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翔安曾厝有什么历史

翔安曾厝有什么历史

发布时间:2022-06-21 17:06:30

㈠ 去厦门曾厝埯游玩有什么旅游攻略介绍呢

曾厝埯被誉为最文艺的小渔村,同时,它也是厦门民宿最开始的起源地之一。在这小小的渔村中,密密麻麻的汇集了众多民宿。


【真实点评】曾厝埯——厦门最美的渔村,不期而遇的美。

来了五次厦门,当然是要尝一下厦门本地的小吃,我在这推荐两家曾厝埯正宗的闽南菜馆给大家,他们家的海鲜都很新鲜,主要是比较实惠。

“大厨的餐厅”

餐厅的位置在曾厝埯的正中心,服务员小哥哥的态度也挺好的。推荐店里的招牌主食【紫菜炒饭】,里面有紫菜,肉末,香菇,火腿粒,味道很鲜香!值得一试。

“漫走后厨”

餐厅的位置在曾厝埯469号,这家生意也是火爆,点了份【缤纷海鲜锅】,微辣口味,分量挺足的。有鲜虾、青口贝、螃蟹、皮皮虾、鱿鱼、花蛤、花菜、萝卜等配菜,食材很新鲜,配着米饭,很下饭。

曾厝埯就像鼓浪屿一样,是每一个游客来必行的地方。每条街道都有它的历史和故事。在曾厝埯没有你想吃吃不到的东西。填饱肚子以后,开始逛起来,除了吃的,小巷子里还有很多小店,文艺点,古玩店,咖啡店。可以带一些值得纪念的小物品回去。

游玩曾厝埯后可以到对面的环岛路欣赏一下日落,很美!顺便拍上几张美美的照片。或者骑上自行车溜达一圈,吹吹海风,不一样的感受和惊喜,都在曾厝埯!

【住宿方面可以考虑民宿】

这次出行我住的是这家,觉得还不错,如果你来厦门,推荐你住这家民宿。价格不贵,环境也干净整洁,性价比比较高的一家民宿。

“三个厦大人· kiwi2号院”

隐匿在曾厝埯小吃街里面,步行5分钟就可以到小吃街,避开了小吃街的喧闹,安静得像是在山间,把窗帘拉上就是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整体采用北欧简约风,专门为喜欢ins风拍照的朋友,提供了一个拍照场所。随手一拍,都是一处风景!一楼是拍照庭院,三楼是空中花园,楼顶有一个100平的露天天台,站在天台的白色阶梯上,扶着栏杆,从下往上,快门按下,便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每个房间的设计都很用心,桌子和椅子,还有灯具,都是现代简约的风格,给人一种轻松惬意的感觉。采光和通风都不错,给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睡眠体验。

