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明代历史的书籍主要有哪些
明代的古籍史料,重要的几种介绍如下:
1、《明实录》是明代史料的最重要的源头,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据抄本校勘,共计正文133册,校勘记29册,附录21册,共183册,经过校勘之后的这套书依然是影印本的,没有标点。市面上也买不到的。最近线装书局出了一套《抄本明实录》,定价过万元。
2、《明史》,二十四史之一,有中华书局点校本,清朝编撰的官方明代正史,共28册。常见,也容易阅读。
3、《国榷》,有中华书局断句本,六册,私修的纪传体明史,未曾刊刻,也未曾被清廷删改,故保留了不少满洲人早期与明朝关系的史料;
4、《明史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明史,成书在《明史》之前,有中华书局的点校本,史料价值较高,也因册数少(4册),最便阅读。
5、《明通鉴》,编年体正史,有考异。岳麓书社的点校简体字本,册数仅3册,便于阅读。上海古籍出版的一册本为影印本。
6、《明会典》,官修之政书,若需研究明代的典章制度,此书为必读。但建国后未有整理本面世。
7、《南疆逸史》、《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则为南明史料中最为详备者,中华书局版本因出版较早,又无重印,故不易得。
8、《国朝典汇》为崇祯年间编订,明代人研究本朝历史(太祖直至穆宗)的着作,在清代为禁书,有较多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资料。目前,市面上有书目文献出版社的影印本出售。
9、《弇州史料》前、后集,私家修撰之史书,是《明史》的史料来源之一。
② 中国古代书籍的纂修主体主要包括
满分答案…中国古代书籍的篆修主体主要包括
官和私
历史上哪个朝代官修书最多
清代
官修书籍主要采用何种篆修模式
帝王组织集众修篆
敕修书籍侧重哪方面内容
正经正史
敕修书籍除正文外,还有哪些文字体现敕修
进书表
记得留赞
③ 二十四史最后一部是哪个朝代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其中最后一部《明史》是由清朝的张廷玉、万斯同等人撰写,从康熙四年开馆至最后定稿刊刻,前后经过九十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
《二十四史》最后一部是《明史》,写的是明朝,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在《二十四史》中,《明史》以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为史家所称道,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它尊重史实,不以明代官定史论为据,得到了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
④ 中国古代的官修史书有那些
中国古代的官修史书,是指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简要介绍如下:
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干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干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干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⑤ 历史上哪个朝代烧的书最多
书厄是指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造成大量书籍亡佚残缺的劫难。古代官藏图书,屡遭厄运,称“书厄”。隋朝的牛弘提出“五厄”,明胡应麟又补充“五厄”:秦始皇焚书、王莽之乱、董卓之祸、西晋八王之乱、侯景之乱和周师入郢、隋末混战、唐安史之乱、唐末战乱、北宋靖康之灾、南宋绍兴之祸。十厄之后,明清散亡更为严重。
近人祝文白又续上“五厄”:一为李自成陷北京,二为绛云楼之烈焰,三为清高宗之焚书(编修《四库全书》),四为咸丰朝之英法联军,五为中华民国时代的八年抗日战争。
这十五次书厄毁掉的书籍数量都是大约的数字,造成的影响尚可接受,但唯有干隆兴起的文字狱对中华文明的破坏是最大的。
详情请参阅网络《书厄》网页链接
⑥ 那个朝代官修书最多
当然是清朝啊(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提到) 《四库全书》是在干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
⑦ 历史上哪个朝代官修书籍最多
你好,答案如下所示。
希望你能够详细查看。
根据记载应该官修史书是在唐朝兴盛起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召集文人志士编撰了八部官修史书。史馆主要编撰前代史、本朝实录和本朝正史。而在以后的朝代中官修史书在文学方面占据了很大的空间。
到宋代官修史书规模逐渐扩大,各个机构分工严密,且留存史书也较多。其中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为其集大成者。
明清时期官修史书更是兴盛。明朝的实录至今流传广泛。清朝的修史制度更加完善,明清时期考据学派盛行,官修史书二十四史,且还有由纪晓岚主持编写的《四库全书》是乾嘉时期的着名的一部丛书。可见清朝应该算是官修史书比较多的朝代。
如果你有不会的,你可以私信给我。
我有时间就会帮你解答。
希望你好好学习。
每一天都过得充实。
⑧ 研究明朝历史看哪些书比较全面
第一,通史专着不谈,关于明史的断代史专着推荐以下几种:
《明史》(2册)汤纲,南炳文 着(上海人民出版社)
《明史新编》傅衣凌 主编 杨国桢、陈支平着(人民出版社);现在新版改名为《中国历史 明史》
《晚明史》(2册)樊树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二,关于南明史的资料与论着,有以下几种:
《南明史》(14册) 钱海岳 (中华书局)
《南明史略》 谢国桢 (上海人民), 此书未见新印。
《南明史:1644-1662》 (美)司徒琳 (上海书店)
《南明史》 顾诚 (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三,关于清朝前期的史料暂不谈,说一下有关论着:
最着名的是孟森先生的《满洲开国史讲义》。
比较早的专着有周远廉的《清朝开国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和《清朝兴起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两部着作。
最近看到一本《清代前史》,没有阅读过。
第四,关于明代的古籍史料,重要的几种介绍如下:
1、《明实录》是明代史料的最重要的源头,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据抄本校勘,共计正文133册,校勘记29册,附录21册,共183册,经过校勘之后的这套书依然是影印本的,没有标点。市面上也买不到的。最近线装书局出了一套《抄本明实录》,定价过万元。
2、《明史》,二十四史之一,有中华书局点校本,清朝编撰的官方明代正史,共28册。常见,也容易阅读。
3、《国榷》,有中华书局断句本,六册,私修的纪传体明史,未曾刊刻,也未曾被清廷删改,故保留了不少满洲人早期与明朝关系的史料;
4、《明史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明史,成书在《明史》之前,有中华书局的点校本,史料价值较高,也因册数少(4册),最便阅读。
5、《明通鉴》,编年体正史,有考异。岳麓书社的点校简体字本,册数仅3册,便于阅读。上海古籍出版的一册本为影印本。
6、《明会典》,官修之政书,若需研究明代的典章制度,此书为必读。但建国后未有整理本面世。
7、《南疆逸史》、《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则为南明史料中最为详备者,中华书局版本因出版较早,又无重印,故不易得。
8、《国朝典汇》为崇祯年间编订,明代人研究本朝历史(太祖直至穆宗)的着作,在清代为禁书,有较多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资料。目前,市面上有书目文献出版社的影印本出售。
9、《弇州史料》前、后集,私家修撰之史书,是《明史》的史料来源之一。
⑨ 中国从哪个朝代开始,史书由官方进行编修
中国从汉朝开始,史书由官方进行编修。
⑩ 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官修书籍最多
历史上官修书最多的朝代,应该是清朝干隆年间。官修了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