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上重大的疫情都有什么

历史上重大的疫情都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25 09:09:58

1. 中国历史上瘟疫都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防治经验

瘟疫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时不时地暴发。它是各种急性传染病的总称,种类非常多,天花、伤寒、鼠疫、黑死病等,是我们熟知的瘟疫。瘟疫的传播性强度不一,危害性大,令人猝不及防,大家不免谈疫色变。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疫灾的记载。殷墟甲骨文中有关于“疾年”的记载,表达出当时人对瘟疫的初步认识。秦汉以来,有关于瘟疫的记载较为丰富,对于我们认识历史上的瘟疫有很好的帮助。总体上看,中国的疫灾频度总体上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


汉代发生的瘟疫明确记载的有42次,主要发生在三类地区:一是南方和东部等气候温暖湿润地区,二是人口众多的京师洛阳,三是行军打仗中。东汉时,南方多次发生大规模的疫病,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的荆州、九江、庐江、会稽诸郡;首都洛阳共有5次疫病发生,这显然与京师人口众多,疫病容易流行有关。疫灾与自然灾害的关系也很紧密,数据显示,水、旱、饥荒与疫灾的关系最为紧密。

一、暴发时间一般较长,短暂几个月,长则数年。这对疫区的民众来说杀伤力大,死亡率较高。如果是在王朝的后期大规模暴发,容易动摇政府的统治。东汉、明代的末年都是瘟疫流行。清末也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瘟疫,特别是东三省的鼠疫,对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是重大打击。


二、范围较广,每次疫灾可能涉及多省,每个时期涉及多地。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是重灾区,都城是重灾地,这与人口密集有很大关系。


三、从季节来看,春夏季较多,秋冬季较少。我们不能期望瘟疫在天气转暖后自然消失。


在与瘟疫长期斗争中,中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防疫经验。一是通过祈福、求神实施禳灾,二是政府积极指导救治。历代政府一方面派遣使者、太医等到疫区调查,治疗,送药,另一方面会组织患者隔离。唐政府曾屡次命令地方各州誊抄药方、方剂,控制疫病传播,抵制巫医误诊,玄宗时下令抄写南朝时期陶弘景撰写的《神农百草经》,不久又组织编撰颁布《广济方》。可以看出中医应对瘟疫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经验。


瘟疫传染性强,及时处理尸体也是阻止瘟疫蔓延的必要措施,历代政府和慈善组织、个人都有出资掩埋尸体的措施。

实际上,很多瘟疫的消亡我们并不清楚原因。2003年的SARS病毒当时究竟是如何消失,我们其实长时期也不清楚。中外历史上,瘟疫横行曾多次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难以避免,成为大自然与人类相处的方式之一,人类虽然不欢迎它们,但要有接受它们的心态。


大灾大难时,肯定会造成大规模的损失,瘟疫首先会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其次会带来大量的次生灾害,短期内肯定会带来经济的衰落,但多难兴邦,一般都会走出来,迎来下一阶段的繁荣,社会还会焕发新机。黑死病在第一次大流行时持续了7年(1347-1353),欧洲有1/3以上的人死亡,但却因为对死亡的恐惧,开始了身体解剖和思想的启蒙,诞生了欧洲文艺复兴。瘟疫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促进了社会的新陈代谢。


瘟疫暴发,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会折射世间万象,特殊时期,也更考验人性,出现各种平时无法想到的状况。对于处于困境时期的人类来说,如何生存下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防护物资紧缺,生活、生产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这提醒我们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互相支持,尽量节省物资,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要随意浪费!


我们所烦恼的事,可能有九成都不会发生,但未雨绸缪,还是非常必要的。大家利用身边的条件多保护自己,关爱他人,病毒早晚都会消失,不要过于惊慌,实际上,恐慌用来对付病毒这样看不见的敌人是没有用的。大家熬过这次疫情,各国经济会逐步恢复,当然,有些国家恢复得快,有些稍微慢一些。很多产业布局、组织形式,甚至人们的思维方式,因为这次疫情会发生改变。

2. 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疫情

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疫情——麻风病。

麻风病,说到这个疾病的名字估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在我国流行了近2000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世界上流行了近3000年)。

