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南昌市有什么历史

南昌市有什么历史

发布时间:2022-06-30 14:19:17

‘壹’ 南昌的历史

南昌,简称洪,又称洪城、英雄城[1] ,是江西省省会,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制造业基地。
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濒临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之称。[2]
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两千两百多年的建城史,因南方繁荣昌盛而得名,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1927年八一起义,在此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着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南昌是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曾荣获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球十大动感都会,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3]

‘贰’ 南昌市的历史

距今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先民在南昌繁衍生息。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南昌,人类活动更加频繁,人口增加,生产得到发展。约在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国——夏朝,南昌当时的土着居民有“三苗”之称,三苗为炎帝神农氏后裔,即后来的古越族。在唐、虞、夏、商、周时期,南昌地域属古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南昌地域先后为吴、越、楚势力范围。战国时期,南昌先民已掌握熔铁、铸铁技术和使用耐火材料等先进工艺。秦代南昌地属九江郡。秦代广修驰道,南征北越时,修筑从京师咸阳经南昌直达岭南的驰道,沟通中国南北的联系。 汉兴,高祖刘邦在南昌地置豫章郡,郡地面积相当于今江西全境,约16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5196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人。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打败项羽之后,派大将灌婴率兵平定江南“吴、豫章、会稽郡”。灌婴平定豫章后,立即设官置县,首立南昌县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为县名,从西汉至三国归晋,前后历500余年,南昌一直为豫章郡治。三国时,南昌属吴,吴主孙策、孙权等先后在豫章郡内分立庐陵、鄱阳、安成、临川等郡。汉代以来,南昌地区经济繁荣,水陆交通发达。东晋时,南昌既是江州州治,又是豫章郡治,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的西北隅另筑新城(即今旧城区)。隋唐时期将豫章郡改为洪州,设总管府,唐朝中后期又先后改为都督府、江南西道。唐代洪州已成为江南一大都会,尤以造船、造纸、印刷、纺织、兵器、金、银、铜器制造较突出。洪州窑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所烧制的青瓷远销海内外,质地优良,也是皇家贡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六大名窑之一。 五代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959)升洪州为南昌府,并于宋建隆二年(961)将都城从建康迁往南昌,号“南都”,李璟死后又迁回建康。北宋时南昌仍为洪州,洪州已成为全国五大造船基地之一;城区面积达14~16平方公里,设16个城门,是历史上南昌古城最大时期。宋徽宗时期,南昌行政区辖地2.5万平方公里,人口561730人,每平方公里达21人。南宋孝宗将洪州改为隆兴府。元代称南昌为隆兴路,后改龙兴路,是江西行中书省和布Politics所。明代先后称南昌为洪都府、南昌府。民国初年立豫章道,1926年设南昌市,古城墙因修筑环城马路于1928年拆毁。

‘叁’ 南昌市的历史是

南昌是江西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南昌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南昌市内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市区错落着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四个人工湖,象四面明镜镶嵌在市中心,构成了美丽的城市风光。
南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已发掘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古文化遗址近60处之多,最早有关南昌的文字记载见之于《禹贡》。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为豫章治郡,隋初为洪州治。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元、明、清历代皆为江西省治。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人文荟萃,商贾络绎,楼台相望。“八一南昌起义 ”,使她成 为“军旗升起的地方”,以“英雄城”驰名天下。一九八六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内地八大重点开放城市之一。

南昌古老的名胜交融于奇妙的自然风光之中,秀丽的山水装点着江南文化古城的独特风貌,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建设、城建、交通、科教发展迅速,处处旧貌换新颜。改革开放后,南昌旅游业发展迅猛,许多古迹文物修复一新,江南名楼滕王阁又重建屹立于赣江之滨,给古城增添了无穷魅力。近年来,梅岭、青山湖风景区等旅游场所相继开发,南昌成为中外旅游者参观、学习、游览的热点城市。

