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尤溪县属于哪个市
尤溪县属于三明市。
尤溪县,别称沈溪,位于三明市东部,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以北,毗邻闽清、永泰、沙县、大田、南平、德化。尤溪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二位,辖11镇4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尤溪县常住人口为341638人。
尤溪地处福建地理中心,素有“闽中明珠”之称,是四市(三明、福州、泉州、南平)六县(大田、沙县、德化、永泰、闽清、延平)交接毗邻之地,是省会福州1小时经济圈、厦门2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三明中心城市的东大门。
历史沿革: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尤溪县直属于福建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尤溪县改隶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南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尤溪县隶属第二专区(专区公署驻南平)。1970年起,尤溪县划归三明地区。1983年7月,三明地改市,尤溪县隶属三明市。
B. 尤溪是什么
1 如果指的是江河名称的话:尤溪是闽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戴云山北麓大田县屏山乡的溪头村,源头为屏山溪,红湖至白马寨称均溪,白马寨至尤溪县城关称坂面溪,尤溪县城关以下称尤溪。尤溪自南向北于尤溪口注入闽江,集水面积5436平方公里,河长202公里,河流流经山区峡谷地带,坡陡、流急、水险,降雨与水位具有山区河流特点。尤溪西洋水文站水位最大变幅13.45米,历年最大流量618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7立方米/秒,多年年平均流量144立方米/秒,历年平均年迳流量45.50亿立方米。
2 如果指的是地方名称的话:尤溪是福建省三明市管辖下的一个县,即尤溪县。电话区号:0598,邮编:365100,车牌:闽G3XXXX。尤溪县因地处福建正中间,美称为“闽中明珠”,南宋儒家大师朱熹诞生于尤溪。全县总人口四十多万,经济水平还行,消费水平高,房价更是高不可攀。近几年随着水东大开发,尤溪的建设越来越美丽,据说向莆铁路(福建莆田到江西向塘)尤溪站有望于今年年底竣工。更有福银高速公路(已竣工)、重莆高速公路、厦沙高速公路、兴尤高速公路贯穿尤溪。
C. 尤溪县属于福建省哪个市
尤溪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宋代着名的大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就诞生在这里,这就是亨有"闽中明珠"美誉的尤溪县。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时器时代尤溪县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建县,以境内的尤溪为县名,别名沈溪。建国后属南平专区管辖,1970年改辖三明地区(市)。
位于福建省中部,闽江西南侧,戴云山脉西坡,属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8.9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600-1800毫米,全年无霜期312天以上。东邻闽清县和永泰县,南接德化县,西连大田县和沙县,北与南平市交界,是三明市的东大门。境内交通便利,县城距福州162公里、三明116公里、南平89公里、尤溪口火车站47公里;建设中的"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尤溪县,并在尤溪县境内设立2个互通口。尤溪口和西滨的码头可供500吨级船舶直达福州马尾港。
尤溪县土地总面积3463平方公里,仅次于建瓯市,居全省第二位,现有耕地面积34.3万亩,其中水田33.4万亩;园地面积25.8万亩,其中果园19.5万亩,茶园6.3万亩;未利用土地面积近50万亩,其中宜农荒地7.1万亩。尤溪县水域资源丰富,河流水面4.5万亩,沟渠水面1.4万亩,水口电站、水东电站、拥口电站、街面电站、柳塘水库等,可大力发展库湾养鱼、网箱养鱼,同时可利用库区消落区建成精养鱼塘及鳗鱼养殖基地。尤溪县现辖8个镇(城关镇、梅仙镇、西滨镇、尤溪口镇、洋中镇、新阳镇、管前镇、西城镇),7个乡(联合乡、汤川乡、溪尾乡、中仙乡、台溪乡、坂面乡、八字桥乡),260个村(居)委会,3076个村民小组,人口42.1万人。
