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国演义》各大名将是怎么死的
一.被其他武将斩掉:夏侯渊、魏延、典韦
夏侯渊(第七十一回):定军山之战。蜀魏对阵汉中,定军山夏侯渊来迎黄忠。黄忠从定军山对山飞马而下斩却夏侯渊。
三国中两将交锋斩将下马无数,仅有黄忠斩夏侯乃是斩的无双武将。由此也可见,无双武将是多么的强悍,也可以看出黄忠实在是一员特别之将了
魏延(第一百五回):五丈原诸葛亮死前料定魏延必反,已预备锦囊遗计教马岱斩之。诸葛亮死后蜀兵退回,魏延果反。魏延带军来到汉中南郑城下叫掌握兵权的杨仪投降。杨仪受了诸葛亮遗计,笑曰:“汝敢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便是真大丈夫,吾就献汉中城池与汝延。”魏大笑,说诸葛丞相死了,现在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叫三万声都可以。于是于马上大叫“谁敢杀我?”一声未毕,脑后马岱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
典韦(第十六回):宛城之战。确切而言,典韦不应该属于这个类型的死法。典韦属于力战而死,无双武将力战而死也仅典韦一人,姑且把他分在这个死发里面。曹操来攻,宛城的张绣投降了曹操。而曹操看上张绣的叔叔张济(已死)之妻邹氏,然后张绣就愤怒了。于是在“是夜曹操于帐中与邹氏饮酒”之时盗去典韦之戟,要杀曹操。典韦为保曹操,奋力向前。此时“韦身无片甲”。最终“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然后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
二.处死:吕布、庞德、关羽、关平、甄姬
吕布(第十九回):下坯之战。曹操打城,吕布在白门楼守城,后睡着在椅上。吕布手下宋宪和魏续盗其画戟,并将吕布绳缠索绑。曹操上楼来问刘备如何处置吕布,刘备说丁原和董卓给曹操听。然后曹操令将吕布缢死。
哎,吕小强因武力太高,不可能在战场上被人斩落马下,所以就这样死了。可见武力太高不一定好呀。
庞德(第七十四回):樊城之战。庞德随于禁出战关羽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庞德死战。庞德夺一支小船,却被周仓撑一支大船撞翻,庞德落入水中,周仓知水性,于水中生擒庞德。庞德不降,关公令刀斧手斩之。
关羽、关平(第七十七回):樊城之战水淹七军之后,关羽就大意了,然后就大意失了荆州,然后就败走麦城。之后被擒。孙权本想留住关公,可想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沉吟半晌,推出关羽关平父子斩首。亡年五十八岁。
哎,武圣与吕布死法相似,可见如果武力太高反而很难战死沙场,反而容易死得很没面子。
甄姬(第九十一回):曹丕先纳甄姬,生了后来的皇帝曹睿。后来又纳了郭贵妃。因郭贵妃陷害,曹丕将甄姬赐死,然后立郭贵妃为后。但因为郭后无出,所以最后还是曹睿的皇位。
(可怜的甄姬粉丝们。甄姬死得好惭呐!)
三.中箭而后死亡:孙坚、庞统、黄忠、甘宁、太史慈、张辽、徐晃、张颌
除去病死,中箭是无双武将的主要死法了。看来以后应当更加小心弓箭兵才是呀。
孙坚(第七回):夏口之战。为了追一个什么垃圾“健将吕公”,孙坚单骑独来。在山林之中中了埋伏。山上石子乱下,林中乱箭齐发。孙坚体中石、箭,脑浆迸流。当场死亡。寿止三十七岁。
孙坚可是一代强将呀,并且在史上比《三国演义》中更加英勇。其实华雄不是被关公斩的,而是被孙坚斩杀。可惜太不自重了,死得不值呀。为将者还是要以自己为重呀,特别是主将呀,总想着大丈夫就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归其实是很不对。
庞统(第六十三回):成都之战。刘备和庞统分两路取雒城,刘备将白马的卢给庞统骑,让庞统走小路。结果在落凤坡埋伏的蜀将张任只望骑白马者射来。我们的凤雏庞士元就这样死于乱箭之下。时年止三十六岁。
黄忠(第八十三回):关羽张飞死后刘备要为两位小弟报仇,起兵七十五万要灭吴。因见关兴张苞屡立大功,叹曰:“昔日从朕诸将,皆老迈无用矣。”老将黄忠听后不服老提刀上马,追击捉到关公的吴将潘璋三十余里,中了埋伏。四面周泰、韩当、潘璋、凌统围住黄忠。黄忠退时,被马忠一箭射中肩窝,险些儿落马。黄忠中箭之后关兴张苞引两军杀来,救了黄忠。在刘备御前寨,黄忠箭疮痛裂,对刘备说了“臣今年七十有五,寿亦足矣。”之后就不省人事。
可惜弓术最强的角色最后居然死于弓箭。另外,射死他的马忠,正好也是擒获关羽的家伙,一员小将居然搞死了两员五虎大将。不过想来,黄汉升的死法相比关云长还是要英雄得多了吧!?
