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高考历史题如何评价琦善

高考历史题如何评价琦善

发布时间:2022-06-25 16:10:03

1. 如何评价琦善

蒋廷黻先生评价: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军事方面,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

虽然,琦善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能算重要,宣宗以后又赦免了他,使他作了一任陕甘总督,一任云贵总督。他既知中国不如英国之强,他应该提倡自强如同治时代的文祥及曾、左、李诸人,但他对于国家的自强竟不提及。林则徐虽同有此病,但林于中外的形势实不及琦善那样的明白。

人物简介:

琦善生于满洲贵族家庭,祖上恩格得理尔,以率众投附有功,封一等侯爵。琦善世袭一等侯爵,父成德,曾任热河都统。嘉庆十一年(1806年)由荫生授刑部员外郎,由正五品的员外郎候补。嘉庆十三年(1808)正式补官。

嘉庆十九年,出为河南按察使,历江宁、河南布政使。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升河南巡抚,被褫职以主事衔留办河工。历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东河总督、成都将军等职,期间曾因治水失宜而被革职但开复特快,1831年迁直隶总督,1836年授协办大学士,1838年擢文渊阁大学士。

1838年8月至11月,在天津起获烟土15万余两。1840年8月30日,琦善赴天津,1840年9月28日-12月4日期间,奉旨接替林则徐担任两广总督。全名为“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的该官职,是兼辖广西地区的广东、广西两省之最高统治者,亦为清朝封疆大吏之一。

2.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琦善办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评价琦善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否则,用今天的道德观念去看待历史人物就难免有失偏颇。如前所析,琦善生不逢时,处于那个历史时代似乎是他的悲哀。实际上,林则徐、关天培等又未尝不是如此(仅拿他们的命运来说)。在一个敌强我弱,急需“英雄”的时代,林则徐、关天培成了英雄,而琦善成了卖国贼,成了人们朴素的道德情感的发泄对象。 作为钦差大臣,琦善是办了一些实事的,大体也是依照道光帝的意旨行事的。仅在1838年8月至11月,他就在天津起获烟土15万余两,仅低于主政广东的邓廷桢(26万余两),居全国第二。琦善在禁烟中的突出表现也促成了道光帝下令严禁鸦片。从前面所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到了广东的琦善执行“抚”的政策不可谓不尽心,其后期抗旨的出发点也是因为认识到中英实力悬殊,且认为妥协会成功,并因而会减少清王朝的损失,出发点也不坏,在这一点上,琦善倒比那些为了私利而不顾国家利益(至少主观上),一味屈从于自己并不赞同的“圣意”的大臣强。 对于林则徐与关天培皆满意的设防严密的虎门炮台的失守,如前所述,主要是武器与战术的差距所造成。在虎门危机期间,琦善共向虎门派兵3150名,另雇勇5800名,并调拨了一些火炮。小小的虎门地区,至交战时兵勇已达11000多名,居全国首位,再增兵勇实际上已无济于事,正如琦善奏称:“炮台已充满,亦复无可安插。”但后来却把虎门战役的失败归于琦善的这道“奏称”,指责琦善增援不力或拒发援兵,实属冤枉。对于一场因实力悬殊而注定要失败的战争,主“抚”派自然比主“剿”派更易成为为失败开脱罪责的牺牲品。

3. 琦善一生忠勇,为何最后却成卖国贼

于是,“妥协”即被目为“投降”,而“投降”又被提升至“卖国”。帽子正是如此一顶顶地戴到了琦善的头上。

琦善,可悲又可怜!