前台小哥哥服务很好,热心,乐于提供各种帮助。

100平米大天台,宽画幅投影仪,浴缸,落地窗,阳光,WiFi,听音乐,都让旅行中多了舒心的住处,增添了难忘的回忆。

如果你来厦门的话,也一定要来这个城市中的小渔村感受一下,静下心来去享受时光静好的每一刻,感受不一样的曾厝埯,它一定会带给你一份别样不同的小清新。

㈡ 求一篇有关于 厦门历史发展的 作文,谢谢

厦门的历史
之一
厦门有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很早以前,这里寸草不生,荒无人烟,一群白鹭南归飞到这里,停在岸边歇息,领头的大白鹭,发现水里鱼虾成群,有充足的食物,而且既没有毒蛇猛兽的威胁,也不见猎人弓箭的骚扰,于是它鼓上了这个小岛,便率领这群白鹭定居下来。白鹭们也随之着手打扮自己的家园。一些白鹭用嘴啄利爪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开凿了许多泉眼,清澈的泉水哗哗地流淌下来;另一些白鹭,则从大陆上衔来各种花籽、草籽,播撒在岛上,岛上便百花齐放,绿草葱葱。山明水秀,花团锦簇引来许多鸟儿筑巢;蜜蜂、蝴蝶也来采集花粉,顿时小岛变得热闹非凡,五彩缤纷。
此番景象使盘踞在东海底下的蛇王异常嫉妒,它想霸占这白鹭建设的美丽小岛,于是率领蛇妖兴风作浪,瞬间岛上飞砂走石,天昏地暗。
白鹭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与蛇妖展开殊死搏斗。领头的大鹭重创了蛇王,赶走了蛇妖,但它自己也身受重伤,躺在血泊之中。后来,在大鹭洒过鲜血的那一片土地上,长出一棵挺拔的大树,那树的叶子,象大鹭一样张开;那树开的花,象大鹭的鲜血一样火红。这种树木,人们称为凤凰木;这种花,人们称为凤凰花。
赶走蛇妖之后,白鹭们安心地嬉戏于树林、海水、沙滩之间,做这个美丽小岛的主人。厦门岛最早称为“鹭岛”是由这个传说而来的。这个源于民间的故事寄托了人们对厦门的热爱和对建设厦门,保卫厦门事迹的怀念。
厦门古名鹭岛,它的真正由来其实是人们第一次登上小岛,看见白鹭长年成群地浮游在水面,于是冠之以“鹭岛”。白鹭属涉禽类鹭科,又名鹭鸶,嘴长脚长,颈也长,全身羽毛纯白,头后还垂着长长的白冠毛,毵长如丝;背部有白色疏松的鬓毛和尾翼,形态潇洒,逗人喜爱。本世纪20年代以前,厦门山野树林,到处有白鹭栖息,三五成群,飞翔于田间海上。后来因城市兴建,生态的变化,白鹭慢慢减少,濒于绝迹。这几年经过环境综合治理,白鹭又回到岛上。由于白鹭是厦门的象征,因此厦门的许多地名含有“鹭”字,许多招牌,店名都喜欢用“鹭”字命名,乃至于厦门的人名也常常取“鹭”字。今天,白鹭又成为厦门的市鸟。
究竟什么时候,岛上有人类的存在呢?1931年,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在厦门港蜂巢山发现一件长方形薄边石锛,第三年,他又在厦门港东边社发现第二件类似石锛。这两件石锛,是新石器时代人类采集食物和狩猎的工具。1952年,林惠祥又在厦大发现三件表面印有“V” 字纹和云纹的印纹陶片,其中一件的耳柄上,还可以看到指纹痕迹,这是手工制陶留下来的。1953~1955年,其他地方还发现多件石器、陶片。1980年11月,在湖里区象屿海滨,发现一件石制箭头,长6�2公分,磨得非常精致,经鉴定,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遗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当时的人们以此来狩猎。这些实物证明,大约二、三千年前,厦门岛及其周围是我国南方族群祖先——闽越族人活动比较早的地方。
闽越族人的体质和风俗习惯,和汉族不同,他们身材较矮,面短,须发少,鼻形广,眼睛圆大,有双重眼睑,且“断发纹岙”。习惯于水上生活,善于在海上作战。闽越人用勤劳的双手,为开发厦门立下第一功。
不过,有文献可查考的厦门历史,却是从唐朝开始,南普陀的一副对联反映了这一事实。
经始溯唐朝,与开元而并古;
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
