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吉林省榆树市农村土地归化和房屋改造是真的吗有育民乡连山村。
这个要根据当地政府的政策.
具体的拆迁时间要看你们的项目规划。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规定: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
Ⅱ 榆树的地理环境
榆树市属冲洪积湖积台地平原区。境内无崇山峻岭,地势较平坦,微有波状起伏。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高于西南部,而西部又高于中部,呈微凹型。平均海拔为157米~220米。最高处为土桥镇花园山一带,海拔302米;最低处为八号镇坎下,海拔137.5米。地貌类型为剥蚀堆积地貌。成因形态为冲洪积湖积平原,冲湖积平原及河谷平原。
榆树市地形分两大类型区∶丘陵陡坡地形区
榆树市丘陵陡坡地形区主要分布于卡岔河以东、科铁公路以南,占榆树市土地总面积的21%。本区地势起伏较大,岗岭明显,坡度较陡,沟谷密集、分支多,地貌复杂,海拔一般在200米~220米,比平原区高出20米左右,坡面变化一般在10°~20°。微波平原地形区
榆树市微波平原地形区主要分布于卡岔河以西,占榆树市土地总面积的79%。本区地域广阔,比较平坦,微波起伏。除青山、育民、大岭一带,南部保寿一带起伏稍大,出现漫川漫岗,坡面变化大些,其余大多数地貌变化不大。海拔一般在180米~200米,坡面变化一般在6°~18°。 人口总量
2011年末,榆树市总人口1306100人。其中,男665430人;女640670人;同比增长1.8%;人口自然增长率3%。
家庭户人口
2011年末,榆树市总户数432635户,其中农业户308550户,非农业人口206808人。
年龄构成
2011年末,榆树市17岁以下39人;18岁~35岁331148人;36岁~60岁569294人;61岁以上194319人。 2011年榆树市总播种面积379126公顷,比2010年增加29154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67171公顷(水稻播种面积71189公顷;玉米播种面积273935公顷;大豆播种面积10151公顷;马铃薯播种面积11896公顷),比2010年增加24046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0597公顷;瓜类播种面积694公顷;烤烟播种面积525公顷;药材播种面积139公顷。
2011年,榆树市粮食总产量达到3106781吨。其中,玉米2158252吨;水稻768449吨;大豆33298吨;薯类146782吨。农业总产值实现1559168万元,同比增长14.9%。其中,种植业产值892421万元,同比增长23.3%;林业产值4735万元,同比增长9.5%;牧业产值617426万元,同比增长4.9%;渔业产值7149万元,同比增长46.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7437万元,同比增长6.9%。2011年,园艺作物面积4.6万公顷,总产值实现51亿元。榆树市棚膜蔬菜发展到46000栋,面积3067公顷。其中,普通大棚31500栋;温室14500栋。棚膜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11年末,榆树市生猪发展到2246531头,同比增长15.5%;牛发展到1049337头,同比增长37.4%;羊发展到144870只,同比增长25.4%;禽发展到4723.9万只。奶类总产量19643吨。其中牛奶19525吨。禽蛋总产量105224吨。肉类总产量217101吨。 民营经济
2011年,榆树市民营企业户数发展到61915户,同比增长9.2%,从业人员达到243092人,同比增长5.1%。民营经济总产值实现6724895万元,同比增长20.6%。利润总额实现532968万元,同比增长7.9%,实交税金69261万元,同比增长47.6%。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2187468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6%。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榆树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2.3%。
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榆树市引进内资23.9亿元,引进外资4560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204232万元,同比增长32.3%。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15018万元,同比增长14.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204232万元,同比增长32.3%。