在古代民间有人将这种病称之为“天刑病”为什么取这么个名字呢,这是因为这种疾病极易被传染、极其难治,而且这种疾病会牵连至外周神经和皮肤,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容貌毁损、肢体残疾,曾是世界医学界的一项重要难题。而中国、埃及和印度是麻风病的三大主要疫源地。

首先,麻风病传染性极强,与梅毒、结核病并称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性疾病。

其次,麻风病潜伏期长,其潜伏期达数年之久,最长者潜伏期高达10年以上,平均潜伏期是2——5年,潜伏期较短的也是数月之久。发病之前并没有什么特异性表现,所以很难被发现,这也是麻风病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历史上的疫情有哪些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特大疫情有哪些(人类历史上的大规模疫情)

人类历史上造成大规模死亡的十大瘟疫

雅典鼠疫:

公元前430-前427年,雅典发生大瘟疫,近二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整个雅典几乎被摧毁。

有专家认为此疫即鼠疫。症状包括高烧、口渴、喉咙舌头充血、皮肤红肿病变等。

鼠疫发生时,正值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人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军事行动,没有认真防控疾病蔓延,导致惨剧发生。


亚洲流感:

1957年在中国爆发的流行性感冒,8个月内传遍全世界。

亚洲流感是A型流感的H2N2病毒,流感疫苗在1957年被研发出来。

全球共有约100万人死于该病毒,发病率在15%-30%左右,病死率不高。

4. 我国历史上爆发过什么重大传染病分别造成了多少伤害

首先,非典,我们熟悉的“SARS”病毒,2003年爆发,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有8422例,我国占了5327例,其中死亡300多例。非典的爆发造成了全国恐慌,有传言说板蓝根能够预防此病,所以,板蓝根的价值一下飙升到30到40左右,而且是受到爆抢。但从实际伤害来看,跟眼前发生的新冠肺炎比,非典确实是“小巫见大巫”。

历史上爆发了如此多的传染性疾病我们都能克服,相信此次的新冠肺炎也能够顺利结束,只要我们有团结一心的精神,没有什么问题是克服不了的。此次疫情情况比较严重,我们更应该做好防护,为抗议出一份力,当然更是为了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

5. 历史大概发生过几次全球性疫情

下面我们看一下历史上两次大疫情造成伤亡人数,如果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第一次大疫情:1348年,是黑死病(1347-1353年)的高峰之年,这场由鼠疫引发的瘟疫,预估造成全球死亡人数7000多万,欧洲三分之一的人数死亡。这都是预估,不同口径不同的结果,但都是天文数据。


怎敢想象7000万人,是一个什么概念?不过这种历史性的灾难,是不可避免,它就像人类免疫系统也会有低下的时候一样,社会发展也是如此。


第二次大疫情:1918年,是历史上最凶猛流感的大爆发之年,这场流感又被称为西班牙大流感,按照估算,导致2500万-4000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远远高于一般流感的0.1%。


社会发展有规律,对应的社会性灾难也会有规律,所以,人来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与自然和谐共处。


当然,之所以会出现这两次全球性的惨剧,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由于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科技发展有限,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和药物来对抗如此大的疫情,所以只能眼巴巴看着疫情泛滥、蔓延。

第二:缺乏公共卫生体系,更不用谈隔离。因为社会制度不健全,导致面对突如其来疫情,根本无从下手,加之信息闭塞,最后结果就是饱受疫情摧残。


当然,尽管社会在发展,人类生存就离不开各种疫情“骚扰”,但是能够遵从自然法则,守护好祖辈言训,那么就算疫情到来,

6. 在历史上都有哪些瘟疫,哪种瘟疫杀死的人最多

除了战争,历史上杀伤力最大的就是瘟疫了,尤其是在医疗水平非常落后的时期,一场瘟疫无异于就是一次人类的大洗牌了,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危害比较大的瘟疫。十四世纪中叶开始的一场“黑死病”对于整个欧洲来说,是一场极为惨痛的经历,从1347年到1353年之间,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夺走了大概有两千五百万人的生命,其中意大利和法国是重灾区,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则是疫情的中心,当时全城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死于此病。

