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定州市属于哪个市
定州市属于保定市,定州市位于北纬38°14ˊ-38°40ˊ,东经114°48ˊ-115°15ˊ之间,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河北省中部偏西,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
定州位于北京、天津之翼,保定、石家庄之间,定州市区距北京196公里,距天津220公里,距石家庄68公里,距保定56公里。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其自然景观相应为山麓洪积冲积扇平原、冲积平原和海滨平原三个景观地带,地面坡降在1.4%~0.7%之间,形成了略有起伏的土丘、洼地及沙岗、河滩等冲积扇平原的微地貌。
(1)历史上的定州市哪里扩展阅读:
定州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北方古代地域文明的摇篮之一,历史上曾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过几千年,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传统文化――中山文化。
战国中山国是由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白狄族建立的。历史上,中山国国都几经变迁,先是新市、然后是中人城、再然后是顾(今定州城)最后是灵寿。
纵观上述几个中山国都,随中山国的动荡和灭亡,均开始衰落,唯独定州继承了中山文化的正统,一直延续了中山文化的命脉,并将其发扬光大。在上述几个中山国都中,定州是唯一一个中山文化没有出现过断代的城市。
Ⅱ 定州属于石家庄还是保定
北保定市下辖5个区、15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合计24个县级行政区,比海南省数量都多。在众多区县市中,其中一个县级市显得比较突出,它就是定州市。
定州市位于石家庄和保定两个大城市之间,为何说它比较突出呢?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规模,定州总人口约124万,是保定人口最多的县市,是唯一一个超百万的县市;二是经济方面,定州2016年GDP居保定各区县第一。定州是河北中部区域中心城市,是京津冀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也可以说是保定第二大城市。
说到定州标志性建筑,要属开元寺塔了,该塔位于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被称为“中华第一塔”。1055年建成。塔全部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84.2米,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比例匀称,外观秀丽。
定州是河北十大历史文化古城,古迹众多,除了开元寺塔,还有晏阳初旧居、定州清真寺、定州碑林、大道观玉皇殿、贡院等等。
定州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如今的定州的交通也是四通八达,京广铁路、京广高铁、朔黄铁路过境,有定州东站高铁站、定州站等主要火车站;京港澳高速、曲港高速在境内交汇。
各位朋友,你们有关于定州市的故事吗?欢迎留言分享!(文章仅供娱乐阅读,数据仅供参考,图源网络,如有纰漏敬请指出
Ⅲ 定州以前属于保定市,现在属于哪。
定州不属于保定,2013年6月定州市成为省直管市,由河北省委省政府直接管辖。
定州目前不属于保定了,是河北省直管市,辖25个乡镇(办),542个村(社区),面积1283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是全省重点培育的新兴区域中心城市。连续4年获评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晋级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强县。
行政区划:
1949年8月1日,设定县专区,辖12个县:定县、新乐、安国、博野、蠡县、安平、饶阳、深泽、无极、阜平、行唐、曲阳。
1952年,原属沧县专区的肃宁县划入定县专区。辖13县。
1954年,撤销定县专区,将定县、安国、博野、蠡县、曲阳、阜平等6县划归保定专区;肃宁县划归沧县专区;饶阳、安平、深泽、无极、新乐、行唐等6县划归石家庄专区。
1994年4月,定州市对原行政区划进行改革,撤销5区、33个乡,形成市辖3城区、9乡、13镇的行政区划。
2013年5月9日,撤销赵村镇,设立长安路街道。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定州
Ⅳ 周朝的定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定州市,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河北省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河北省中部偏西,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定州市
Ⅳ 河北定州属于哪个市 河北定州属于地级市吗 定州市
河北定州直隶属于河北省,是省直管市,不是地级市。
定州市是河北省中部区域中心城市,河北省直管市,具有省辖市级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定州是中山古都,拥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三大主要历史文化之一”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传承地。
定州市地处东经114°48ˊ-115°15ˊ,北纬38°14ˊ-38°40ˊ之间,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河北省中部偏西,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2013年,定州市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14个镇、7个乡。2015年末,总人口124.4万人。
(5)历史上的定州市哪里扩展阅读:
定州市的历史沿革
唐武德四年(621年),归唐,复置定州,管辖10县。设定州总管府,驻扎定州,管辖5州:定州、恒州、并州、灜州(州治在今沧州河间)、廉州(州治在今石家庄藁城市)。
唐武德六年(623年),设置定州大总管府,驻扎定州,管辖:定、洛、相、磁、黎、冀、深、蠡、沧、灜、魏、贝、景、博、赵、宗、观、廉、井、邢、栾、德、卫、满、幽、易、燕、平、营。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设置定州义武军节度使,驻扎定州,管辖3州:定州、易州、沧州。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设置定州路,驻扎定州,管辖8州。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定州为中山府,治所在安熹(今定州市),管辖7县。
金天会六年(1128年),定州归金国。
金天会七年(1129年),仍设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辖7县。
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年),归元朝,仍设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辖3县:安熹、无极、新乐。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中山府为定州,州治在安喜县(今定州市),从此中山府的名字不再出现。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安喜为定州,从此安喜二字不再出现,而定州二字成为现定州城所专用,并一直延续至今。
明洪武九年(1376年),仍设定州(此定州为一个州的概念),州治定州(为一个县的概念,即今定州市),管辖4县:定州、新乐、曲阳、行唐。
清顺治六年(1649年),仍设定州,州治定州,管辖3县:定州、新乐、曲阳。
清雍正二年(1724年),仍设定州,由隶属正定府改为直属直隶省(相当于今天省直管县的概念),州治定州,管辖3县。
