悉的,第聂伯河水电站熟悉苏联的,1939年是熟悉的,二战爆发的时间,通过这两个熟悉我们否定了B和D选项,因为二战爆发,历史进入了二战时期,1939年斯大林体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才形成三年之久,不可能改变体制,何况一直到苏联解体都没有改变这个体制。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不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恰是苏联借用危机大力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这正是新经济政策的运用,从而和A项是吻合的。A项的观点恰恰是和教材的观点是相反的,因此计划经济体制只是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不是政府不引进技术和资金,这是不矛盾的。

三、陌生当中考熟悉

陌生当中考熟悉是指材料情景不熟悉,而答案选项观点熟悉的题型,这类题和第二类题型难度相当,这类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有效信息和教材观点相衔接的能力。例如:

周朝机让之礼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至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这最能反映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血缘关系有亲疏远近之分

C礼乐制度及其复杂和繁琐 D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这道题说的是周朝行礼,对于很多学生讲并不熟悉,可是答案的选项说法学生都知道,那么究竟选哪个?要看材料的内容,“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至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在此可知有婚姻,无婚姻,同姓宾客,行礼有区别,有上下,意思直接指向答案D的说法。

四、陌生当中考陌生

这一类题目是指材料和答案说法都不熟悉,这类题最难,重在考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既要阅读捕捉有效信息,还要整体把握材料的逻辑思维,同时调动大脑中的历史时空知识储备,勘称难题,最近几年这类题目有所减少,但是仍然会出。例如:

诚信审判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最初的“依诚信”完全依赖当事人的宣言与承诺,具有浓厚的宗教誓言色彩,缺少实质性的法律审判;在之后的法律实践中,西塞罗将诚信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即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诚信”与“不明情况”。西塞罗的主张说明罗马法( )

A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B强调证据在法中的作用

C开始由人治走向法治 D具有灵活的法律特征

本题目说的是罗马法诚信审判要注重证据,使得诚信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这是材质中西塞罗解决原来实质性法律审判的缺陷的主张。诚然,关于诚信审判教材是一丁点都没有讲,但根据设问我们可以得出西塞罗注重证据在诚信审判中的作用。

总之,以上四大类也不能涵盖所得选择题类型,但是基本上可以看出解题的思路,关于选择题要多练,多总结,多思索,多归纳,多比较,形成类型系统,这样我们就有了套路,有了做题的方向。本人关于选择题的研究有些浮浅,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共勉!

阅读全文

与怎么写高中历史选择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