瘟疫的杀伤力堪比一场战争,死伤无数,没有谁比谁严重,都是人类的灾难。

7. 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疫情

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瘟疫多不胜数,《中国古代疫情流行年表》辑录1840年以前就有826条记录,其中有不少疫情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过重要影响。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曹操军队败于孙刘联军,背后其实有《三国演义》没有写的重要影响因素瘟疫。

《三国志》载: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唐朝天宝十三年,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南诏坚壁清野,唐军粮尽,士卒罹瘴疫及饥死什七八,最终大败,不但留下了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的惨痛记忆,并且成为安史之乱的导火索,令大唐王朝由盛转衰。在南宋后期抵抗蒙古军队的战争中,四川钓鱼城坚守达36年之久令世人震惊。当时蒙古军队发生瘟疫,《元史》记载在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亲征时,驻合州之钓鱼山军中大疫。

方议班师,这使南宋军民获得喘息时机,最后一直坚持到1279年。在明亡清兴之际,瘟疫的暴发也曾深刻影响历史进程。史载,1641—1643年北京连年大疫,《崇祯实录》称: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疫情十分惨烈,甚至导致北京守城军队严重缺额,于是在李自成农民军进攻时一触即溃。

以上仅是一些历史重要关头中的典型事例。实际上在幅员广大的中华大地,不同流行规模的瘟疫可以说无岁不有,严重危害着民众的生命健康。



(7)历史上重大的疫情都有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对防疫有丰富的理论与经验,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瓶颈。

第一个瓶颈是缺乏组织性防疫。这是封建王朝统治的局限性决定的。有的统治者残忍无道,如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南征,遇到疫疾,大臣都要求退兵,他竟然说,这是“天命”,我只要征服四海,不用担心没有人民。有的统治者虽然提倡仁政,但所采取的一些防疫手段也只应用于朝廷官员。

在民间,每当瘟疫流行,地方政府与社会人士往往只能做一些临时性的收容、散药等工作,没有持续性。明代学者吕坤曾疾呼,每个州都应该拨出专款,用于培养医生和购置药材以应对疫灾。但在落后和纷乱的封建时代,这些呼吁根本无法实现。

另一个瓶颈是防护技术不足。虽然认识到疫病会传染,但无法根本性阻止。这种局限给古代防疫带来伦理难题,引起宋代学者的讨论。南宋经学家程迥看到有家属离弃染病的亲人,于是说疫病是天时不正引起的,不会人传人,要求人们留下来照顾病者。

朱熹则认为应该公开真相,让人们在了解的前提下去自主选择救护亲人。南宋教育家欧阳守道进一步指出,气接则病,气不接则不病也。但是古代条件下,如何令气不接”一直缺乏手段。吴又可虽然认识到夫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

但也感慨受无形杂气为病,莫知何物之能制矣。受科学技术因素的制约,古人无法知道空气中有不同大小的病原颗粒,不能发明相应的隔离防护用具和有效消除病原。

8. 古代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大瘟疫最后是如何结束的

历史重大疫情(人瘟),都是如何停止消失的?

欢迎走进文史工作坊!

瘟疫就是恶性传染病,古代历史上爆发过很多次大型瘟疫,比如天花,疟疾等等;但是古人对瘟疫的认知并不全面甚至是不正确,染病的人,运气好被治好了就好了,治不好就只能等死,有的甚至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集体染病而亡。

大面积染病又无方可医,很明显,为了防止继续流传,就只能被隔离!

划时代的“吴又可”

吴又可是明末清初的人,明末也是灾情疫病横行的时代,但是他的医学思想并没有因循守旧,在通过对疫情的细致查察,综合前人的记载,创造的性的提出了瘟疫是“疠气”致病之学说,疠气通过口鼻侵入体内,而疠气是物质性的,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解决。

最后,吴又可凭借丰富的经验,编纂出了《瘟疫论》一书,向世人详细描述了他的创造性发现,以及他对治疗疫病独特但有效的方式。这本书至今仍能指导临床,具有现实意义。

9. 历史上最大的疫情

世界上最大的疫情曾经发生1918年。

1918年3月4日一处位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军营发生流感,接着中国、西班牙、英国都发生了流感。当时的症状只有头痛、高烧、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在1918~1919年曾经造成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2千5百万到4千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较为致命。

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简单分为三波。

第一波发生于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

第二波发生于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

第三波发生于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于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重大的疫情都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