"一人二特三山四水"作为尤溪县旅游资源的特色所在。一人即朱熹,朱熹在诞生地尤溪的文化遗存,在深厚的朱子文化积淀中无疑是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南溪书院"建筑群中的开山书院、半亩方塘、观书第、活水亭、溯源处、以及文庙大成殿、韦斋旧治文物、以朱熹手植樟树为中心开辟的"沈郎樟公园"、朱熹文物展览厅大楼等。特别是朱熹家谱的发现,更使尤溪成为海内外宾客敬仰先贤和朱子后裔寻根谒祖的圣地。二特即特色林业、特色农业,三山即后楼枕头山、梅仙的倒排岩山、坂面的蓬莱山,四水即水口水电站库区、雍口水电站库区、水东水电站库区和"十五"将动工兴建的街面大型水电站库区。已经形成覆盖全县的旅游网络。
尤溪县地质复杂,矿产多样。目前已发现钨矿、黄金、锰、褐铁矿、铅锌矿、大理石、石灰岩等28个矿种,已开发利用的18种。位于大断裂附近的梅仙、中仙、台溪、坂面等地是矿产集中分布地区。梅仙铅锌银矿,铅锌远景储量300万吨,银2000吨,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矿床。
尤溪县农业发达,是全国、全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享有闽中粮仓;是福建省食用菌主要生产县之一,现成为全国11个食用菌产值超亿元县之一,山、水、田资源丰富。山地鸡、金柑、芦柑、笋干、土纸、板栗、香菇、蘑菇、姬松葺、金针菇、灵芝、木耳、茶树菇、绿笋、茶叶等土特产品久负盛名,驰名省内外。"九五"期间,尤溪县在"特色农业、高优农业、创汇农业、产业农业"等方面做足文章,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立足县情,深挖潜在资源,充分发挥县里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尤溪山地鸡等特种养殖业、食用菌、名优茶果、烟叶、竹业、水产六大主导产业的形成对全县产业链的延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列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列入市级龙头企业4家,尤溪山地鸡、汤川反季节蔬菜、反季节食用菌等7个项目与福建超大集团建立了农业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尤溪县是全国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林地面积378万亩,居全省第二位,森林覆盖率75.2%,森林蓄积量1679万㎡。植物种类多达1300多种,其中有秃杉、南方红豆杉等2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9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主要用材林树种有杉木42%、马尾松45.8%、和阔叶木12.2%,毛竹蓄积量4500万根以上,现有培育九大基地:商品用材林基地150万亩、造纸用材林基地40万亩、胶合板材林基地10万亩、松脂采脂林基地10万亩、毛竹丰产林基地10万亩、食用菌林基地5万亩、茶果林基地9万亩、药材林基地1万亩、绿竹林基地100万簇。平均年出材量250万㎡,毛竹近400万根。茂盛的森林繁衍了众多的野生动物,全县野生动物270多种,其中有云豹、弥猴等4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27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全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试点县。
尤溪县2000年成功举办了尤溪县特色产品展销会,成交额达4221.29万元。推行品牌工程,"东岩云雾茶"荣获第二届国际茶博览会优质奖和全省名优特博览会金奖,"秀峰"牌蔬菜、笋系列加工产品被列入市"三个一批"创名牌企业、产品,金柑、姬松茸、杏鲍菇等产品申报省级名牌农副产品。汤川普济茶(苦竹茶)、华口水仙茶、音头山仙茶和明山圣王茶是我县四大地方特色名茶。三洪金柑、后禄坪芦柑、九都柚是我县的名特水果。
享有"金柑之乡"、"食用菌之乡"、"尤溪山地鸡之乡"的尤溪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幅员广阔,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是投资的理想场所,贸易的忠实伙伴。尤溪县42万人民竭诚欢迎您前来参观考察、洽谈贸易、投资兴业。
D. 福建省一个县,人口超40万,建县历史近500年吗
