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航端口镇的旅游景点
在枧陈村的乌石山,为航端口各山之首,位于航端口镇与华墅乡交界处,又是柯城区、江山市、常山县三县分界境,海拔800米,山顶周围巨石如城,方塘如镜,古树成荫,实乃福地也。山上福慧填寺系唐龙纪(899)通济大师结矛于此所建。宋岳飞曾在此题名于石壁云:“岳飞奉旨赴阙,复如江右、假宿幽岩,游上方览山川之胜,志期为国,速欲扫平黠虏,恢复舆图,迎二圣于沙漠,辅圣主无疆之休。绍兴三年十月初三题。”以后又有张浚、翁洮题词作诗,从此福慧禅寺香火连年不断。“文革”期间遭破坏,1989年经修复为西山佛教胜地。目前市里开发的旅游线路由公交车从市区直达,恰从村口经过,从村口步行至山顶约花费一个半小时。
航端口镇蓝氏宗祠坐落在衢州城西13公里的柯城区航端口镇北淤村,为少数民族畲族蓝氏祠堂,坐北朝南,三进二明堂,平面总体布局纵长方形,内有戏台一座,台顶草架有天花及复斗形藻井,皆施彩绘,梁柱间保存了不少贴金匾额和对联,还有清代文人题写的遗墨,明间阑额上悬“种玉堂”匾。建筑的雕饰构件 多有人物、花鸟、走兽等各种图案。蓝氏宗祠建于崇祯十五 次壬年(1642年),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重修,仍保留了明末建筑风格。1999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严村位于航端口集镇的西北面,南临常山港,北靠常河公路,与集镇隔江相望,距离市区约12公里,距离镇政府约1.5公里。迄今有730余年历史,系富春江严子陵后裔,从桐江(庐)迁入,以严、孙、陈等诸姓为主,有苗族16人,余皆汉族,为衢州椪柑、衢桔的发源地。整个村庄自然环境优美,有1100米的常山港沿线,且有11大樟树、50余棵小樟树的古樟树群,占地10多亩,为游人避暑休闲的胜地。近年来通过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极大改观,部分村民已在搞农家乐配套服务项目,联合开发严村樟树湾度假村旅游开发项目。严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特色村,为“西安高腔”的发源地,2005年严村的西安高腔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目,村已投资77余万元,建造了占地640平方米的村农民文化中心,用以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B. 衢州别名的历史渊源
衢州是个四省交界的边缘城市,又叫柯城。起因是衢州边上有个山,叫烂柯山,据说烂柯的典故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烂柯典故:梁任昉《述异记》中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个名叫王质的青年樵夫,入山砍柴,在石桥山遇见两童子(仙者)对弈,因在旁侧观棋入迷,虽岁移月逝斧柄烂尽犹不自知,待一局棋罢归家,方知同辈之人皆已作古……后人常以“烂柯山”为题咏叹这个故事。
C. 衢州四省通衢从何而来
衢州市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地理坐标东经118°01′到119°20′,北纬28°14′到29°30′。她南接福建,西连江西,北邻 安徽,省内与杭州、金华、丽水三市相衔。衢州市是浙西的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市,下辖江山市、龙游、常山、开化县、柯城区(县级)和衢江区(县级)。全市现有84个乡、55个镇、2597个行政村、5个街道办事处、123个居民委员会。土地总面积为8836.52平方公里。
衢州市地质构造属江南古陆南侧,华夏古陆北缘,即跨越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中部为钱塘江凹陷地带。总的地势特征为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中部为浙江省最大的内陆盆地-金衢盆地的西半部,自西向东逐渐展宽。境内平原占15% ,丘陵占36%,山地占49%。北部为千里岗山脉,西部为怀玉山脉,南部为市内最大山脉仙霞岭山脉,全市最高点为江山市的大龙岗,海拔1500米。
衢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光温充足、降雨丰沛而季节分配不均的地带性特征。常年平均气温在16.3-17.3℃,1月平均气温4.5-5.3℃,7月平均气温27.6-29.2℃。无霜期251-261天。年日照总时数沿江平原地区在1900小时以上,山区不足160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4566.2兆焦耳。每年3-6月为多雨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843毫米。全年风向沿江平原地区为东北风和东北偏东风,山区地形复杂,风向较乱,台风较难深入境内。
衢州市总面积8836.5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1325.48平方公里,丘陵3181.15平方公里,山地4329.89平方公里。
衢州市总人口243.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2.94万人,非农业人口40.63万人;男性128.56万人,女性115.01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76人。
衢州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代,人们就在这里生息。春秋时,是越国的姑篾地,战国时属楚地,秦时属会稽郡,设县为太末,是龙游建县之始。东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分太末,置新安县,为衢县建县之始。唐高祖武德4年(公元621年)设衢州,为衢州建州之始。此后,衢州一直是历代州、郡、路、府等行政机构所在地。