这说明,南普陀寺和泉州元寺一样,都是在唐朝建立的。
根据史料记载,唐朝有二姓名士率其家族来到厦门定居并大力开发建设。薛姓住在洪济山的西北,陈姓住在南面金榜山下,时有“南陈北薛”之称。北薛指薛令之,字珍君,原来住在福建长溪,也就是现在的福安。他在唐朝神龙二年(公元 706年)中进士,是第一位以诗文登第的福建人。开元年间,薛令之迁升为右补阙兼太子侍读,与贺知章一起教授东宫太子读书,当了太子李亨的师傅。薛令之抱怨待遇太低,一天信手挥笔在墙壁上写道:
朝旭上团团,照见先生盘;
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
唐玄宗看到诗后,非常不高兴,也拿笔在壁上题诗:
啄木嘴距长,凤凰羽毛短;
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
薛令之看到,知道自己得罪了皇帝,有言曰:伴君如伴虎,说不定哪天无事生非,怪罪下来,岂不一命呜呼。于是他就借口生病,辞去了官职,和侄子薛芳杜一起返回福建,并从长溪移居鹭岛(厦门岛),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他的后裔在此繁衍,人数众多,成为一大姓,薛家住的地方有座山,叫“薛岭”,岭的滨海一带就叫“薛浦”。薛令之死后,葬在岛上下张村。
“南陈”的陈姓也差不多唐开元时在厦门岛定居繁衍,据史料记载,唐京兆万年县人陈邑,任太傅时得罪了当时的奸相李林甫,开元二十四年被贬谪到福建漳泉一带,他的后裔有的就迁到厦门岛来。厦门岛上保留的三座唐朝陈氏古墓就是明证。在乌石浦,有一座古墓,墓碑上刻“唐着作郎陈俦墓”。陈俦是陈邑的孙子。禾山镇的一棵大榕树下,竖着两块石碑,分别刻“大唐赐进士出身陈公封茔”、“唐上柱国陈公茔”,这座墓是陈俦曾孙陈喜的。西林观音山还有一座唐墓,碑上刻“唐场老陈先生茔”,它是陈黯的墓。陈黯是唐代会昌至成通年间居住在厦门岛的名士,字希儒,名昌晦,是陈喜的曾孙,10岁会写诗,13岁便带着诗作晋见清源(泉州)牧。清源牧见他满脸麻花,便打扫趣他“薄才而花貌”,并要他以此为题写一首诗,陈黯不愧才华出众,应声成诗道:
玳瑁应难比,斑犀定不如;
天嫌未端整,满脸为装花。
陈黯虽然年少富有才名,在闽南一带颇有影响,但是屡次应试都落第,因此自称“场老”,意思是在考场上屡进屡出,已是老先生了。后来他隐居在金榜山,读书垂钓,置功名利禄于九霄云外。金榜山也就因他而别名“场老山”;他垂钓的地方叫“金榜钓矶”。陈黯着作有《裨政书》,宋代朱熹在同安任职期间,为其编次并写诗凭吊陈黯,有
陈场老子读书处,金榜山前石室中;
人去石存犹昨日,莺啼花落几春风
之句。
这些名士带领他们家族定居厦门岛,成为厦门的先期居民,他们披荆斩棘,勤劳开垦,边耕边读。
根据历次地方志书记载,距今约1000年的宋朝太平兴国年间,禾山一带出产一种水稻良种,“一茎数穗”,人们感到非常惊奇,于是鹭岛又被称为“嘉禾屿”——五谷丰登的岛屿。但1974年泉州出土的《唐许氏故陈夫人墓志》,唐大中十一年 9公元 857年)厦门已称为“嘉禾里”,可见“嘉禾”之名非始于宋而是始于唐朝。到了宋代“嘉禾里”归同安县管辖,从宋代开始,厦门的发展速度加快,人口增多,南宋王象之曾在《舆地纪胜》中记载嘉禾屿的居民有千余家,按一家五口的普通概率计算,也有五六千人。人口的增加势必使村落数目增加,当时村落就有曾厝铵、塔头、东沃(顶活仔)、莲坂、毫灶(文灶)、吴仓(梧村)、乌石浦、埭头、吕厝、店前(殿前)、钟宅、竹坑(湖里)、高崎、上店(祥店)、坂上、寨上等;其余还有福山社、怀德社、附寨社、凤前后社。从宋朝开始,厦门岛交通也逐渐发达,五通、东渡、土地公祖附近(开元路)都建有码头。五通的古码头遗址,至今犹存。民间还流传着“圣迹”、“圣泉”、“金带水”等传说,记述南宋末年张世杰、陆秀夫带着南宋末帝赵* 、赵* 逃难,经厦门的故事。厦门在宋代文化上也继承了唐以来的风气,仅考中进士的,就有林裴、陈敦仁、薛舜俞、薛舜庸、薛梦纯和杜盂肃等人。其中薛舜俞、薛舜庸是同胞兄弟,梦纯是舜庸的儿子,一门三进士,传为美谈。朱熹来到厦门,听到这个故事,在金榜山陈黯读书处,写下“应喜斯文今不泯”,以抒文风不衰之慨。

