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耳他这个国家有什么优势
马耳他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中部,由马耳他岛、戈佐岛等5大岛屿组成,是欧非大陆的重要中转站,被誉为“南欧的瑞士”、欧洲的“新加坡”、地中海的“硅谷”、“地中海的心脏”、“欧洲的后花园”……
尽管有众多荣誉加身,马耳他“走红”最关键原因还是:投资25万欧,便可一家四代一步到位获得永居卡,门槛十分低,性价比十分高。
优势一:英联邦体制,经济政治稳定
马耳他拥有7000多年的历史,与众多欧洲国家相比,最与众不同的是,马耳他也是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官方文件、以及大街上的标识都是英语,可以说英语在马耳他生活中占95%以上。
马耳他也是一个倡导和平的国家:不参加其他国家之间的战争,不主动发动战争,不参加承担进行战争义务的条约,如同盟条约、互助条约等,这些都保障了马耳他的国际安全性。马耳他经济增长率在欧盟排名第二,稳健的经济马耳他成为欧洲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优势二:官方语言英语,国民教育程度高
马耳他是欧洲少数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纯正英式教育,获得欧盟认可,未来孩子可到英国美国上名校,且马耳他每年申请欧盟国家读研成功率高达97%。
马耳他为纯正的英式教育,实行16年义务教育,拥有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公立学校免费,入学简单,纯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国际学校收费合理,部分国际学校高中还引入了国际学士学位的课程,因此国际学校毕业的孩子在国际社会上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毕业之后也能根据国际学校的教学体系直接申请该国的着名大学。
这些国际学校开设从幼儿园至高中的课程,需要付费上学,学费根据年级的不同,收费也不同。
优势三:投资性价比高,门槛低,风险低
马耳他国债投资移民申请很简单,申请人无学历、语言、工作经验、商业背景要求,一步到位获得长期居留签证。而且先获批后投资,投资国家A级债券,投资安全有保障。
优势四:税收税率低,非全球征税国家
马耳他是非全球征税国家,与75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税收制度宽松,在马耳他注册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5%,无繁重税收,为了吸引外国投资,鼓励企业增值;
政府还有一系列政策进行税收减免:通过股东分红抵扣的方式,最低缴纳5%企业所得税;新项目投资享受税收返还;企业享受投资抵扣政策;公司可申请高达120%的补贴。
优势五:明星聚集,适合旅游度假养老
不仅游客喜欢马耳他,投资人青睐马耳他,明星贵族也尤为钟情于它,好莱坞巨星都选择这里。
马耳他虽小,但选择来养老的人也逐渐增多,比起传统移民国家美加奥,马耳他是最适合养老的地方,生活节奏慢,食品安全有保障,最重要的是有完善的医疗系统供投资人在马耳他享受高品质养老生活。
2. 马耳他国家的历史
从公元前750年左右,腓尼基人挟着强大的文明敲开马耳他的大门开始,沧桑的历史从此展开。在腓尼基人之后,迦太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圣约翰骑士、法国人,以及最后的英国人,陆续地踏上马尔他。虽然这些强权将马尔他作为扩张势力的跳板,却使得马尔他在历经殖民统治之后,得以拥有融合各种文化、艺术、宗教和建筑的珍贵资产,散发独特的气质魅力。
在布匿战争(Punic War)之后,罗马共和国摧毁迦太基,成为势力庞大的地中海新盟主。公元217年罗马帝国将马耳他纳入版图,并为马耳他带来前所未有的文明与繁荣,当时所遗留下来的精致马赛克图案、浴池、大理石柱廊,可为该时期的繁荣作见证。据传圣保罗在公元60年曾因海难而滞留岛上3个月,这可能是马尔他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开端。4、5世纪蛮族入侵欧洲时期,马耳他一度落入汪达尔人和东哥特人手中,直到533年才重新由东罗马帝国取得统治权。870年,马耳他落入来自突尼斯的阿拉伯人手中,并有大量的建筑遭到劫掠与破坏,而马耳他也因此而荒废一段时间。
11世纪时,一群来自诺曼第的佣兵进入南意大利,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王国,马耳他的阿拉伯人因此同意向佣兵统领罗杰伯爵(Roger de Hauteville)上缴税贡,其子罗杰二世继承父志,于公元1127年将马尔他纳入版图,这是马尔他再次天主教化的开端。自从罗杰二世在岛上建立天主教自治区之后,马尔他的命运便与西西里岛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关系直到1815年才结束。中世纪的马尔他,在欧洲天主教和北非回教之间摆动不定,除了海上的掠夺屡见不鲜之外,四处蔓延的瘟疫也不断侵袭这个岛国。
然而,决定马耳他命运的大事,则非圣约翰骑士团的到来莫属,公元153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将马尔他赐封给“圣约翰骑士团”,从此马耳他便留在西方的宗教世界中。
圣约翰骑士团原是1080年成立于耶路撒冷的慈善组织,当初成的目的是为了照顾疾病伤残的朝圣者,后来逐渐成为当时基督教会在圣城耶路撒冷的两股圣战武力之一,与声名显赫的圣殿骑士团。然而骑士团最后还是不敌逐渐强大的回教势力,被迫离开圣城并暂时栖身罗德岛,但旋即又遭到奥斯曼帝国军队的驱逐。
由于马耳他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是非常理想的舰队基地,骑士们遂以此地为据点。抵达之后,骑士们便开始整修饱受海盗侵扰的昔日阿拉伯要塞。1565年苏莱曼大帝率4万大军压境,骑士在当地居民的协助下,成功击退来袭的鄂图曼土耳其军队,一战成名。