财政
2011年,榆树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00500万元,同比增长41.9%;市本级一般预算财政收入74840万元,同比增长49.3%;财政支出总计387906万元,同比增长21.3%。
金融
2011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80884万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93225万元,同比增长14.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18847万元,同比增长13.3%。
保险
2011年,榆树市保费收入26361万元,同比增长16.2%;理赔支出13129万元,同比增长15.9%。
Ⅲ 榆树市行政区划
一、榆树市(长春市下辖市)行政区划,参见网络:
二、榆树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处于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市构成的三角区中心,东及东北与黑龙江省五常市、北及西北与黑龙江省双城市以拉林河为界;西与扶余市接壤;西南与九台市、德惠市隔江相望;南及东南与舒兰市毗邻。市境南北、东西距离均为85公里,周长345公里,幅员4712平方公里。榆树地处世界着名黄金玉米带上,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耕地584.4万亩,盛产玉米、大豆、高粱、水稻等作物,素有“天下第一粮仓”之美誉。
Ⅳ 榆树市原来的乡缜是怎么合并的
有24个,五棵树、刘家、闵家、先锋、恩育、弓棚、八号、红星、育民、太安、大岭、新立、新庄、泗河、城发、青山、黑林、保寿、秀水、大坡、环城、土桥于家、延河。 还有四个街道办事处:正阳、培英、华昌、城郊
Ⅳ 榆树市育民乡中心小学怎么样
简介:榆树市育民乡中心小学坐落在育民乡街道南侧。学校占地面积22000㎡,建筑面积1890 ㎡,校园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37%。学校用有红砖铺成的甬路和活动场5000 ㎡,有单杠、双杠、吊环、肋木、木马、滑梯等体育设施及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二百米环形跑道等体育活动,建有校园网络、微机室、广播音响等系统。
注册资本:92万人民币
Ⅵ 育民乡的乡情简介
育民乡位于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市交叉的三角地带。位于 榆树市东北部,东邻怀家乡,西靠红星乡,北濒拉林河与黑龙江省双城市隔河相望,东西宽12公里,南北长17公里,土地比较瘠薄,沙土层较多。清朝为围禁区,道光五年开发,废围禁,招民认垦。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为号头,每字15号,恭120号,叫做号荒。按此序号,招民认垦。拨荒立屯,此既是清朝伯都讷屯田。育民境内六号,九号等屯名都来自于此。中华民国时期归大岭四区管辖。日伪时期归大岭管辖,设北新村公所。属于吉林省榆树市,面积148.63平方千米。人口31882人。其中朝鲜族16人,蒙古族5人,满族1人。镇政府驻六号。辖育民、全民、爱民、繁荣、富强、保田、三义、双发、永安、莲山、五莲、丰乐共12个村。1958年改称育民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育民乡。育民乡地势比较平坦,耕地面积1320847亩。
育民乡人民政府是市管正科级单位,单位正科级领导2名,副科级领导5名,行政人员编制28名.下设四个中心,一个办公室,一所,负责全乡的政治、党群、经济、社会公益工作。
四个中心即:1、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事业编制人数1不清5不清人,负责农业、农机、畜牧、林业、水利等农村经济工作。2、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事业编制数4人,负责全乡计划生育工作。3、会计核算中心,事业编制数4人,负责全乡农村财务工作及村财乡管工作。4、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事业编制6人,负责城镇建设、交通、环保、劳动保障、科教文卫等工作。一室即,综合治理办公室,事业编制2人,负责全乡综合治理工作。一所即,财政所,行政编制数3人,负责乡级财政工作,各站所财务管理。
Ⅶ 吉林省榆树市包括下面的镇一共有多少个初中
榆树市共有24个乡镇,包括五棵树、刘家、闵家、先锋、恩育、弓棚、八号、红星、育民、太安、大岭、新立、新庄、泗河、城发、青山、黑林、保寿、秀水、大坡、环城、土桥、于家、延河。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初中。