之二: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通行闽南方言。
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宋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0 年)置 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二十三年(18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移驻厦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厦门道,1925年废)。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有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厦门市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市。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思明、开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区 。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原三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二、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三、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㈢ 厦门不得不去的曾厝安里面究竟有什么

厦门的英文名叫AMOY,读起来很好听,却是起源于殖民时代,那一段哀伤的历史,却意外地给厦门带来了一个亲切的名字。

厦门给人的感觉,从没有什么大山大河的壮阔,也没有浓情烈酒的刺激;厦门,是一杯温热的铁观音,清新的,温暖的。这里的旅行,不必起早贪黑,长途跋涉,厦门,是你的栖息地,有时间,随意,顺心走走即可。反正,这是一座,值得你一来再来的城市.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厦门这座海上花园,号称是文艺青年和学生狗的旅行必到之处。因此,在我大学毕业之际,我也与三五好友共同前往此处。

㈣ 厦门曾厝怎么念

“厦门曾厝”念作:xià ménzēng cuò。

曾厝埯(Tsan-tshù-uann),中国最文艺渔村,为“曾厝埯文创村”的简称。别名“曾里”,又称“曾家沃”、“曾家湾”,位于厦门岛东南部,有兔耳岭之草,太姥山之石,火山岛之礁,自然人文为一体。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周边景点包括厦门大学、胡里山炮台、厦大白城、环岛路、南普陀寺、万石植物园等。

曾厝埯是一个社区,现有曾厝埯社(曾厝埯文创村)、仓里社、前田社、西边社、前后厝社、东宅社、上里社、胡里山社8个自然村。共有10个居民小组,户数1473户,总人口4252人。

据不完全统计,在曾厝埯“五街十八巷”的阡陌小巷里共有民宿325家。这里就像个迷宫,初来乍到的游客来到这里往往会晕头转向,电话再怎么指点,路痴们还是摸不着北,问路也讲不清楚。

最后呢,店里的老板和伙计不得不出门去迎接。曾厝埯客栈老板的热情可能很大一部分就体现在这里,大老远地就出门招呼客人,宾至如归的感觉让游客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㈤ 曾厝埯的发展历史