民国元年(1912年),称定州,州治定州,管辖3县。
民国二年(1913年),改定州为定县。
民国三年(1914年),称为定县,属保定道。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定州设置第十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扎定县,管辖6县:定县、新乐、灵寿、行唐、曲阳、阜平。
1949年8月1日,设定县专区,专署驻定县。
1954年,撤销定县专区。
1958年,定县、曲阳合并为定县。
1961年,定县、曲阳分开。
1986年,定县升级为定州市。
1994年12月,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组建新的地级保定市,定州由保定市代管。
2013年6月,定州市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县。
参考资料来源:定州市人民政府—定州概况
Ⅵ 定州是哪个省的
定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隶属于保定市。定州市地处于北纬38°14ˊ至38°40ˊ,东经114°48ˊ至115°15ˊ之间,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河北省中部偏西,并隶属于地级保定市,平均海拔43.6米,年均日照2611.9小时,年均气温为12.4℃,年际间气温差异不大。年均地面温度为19.6℃;年均降水量为503.2毫米。全年多起东北风。定州位于保定和石家庄之间,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南北纵贯,朔黄铁路横穿东西
定州概况
河北省县级第一人口大市。现辖8个乡、13个镇、1个民族乡、3个城区办事处,486 个村街、31 个社区;总面积 1274平方公里,总耕地115.56万亩;总人口119万,其中农业人口88.77万,非农业人口27.22万;城镇常住人口近39万,其中三城区人口21.6万。城区规划区面积4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5.2平方公里。2005年被河北省确定为首批扩权县(市),2006年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分别居第47位和第99位。荣膺环渤海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之首。
Ⅶ 定州在古代的时候属于哪里
公元前26-22世纪,定州归九州之一的冀州管辖。
齐桓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49年),齐国国相管仲在今定州境内筑一城,即今天的定州城。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鲜虞国改称中山国,定都中人城(今唐县西南一带),定州属中山国。
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魏国攻灭中山国,顾(今定州城)归魏国管辖。
周安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80年),中山国国君桓公打败魏国,成功复国,顾又重新回到中山国手中。
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赵国攻灭中山国,定州归赵国管辖。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中国,先置36郡,定州归巨鹿郡管辖;后设47郡,定州归恒山郡管辖。
汉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定州仍称卢奴,为中山国国都。
魏太和六年(232年),仍称卢奴,曹衮被封为中山恭王,驻地卢奴(今定州城),管辖9县。
晋泰始元年(265年),仍称卢奴,为中山国治所。晋武帝封司马睦为中山王,驻地卢奴,卢奴(今定州城)管辖8县。
后燕建兴元年(386年),定州及其所辖地,仍称中山。鲜卑人慕容垂建后燕国,定都中山(这是定州在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建都),把卢奴(今定州城)改名为弗违,管辖8县。
北魏皇始二年(397年),定州及其所辖地,仍称中山。中山归北魏,设置安州,治所在中山,将弗违(由卢奴改称,今定州城)复名卢奴(今定州城)。
北魏天兴三年(400年),拓跋珪改安州为定州(这是定州的名称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定州二字出现),治所在中山,定州管辖5郡:中山,常山、博陵、北平、巨鹿。
隋开皇三年(583年),设置定州总管府,驻扎鲜虞县(由卢奴改称安熹又改称鲜虞,即今定州市)管辖定州、冀州、灜州三州军事。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定州为博陵郡,郡治鲜虞县(今定州市),管辖10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归唐,复置定州,管辖10县。设定州总管府,驻扎定州。
唐武德六年(623年),设置定州大总管府,驻扎定州。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设置定州义武军节度使,驻扎定州,管辖3州:定州、易州、沧州。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设置定州路,驻扎定州,管辖8州。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定州为中山府,治所在安熹(今定州市),管辖7县。
金天会六年(1128年),定州归金国。
金天会七年(1129年),仍设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辖7县。
蒙古太祖十四年(1219年),归元朝,仍设中山府,府治安熹(今定州市),管辖3县:安熹、无极、新乐。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中山府为定州,州治在安喜县(今定州市),从此中山府的名字不再出现。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安喜为定州,从此安喜二字不再出现,而定州二字成为现定州城所专用,并一直延续至今。
明洪武九年(1376年),仍设定州(此定州为一个州的概念),州治定州(为一个县的概念,即今定州市),管辖4县:定州、新乐、曲阳、行唐。
清顺治六年(1649年),仍设定州,州治定州,管辖3县:定州、新乐、曲阳。
清雍正二年(1724年),仍设定州,由隶属正定府改为直属直隶省(相当于今天省直管县的概念),州治定州,管辖3县。
Ⅷ 宋朝的定州是现在的哪里
宋朝的定州是现在的河北省保定市附近。
定州市,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是河北省保定市代管县级市,是河北省省直管县级行政单位(试点),是全省重点培育的新兴区域中心城市。连续4年获评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晋级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入围全国县域经济强县。面积128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定州市辖25个乡镇(办),542个村(社区)。
相关说明
定州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北方古代地域文明的摇篮之一,历史上曾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过几千年,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传统文化--中山文化。
战国中山国是由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白狄族建立的。历史上,中山国国都几经变迁,先是新市、然后是中人城、再然后是顾(今定州城)最后是灵寿。
纵观上述几个中山国都,随中山国的动荡和灭亡,均开始衰落,唯独定州继承了中山文化的正统,一直延续了中山文化的命脉,并将其发扬光大。在上述几个中山国都中,定州是唯一一个中山文化没有出现过断代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