辛亥革命后,曾废衢州府,属金华道。1927年废道,实行省县两级制,各县直属浙江省。1935年衢州改为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署,管辖衢县、龙游、江山、常山、开化、寿昌、遂昌、淳安八县。1946年设衢州绥靖公署。1948年又改为省第三专员公署,兼辖金华八县。
1949年5月4日至7日,衢州各县相继解放,于衢县设衢州市,并设衢州专员公署,辖衢、龙、常、开、江、遂昌六县和衢州市。 1952年松阳、宣平县并入衢州专员公署管辖。1955年3月初撤销衢州专区,衢、龙、常、江等县改属金华地区专员公署。
1985年5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华地区建制,衢州升为省辖市、辖4县1市1区。
衢州市辖6县(市、区),即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常山县、开化县、龙游县。
柯城区辖上街、下街、荷花、新新、衢化5个街道办事处,柯城、万田、姜家山、汪村、黄家、花园、石室、华墅、沟溪、七里、九华11个乡,航端口、石梁2个镇,54个居委会,309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西安路24号。
衢江区辖云溪、太真、双桥、庙前、周家、灰坪、长柱、坑口、举村、岭头、洋口、横路、浮石、下张14个乡,高家、莲花、峡川、杜泽、上方、廿里、后溪、湖南、大洲、樟潭、安仁、全旺12个镇,509个村委会。
江山市位于衢州市西南,东邻衢县、遂昌县,南连福建省浦城县,西接江西省玉山、广丰县,北与常山县相交。总面积2019.48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人。辖15个镇、14个乡。市人民政府驻地须江镇。
常山县位于衢州市西部。东邻衢县,南靠江山,西南与江山玉山交界,西北与开化毗连,东北一小段与淳安相接。总面积1099平方公里,总人口31.7万。辖7个镇、17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天马镇。
开化县位于衢州市西北部。东南与常山相连,东北与淳安接壤,西南与江西婺源、德兴、玉山毗邻,北与安徽休宁交界。总面积2236.61平方公里, 总人口33.7万人。辖10个镇、16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龙游县位于衢州市东部。东连金华,南邻遂昌,西接衢县,北交建德,东北与兰溪接壤。总人口40.18万人,总面积1138.72平方公里。辖9个镇、12个乡。县人民政府驻龙游镇
衢州的主要旅游景点:孔氏南宗家庙,烂柯山(围棋之根),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三衢石林(金钉子),江郎山(丹霞第一奇峰),龙游石窟(谜).
D. 衢州柑橘的历史
柑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水果,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栽培面积最广的果树,它包括的种类很多,主要栽培的有甜橙、宽皮柑桔、柚、金桔、柠檬等,而每一种类又有许多优良品种。公元三世纪,古籍《禹贡》一书就载有“淮海惟扬州,厥包橘柚锡贡。”当时衢州属扬州地域。记载 4000 年前的夏朝,我国的广西、江苏、江西、浙江、湖南、湖北等地生产的柑桔,已列为贡税之物。到了秦汉时代,柑橘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云:“瀫水又东,定阳溪水注之,水上承信安县之苏姥布……径定阳县,夹岸缘溪,悉生支竹及芳枳、木连、杂以霜菊、金橙,白沙细石,状如凝雪。”(文中信安即为今日衢州)
《史记·苏奏传》(西汉司马迁着)记载:“齐必致鱼盐之海,楚必致桔柚之园”,说明楚地(湖北、湖南等地)的柑桔与齐地(山东等地(的鱼盐生产并重,《史记》中还提到:“蜀汉江陵千树桔,……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可见当时柑桔生产已有相当规模。
以上几点足证衢州种橘历史之悠久。如果从《水经注》记载算起,那么衢州的柑橘历史至少有1400多年了。
南宋时,衢州柑橘进临安销售。至明清,衢州柑橘闻名中华,那时衢州柑橘集中产于柯城航端口、常山招贤,那时的航端口即有“橘柚乡”之称。
民国《衢县志》载:“(柑橘)从前出产每年有数十万担之多。自明入贡,晚清始罢免。民国五年(1916年)大冻,损折殆尽,至今种植者尚未成林,出产遂大减。”嗣后,日本侵略军两次侵犯破坏,柑橘生产损失严重,加之病虫灾害,至上世纪四十年代,衢州柑橘已渐趋衰微。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衢州柑橘生产发展迅速。衢州是名副其实的“柑橘之乡”。
E. 衢州的特产有哪些
1、衢州烤饼
衢州烤饼又称烧饼,是浙江衢州传统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主要原料为面粉、葱花、猪肉、梅干菜等。因为饼要贴在炭炉壁上烘烤到熟,所以叫烤饼更为恰当。这种在衢州街头巷尾才可找得到的味美价廉的小吃,制作时还非常讲究。
F. 胡柚叶的籍贯是什么
胡柚起源于常山县青石镇澄潭村,是优良的柚子自然杂交群体品种,树势强健,叶色浓绿肥厚,枝叶繁茂,适应性广,耐粗放管理,抗寒性强。尤其是果实极耐贮藏,一般可贮到翌年四月柑桔市场淡季上市,风味不变,对调节和丰富市场供应具有意义。
康熙辛卯(1711)秋《衢州府志》物产中记载:"果类,橘,有朱橘有狮橘有豆橘有漆碟红有金扁有抚州"。志中写道:"抚州明时惟西安县西航端口二十里栽之,今遍地皆栽。"而航端口以西20里,正是今常山澄潭(即九龙山)、水南一带。
