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长城历史上作用是什么意思

长城历史上作用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6-25 01:01:55

‘壹’ 中国万里长城其作用是什么

作用:在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北方外族的入侵,当时与外族有交界的诸侯国都修筑长城,目的很明显,就是个防御工事。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

长城所体现出的军事防御思想,在军事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长城的产生和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整个军事发展同步前进,对于研究古代军事作战思想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秦皇汉武,包括明初,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的。这说明,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

(1)长城历史上作用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修筑长城,是针对西北边地军情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是化被动为主动事前防御。需要要强调的是,长城的防御作用不是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

其真正的用处在于——入侵者或许能集中力量偶尔攻破一两个关口、闯入内地,但只要整段长城还驻守有强劲的军队,入侵者就始终面临被阻击、伏击而无法回家的危险。

尤其是,长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个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骑兵纵然破关而入,但只能对内地实施骚扰,而他们的后勤根本无法通过关口输送进来,故而无法在内地立足、从而动摇中华帝国的根基。癣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这是长城存在的根本意义。

‘贰’ 长城在历史的作用

1、边带发展

自秦汉至明清,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成为农、牧两大经济、文化系统民族交易的场所或中心,有的逐渐发展成为长城沿线的重要城镇。

长城既保证了农业经济、文化与畜牧业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补充提供了场所和方便;

又起着调解两种经济,使农、牧业经济朝着主辅相互配合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长城不单纯是曾起过将两种经济、文化分割开来的作用,还曾担负着将两种经济、文化紧紧系在一起的重任。

秦汉之时,累计投入的兵民有近千万之众。秦始皇在修筑长城的同时,即着手加强边境地区的开发建设,揭开了屯田戍边、开发边区的序幕。

汉代由于修筑长城的时间较长,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实边的建议,这些建议先后被汉政府采纳接受并组织实施。

移民和戍守长城的军人一起,开垦荒地进行农耕,不但加速了边区的经济开发,节省了政府的大量军费开支,而且大大减少了长途运输之苦,并将华夏文化远播四方。

2、民族融合

在文化方面,长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长城的修建和戍守,长城区域的争战,反而促使了中国古代汉族和十几个少数民族进行了广泛的融合。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南匈奴归汉,实现了中原农业区的华夏汉族与北方畜牧民族的汇合,这便是中华民族的形成之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内蒙古阴山一带汉代城堡遗址的考古发现,说明汉与匈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遮断。

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军后,使数十万降众居住在边境长城沿线一带,设置六个都督府,任命突厥人为都督。突厥人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金元时期,雁门关外由起初的“不植桑榆不种麻”,到后来的“生民何处不桑麻”,正反映了这一历史的规律。明在长城沿线开放“马市”,表现了汉蒙互相依存、渐趋融合的密切关系。清政府采取怀柔政策,进一步促进了长城一带的民族大融合。

3、军事作用

长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简单孤立的一线城墙,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

长城所体现出的军事防御思想,在军事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长城的产生和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整个军事发展同步前进,对于研究古代军事作战思想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秦皇汉武,包括明初,无不是在主动出击、军事上取得压倒优势时修建长城的。这说明,修筑长城既是一种积极防御,又是积蓄力量、继续进取的谋略。

修筑长城,是针对西北边地军情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是化被动为主动事前防御。需要强调的是,长城的防御作用不是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

其真正的用处在于——入侵者或许能集中力量偶尔攻破一两个关口、闯入内地,但只要整段长城还驻守有强劲的军队,入侵者就始终面临被阻击、伏击而无法回家的危险;

尤其是,长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个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骑兵纵然破关而入,但只能对内地实施骚扰,而他们的后勤根本无法通过关口输送进来,故而无法在内地立足、从而动摇中华帝国的根基。癣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这是长城存在的根本意义。

(2)长城历史上作用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明长城修建目的

修筑明长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游牧民族统治者的骚扰。明朝自始至终对北方防务的建设非常重视。

长城、关隘、墩堡的修筑工程,在明朝的 270多年中几乎没有中断过,逐步形成了“九边”分区防守,分段管理和修筑长城的制度。

据《明史?兵志》记载,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治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明长城对于明朝政权的巩固,北部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安定,国家的安全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在防务布局上采取列镇屯兵,分区防守。在修筑工程上采取分区、分片、分段包修。如1952年在居庸关、八达岭城墙上发现的明万历十年(1582)的石碑上就记载着长城的包修办法。