甘宁(第八十三回):黄忠死后,刘备更恨东吴。继续进兵,此时甘宁已患痢疾,(真衰呀),带病从征。甘宁在船中养病时,蜀兵大至,遇上刘备借来的的番王沙摩柯所带蛮兵。甘宁见其势大,自己又有病在身,拨马而走。却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甘宁带箭而走,然后坐于大树之下而死(估计甘宁信佛。)
太史慈(第五十三回):赤壁之战之后,曹操留张辽守合淝。孙权在合淝与曹兵交锋大小十余战,未决胜负。太史慈献计,要张辽手下的养马同乡戈定去合淝城中举火叫反,以乱城中兵马。可惜张辽智力值比太史慈高,识破此计,捉了戈定,将计就计,大开城门。太史慈却以为计成,挺枪纵马而入,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身中数箭,后被陆逊、董袭救出,见过孙权后太史慈说了一句还没立许多功绩就要死了之类的话就言讫而亡了。年四十一岁。
张辽(第八十六回):刘备死后,司马懿设计起兵五路共五十万兵来图蜀中。诸葛亮轻松搞定四路,还剩东吴一路十万兵马,孔明遣邓芝来说,之后吴蜀连合。魏主曹丕闻知,决定御架亲征,起兵伐吴。魏吴交战许多日,忽报赵云引兵出阳平关,径取长安。曹丕听得,大惊失色,便教回军。背后吴兵追至,丁奉杀来,张辽急拍马来迎,被丁奉一箭射中其腰,得徐晃相救。魏兵大败而回,张辽回到许昌,箭疮迸裂而亡。
徐晃(第九十四回):诸葛亮一出祁山。关羽大意失荆州之时曾求救于上庸刘封、孟达,孟达不救。后刘封被刘备斩首,孟达投降魏国。诸葛亮初出祁山北伐魏国,孟达欲起兵举事来助孔明。同一时候,司马懿加为平西都督,起兵来拒孔明。司马懿听知消息,要来捉孟达,孟达不听孔明告戒,认为司马懿须表奏魏主,至少一个月才能到。可司马懿却玩出一个先斩后奏的成语,不待上奏,以徐晃为先锋,军马一日行二日之路,八日到达孟达所在新城,孟达大惊。先锋徐晃直来到城下壕边叫孟达投降,孟达急开弓射之,正中徐晃头额。徐晃当晚身亡,时年五十九岁。
次日城破,孟达身死。想孟达不听孔明告戒坏孔明北伐大事,却帮武侯射死一员无双武将,还是做了点好事的。
张颌(第一百一回):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因李严运粮不济,发书要诸葛亮回。司马懿见孔明已退,派张颌去追。诸葛亮早有准备,埋伏剑阁。张颌被魏延关兴诱到剑阁埋伏处,进退无路。忽一声梆子响,两下万弩其发,将张颌并百余个部将皆射死于此地。
哎,看来移动太快了并不一定好,不小心跑到敌人设埋伏的地方想退也难了。
四.中邪死于神鬼之事:吕蒙、曹操、夏侯敦、孙策
三国中鬼神之事很多,不管什么迷信不迷信吧,我们反正是按照小说来的。这里讲的也只是小说,而并非真正历史。
吕蒙(第七十七回):与关羽关平同样死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吕子明白衣渡江袭了荆州,然后捉了关羽。孙权杀了关公之后尽收荆襄之地,赏犒三军,设宴大会诸将庆功,置吕蒙于上位。孙权称赞吕蒙曰“皆子明之功也,子明设计定谋,立取荆州,胜子敬、周郎多矣!”然后孙权亲酌酒赐吕蒙。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然后推倒孙权,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孙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然后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