历史上的曾厝埯一直是作为农村而存在的。那里的人们以打渔和出租房子为生。曾厝埯的村民“男渔女耕,男人出去打渔,女人留在家里耕田带孩子。
渔村的形成,大抵是因为依山傍海的缘故吧。背靠高山,面朝大海,渔村的日子一开始过得自由而惬意。明初,厦门城建起来之后,身处厦门港南部的曾厝埯也成了军事要冲。清代更是设水师驻守于此,辛亥革命后国民党的“海军航空处”和飞机场也在这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曾厝埯军事要塞的区位作用渐渐失去。
九十年代初,曾厝埯人还喜欢把抗日战争和两岸对峙时期的事情挂在嘴边。日本人从五通上岸后,对曾厝埯 村进行残忍的屠杀,至今仍是老人们心头的抹不去的痛苦回忆。而两岸对峙时期的故事,则显得有些无厘头:农民在海边劳作,冷不防地有颗炸弹飞过来,停在脚边,幸运的便逃过一劫,如果运气不好,就“壮烈牺牲”了。虽然离奇,但从曾厝埯人的嘴里说出来,又是千真万确的。
曾厝埯的奇闻绝不都是沉重的,1929年,曾厝埯飞机场曾迎接了“中国第一个单人驾机飞越欧亚大陆的飞行员陈文麟飞机的降落。陈文麟的“厦门号”飞机从伦敦起飞,途径欧亚十几个国家,行程1.5万多公里,在5月12日飞抵厦门。当年这个事件,成为海内外媒体的热谈,更别说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曾厝埯村民。
叹岁月如歌,往事如烟,这里的一切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今,曾厝埯被列入城区改造范围,规划建设成为厦门东南海滨的文教、疗养、旅游、居住区,建设安置房、片区市政道路、公建配套、集中绿化景观等。而曾厝埯的自然村岁月,只能留在人们的回忆里了。 走在曾厝埯,随处可见当年华侨遗留下来的痕迹。建筑是最直观的展示,当年华侨建造了大量红砖古厝和南洋风格的“番仔楼”,至今仍有所保留。较大的住宅群甚至综合两种建筑风格为一体:古建筑的前面两“落”的屋顶为马鞍脊或燕尾脊,最后一“落”却是南洋风味的“番仔楼”。如今,这些华侨房屋由华侨的后代或亲戚居住、管理。只是它们也像鼓浪屿的老建筑一样,正在一步一步地没落了。
除了建筑外,路旁散落的建筑构件都在提醒着你,华侨经济曾经对这个自然村产生的影响,断残的龙柱、来自吕宋的铁花、台湾日据时代生产的瓷砖等等。
村里最有名的华侨,是曾国办先生。曾国办先生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在1927年和弟弟曾国聪一起投资建设了厦门思明电影院,但是,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投资者,他对厦门的贡献并非仅仅在于此。
早在1920年代,曾国办就投资了当时的环岛路(曾厝埯到镇北关的一段乡村公路,因城市建设已经发生变迁了),三、四十年代又合股投资了厦门到同安的海上运输。改革开放之后,这位华侨已是年迈的老人,尽管他在曾厝埯的多数产业早已经毁于日寇手中,但是他在菲律宾再次表示委托子孙回家乡投资。遗憾天不遂人愿,他不久后就去世了,一切独资、合资、合作也就烟消云散。
村里路边的一块石碑还记录着他的事迹。
战争的遗迹也充分表明华侨与曾厝埯血脉相连的关系。村里的老人说,抗战期间村里比较好的房子都被日本鬼子烧毁,小洋楼首当其冲。老人们猜测日本鬼子纵火“番仔楼”,是对闽南华侨泄愤。
后来由于多种原因,一个特殊的阶级--闽南华侨从这个自然村渐渐淡出了。 据不完全统计,在曾厝埯五街十八巷的阡陌小巷李共有民宿325家。这里就像个迷宫,初来乍到的游客来到这里往往会晕头转向,电话再怎么指点,路痴们还是摸不着北,问路也讲不清楚。最后呢,店里的老板和伙计不得不出门去迎接。曾厝埯客栈老板的热情可能很大一部分就体现在这里,大老远地就出门招呼客人,宾至如归的感觉让游客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对曾厝埯客栈进行追根溯源,不得不再翻阅曾厝埯华侨史。行走在曾厝埯,会看到至今仍保留完好的不少红砖古厝和南洋风情的番仔楼。一定规模的住宅群往往会综合两种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古建筑的前面两落的屋顶为马鞍脊或燕尾脊,最后一落却是南洋风味的番仔楼。
