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五四的火炬是哪个历史事件

五四的火炬是哪个历史事件

发布时间:2022-06-24 21:31:49

❶ 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1、五四青年节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

2、七一建党节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八一建军节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指在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❷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和历史特点是什么

导火索: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

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理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

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法条约。但结果,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

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1919年6月28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

历史特点: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这典型地表现为义和团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在这场运动中,提出了“改造抢到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这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到运动中。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❸ 为什么说五四的火炬唤起民族的崛起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① 五四运动的背景: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② 五四运动的过程:5月4日~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学生为先锋;6月5日后:运动的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③ 五四运动的意义: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看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工人中办学校、建工会;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①五四爱国运动的斗争目标。这从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和第122页《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等资料都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实质是爱国。这同以前各种运动显然是有区别的。②五四运动的力量。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在运动的后期成了运动的主力军,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正是由于运动的力量区别于以往一切运动,才使这场运动具有坚决性,并取得了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不但迫使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它“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五四运动影响面大,它波及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从群众发动的广度和深度上看,辛亥革命虽在一定程度上发动和依靠了群众的力量,但由于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五四运动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参加的有学生、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实际上它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运动。为革命力量的团结作了一次成功的准备和预演。同时,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思想条件,而五四运动又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的青年和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从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和政治力量的鉴别中认真思考。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经过历史比较和实践的选择,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五四运动后二年,1921年,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此外,由于它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也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因此五四爱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具有伟大的功绩,它标志着中国革命将揭开新的一页,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❹ 五四的历史事件

解释: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起因: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巴黎和会各大国根据中国在战争中的贡献,以及中国与日本的要求相冲突,部分拒绝中国的请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经济利益转让给日本。此消息被居心叵测者过度渲染篡改后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理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和会代表提交了关于山东问题的说帖,要求归还中国在山东的德租界和胶济铁路主权,以及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等不合理条件,由于日本同是战胜国,此要求遭到拒绝,但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其余利益基本被承认,民国政府认为利极大,弊甚小,决定在《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上签字。最终,英、美、法、日、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在1919年6月28日还是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经济权利转送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没有取得所有的预定目标,竟被居心叵测者污蔑成一次彻底的失败,挑动了中国民众的不满情绪,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的签字仪式,国家为此蒙受了极大的损失。

事件: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1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意义: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相关链接:http://ke..com/link?url=Bpq56zK1YTbEe6IpNs3cjIVWV2T-xSWtWUFovHKvUn7n2S1cm9RYi-#2

❺ 青岛五四广场那个红火炬的由来

火炬的名字是:五月的风
为纪念青岛作为“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

❻ 与共青团团歌联系最密切的历史事件是这一壮丽的事业指的是什�

1、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实际斗争的锻炼,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造就了一批青年共产主义者。

他们深入工农群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罢工斗争,促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做好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工人罢工坚持了3个多月,最后为了保存力量和巩固已取得的胜利,到8月中旬才开始复工。

这一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政治觉悟,密切了青年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及广大群众的联系,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同时在组织领导运动过程中,各地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3、1926年三一八惨案

1926年北京段祺瑞政府镇压爱国学生的暴行。

五卅运动以后,北方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受群众革命运动的影响,进一步倾向革命。

4、1935年一二九运动

杭州、广州、南京、天津、上海、武汉、长沙等地学生相继举行示威游行,各地爱国人士纷纷成立各界救国会,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实现抗日,形成全国人民爱国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成了推动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涨的起点。

5、1945一二一运动

全国各地学生纷纷举行集会游行,声援昆明学生的正义斗争。

全国学生和昆明市民对昆明学生的支持和声援,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气焰,迫使国民党“公审”并枪决了杀害学生的兇手,并免去了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代理省主席李宗黄的职务。

这次运动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对以后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6、1946青年团的试建

1946年8、9月间,分管青年工作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主持召开了两次中央会议,讨论重新建团问题。

到1948年底,试建青年团的工作在各解放区普遍展开,并获得很大成功,为中共中央决定正式建团提供了依据,为青年团从试建到在全国普遍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1970整团建团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共青团的系统领导完全中断,基层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转入“斗、批、改”阶段。

这一时期的整团建团工作是作为“文化大革命”的“斗、批、改”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左"倾方针指导下进行的,所以虽然恢复了团的组织生活,但是共青团的性质和形象受到严重的扭曲;由于强调发展“造反派”入团,也造成了共青团组织的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以致共青团组织受到严重的内伤,加重了后来拨乱反正的工作难度。

8、1989希望工程

1989年10月30日,经团中央批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青基会)宣布设立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开始实施这项事业。

9、1990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

由全国青联、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首都10家新闻单位共同举办的评选全国杰出青年的活动。

评选出的十大杰出青年是在中国科学、教育、体育、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条战线上,为振兴中华奋力拼搏、甘愿奉献的新一代楷模。

首届评选于1990年8月举行,第二届评选于1991年4月至10月举行。

10、1993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伴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而诞生的,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这项活动发展十分迅速,在服务社会、教育青年、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动员广大青年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
2、1925年五卅运动

阅读全文

与五四的火炬是哪个历史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