想来,整本《三国演义》死得最怨的就是吕蒙了。三国之中计略无数,中计者也无数,怪就怪吕蒙什么人不谋,非要谋武圣关羽,而武圣实在了得,生前斩将无数,死后还要追魂弄死一员无双武将。
曹操(第七十八回):东吴砍了关云长之后,将关公首级送于曹操欲使刘备归怨于曹公。而关公的头颅在曹公面前居然口开目动,须发皆张,曹操惊倒,又加听闻关公显圣附体吕蒙之事,曹操将关公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自此之后曹操每夜合眼便见关公。众官劝曹操造新殿居之。可是选定做宫殿栋梁的一棵大梨树锯解不开,斧砍不入,不能斩伐。曹操取所佩剑亲自砍之,血溅满身。当天晚上曹操做了一梦,梨树之神仗剑砍操,曹操大叫一声,忽然惊觉,头脑疼痛不可忍。便求良医治疗,不能痊可。然后找来神医华佗,华佗说要用利斧砍开脑袋,然后治疗,方可根除。曹操大怒,疑华佗要杀害于他,将华佗下狱,华佗不久死于狱中(可怜一代名医死于狱中,所留《青囊书》被吴押狱之妻烧得之剩一两叶)。曹操杀了华佗之后病势更重。之后又有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并伏完、董承等二十余人(皆为被曹操害死之人)立于愁云之内索命。再过两日曹操就在卧榻之前召司马懿等人嘱以后事了。我们最最多疑的曹公的最后一句话仍然是设疑:“设立疑冢七十二”嘱毕,气绝而亡。寿六十六岁。
看来人不能太过嚣张呀,太嚣张死于鬼矣。曹公仅于关公之后一个月身亡。人们拜奉关羽是很有道理的。(不过也于罗贯中自己是关羽的山西老乡有关,虚构凑到关公身上的剧情比较多。)
夏侯敦(第七十八回、第八十回):曹操被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并伏完、董承等二十余人索命之时目不见物,急召夏侯敦商议。可夏侯元让至殿门前,也见了伏皇后、董贵人、二皇子并伏完、董承等立在阴云之中。夏侯元让大惊昏倒,自此得病。曹操死后,元让病危,不久也追随曹操而去了。
孙策(第二十九回):吴郡太守许贡暗通曹操,孙策绞杀许贡。许贡有家客三人趁孙策会猎赶一大鹿于山上之时,趁机行刺孙策,欲为许贡报仇。孙策身被数枪,面中一箭(防御真是高,怀疑带了玄武甲)。后程普引数人至,将许贡家客砍为肉泥。孙策受伤,请到华佗徒弟来医治。其徒曰:“箭头有毒须静养,若怒气冲激其疮难治”(肯定是给他吃华佗膏,不然那么重的伤怎么可能回血这么快?)可这时出来个神仙于吉。偏偏孙策就是跟神仙于吉过不去,不论如何要斩于吉。斩了于吉之后,孙策无时无刻不被于吉之影所纠缠,搞得孙策郁闷不已。痛苦多时,只至一日孙策照镜子,忽见于吉立于镜中,孙策大叫一声摔掉镜子,箭疮迸裂,昏绝于地。然后在卧榻前跟孙权说将东吴叫给他,最后跟大乔话别,言讫瞑目而逝。终于解脱了于吉的纠缠。年止二十六岁。
可惜了孙坚孙策两员猛将都死得很早,不过终于换来孙权活得比较久。孙策的死法也可以划为第三类中箭而亡。
五.兵不能胜,忧死:周瑜、诸葛亮、刘备、袁绍
这里几个人乃是气死、累死、愁死、忧死。总归都是心肌梗塞,高血压之类的。