市区的初中包括榆树二中、五中、六中、柴中(柴油机子弟中学)、再加上第二实验中学东校和西校共30所左右中学。
希望对您有帮助。
Ⅷ 吉林省榆树市所有乡镇名称
榆树,隶属长春市辖区,地处吉林省中北部,位于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市围成的“品”字形经济区域中心,松嫩平原腹地特有的黑钙土质赋予了它“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全市幅员面积4722平方公里,耕地31万公顷。截止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达126.6万,农业人口104.9万,辖28个乡(镇、街),388个行政村,2711个村民小组,27万农户,并已建成一个省级开发区和一个省级工业集中区。
邮编:130400区号:0431
【行政区划】
</B>
全市辖4个街道、15个镇、8个乡、1个民族乡:华昌街道、正阳街道、培英街道、城郊街道、五棵树镇、弓棚镇、闵家镇、大坡镇、黑林镇、土桥镇、新立镇、大岭镇、向阳镇、泗河镇、八号镇、刘家镇、秀水镇、保寿镇、新庄镇、育民乡、红星乡、太安乡、先锋乡、青山乡、延和朝鲜族乡、恩育乡、城发乡、环城乡。其中,五棵树镇、刘家镇、先锋乡委托长春五棵树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区管理。
【历史沿革】
榆树境内四万多年前即有原始人群生息、繁衍。
1951年在大于乡周家油坊屯,发现古人类化石、原始哺乳类动物化石、打制石器。1977年又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打制石器和骨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定称为“榆树人”,命名为“榆树文化”。
西汉榆树属秽貊族夫余国。东汉先隶于元菟郡,后归辽东郡。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勿吉族灭夫余国,榆树为勿吉族伯咄部。隋属伯咄??。唐初为室韦达?部地,隶于室韦都督府。先天二年(713年),唐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榆树属渤海国扶余府。辽属东京道宁江州。金属上京肇州路。元属开原路屯田万户府。明为努儿干都司撒叉河卫。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榆树隶属于吉林将军。康熙三十一年()692年),移吉林副都统于伯都讷,榆树为伯都讷属境。雍正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1727年1月12日),添设长宁县,隶于奉天府尹,榆树为其属境。干隆元年七月五日(1736年8月11日)撤县,所属民人、民地拨归永吉州管理。干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1747年3月12日),裁永吉州添设吉林厅,同时添设伯都讷巡检,隶于吉林厅,管理境内狱事。干隆二十六年(1761年),裁伯都讷巡检,改设理藩院委署主事,驻伯都讷,管理蒙务。嘉庆十六年(1811年),裁理藩院委署主事,置伯都讷厅理事同知。同时添设分防巡检两员,分驻伯都讷和孤榆树屯,“管理监狱捕务,弹压私采开荒等事”。光绪八年正月二十八日(1882年3月17日),伯都讷厅衙门迁至孤榆树屯,改理事同知为抚民同知,原孤榆树屯分防巡检改为厅衙门司狱。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1906年2月15日),伯都讷厅升府,移府衙门于新城(今扶余),在孤榆树屯地方设榆树县。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1909年6月2日),榆树县改为榆树直隶厅,隶于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备道。1913年3月改称榆树县,隶于吉林省滨江道。
东北沦陷时期榆树县隶于吉林省。
1946年1月1日成立榆树县民主政府。5月22日改称榆树县人民政府,隶于吉北专署。1947年2月,划出黑林、秀水区和大坡村,舒兰县划出法特区成立榆南县,隶于吉北专署。1947年11月撤销榆南县,黑林、秀水、大坡复归榆树县。1948年6月22日,撤销吉北专署,榆树为吉林省直辖县。1955年北月,榆树县人民政府改称榆树县人民委员会。1956年7月3日,榆树县隶于吉林省怀德专署,10月6日,怀德专署改为公主岭专署。1958年10月23日,撤销公主岭专署,榆树县划归长春市辖。1966年1月10日,划归德惠专署。1968年7月26日,成立榆树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7月3日,撤销德惠专署,改归长春市辖。1980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县人民政府,1990年12月26日,撤销榆树县,设立榆树市(县级),由长春市代管。