胡柚是浙江省常山县特有的柑橘品种,是香泡与其他柑橘类的天然杂交品种,起源于该县的青石乡澄潭村,栽培历史己有100多年。其果大如拳,深秋成熟,色泽金黄,甜酸适中,营养丰富,耐贮藏,被誉为"中国第一杂柚"。此树位于该县胡家自然村,树干挺拔、粗壮,枝繁叶茂。每到金秋时节,满树金黄色的果实,最高年产量曾达600多千克,是一株名副其实的"胡柚王"。
常山胡柚为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产品, 1830年由葡萄牙人从浙江衢州府的常山引种到同纬度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称为葡萄柚,即西柚。胡,是杂交的意思。19世纪进入西印度群岛;到20世纪末主要种植地为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以及阿根廷、以色列、南非等国。其中,美国的葡萄柚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0%到80%,在柑桔类销售量中仅次于甜橙居第二。
G. 衢县的历史沿革
衢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春秋为姑蔑地,战国时属楚。东汉初平三年(192)始建县,名新安。晋太康元年(280)改为信安,唐咸通年间易名西安,民国元年(1912)始称衢县。唐以来历为州、府、郡、路、道、署驻地,是浙西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时县时市,行政区划变动频繁。1981年撤县设衢州市(县级),1985年5月升为省辖市,原县级市辖区划分为衢江区(暂名)和柯城区。 同年12月在衢江区基础上恢复县制, 属衢州市,辖8区、9镇、36乡、640个行政村,总人口49.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7万人。 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为13镇、15乡。1997年底辖14镇、16乡、642个行政村,总人口52.10万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衢县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1986年,国内生产总值2.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2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5亿元,职工年均工资性收入1034元,农民年均纯收入427元。 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20.34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10元;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79亿元;职工年均工资性收入5936元,农民年均纯收入2499元。 2001年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撤销衢县设立衢州市衢江区及调整衢州市市辖区,衢县的石梁镇、航端口镇划入柯城区,其余地区设立衢江区。
H. 衢州市包括哪些县区各个县里有哪些镇
截至2019年6月,衢州市辖柯城区、衢江区、江山市、龙游县、常山县和开化县。各个区县里的区划情况如下:
1、柯城区辖府山、花园、荷花、信安、双港、衢化、新新、白云8个街道办事处,石室、华墅、沟溪、姜家山、七里、九华、万田、黄家8个乡,航端口、石梁2个镇。
2、衢江区辖云溪、太真、双桥、周家、灰坪、黄坛口、举村、岭洋8个乡,高家、莲花、峡川、杜泽、上方、廿里、后溪、湖南、大洲、全旺10个镇,浮石、樟潭2个街道。
3、龙游县辖湖镇、横山、塔石、小南海、溪口、詹家6个镇,模环、石佛、社阳、罗家、庙下、沐尘畲族、大街7个乡,东华、龙洲2个街道。
4、江山市辖双塔、虎山、清湖3个街道,上余、四都、贺村、坛石、大桥、新塘边、长台、石门、凤林、峡口、廿八都11个镇,大陈、碗窑、张村、塘源口、保安5个乡。
5、常山县辖招贤、辉端口、芳村、球川、白石、青石6个镇,东案、何家、同弓、新昌、大桥头5个乡,天马、紫港、金川3个街道。
6、开化县辖华端口、马金、池淮、村头、桐村、杨林、苏庄、齐溪8个镇,林山、音坑、中村、长虹、何田、大溪边6个乡。
(8)航端口有多久的历史扩展阅读
衢州市的历史沿革:
衢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考古资料表明,远在五、六万年前,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丛林密布。夏、商、西周三代这里属于越之地。春秋初为姑蔑国,后为越国西部姑蔑地,县治即今龙游。东汉初平三年(192)析太末置新安县,衢县自此而建。
南朝陈永定三年(559)一度置信安郡,为衢地设领县建制之始。唐武德四年(621)置衢州,旋废;垂拱二年(686)复置,此后千余年,止1949年解放,衢城历为州府路道区的治署所在。
1949~1955年是浙江省衢州专员公署驻地,1985年建为省辖市。1958年巨化前身的衢州化工厂成立,成为国家化学工业基地之一。1994年衢城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I. 航端口江滨路的历史
航端口是个历史文化古镇,据史书记载北宋年间航端口码头就已十分繁华,镇内仍存有较多古建筑、古遗迹、古文化,如徽州会馆、江西会馆、蓝氏宗祠,墩头历史文化古村落保存完好。
J. 航端口镇的历史沿革
航端口镇原为航端口乡,1993年1月撤乡建镇,位于县城东部,北部与西部均与六家桥乡连接,南面毗邻许坊乡,东部隔宜黄河与临川区相望。总面积54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