福建省,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福建省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下辖9个省辖市,12个县级市,44个县,29个市辖区。其中,就大田县来说,总人口超40万,距三明市129公里。在历史上,大田县于明朝时期建县,距今已有接近500年的历史了。
四
最后,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正式从尤溪县分出部分地区设立大田县。据《郡县释名》:“曰大田者,邑近城乡,有大田里,从里名也。”由此,就大田县这一建制,始于公元1535年,距今已有接近500年的历史了。公元1734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永春县升为永春州,大田县隶属永春州。到了1913年,大田县属厦门道。1928年,大田县直属于福建省。1983年4月,将原地辖三明市改为省辖市,并撤销三明地区,大田县属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大田县总面积达229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41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E. 福建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建县历史近1100年吗
福建省,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福建省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下辖9个省辖市,12个县级市,44个县,29个市辖区。其中,就德化县来说,人口超30万,为中国古代三大瓷都之一,另外两大瓷都分别为江西景德镇和湖南醴陵。在历史上,德化县于五代十国时期建县,距今已有接近1100年的历史了。
四
最后,后晋开运二年、闽天德三年(945年),德化县隶属闽国东都(今福州)。宋朝时期,德化县属泉州。元朝这一历史阶段,改为泉州路,德化县属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改泉州路为泉州府,德化县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清朝取代明朝后,德化县属福建省泉州府。到了1914年,德化县属厦门道。1928年,德化县直属于福建省。1971年,德化县属晋江地区。1985年,德化县属泉州市。截至2018年底,德化县总面积达223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34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F. 尤溪的来历
尤溪县,别称沈溪,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置县时隶属福州,1983年始隶属三明市。位于三明市东部,地处闽中、戴云山脉以北,毗邻闽清、永泰、沙县、大田、南平、德化。尤溪全境面积3463平方公里,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二位,辖10镇5乡,2017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50133人,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G. 尤溪怎么样啊
到三明尤溪除了领略美丽的山水风景,还要亲自品尝当地的水果。为大家介绍几种具有尤溪特色的水果。
一、尤溪金柑(“三洪”金柑)
尤溪县的八字桥乡、管前镇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成为盛产优质金柑的主要产地,而以八字桥乡的洪田村、洪牌村,管前镇的洪村三个相连一片“三洪”村出产的金柑最为优质。这三个村是福建省的金柑主产区之一。故“三洪”金柑代表了尤溪金柑而盛誉省内外。
金柑色泽金黄、果大、核少、味甘甜微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据测定,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占17.2%~18.%,~15%,总酸0.75%~0.99%;每百克含维生素c41.5~45.5 毫克,并富含维生素A 、B,果实还含有维生素P,果皮中富含类胡罗卜素。
据资料记载,尤溪金柑人工栽培始于清同治四年(1865)发展至今。
二、尤溪“九都柚”