周瑜(第五十七回):诸葛亮三气周瑜。赤壁之战之后,曹操退回江北。留曹仁守南郡。周瑜在南郡中了埋伏,中了一箭。医者对他说的和对他兄弟孙策一样:“箭头有毒,急切不能痊可,若怒气冲激,其疮复发。”之后诸葛孔明取了南郡并荆州、襄阳三郡,一气周瑜;刘备娶回孙尚香,杀败东吴追兵,周郎赔了夫人又折兵,二气周瑜。周瑜几次动怒,导致金疮几次迸裂。最后一次周瑜欲借收川之名来取荆州却被诸葛孔明识破,使其引兵进退不能,怒气填胸,箭疮复裂,坠于马下。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
美周郎最后就这样被诸葛武侯气死了。
诸葛亮(第一百四回):秋风五丈原。诸葛亮六度北伐,虽胜无数阵,却还是不能破魏。第六度出祁山兵败北原渭桥,火熄上方谷,很有些不顺,再加诸葛丞相食少事烦身体本来就快不行了。待闻知共约举事的东吴在东线作战兵败,诸葛丞相长叹一声,昏倒于地。之后观天文,知自己命不久矣,想摆七星灯阵沿命。可到最后一天第七日里,司马懿派兵来探,因听得帐外呐喊,魏延入帐来告,七星主灯被魏延飞步扑灭。孔明知死期至矣。嘱咐诸般后事之后而亡。寿五十四岁。
刘备(第八十五回):彝陵之战。刘备称帝之后,欲为关羽报仇,兴兵讨伐东吴。此时张飞又遇刺,刺杀之人逃往东吴。刘备遂不听诸葛亮等人劝阻,亲率大军七十万征讨东吴。还在这里折了黄忠。最后刘备在彝陵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逃至白帝城。在白帝城染病不起,渐渐沉重托孤诸葛亮。与在场众官说了句“愿皆自爱”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
刘备死了不要紧,关键是后主刘禅比起曹操孙坚之类的儿子差多了。蜀国后面也就靠武乡侯了。
袁绍(第三十二回):官渡之战后袁绍回到冀州,再聚集幽州、青州、并州共四州之兵二三十万至仓亭下寨。又被曹操破之。袁绍逃脱后,看到输得这么惨,吐血不止,回到冀州养病。曹操来攻冀州,袁绍最爱的一个儿子袁尚出迎,于张辽单挑,当然是挑不过,败回冀州。袁绍闻袁尚败回,旧病复发,吐血数斗,定下袁尚继后嗣之后,袁绍又吐血斗余而死。
六.遇刺身亡:张飞、董卓
张飞(第八十一回):关羽死后,蜀国起大兵准备伐吴报仇。张飞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说三天办不好,要宽限数日。张飞大怒,将二人缚于树上,各鞭背五十,说来日俱要完备,否则斩首。两人想来日必不能完备,于是寻思刺杀张飞。待张飞睡着时候密入帐中。因张飞是睁着眼睛睡觉的,两人本不敢下手,可惜张飞却又鼾声如雷,二人以短刀刺死张飞。张飞大叫一声而亡。时年五十五岁。
又是一个死得冤的,比他二哥关云长死得还冤。
董卓(第九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貂禅于中吕布董卓二人之间挑拨,使得吕布为了貂禅决定刺杀董卓。董卓做着他的皇帝梦而被王允李肃骗说到受禅台。然后吕布一戟直刺咽喉。
七.自杀:孙尚香、姜维
孙尚香(第八十四回):刘备彝陵兵败。讹传刘备死于军中。孙尚香听闻之后驱车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后人立庙江滨,号曰枭姬祠(有人知道在哪里吗?我要去拜!)