4. 如何评价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琦善

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琦善都是统治阶级的一员,但是二人在应对西方侵略战争上所采取的行动是不同:
(1)琦善擅自允许英国选择“一处地方寄寓泊船”.英军再次攻虎门时,他拒绝发兵,致使虎门失陷.琦善的行为是贪生怕死,不顾国家利益,成为历史的罪人.
(2)林则徐则组织广大军民对英国侵略者进行坚决抵抗,进行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成为民族英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成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5.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琦善这个人

琦善(1790-1854),字静庵,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黄旗人。出生于一个世袭一等侯爵的贵族家庭。在鸦片战争前是弛禁派的主要代表。他反对黄爵滋重治吸食者的主张,攻击黄的主张“大谬不然”,说什么鸦片吸食“今则数十年之久,十八省之大,岂能令出惟行乎?”认为鸦片不但禁止不了,而且严禁不得,代表了满洲权贵、大地主大官僚的既得利益。他们都是鸦片走私的受益者,因而极力主张维持现状,使烟毒进一步泛滥,以便从中取得更多的好处。他的所谓以“不准通商”使“鸦片无自而来”的“正本清源之道”,纯然是一句空话,不仅完全做不到,而且也不想这么做。他发表这些言论唯一的目的是阻挠禁烟运动的实行和开展。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琦善是清政府中投降派主要的成员之一,而且是“罢战言和”的始作俑者,即清政府对外投降政策的第一个执行者。道光二十年七月(1840年8月),当英舰窜到天津大沽口对清政府进行威胁时,琦善即主动派人向英军馈送牛羊及其他大批食品,以取悦侵略者。他受道光帝的委派,与英国全权副代表义律进行谈判,除传递懿律所投英外交大臣巴麦尊致中国政府照会中提出的偿还烟价、割让一岛或数岛、索还商欠、赔偿军费等侵略条件外,还诬蔑攻击林则徐。他向侵略者表示:林则徐查禁鸦片是“受人欺朦,措置失当”,因而向他们保证:“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以便为他们“代伸冤抑”。八月下旬,道光帝任命畸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九月初又革林则徐、邓廷桢职,任琦善署两广总督兼海关监督。道光帝接到广东巡抚怡良的军情密报,旋即下令将琦善革职锁拿进京治罪,查抄其全部家产。3月13日,琦善被押往北京。后复被起用,曾任驻藏办事大臣、四川总督。1853年初(咸丰二年底)任钦差大臣,建立江北大营,对抗太平军。次年病死军中。

6. 如何评价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琦善

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琦善都是统治阶级的一员,但是二人在应对西方侵略战争上所采取的行动是不同:
(1)琦善擅自允许英国选择“一处地方寄寓泊船”。英军再次攻虎门时,他拒绝发兵,致使虎门失陷。琦善的行为是贪生怕死,不顾国家利益,成为历史的罪人.
(2)林则徐则组织广大军民对英国侵略者进行坚决抵抗,进行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成为民族英雄,同时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成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7. 为什么对于琦善,会说他外交远超时人他所看清的中外形式是什么,还有从他卖国这样的角度来看还要肯定

琦善到底看没看清 到底看没看懂当时的中外形式?我认为是没有,因为当时的大清朝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加上当事信息不发达。琦善没有条件去了解国际形势。但有一点他应该是心知肚明就是以大清朝当时时情是无法对抗西欧列强的。
至于卖国 我想说 :大清国当时根本就是一个原始的家国政体,根本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私产。爱新觉罗家族想买卖 割让自己的的土地 跟普通草民半毛钱的关系。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普通百姓连皇族的奴才都配不上,只有旗人才能对皇族自称奴才,汉族官员都不能僭越。愚民。压迫,剥削。皇族想怎么样处理国家的资源,跟百姓根本没有关系。这个国家不是百姓的 只是爱新觉罗家的。所以所谓的卖国 根本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卖国。

制度,科技,经济,军事,教育.......大清朝全面落后于西方列强,西方帝国主义也好,殖民主义也好,霸权主义也好,种种问题,大清朝自己没有吗?在抨击西方的同时,大家反思一下腐朽的大清朝 有一点值得百姓怀念的东西吗?文字狱 闭关锁国 民族歧视 愚民政策 富国穷民,百姓谈何人权?谈何幸福?从康乾盛世肇始,百姓就是悲催的草芥炮灰和奴隶。这样的暴虐落后的原始国家还要保留吗?
所以我根本不认为大清朝的耻辱是我们的耻辱,大清朝的败亡是我们的败亡。任何一个国家,政府,不能让国民幸福 安康,那么他就得被颠覆。