如今,这些华侨房屋除了一小部分由华侨的后代或亲戚居住外,大部分都被用来经营。曾经承载的华侨文化正以家庭客栈的形式获得了新生,走了鼓浪屿的老建筑一样的路子。因此这些客栈在我看来并没有一些专家们所说的没落。一个特殊的阶级--闽南华侨从这个自然村渐渐淡出了,一个新的文艺群体和游客群在这个村落里活跃非常。
据漫行曾厝埯,总可在沿街和拐角处遇见风格各异的客栈,五街十八巷,五花八门装修:新建筑不少都是蓝色调,番仔楼一般是橙黄色调或保持古朴色,闽南古厝清一色一色大红的外墙;有的大面积涂鸦,有的模仿欧洲小镇在墙上挂满盆栽鲜花,这种调调倒还真像那么回事,仿佛笔者真漫步在阿姆斯特丹的小镇里;所见之处,瞧见大部分客栈都有庭院,有的走夏威夷风,藤蔓下吊着摇椅,冲浪滑板、游泳圈摆设,太阳伞下木椅散落有致;有的还在庭院内人造沙滩,铺一条鹅卵石健步道,滨海情趣十足;还有的契合渔村的定位,拉一艘破船摆在庭院,意指咱是渔民的后代,这才是渔村文化,不过若是老板真能带着房客出海打渔,我才佩服你经营理念够深入够传承。
月朗星稀垂幕曾厝埯,灯光让整个村落黑白分明,越发妖娆迷人,小巷尽头,最夜深处,掩盖着多少躁动的青春。夜的曾厝埯,真心爱。自助游,慢行步道,漫住客栈,妙不可言。
梦旅人音乐客栈,是曾厝埯最早开办、最具特色、最具文艺气质的客栈之一。音乐是客栈的主题,自由的艺术气息和浓厚的音乐氛围带给你全新居住体验。客栈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青年学生和背包驴友。在这里,有机会欣赏到音乐艺人面对面的即性表演,和来自全国乐队的现场音乐live。老板阿雷2004年来曾厝埯开客栈,一开就是10个年头,岁月催人老,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让他咋曾厝埯乐不思蜀。
月光岩客栈号称曾厝埯最大的家庭客栈哦,院子很大,景深很有范,景观错落有致,假山后还有真山哦,可谓楼外有楼、山外有山。房间很大,布置独特,很有特色。
方糖客栈位于曾厝埯152号,不仅仅是一家客栈。方糖有个温馨的小院子,有老板精心种植的花草还有装修别致的小吧台,晚上游玩累了可以在院子里一起和驴友聊天喝茶,很带感的哦。
水生门咖啡旅馆:这家旅馆可以说是曾厝埯原生态的清代民居改造之后的旅馆典范之作。当您枕着百年历史、入耳古老故事的回响,您将和这座闽南古厝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呢?温馨复古的阁楼、安静闲逸的小院、细腻精致的木雕,每一处都值得去寻味和循迹。风生伴以水起,轻吟和以门轴,如梦。
厦门星月客栈、城果客栈和童年小筑、天泉客栈和梦情海客栈,哦啊间(OR间)客栈等在曾厝埯这个厦门现存唯一的原生态渔村,这个小渔村就在环岛路边上,这里可以看美丽的日出,呼吸新鲜空气。一路上有许多风景,书法广场(文房四宝),音乐广场(艺术性与纪念性,知识性为一体),椰风寨(黄金海岸),厦大白城(美丽的沙滩),南普陀寺(闽南文化渊源流长),厦门大学,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起始点与终点)。
三缺一,以前以前是家文艺小客栈,现在是一家休闲饮品小屋。不是什么麻将馆。这里的位置刚好是在曾厝埯的中心地带。比较幽静,适合逛街走累的,不喜拥挤喜欢安静的人进去坐坐,点杯饮品坐下来看看书休息休息。他们知道曾厝埯以前的故事,还可以义务指路,里面有洗手间可免费提供给客人。
厦门三个厦大人客栈位于厦门风景如画、环境优雅、交通便捷的环岛曾厝埯海滨,与鼓浪屿、国际马拉松赛道、胡里山炮台、白城沙滩、厦门大学、南普陀寺、台湾民俗村、景洲乐园、椰风寨、国际会展中心等景点紧密相邻;相邻的书画广场、音乐广场、小白鹭艺术团和各种工作室让您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息,是厦门岛内闽南文化保持最好的原生态自然村。
厦门梦情海客栈位于曾厝埯内,客栈主楼高3层,客房总数18间,步行五分钟即到环岛路和海边,闹中取静,环境宜人,附近餐饮娱乐等生活设施完善,交通出行便利,方便前往厦门大学、鼓浪屿、椰风寨和中山路。客栈拥有客房18间,房内基本设施完善,整洁温馨,客栈服务周到,是您休闲和旅游的理想之选。