“九都柚”又名“九都抛”,为尤溪县梅仙镇梅营村的独特产品,历史上梅营的行政区划属九故得名。梅营处于尤溪河中游河畔,其地质为古代泥沉积形成的小河谷平原。由于特殊的土壤结构和气候环境,所产的柚质地优良,果实形状略呈倒卵,淡绿色,有香气。果重1.3~1.5公斤,皮薄,仅0 .6厘米左右,肉呈粉红色,味甘甜,少核,该柚,贮期可达半年,贮于屋内满屋生香。据民间资料记载,此柚始植于明代中叶,盛产至20世纪50年代。清代就有销往福州、南平等地的记载。50年代后期由于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产量逐年下降。现有关部门正采取措施拯救这一珍贵的果树品种。
三、尤溪芦柑(厚禄坪芦柑)
尤溪芦柑是尤溪县的特色产品,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尤溪河上游的坂面、台溪两个乡。以坂面乡厚禄坪村的芦柑质量最为优良而闻名省内外,因而有“厚禄坪芦柑”独特的称呼。厚禄坪出产的芦柑果大(大的果径达12厘米以上)皮松软易剥,肉质嫩,果味密甜爽口,核少(或无核),可食率高。据测定,可溶性固形物达15%,每百克果汁含维生素C38~42毫克。果品耐贮运,贮藏期达100天以上。
四、尤溪果蔗
尤溪果蔗也称为尤溪甘蔗,是县内种植历史悠久较有特色的一种食用蔗种。该品种蔗皮薄,呈嫩绿色,其节比一般甘蔗软,易啃此。蔗肉幼嫩,含糖份高,味甘爽口,蔗糖不粘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尤溪果蔗历史上主要种植地在梅仙的梅营、坪寨及西城镇的解建、联建等村。
五、尤溪苏柑
苏柑,也称酥柑,是橙柚天然杂种果种,经长期选择形成地方优良品种。尤溪县栽培苏柑的历史有百年以上。民国16年(1927版)《尤溪县志》物产篇中记载:“有仙柑、雪柑、苏柑,微酸酢,九都(现梅仙镇部分村)产者最佳。”苏柑的主要产地在梅仙镇的汶潭、梅仙、半山、坪寨,城关镇的水东、埔头,台溪乡的清溪、山兜、 象山等村以及西滨镇、坂面乡的部分村。由于受土质等方面条件限制,苏柑的产量不很高,苏柑果实可食率为76%~78%,果汁含量40%~45%,可溶性固形物14%~15%,总糖5%~8,总酸1%~1.3%百克果肉含维生素C30~45毫克。
苏柑果大,色橙红鲜艳,具有独特的香气,汁多,维生素C含量高并含多种维生素。食用苏柑有助消化、增强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防止坏血病的作用。其色、香、味均比雪柑原汁好
六、银杏
银杏,别名白果树、公孙树、鸭掌树、银杏是我国特有的古老孑贵植物,为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由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此树种已基本绝迹,故有现代的“活
化石”之称。
尤溪县是福建省现存古银杏树最多的县份,人工开发种植银杏的历史也较久。
据调查,现存的古银杏树有353株,主要集中份布在中仙乡的善邻、吉安、剑溪
及联合乡的连云、下云、云山、东边等村。古银杏树一般零星分布。中仙乡善邻
村龙门场、山坑有集中连片的古银杏林,共有155株,是福建省最大的古银杏。
据传,这两片古银杏树群始植于南宋年间,最长树龄达800多年。银杏果(白果)
是高蛋白的干果品,味香甜,有微毒,可人药。历史上,中医用于剑肺定喘,主治
痰哮喘咳、遗精、带下、小便频等,并有驱蛔虫等功效。白果外皮可提炼烤胶,
银杏树木材材质细致、轻软,是建筑、家具及工艺品、雕刻的上等材料。银杏叶
经研究发现,其主要成份银杏内酯、黄酮醇,分别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
改善血脂,增强血液循环,避免脂细胞受低氧的伤害和清除自由荃的功能,除有
扩张血管的作用外,还可防止动脉硬化,据研究。银杏树能释放氰化氢,通过空
气传播,吸入人体,有抗癌作用。因此可说,银杏树全身是宝
七、中仙无核柿
无核柿,因其果实无核而得名;又因形似枣,又名枣柿;因含糖份高,又名糖柿。无核柿主要产地在中仙乡的华仙、上仙两个村,也有部分村零星种植。据《中仙乡志》记载,该柿在华仙村的栽培历史已有250年以上。
无核柿因其无核,含糖份高,深受人们喜欢。无核柿果实长圆形,果皮薄,果肉黄色半透明,生果质地坚实。果实平均重28.5克,横径3.1厘米,纵径4.7厘米,总糖含量为43.63%,还原糖29.52%,可溶性固形物33%,总酸度0.38%,维生素含量4.96%,固酸比为86.84:1。
无核柿有耐寒、耐早、抗土质瘠薄的性能,适宜于生度在较高海拨(650米左右)的中仙乡。
H. 尤溪这个名字的由来50字
福建省尤溪县的历史沿革
有人说,尤溪因尤溪河而得名;那么,尤溪河又因何而得名?也有人说,尤溪最早叫沈溪,因朱熹别名沈郎......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而尤溪县之地的历史沿革是:后唐之前无地名(属剑州辖地)---闽国设沈溪县---闽国末年改称尤溪县至今。朱熹是尤溪设县后205年诞生的,与尤溪之得名毫无关系。那么,尤溪县得名源自何处呢?