大清朝游离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一群盲目自大的皇族蹲在北京城里自诩天朝。他们能做什么?当琦善看到西洋坚船利炮,如同天神下凡,他能做什么?带兵抵抗?我觉得那只会让更多的百姓充当爱新觉罗家族的炮灰。

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群不知从何方而来的陌生敌人操纵着从未见过的强大武器,我们能做什么?只能谈判求和,争取时间求学习,求发展。这才是聪明的办法。莽汉一般的蛮干,也许真会让大清国亡国灭种。 就如同印第安人 。以当时西方的武器装备,真的可以做到。大刀长矛对马克沁 有的打吗?根本打不过还要打,那是什么?SB。 100级的怪 你一个10级的小号 能干什么?

大清朝必须要推翻,无论是内部搞定还是外部搞定,无论是武力还是政治方式。推翻大清朝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至于土地,同志们。除了皇族外所有人都是爱新觉罗家族的雇员 和奴隶。和这些人没有关系,要想有关系,就必须夺回所有权,夺回所有权就必须推翻大清朝,哪有什么爱国卖国可言?建立新的现代国家 才谈得上爱国。

8. 博尔济吉特·琦善的历史评价

陶元珍指出“琦善在外交方面应受责备的地方似乎比值得称赞的地方还要多”。他对政府缺乏起码的诚实,对外人“不免卑屈”,对敌方的认识除了船炮的利害而外是“一无所知”,对汉奸式或烟棍式的人物鲍鹏“根本就不该用”。“琦善之未能坚持烟禁便是琦善外交的失败”。
历史朝代
清朝
蒋廷黻先生评价: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军事方面,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虽然,琦善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能算重要,宣宗以后又赦免了他,使他作了一任陕甘总督,一任云贵总督。他既知中国不如英国之强,他应该提倡自强如同治时代的文祥及曾、左、李诸人,但他对于国家的自强竟不提及。林则徐虽同有此病,但林于中外的形势实不及琦善那样的明白。

9. 琦善做了什么,让统治者把外敌侵略误认为夷民上访


但远在广州的林则徐,虽然还不知道道光皇帝态度已转变,可情绪却已经不稳定了。听说英国人已经把沿海折腾的鸡飞狗跳,立刻又上了奏折:《英逆兵船续筹剿办折》。

这份奏折里,林则徐除了老调重弹,说英国战舰没什么了不起。还主动表决心:自己愿意“亲赴前方,督率将领,择日整队,出洋剿办。”

要放在平日,这份奏疏会把道光皇帝感动的不行,但在此时此刻,却真是一个拱火的引线: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压抑已久的怒火,终于彻底爆发了!

你不知道现在大清是打不起仗的吗?现在朕连糊弄鬼的办法都用上了,就求能和平解决,你还嫌不够乱。

气呼呼的道光皇帝,干脆在林则徐的奏折批注了骂开了娘:林则徐啊林则徐,上次你还说夷人以船坚炮利着称,该夷兵船笨重,吃水深达数丈,长处是可以乘风破浪而取胜于外洋,我军必须避免在外洋与之交战,使其长处就无从发挥,现在却又说要出洋剿办,这前后自相矛盾,该如何解释?你分明是看着英夷滋扰福建、浙江,又北驶至天津,分明是怕朕归咎于你在广东办事不周,所以才急于出洋,岂不知你这样先斩后奏,实是不晓事体。朕现在传旨严行申饬。现在如果已出兵攻剿,务必将交战情形迅速驰奏。如果尚未出兵,就应该持以慎重,毋涉轻躁!(《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13,第393页。又见《林则徐集.奏稿》中册,第854页。)

10. 琦善怕洋人吗林则徐与琦善的关系怎样为什么对历史人物(尤其是琦善)的认识和

博尔济吉特·琦善(满语:kišan,1790年-1854年),字静庵,博尔济吉特氏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大臣,鸦片战争时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咸丰四年(1854年)秋病死军中,赠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依总督例赐恤,谥文勤。

阅读全文

与高考历史题如何评价琦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