㈥ 翔安区马巷曾氏族群的由来

摘要 据龚洁介绍,最早来到福建的是曾延世,称为曾氏一世祖。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他携眷由河南光州固始随“闽国开山祖”王潮兄弟入闽,居晋江龙头山,以“龙山”为堂号。

㈦ 厦门曾厝怎么念

曾厝念作:zēng cuò,曾的声母是z,韵母是eng,声调是一声;厝的声母是c,韵母是uo,声调是四声。

曾厝埯,中国最文艺渔村,为“曾厝埯文创村”的简称。别名“曾里”,又称“曾家沃”、“曾家湾”,位于厦门岛东南部,有兔耳岭之草,太姥山之石,火山岛之礁,自然人文为一体。

曾厝埯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周边景点包括厦门大学、胡里山炮台、厦大白城、环岛路、南普陀寺、万石植物园等。



(7)翔安曾厝有什么历史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曾厝埯的奇闻绝不都是沉重的,1929年,曾厝埯飞机场曾迎接了“中国第一个单人驾机飞越欧亚大陆的飞行员陈文麟飞机的降落。

陈文麟的“厦门号”飞机从伦敦起飞,途径欧亚十几个国家,行程1.5万多公里,在5月12日飞抵厦门。当年这个事件,成为海内外媒体的热谈,更别说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曾厝埯村民。

叹岁月如歌,往事如烟,这里的一切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如今,曾厝埯被列入城区改造范围,规划建设成为厦门东南海滨的文教、疗养、旅游、居住区,建设安置房、片区市政道路、公建配套、集中绿化景观等。而曾厝埯的自然村岁月,只能留在人们的回忆里了。



㈧ 什么是曾厝埯

也许世界上很少有这样一个村落,包容了如此多的风俗信仰:不仅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四种宗教齐全,更有厦门独有的、香火旺盛的民间圣妈崇拜,实在可算得上是极具代表性的闽南原生态自然村。
曾厝埯作为厦门港口城市的农村和渔村,在“村改居”之后,仍得天独厚拥有如此之多的历史遗存,也算一桩幸事。
四种宗教信仰齐聚
信众最多的应该是村口的福海宫与拥湖宫都侍奉闽南的保生大帝与妈祖林默娘,他们在此村有90%的信众,这个特点与闽南所有其他地方一样。每到节日,这里总是热闹非凡。靠在曾山边上的太清宫,也是供奉着保生大帝,门口的标志清楚地画着八卦。
启明寺以前是尼姑庵,解放前只有三个比丘尼,她们经常到村里串门走动,村民都很熟悉。如今,佛教正在这里蓬勃发展着。
基督教在该村至今留有遗迹,也有相当多的信众。去年,有来自台湾年迈的李牧师,他操着北方的安徽口音在圣诞节的前夕登陆曾厝埯,他摊开的双手,见证的老人们跟着说:“阿门”。
关于本村的伊斯兰教,并不太确定。只是有人认为,这个坟墓整体使用石头、石棺,墓碑上又没有文字,很像已经被论证的泉州伊斯兰圣墓。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
令人感动的圣妈崇拜
然而,曾厝埯最感动人的宗教遗迹是海边的“圣妈宫”。如果你经常从环岛路走过,你一定会对一座小型的宫庙产生好奇。是的,圣妈宫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算得上是曾厝埯的标志性建筑了。
曾厝埯的老人说,圣妈的信仰来源于海边的“漂客之茔”。圣妈宫里的“神”只是很平凡的姑娘,她或许是婚姻不幸,或许是守望、盼望梦中的南洋,也许是想去台湾,也有可能因为生活实在太艰难,所以她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早上出海讨鱼的渔民看见了她,就将她拖了回来,安葬在这个海边的地方。
经过了不知多少岁月,这些无家可归的外乡人和本地人,就由闽南当地的好心人招魂、办理殇事。他们由当时社会低层善良、无助的人晋级为至高无上的正神,成为苦难、草根阶层的保护神,开始保佑一方净土。

㈨ 曾厝怎么读

曾厝读作:zēng cuò,曾的声母是z,韵母是eng,声调是一声;厝的声母是c,韵母是uo,声调是四声。

曾厝埯(Tsan-tshù-uann),中国最文艺渔村,为“曾厝埯文创村”的简称。别名“曾里”,又称“曾家沃”、“曾家湾”,位于厦门岛东南部,有兔耳岭之草,太姥山之石,火山岛之礁,自然人文为一体。

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周边景点包括厦门大学、胡里山炮台、厦大白城、环岛路、南普陀寺、万石植物园等。



(9)翔安曾厝有什么历史扩展阅读:

历史文化

曾厝埯(zengcuoan)具有厦门独有的、香火旺盛的民间圣妈崇拜,实在可算得上是极具代表性的闽南原生态自然村。曾厝埯作为厦门港口城市的农村和渔村,在“村改居”之后,仍得天独厚拥有如此之多的历史遗存,也算一桩幸事。

信众最多的应该是村口的福海宫与拥湖宫都侍奉闽南的保生大帝与妈祖林默娘,他们在此村有90%的信众,这个特点与闽南所有其他地方一样。每到节日,这里总是热闹非凡。在曾山上的太清宫,供奉着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道教神仙。



阅读全文

与翔安曾厝有什么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