哎,可怜了我们的孙MM就这样自杀了。刘备呀刘备,最不把老婆当回事,“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句千古名言就出自刘备之口。老婆总是丢了不要,得关羽护送,赵云保着。而刘备老婆中最最没有名分的就是孙尚香,糜夫人、甘夫人、吴氏都有皇后名分,唯独孙尚香没有。
姜维(第一百十九回):诸葛武侯死后,钟会邓艾伐蜀,姜维在外死战,可刘禅却已降了邓艾。姜维思得一计,先降钟会后反。奈何事泄,兵士来围钟会姜维。姜维计谋不成,自刎而死。时年五十九岁。
八.自然死亡(老死,病死):马超、赵云、张角、曹丕、司马懿、孙权、陆逊、黄盖、周泰、凌统、曹仁、许褚
不论人类战争史有多少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病死的比战死的多。
马超(第九十一回):诸葛亮南征孟获,派马超监守阳平关,诸葛孔明平南回都,马孟起病故。
估计是这员三国无双排行第一的武将太强了,降了刘备之后就没打什么仗,一直都是守关,跟关云长差不多,都是在守关。可惜因为太强的缘故,他守的位置没有什么人敢来,反而让西凉锦马超没仗可打,没人可杀,然后就这样病死了。
赵云(第九十七回):诸葛亮初出祁山,赵子龙虽老却威风不减当年。诸葛亮二出祁山之前,赵云病重而死。
整本《三国演义》斩将最多的就是赵子龙了。
张角(第二回):黄巾之乱。董卓打张角,董卓屡败(董卓个垃圾,连第一关都过不了),朝廷让皇甫嵩来代替董卓,皇甫嵩到时张角已经死了。
估计是因为张角遇南华老仙授《太平要术》时曾说:“若萌异心,必获恶报。”张角看着势力大了,就起了异心,然后马上就死了。
曹丕(第九十一回):曹丕在位七年,感寒疾,医治不痊,然后也是找司马懿托孤,言讫,堕泪而薨。时年四十岁。
比他老子短命呀。不过怪也就怪他老子曹操把华佗杀了,不然这种小病,华佗治来还不小菜。大家可以看到,司马懿先后有曹操曹丕曹睿三世托孤,最后天下姓了司马,看来人活长点还是比短命要好得多呀!
司马懿(第一百八回):曹家终于死到了曹芳,可司马懿这个时候才挂,活得真够长。估计是太老了,终于司马懿沾病,渐渐沉重,然后跟他两个儿子说:善理国政,不要有异志。言讫而亡。
要知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惟独他老子不知道,居然还跟他们说不要有异志。哎,想司马仲达一生与诸葛孔明作战,兵败无数次,可他就是比诸葛亮能够长命,如果他在诸葛亮之前死掉,那一切都难说了。说到底,诸葛亮没搞定司马懿关键原因其实就是:诸葛亮活得没司马懿久。看来,命长才是王道呀!!
孙权(第一百八回):吴国无端起了大风,把吴主先陵(估计是孙坚孙策的陵冢)所种松柏尽皆拔起,直飞到建业城南门外。(这事很没道理呀。)孙权因此受惊成病。次年病势沉重,嘱以后事之后就薨了。
孙权在位二十四年,寿七十一岁。是三国时期除了刘禅之外在位最长的皇帝了!(你说刘禅在位那么久干嘛。)
陆逊(第一百八回):书中仅提了一句,在孙权立孙亮为太子时,陆逊已亡。
黄盖、周泰、凌统、曹仁、许褚几人在书中似乎没有讲他们是什么时候死的。对于这几个人,也可以这么想吧,他们已经立了该立的功劳,到后期即使没病死也老得不中用了。
九.死因不明或书中未提:貂禅、大乔、小乔
中国古代本来就不太重视女性,更加上是一部战争史,女性出现的几率更小,这里的这几位女性在书中也是笔墨极少。另外两个男人一个边陲领袖,一个是神仙,也没说多少后事。
貂禅的死法有很多传说,在《三国演义》里曹公攻破吕布的徐州之后就没有提到貂禅了。
大乔在整部书中好象连句台词都没有(在电视剧里面好象根本没人演这个角色)。
小乔好歹有好几句台词,但没有说到二乔的死法。
㈡ 西汉权臣王莽和乱世枭雄董卓谁更狠
王莽和董卓分别是西汉末年和东汉末年的两个权臣,可以看成是一个王朝的终结者。两个人在历史上评价都不好,但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王莽成功座上龙椅,董卓可能有这个心思,但他筑了一座眉坞城,囤了可食用几十年的粮食养老,并没有什么真实行动,就被司徒王允和吕布搞掉了。两个人死法比较凄惨。
王莽是西汉的外戚,姑姑王政君和女儿都是汉朝的皇后。王莽家族凭这个身份登上高位,身份是安汉公,成为汉帝国实际当家人。王莽没有窜位之前,品行高尚,非常谦虚,又舍得下注。公元8年从孺子婴手中禅位当上新朝皇帝,得到文武大臣的支持。王莽一夜之间,兵不血刃的当上皇帝,是最成功的上位者。
董卓见无法在洛阳立足,便一把火烧城池,公私财物抢劫一定,把汉献帝劫持到西京长安。董卓的西凉兵枭勇善战,十八路诸候联军竞联合不了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董卓西去。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董卓义子吕布,武功高强,不甘久居人下。然而,董卓非常轻视他,只把吕布当作私人保镖。