史载, 唐末天下大乱。相传,当时祖上居住河南光州固始的读书人王审知(即后来的闽王),他和两兄弟携带家眷及老母,以武力自卫逃难到福建。到达福建后,受众人推举为首领,率众拿下泉州。朝廷见势只好顺水推舟封王审知的长兄为刺史。公元892年,福建观察使陈岩去世,他长兄以兵力取得观察使位置。公元897年,其长兄病逝,王审知继位为福建观察使,后加平章事,封为琅峫郡王,以后又加封为闽王。闽王统五州治闽29年,实行保境安民政策与周边割据势力缔结友好,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文化大发展,使福建成为东南对外贸易中心。被尊称为开闽王。
闽王带领河南固始乡亲南下福建一路历尽艰辛磨难。当他们的队伍经过南安到达古尤溪、永安一带的大山之间,相传原名沈诚的尤氏始祖思礼公当时还是一个瘦弱孩童,也跟随父母从河南奔数千里来到此地,汇聚进闽王的逃难队列之中。约在公历892年,思礼公在泉州正式参加闽王队伍。后来,沈诚成长为闽国政权军政骨干,扶助闽王定鼎安邦,成了闽王的亲信幕僚。史载:闽王攻占福州后,励精图治,巡察州县,整顿行政。已成为闽王女婿的沈思礼(沈诚)受闽王之命,率沈氏族人聚居古尤溪之地,并加强镇守、开山造田、休养生息、人丁渐旺、经济发展、文化兴起,还负责照看闽王之母徐氏夫人墓。为表彰沈思礼的政德,闽王正式命名古尤溪之地为“沈溪县”。今尤溪县地名只能追溯到“沈溪”。沈溪之前的古尤溪为地广人稀的荒芜之地,无行政建制。
后唐同光二年阳月(公历924年10月),思礼公随闽王进京。后唐庄宗与闽王交谈时,思礼公跟随左右。唐庄宗对闽王说,汝婿则吾婿,并加封为“唐驸马”。现福建省南安市南厅村附岭有“唐驸马尤公墓”。南厅村有尤氏人丁2万余人。
据尤氏家谱记载,尤氏“开自后唐”,得姓于后唐同光二年(公历924年)。史载,沈思礼改姓“尤”是由皇帝(唐庄宗)所赐。后唐同光三年端月(公历925年1月),闽王从京城回到闽都(福州)后,遂改“沈溪县”为“尤溪县”。
从此, “尤溪”地名沿用至今,是中国100个千年古县之一(尤溪县名已经使用1088年)。尤溪县人民为怀念沈思礼及其沈氏族人对沈溪县的开发施政、发展文教的恩德,把沈溪作为尤溪的别称,尤溪县城别称沈城。由此可以看出,尤溪县这块热土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后唐驸马---沈思礼息息相关。从尤溪县城别称沈城,尤溪县别称沈溪,也反映了尤溪人民对沈思礼开发、文治尤溪县的拥护和爱戴。尤溪从默默无闻的荒芜之地,到闻名于世的朱熹故里,唐驸马---沈思礼功高至伟。
尤氏始祖---沈思礼遗像
尤氏始祖思礼公原姓沈,于唐朝末年随唐闽忠懿王自河南入闽,尤氏家谱记载,先居于剑州(辖尤溪、南平、永安等地)后定居温陵(泉州)。
I. 尤溪县得名于尤溪,为什么叫尤溪,不叫别的
唐末,尤氏始祖尤宗原姓沈居沈溪,后去泉州参加王审知部队,才华出众有幸婿于王。王审知封王后,他为驸马都尉避讳岳父闽王名字的“审”音改沈为尤始着尤氏,当时姓沈的只有他一人改姓尤。尤宗居于泉州,封域南安至今保留有和王郡主合葬的驸马墓,泉州是全国最大的尤姓聚居地,其三子后裔迁居江苏无锡繁衍成第二大尤姓聚居地。沈溪是驸马尤宗家乡,在闽王当政时候跟随尤宗而非常荣耀地改名尤溪。
姓氏词典说尤氏来自沈氏,依据的是宋朝李纲所着《梁溪漫录》。李纲祖籍福建邵武,其祖父开始迁居江苏无锡。李纲与居于福建南平的尤宗后裔尤深同榜进士(尤氏家谱和南平地方志有记载),与居于无锡的尤宗后裔兵部尚书尤辉同朝为官(尤氏家谱和无锡地方志有记载)。他在所着的《梁溪漫录》记下尤氏祖上系姓沈的避讳王审知的审音去水为尤的家史,离尤氏得姓才一百多年,是历史巧遇。
有的资料说少数民族有尤姓,实际系误传。尤姓是典型的汉民族单音字姓氏。少数民族的姓氏都是多音的,其中的“尤”音只是音节。史上有少数民族尤利多等,译名“尤利多”整个只是姓氏或名字,其后无从可考。
尤溪在闽王时候只有姓沈的没有姓尤的。多年以后,尤宗的后裔有一支随闽王儿子政权迁居南平,尤氏家谱记载“盛于剑浦”,在南平出现十几个尤氏村落,其中几户人迁到尤溪,尤溪才有姓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