明长城的九镇(九边) 明朝为了便于对长城全线的防务管理和修筑,将全线分为九镇。委派总兵(亦称镇守)官统辖,亦称之为九边重镇。

明代九边防务就是个筛子,防守兵力过于分散,女真或蒙古入寇只要上万规模,就没啥用处了。到了嘉靖时期只剩下烧荒捣巢赶马与防明人的用处了。

‘叁’ 万里长城在历史上起什么作用现在又有什么价值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自清代起,长城逐渐失去防御工事的作用。由于长年饱受风雨侵袭以及人为破坏,部分城墙已毁坏,但其中几段保存得很好,是当今世界上的游览胜地。所有到北京去的人都以游览万里长城为快,“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是出自毛主席之手。

‘肆’ 长城的作用是什么

说起长城的功能,人们只说是防御工事,这是不全面的。

‘伍’ 秦始皇建造的长城在历史上都发挥了哪些作用

长城可以说是秦始皇在位时期修建的非常宏观的一座建筑,当然这座建筑也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么长城在历史上都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1、阻挡了匈奴的侵略

秦朝时期,匈奴可以说是非常的猖獗,大肆的烧杀抢虐秦国的平民,对秦国造成了很大的创伤,虽然秦始皇也出兵平反过匈奴,但由于匈奴非常熟悉地形,所以出兵征缴也不是很理想,后来秦始皇在大臣们的建议下修建了长城,自从长城修建完善以后,可以说很好地阻挡了匈奴们的进攻,更加的确保了秦国平民百姓的生命安全。

4,促进了漠北与中原的贸易往来

长城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漠北与中原的贸易往来 ,这也是秦始皇最希望看到的东西,毕竟有了贸易自然而言就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是秦始皇修建长城的最主要原因。

大多数的人都批判秦始皇在长城的修建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长城对于我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和安荣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抛开负面的评论,我认为长城的修建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如果没有长城的修建,可能就不会有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陆’ 中国的万里长城在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是怎样的

古有万里长城,今有长城好汉,我们常常在攀爬长城的时候感慨道:“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成了中国一张闪亮的历史名片,也成为我国古代辉煌成就的见证者。古人不惜一切代价修建长城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三、经济大发展

从秦汉开始,长城周边的关口的农、牧两大经济取得长期繁荣的发展,同时也成为了许多民族进行贸易交易的场所,长城周边甚至一度成为当时最为富有的地区,吸引众多民族前往进行经济交流,也是的许多民族的人民长居于此,使得周边的城镇逐渐发展起来,甚至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重要城镇。因此长城周边地区也成为了经济交流的一大核心地区。长城的修建不禁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农牧两大古代主要产业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经济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使得人们在富余之时更加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为国家的文化事业提供稳定坚实的基础。

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奇迹,因此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好古人就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柒’ 古代长城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方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了“诸侯互防长城”,用以自卫。

在战国,为了防止游牧部落进攻农耕文明,北秦赵燕修建了长城,并在一定距离内建立了烽火台,当敌人第一次入侵时,点燃烽火,发送情报,并以迅疾的马匹发送军事情报,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军事战略。为了抵御匈奴,秦始皇派孟田将军,连接秦、赵、泽塔摩羯座长城的北部,后来被称为中国的长城。在后来的朝代,长城被修复和建造。长城逐渐成为防御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农业文明军事设施,也成为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长城,由城墙和灯塔组成,作为一个防御系统,有效地阻挡敌人的攻击,并尽可能快地发出军事信息。

‘捌’ 古代长城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

长城是最主要的功能是防御。

最初的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建立的防御系统。《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就记载在齐国也曾经修建长城,至今这段齐长城依然保存的比较完整。其他诸侯国也曾经修建长城防御周边国家的入侵。

长城,由墙体和烽燧组成,既可以作为防御系统,有效阻挡敌人的进攻,又可以以烽火为信号,以最快的速度将军事情报传递出去。

第三方面社会稳定的作用,长城的修建有效的阻止了游牧民族入侵对中原百姓的掠夺,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为农业经济以及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使百姓的生活更加安定,促进了国力的增长。

这也就是作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万里长城在古代时期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与长城历史上作用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