这时,司徒王允出现了,他说服吕布反水,条件是成功之泛,两个人共同理政,爵位温候。这时,董卓已到眉坞养老,遥控朝政。正好汉献帝大病刚好,再宫中设宴庆祝,董卓釆参加宴会时被义子吕布杀死。
王莽和董卓两个人都是权臣,汉帝国的终结者,两个个又有着本质的不同。王莽实实在左的作了十六年皇帝,真龙天子也,董卓也只是在心里想一想。另一个方面,王莽是一个实干家,领着自己的团队把国家逮设好,为天下苍生着想。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而骨感。改革失败,几乎得罪了天下所有的人,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董卓则是一个破坏者,除了追求个人野心,成为独裁者外,就是杀!杀!杀!遭到亿民唾弃。最后说一点,两个人下场同样悲惨。王莽和他上千个支持者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个商人杜周杀死王莽。王莽的人头放到仓库,直到几百年后的晋代,一把火化为灰烬。董卓被杀死后,体太肥,一个小吏把灯捻放在董卓肚胚上点燃,几天不灭,一代权臣落下尸骨无存的结局。
㈢ 董卓是怎么死的你有哪些了解
因为中了反间计,美人计,被吕布杀死的,他虽然比较有实力,但是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下场比较凄惨。
㈣ 历史上的董卓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董卓结局是被吕布杀死的。
董卓当时在朝野上下的地位无人能及,官场上下皆是迎合他的人,无人敢违背他的遗意愿,稍有不慎便会招来人头落地的下场,人人心中敢怒却不敢言。
可是身处高于天子之位,服饰车驾皆是皇帝等级,如此位高权重,即使残忍暴戾,也无人敢吭声,连十八路诸侯都没有办法那他怎样。
坏就坏在董卓不该自大到不拿吕布当回事儿,甚至时常在众人面前因言语不和,便要拔剑刺之,令吕布对其心生怨气,从而使司徒王允有机可乘,使用美人计加大董卓吕布此二人间的嫌隙,最终导致董卓命丧吕布手中。
王允与吕布篡谋好行刺计划,令同乡人骑都尉李肃与其他勇士共十余人冒充侍卫,埋伏在北掖门附近。当董卓的步辇经过时,杀他个措手不及,并声称是奉皇帝诏令,讨伐贼臣,其他余众一改不予追究,令此事速战速决,不托泥带水。
尽管董卓出行前后护卫近百余人,层层守卫,滴水不漏,但只能放得了外贼防不了家贼,吕布仅靠一纸假诏书便使上百士兵弃甲投降,可见董卓在生死关头却要为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买账,无人甘愿为其卖命。
董卓权倾朝野:
九月十二日,朝廷遥封远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刘虞为大司马(上公之位)。
九月末,董卓联合司徒黄琬、司空杨彪一同携带𫓧锧到朝堂上书,要求为建宁元年(168年)九月政变时,被政治定性(诬陷)为叛贼的陈蕃、窦武以及次年(169年)在“第二次党锢”中被捕遇害的众多党人平反。刘协(袁隗)准奏,恢复陈蕃等人的爵位,并提拔他们的子孙为官。
董卓亲近周毖(周慎之子),伍琼,原大将军府官员何颙、郑泰也成为其幕僚。董卓在幕僚们的建议下,亲近士人,征召名士入朝为官,其中,蔡邕成为董卓最信任的幕僚。
同时,董卓又选拔大量名士担任地方太守等要职,甚至不计前嫌,对厌恶自己而弃官而走的袁绍、王匡、鲍信等人授以太守,以示和解。
㈤ 三国各个人物是怎么死的
赵云老死,无疾而终,身无战伤,大笑而终。
关羽砍头,叛徒倒戈,孙曹联合,被擒杀头。
张飞割头,打骂士卒,熟睡中死,头颅献吴。
马超病死,全家被杀,性格暴戾,临死孤寂。
魏延被砍,大将之才,性格孤傲,被诬陷死。
黄忠病死,老当益壮,刀斩夏侯,死于帐前。
姜维被乱刃杀,关平随关羽被杀,关兴病死,张苞骑马摔死,刘封被诸葛亮杀死,严颜病死,李严听闻诸葛亮逝世哭死,诸葛詹战死。
军师,诸葛亮病死,庞统被箭射死,法正病死
㈥ 据说点天灯的发明是偶然,这个刑罚有多么的残忍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点天灯,估计都会以为是正月十五放花的那样,用来许愿的一种热闹的民俗,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点天灯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刑法,可以称得上是惨绝人寰,作为一种古代的惩罚罪犯的方式,这种刑罚极少被使用,或者很少听说,但是中国历史上就有人曾经经历过,他们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当中的朱九妹,和三国时期的董卓。