这场关键性的战役决定了马耳他的命运,一时之间,“圣约翰骑士团”成为全欧洲的英雄,各国纷纷提供财富和技术,将马耳他建设成坚固的基督教海上堡垒,而首都瓦雷塔(Valletta)也在欧陆各国的资金挹注,和艺术家的携手合作之下,不但有规划地建设成一个固若金汤的堡垒,而且也是一个文化、艺术和宗教气息浓厚的城市。从此,马耳他的商业、艺术和科学蓬勃发展,华丽的宫殿以及各种文化机构相继成立,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从瓦雷塔保存完好得市容,遥想当年的繁华盛景。
西元1798年,拿破仑率远征埃及的土伦舰队在马耳他靠岸,公然违反了马耳他信守中立的原则,并诱使大统领拒绝他登陆,遂以此为藉口驱逐骑士团,强占马耳他。1800年,英国应马耳他人民的请求,继法国之后进驻该地,而在1815年的巴黎条约,将马尔他划归英国所有,从此马尔他成为大英帝国通往印度的地中海要塞。1947年,英国允许马尔他成立自治政府,而仍然保留其殖民地位,但随后在1958年撤销自治政府。
1964年9月21日正式宣布独立,为英联邦成员国。1974年正式成立马耳他共和国。
3. 马耳他和中国建交了吗
马耳他和中国在1972年1月31日建交,双方经贸合作发展顺利,高层互访频繁,一直保持友好合作关系。
4. 马耳他属于欧洲哪里
马耳他共和国位于南欧,毗邻意大利,距意大利西西里岛南方90公里、突尼斯以东284公里、利比亚以北333公里,有“地中海心脏”,“欧洲的乡村”之称“。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首都瓦莱塔(Valletta)。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新教和东正教。
马耳他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迦太基、罗马共和国时代,因地中海贸易而繁荣,后阿拉伯帝国的势力在此曾支配一时。今总部位于罗马的特殊政治实体马耳他骑士团因曾占据马耳他数世纪,故因此得名。
其首都瓦莱塔巴罗克式建筑风格与当地建筑形式协调融合的城市,历史悠久的建筑,拱门、戏院等构成了城市辉煌的一景。在瓦莱塔,名胜古迹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代文明的点缀并没有改变这一要塞城市中原有的和谐。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古城瓦莱塔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 马耳他的故事历史
一:哈尔萨夫列尼地宫
这座地下宫殿位于马耳他首都瓦莱塔城南一公里处,初看只是一个大土坑,但是在平常的泥土之下,却隐藏着一座宏伟的地下迷宫。
1902年,一群建筑工人正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城南开凿岩石,脚下的岩石被一锤砸塌,下面赫然出现一个巨坑,宏伟的地下建筑——哈尔·萨夫列尼地宫就此惊现。这个地宫由众多的石室组成,石室间相通,地宫最深处距离地面10.6米。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俨然一座迷宫。整座地宫共有33间上下交错,多层重叠的石屋。
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一间宽度不足20米的石屋里,竟然还发现过7000多具人体遗骸。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这7000具尸骨已不知所踪。挖掘这座地宫时,科技水平还相对落后,尸骨的保存状况极差,即使是当地的博物馆,也仅仅收藏了6个残缺不全的头骨。
但7000具尸骨究竟因何消失?这些问题至今都是无人能解的谜。相比我们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不同的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和以俑代人的殉葬制度,毕竟时间上也相差了有趣的是,由于女人声调较高,声音在传播中容易失真,设计者就在石室靠顶处沿四周凿了一道导音脊壁,女人的真实声音就沿着这条脊壁向外传播。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石室的存在,考古学家断定这座地下建筑是一个在宗教方面有着特殊用途的建筑物,极有可能是祭司的传谕所。
5000年前的马耳他,人们将丰满与肥胖视为女性健康的标志与魅力所在。地下宫殿内的洞壁和洞顶都画有螺旋形、圆形和曲形图案,花纹呈淡褐色,连绵不绝,据说这象征着绵延万代的生命。
二:巨石神庙
除了地下宫殿的存在,境内还有7座史前时期的巨石庙散落于马耳他和戈佐岛各地,他们是构成欧洲史前文件最具神秘色彩的建筑之一。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莫过于公元前3600年(青铜时代)在戈佐岛上的詹蒂亚综合建筑,它展现出超凡的建筑艺术。
据记载,他们是靠大圆滚石,将巨石板放在滚石上,一步步艰难运输。至于石板间是如何拼接起来的却毫无头绪,至今仍是个“密码”。马耳他的这六座巨石庙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都各有其独特发展的历程,所以在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马耳他这个国家拥有接近7000年的历史文化,其蕴含的远远不止小编上面提到的东西,当然更加神秘的、宝贵的宝藏都等着你来发掘。
6. 马耳他国家怎么样
马耳他共和国(马耳他语:Repubblika ta' Malta,英语:Republic of Malta),简称马耳他,位于南欧的共和制的一个微型国家,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有“地中海心脏”,“欧洲的乡村”之称“。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首都瓦莱塔(Valletta)。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新教和东正教。