1990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榆树县,设立榆树市。
1991年9月,榆树撤县设市后,组建4个街道办事处。
2000年,榆树市辖4个街道、16个镇、2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155670人,其中:华昌街道 38942人、正阳街道 46746人、培英街道 22448人、城郊街道 29364人、五棵树镇 45244人、弓棚镇 35475人、闵家镇 33534人、大坡镇 32692人、黑林镇 28377人、土桥镇 23507人、新立镇 29803人、大岭镇 32312人、向阳镇 29316人、泗河镇 31617人、八号镇 29803人、刘家镇 29984人、秀水镇 26908人、保寿镇 35564人、怀家镇 24159人、新庄镇 37963人、育民乡 29840人、红星乡 32396人、大岗乡 23318人、武龙乡 27255人、太安乡 28121人、先峰乡 27609人、前进乡 19907人、大于乡 21843人、谢家乡 20482人、光明乡 22172人、十四户乡 18741人、青顶乡 20888人、于家乡 18604人、青山乡 27307人、延和朝鲜族乡 1356人、双井乡 32057人、恩育乡 32320人、城发乡 22750人、李合乡 23575人、福安乡 26960人、环城乡 34411人。
2002年,榆树市辖4个街道、16个镇、14个乡。总人口12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万人。
2003年,榆树市辖:正阳街道、培英街道、华昌街道、城郊街道、向阳镇、泗河镇、土桥镇、新立镇、黑林镇、大坡镇、闵家镇、五棵树镇、弓棚镇、大岭镇、保寿镇、秀水镇、刘家镇、八号镇、怀家镇、新庄镇、环城乡、城发乡、于家乡、光明乡、谢家乡、福安乡、先锋乡、大岗乡、恩育乡、太安乡、红星乡、育民乡、青山乡、延和朝鲜族乡。
2004年,榆树市辖:正阳街道(办事处驻榆树大街)、培英街道(办事处驻榆树大街)、华昌街道(办事处驻三盛路)、城郊街道(办事处驻三盛路)、八号镇(镇政府驻大八号)、大坡镇(镇政府驻大坡)、弓棚镇(镇政府驻弓棚子)、刘家镇(镇政府驻刘家店)、五棵树镇(镇政府驻人民路)、刘家镇(镇政府驻刘家店)、闵家镇(镇政府驻闵家屯)、秀水镇(镇政府驻秀水)、保寿镇(镇政府驻保寿屯)、黑林镇(镇政府驻黑林子)、新立镇(镇政府驻新立屯)、土桥镇(镇政府驻土桥屯)、怀家镇(镇政府驻三家子)、大岭镇(镇政府驻大岭)、新庄镇(镇政府驻大房身)、向阳镇(镇政府驻东中央堡)、泗河镇(镇政府驻泗河城)、大岗乡(乡政府驻东大岗)、育民乡(乡政府驻六号)、红星乡(乡政府驻西三号)、太安乡(乡政府驻复州岗)、先锋乡(乡政府驻三道街)、光明乡(乡政府驻孟家岗)、谢家乡(乡政府驻范家店)、于家乡(乡政府驻双窝堡)、青山乡(乡政府驻青山)、延河朝鲜族乡(乡政府驻明新)、恩育乡(乡政府驻恩育)、城发乡(乡政府驻双河屯)、福安乡(乡政府驻六合屯)、环城乡(乡政府驻榆树大街)。
2005年,将城郊街道的榆树村,环城乡的靳家、兴隆2村划归正阳街道管辖;将城郊街道的东门村,环城乡的东沟、王家村划归培英街道管辖;将城郊街道的南门村,原双井乡的新民、南岗村,正阳街道的榆西、铁西社区划归华昌街道管辖;将双井乡立新、欢洞村,华昌街道的昌盛、健康、中兴社区划归城郊街道管辖。
截至2006年底,榆树市辖4个街道、15个镇、9个乡,12个社区、388个村。
【经济发展】
</B>
近年来,榆树综合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82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4.3亿元,本级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00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660元(非纯收入)。榆树市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创业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连续三年荣获“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榆树市坚持工农并重,深入实施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产品加工及集散基地、中国北方酒业基地“三大基地”战略,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一个民富市强、城乡一体、民主文明、社会和谐的吉林省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强力崛起。
【农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