朱九妹逃脱生天之后,一心想着要帮当是自己的恩人报仇,但是自己的计划还没有得到执行,就已经泄露了。杨秀清知道对方要杀死自己,致自己于死地,于是先下手为强,对他进行了点天灯。
㈦ 三国演义中董卓是怎么死的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董卓乘车前往皇宫计划参加皇帝的庆祝会,吕布随从护卫。当董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李肃等人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董卓朝服内穿铠甲,所以未伤及要害,而李肃刺伤董卓手臂,并将其刺下车来,董卓疾呼:“吕布何在?!”
这时候吕布不慌不忙的掏出准备好的诏书,喊道:“有诏讨贼臣!”直到此时,董卓才发现吕布背叛了自己,大骂吕布:“庸狗敢如是邪!”吕布则率众人上前将董卓当场斩杀。太师府主薄田景及仆人上前抱住董卓的尸体,吕布又将他们杀死,杀了这三人之后,在场其他的人都不敢动了。
(7)历史上董卓怎么死法扩展阅读:
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为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董卓作战粗猛有谋,力建战功。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颇着威名。
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不久,京中动乱,董卓在北芒立下了救驾大功,回京后便掌权。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军阀兵力。
随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据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袁绍联合关东各地刺史、太守,爆发董卓讨伐战。初平二年(191年),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守长安。董卓在朝野内外都广布亲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呼召三台。
㈧ 三国中死法很窝囊的5大权臣,他们的结局具体是什么样的
何进, 宦官假称太后之诏,让何进进宫,何进刚到宫中,就被宦官杀害。 董卓在去往称帝的路上,被自己的义子吕布和宠臣王允设计杀害。 诸葛恪刚到宫中,就被孙峻的手下杀害,时年五十一岁!孙綝刚来到皇宫,就被大将丁奉杀害,其手下也纷纷伏诛!费祎作为三国最具正能量的权臣,被无意中刺杀身亡,确实令人想不到!
㈨ 董卓是怎么死的
董卓是被吕布杀死的。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东汉末年军阀、权臣,官至太师,封郿侯。汉桓帝末年,董卓作战勇猛有谋,力建战功,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不久,京中动乱,董卓在邙山立下救驾之功,回京后便掌权。
㈩ 董卓是怎么死的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卓年幼时已勇武非常。汉桓帝末年,卓官拜羽林郎。当黄巾起义时,朝廷任命卓为中郎将,以平民变。但兵败,被革职。后因西凉韩遂起兵,朝廷再命卓为将讨之。
当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时,卓应进之请入京协助。但卓未至而何进先被杀害。当京城大乱时,卓乘势以勤王的名义入洛阳。为了树立威信,卓决定废少帝而另立陈留王为天子。大部分王公大臣敢怒而不敢言,唯独执金吾丁原反对。董卓遂以利诱其部下吕布杀原。原死后,董卓吞并其军,至此京城兵权唯在卓手。
董卓大权在握后只懂淫乱宫廷、残害百姓。他喜用残酷手段对抗异己。当山东诸侯联军讨卓时,他决定焚烧洛阳,迁都长安。有千年历史的洛阳便成为一片颓垣败瓦。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吕布设计暗杀董卓,结束其残暴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