在迦太基、罗马共和国时代,因地中海贸易而繁荣,后阿拉伯帝国的势力在此曾支配一时。今总部位于罗马的特殊政治实体马耳他骑士团因曾占据马耳他数世纪,故因此得名。在公元前10至前8世纪,腓尼基人到此地定居。1523年,耶路撒冷圣约翰骑士团从罗得岛移居此地,1798年被法国占领。18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64年9月宣布独立,现为英联邦成员国,1974年成立马耳他共和国。2004年加入欧盟。
马耳他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以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旅游业是马耳他主要的外汇来源。马耳他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欧盟是马耳他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另外,马耳他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实行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及退休保险制。
区域位置
马耳他行政区划
马耳他位于南欧,毗邻意大利,距意大利西西里岛南方90公里、突尼斯以东284公里、利比亚以北333公里,是欧非重要的中转站。在军事战略上,马耳他作为海军基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马耳他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被誉为“欧洲后花园”。1942年,马耳他被英国王乔治六世授予乔治十字勋章,表彰马耳他整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勇,乔治十字勋章图案也因此被绘制在马耳他国旗上。
马耳他总体面积316平方公里,相当于18个澳门大小。马耳他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
马耳他全国由马耳他岛、戈佐岛、科米诺、康米诺托和费尔夫拉岛五个小岛组成,海岸线长180公里。其中,马耳他岛最大,面积为245.73平方公里,多天然良港;第二大岛为戈佐岛,面积为67.0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马耳他岛地势西高东低,丘陵起伏,间有小块盆地。
气候特征
马耳他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冬季多雨,夏季高温干燥。
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气温为15℃。全年平均气温21.3℃,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
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为马耳他冬雨季。
时差
马耳他属于东1时区。夏令时期间(4月-10月时)与北京时间相差6小时,其余时间相差7小时时差。
7. 马耳他的历史
公元前5000年,马耳他地区已经开始有大规模的人类活动。马耳他巨石庙是世界上最早运用拼接技术建成的建筑,也是欧洲最大的石器时代庙宇的遗迹之一,比埃及金字塔历史还悠久。
公元前10世纪起,腓尼基人定居于此;公元前8世纪,马耳他被希腊人占领,公元前4世纪,又被迦太基占领。
公元217年,罗马帝国将马耳他纳入版图,并为马耳他带来前所未有的文明与繁荣,当时所遗留下来的精致马赛克图案、浴池、大理石柱廊,是当时繁荣昌盛的见证。据传,传教士圣保罗曾在公元60年因海难而滞留马耳他3个月,这可能是该国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开端。
公元4、5世纪,蛮族入侵欧洲,马耳他一度落入汪达尔人和东哥特人手中,直到公元533年才重新由东罗马帝国取得统治权。
公元9世纪起,马耳他相继被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诺曼人统治。
公元11世纪时,一群来自诺曼第的佣兵进入南意大利,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王国,马耳他的阿拉伯人因此同意向佣兵统领罗杰伯爵(RogerdeHauteville)上缴税贡,其子罗杰二世继承父志,于1127年将马耳他纳入版图,这是马耳他再次天主教化的开端。自从罗杰二世在岛上建立天主教自治区之后,马耳他的命运便与西西里岛结合在了一起。
1523年,“圣约翰骑士团”由罗德岛移居至此,并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承认。“圣约翰骑士团”后更名“马耳他骑士团”。1565年的马耳他大围攻中,骑士团击败奥斯曼帝国军队,此战是马耳他史上最重大事件,因成功阻止奥斯曼帝国向西欧扩张。
1798年,拿破仑率远征埃及的土伦舰队在马耳他靠岸,破坏了马耳他信守中立的原则,并诱使大统领拒绝他登陆,遂以此为藉口驱逐骑士团,强占马耳他。
1800年,英国应马耳他人民的请求,继法国之后进驻该地。
1815年的《巴黎条约》,将马耳他划归英国所有,从此马耳他成为大英帝国通往印度的地中海要塞。
1947年,英国允许马耳他成立自治政府,而仍然保留其殖民地位,但随后在1958年撤销自治政府。
1964年9月21日,马耳他正式宣布独立,并保留英联邦成员国的地位。
1974年,正式成立马耳他共和国。
8. 马耳他是一个什么国家值得国人去生活居住吗
马耳他的国家性质:马耳他共和国(马耳他语:Repubblika ta' Malta,英语:Republic of Malta),通称“马耳他”,位于南欧的共和制的一个微型国家,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有“地中海心脏”之称,被誉为“欧洲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