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明朝多少年历史
明朝276年历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明朝货币政策
明朝实行中央集中的货币政策,货币铸造、印制、发行、流通、管理均听命朝廷,力求货币稳定,作为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太祖定都金陵,仿元钞法,以宝钞为主币,在全国推行。
因其钞法措施不当,事与愿违,只行了几代就销声匿迹。多次禁民间用银锭,但时禁时放,后来只好由官府带头将银作货币。
中叶前,宝钞已不用,形成银锭、铜钱并行币制,直到明亡。由于明朝政局和内外关系总处于紧张状态,国内无法安定,其货币制度也未稳定过,最后天启崇祯两代内外交困,恶钱泛滥成灾,引起恶性通货膨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明朝
❷ 明朝多少年历史呀
明朝有276年历史。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亡于崇祯皇帝朱由检。
明朝共有16个皇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相关资料介绍: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灭元后,蒙古族各部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逐渐强大起来。其中与明廷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一支称作瓦剌的蒙古部落,已成为明廷最大的边患。明军出征仅一个月,大军回师至土木堡时,被瓦剌军追上,英宗被俘,王振为乱军所怒杀,史称“土木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明朝
❸ 明朝有多少年历史
276年历史。(1368年 ―1644年)
自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到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灭亡明朝,明朝一共统治了276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44年,明思宗自缢于北京煤山,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结束。随后,清朝军队击败大顺军并入主中原。之后明朝宗室在南方重建大明,史称南明,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亡。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明郑时期结束。
明朝建立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四日,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立马氏为皇后,朱标为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设官分职,封赏文武百官,开始了明王朝三百年的统治。
后又派徐达、常遇春率领大军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北伐残元。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的战略决战。
洪武元年,北伐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大都城下。元顺帝见大势已去,由居庸关逃往上都开平(内蒙古多伦西北)。元大都的陷落,标志着元朝统治的结束,但并不意味着明朝的统一。
元王朝在各地的残存力量和元末起义中建立起来的诸多割据政权,都在威胁着明朝的统治。为此,明太祖称帝后,在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同时,秣马厉兵,南征北战,经过20年之久,于1388年最终实现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