‘肆’ 南昌的历史沿革

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先后有豫章(汉)、洪都(隋唐)等称谓,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来繁荣昌盛。
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产生活。至三千年前,北至艾溪湖,南至青云谱,这一弧形地带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禹贡》属扬州地。春秋属吴。战国属楚。南昌地处吴、楚交界,吴楚相争多在于此。《左传》记载:昭公七年(前553年),楚令尹子荡伐吴师于豫章。
秦属九江郡,浔阳,郡治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
据《汉书》记载,前202年(汉高祖5年),颖阴侯灌婴奉命驻军当地,修筑“灌城”,次年修筑城池,城址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4公里的黄城寺,城周长十里八十四步,称为“灌婴城”,开创南昌建城史。 开创了南昌的建城历史,并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
三国时为东吴豫章郡。291年(晋元康初年),置江州(今江西九江),后移治浔阳(今江西九江)。两晋及南朝时为豫章郡、豫章国。这一时期,伴随着中原文化南渡,南昌城得到了很大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版图上的重要城市。
589年(隋开皇九年)罢郡置洪州,607年(大业三年)复为豫章郡。
622年(唐武德五年),平定地方割据势力林士弘,复为洪州,设总管府。625年(武德八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初属江南道,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742年(天宝元年)改洪州为豫章郡,756年(至德元年)避唐代宗名讳,豫章郡更名为章郡,758年(乾元元年)再称洪州。建中年间(780-783),置江南西道观察使。865年(咸通六年),升为镇南军节度使。
五代十国时期,南昌的经济与战略地位愈加凸显,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并于961年(宋建隆二年)将都城从江宁迁往南昌,号“南都”。
975年(宋开宝八年)复名洪州,1020年(天禧四年)属江南西路。1030年(天圣八年),江南西路的治所设在南昌。1163年(隆兴元年),宋孝宗继位前曾封建王于此地,故升隆兴府。
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置隆兴路,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更名龙兴路,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元称隆兴路,后又改为龙兴路。是含今天江西、广东在内的江西行省治所,为全国最重要的十路之一。
1370年(明洪武三年)南昌、新建2县同城而治,直到清末。
1914年(民国二年)为豫章道。1926年(民国二十四年)北伐(蒋中正)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撤道,析南昌、新建县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辖。 南昌成为了中华民国军事首都、民国第二首都。1939年南昌会战失败后日本占领南昌,由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管辖。设立南昌、新建(西山)县属南昌市。(注:今天在当时南昌县属新建县管辖)
1949年5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昌,南昌成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江西省直辖市、江西省人民政府所驻地。1949年6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区成立,辖南昌、丰城、新建、高安、清江、新淦、进贤(8月从贵溪分区划入)、奉新、安义、靖安(9月从九江分区划入)10县。 1955年,南昌市设东湖、西湖、胜利、抚河4区。1958年增设青云谱区,南昌专区南昌(驻莲塘镇)、新建(驻生米镇)2县交由南昌市领导。1961年增设郊区,南昌、新建2县划归宜春专区。1971年南昌、新建(驻长堎镇)2县再次划入。1980年撤销胜利、抚河2区。1981年增设湾里区。1983年宜春地区安义县、抚州地区进贤县归南昌来属。
200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郊区改名青山湖区,并正式挂牌。
2004年,南昌市区划调整,桃花镇、湖坊镇同盟水产场划入西湖区,塘山镇永和村、公园村、贤湖村、永溪村、长巷村、七里村六个村划入东湖区,湖坊镇楞上村、太和村、热心村划入青云谱区,东湖区青山路街办潘坊等七个居委会、西湖区上海路街办洪钢等二十八个居委会划入青山湖区。
2015年8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南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同意撤销新建县,设立南昌市新建区,以原新建县的行政区域为新建区的行政区域,新建区人民政府驻长堎镇新建大道239号。调整后,南昌市辖3县6区,其中城区由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新建、湾里6个区组成。 名称由来 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城名数易,别名诸多,汉称豫章,唐称洪州,宋称隆兴,明代定名为南昌。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设市。

‘伍’ 南昌在历史上有过哪些辉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恐怕是诗人王勃留在南昌地界上最出名,也最美的一句诗了。
初唐时,探亲路过南昌的王勃,正赶上当时洪州都督阎伯屿刚重修完滕王阁,大宴宾客。席间王勃写下了这《滕王阁序》。它成了流传千古的骈文名篇,也让南昌的滕王阁名声在外。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传说中开头这几句被阎伯屿评价得“无非是些旧事罢了”,却还是精炼总结了南昌所在的地理位置。夹在两大地理文化区之间,东连吴越,西通荆楚。
在这个中国经济政治中心南移的过程中,整个长江中下游都跟着在中国东部的版图上崛起。江西是串在这条长江线上一条沟通东西、南北的通道。东西走向的渌水与浏阳河、湘江相连,最西可走到云贵。南北走向的赣江往南直达广州,最北连通长江。
长江,连着富庶的江浙。而南昌刚好被那条赣江穿城而过,凭着这个相对位置它短暂地辉煌过。
唐朝之后是混乱的五代十国,南唐成了各方割据势力中一支重要的割据政权。所辖范围包括江西全境,东至苏、皖、闽大部分及湘鄂部分地区。在南唐 39 年的寿命里,南昌做了它 3 个月的国都。
决定把都城从金陵(南京)迁往洪州(南昌)的是它的第二代帝王,李璟。由于南唐在跟后周之间的战争中连连失败,它不得不将长江以北十四州割给后周,俯首称臣。这不仅消耗了南唐国力,也让金陵作为都城的弊端露了出来。
仅与敌国只有一江之隔的金陵无论怎么防御都很难抵御外敌的入侵。于是李璟决定把都城迁往地处南唐腹地的南昌。它四周不仅有天然的屏障,而且由于地处鄱阳湖平原,这里也是粮产地。它能为满足作为都城所需要的后勤和防务的需求。
作为国都的南昌没有兴旺太久。因为跟金陵差距太大,积郁的李璟暴毙,他的儿子李煜最后还是把都城迁回了金陵。随着南唐的覆灭,南昌在历史中闪出的那点光芒也被埋没在时光里了。
直到现代,南昌起义那声着名的“第一枪”,让现代中国人隐约还记得起这座城。
孙中山死后的国民政府内部分裂成“容共”和“清共”两股势力。国民党内部也成了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两家。
1927 年分裂成两派的国民政府都开始了清共,留在这两股势力中的左派军人在夹缝中挣扎,南昌成了夹在宁汉之间的空隙。起义的“第一声”枪响过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中共很快又从南昌撤走了。
因为这段历史,南昌有了“英雄城”的名字。
对于南京、上海来说,南昌是后方。
它不像前两座城市那样顶在中国的东方,接受着外来的新鲜文化和信息。但顺着长江而上,它也是一座很容易到达的城市。如今已经很难数清楚到底有多少文人墨客从这里走过。

‘陆’ 南昌历史上曾被称为什么

古称豫章、洪都。

南昌,简称 “洪”或“昌”,古称豫章、洪都 ,是江西省省会。南昌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

南昌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环鄱阳湖城市群核心城市、全国综合交通枢纽、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世界重要的光伏、光电和VR产业基地。

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

“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是中国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

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着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曾是中华民国军事首都。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称为“南都”。

(6)南昌市有什么历史扩展阅读:

历史上的南昌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大一统王朝统治下的。在先秦时期,南昌地一直处吴、楚交界。春秋时期,南昌地属吴国。战国时期,后占据吴地的越被楚灭后,南昌地归属楚国。

之后的一段时间南昌归秦汉这俩个统一的王朝所管辖。三国时期,南昌归孙权所建立的吴国豫章郡管辖。南北朝时期,南昌则是依次归属南朝的东晋、宋、齐、梁、陈。

南北朝之后,南昌归大一统的隋朝。隋末时期,全国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江西地区也出现了以林士弘为首的农民起义。

并几乎占领了整个江西地区,南昌也在其统治境内,后其称帝,国号楚,年号太平。所以隋末时期,南昌还归属过林士弘的楚国。

林士弘被唐所灭后,南昌又归属了大一统的唐朝。唐末出现五代十国,南昌先是归属杨行密的吴国,后来吴被权臣徐知诰取代,徐知诰开始改国号为齐,后其自称唐室之后。

因此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所以南昌又归属南唐。而在这段时间,南唐中主李璟甚至曾有过一段时间把都城定于南昌,史称南都。

南唐被赵匡胤所灭后,南昌地属北宋,靖康之变后,又属南宋。元灭宋后,南昌归大一统的元朝。元末时期,此地为陈友谅所占。

因其登基称帝,定国为汉,所以南昌这时归陈友谅的汉国所有。朱元璋灭陈友谅后,归大一统明朝。清军入关后,又属南明,南明被灭后,则最后归属大一统的清朝。

‘柒’ 南昌有多少年历史了以前的名字叫什么

南昌,始建于西汉,意为“南方昌盛”之地,已有2200多年历史
以前有洪都,洪州,豫章之称

‘捌’ 南昌历史

南昌,又名豫章、洪城,为江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鄱阳湖。南昌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革命英雄城市。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人口497万(2009年)。全市通行赣语。
6000多年前,南昌就建有若干个原始居民点。至3000年前,南起青云谱北至艾溪湖,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命颍阴侯灌婴驻守南昌一带,史称“灌婴筑城”。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婴率部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四公里的皇城(黄安)寺附近修建了一个方圆10里84步、辟有6门的土城,时人称之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开始。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九江郡置豫章郡,并设南昌县为附郭县,属扬州,南昌之名始此。莽新改豫章郡为九江郡。东汉复故。晋属江州。南朝梁称豫章王国,陈复为豫章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罢郡置洪州,大业三年(607年)复为豫章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为洪州,贞观初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江南西道,天宝元年(742年)改洪州为豫章郡,至德元年(756年)豫章郡更名为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再称洪州。 五代南唐中主交泰二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开宝八年(975年)复名洪州,天禧四年(1020年)属江南西路,隆兴元年(1163年)为隆兴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隆兴路,二十一年更名龙兴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昌、新建二县同城而治。
编辑本段民国近代
1914年民国2年,为豫章道。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撤道,析南昌、新建县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辖。1926年北伐后,蒋介石曾定位中华民国首都在南昌,南昌一度成为当时全国的军政中心,并在此设立南昌国民政府和南昌行营,之后蒋介石在南昌推出新一轮国民教育运动号召全国,这就是着名的新生活运动。 1949年5月22日,内战使中华民国政府败守于南昌这座城市,因此南昌的政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管,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的省辖市、江西省人民政府驻地,一度转其为省会。 1955年,南昌市设东湖、西湖、胜利、抚河4区。1958年增设青云谱区,南昌专区南昌(驻莲塘镇)、新建(驻生米镇)二县交由南昌市领导。1961年增设郊区,南昌、新建二县划归宜春专区。1971年南昌、新建(驻长堎镇)二县再次划入。1980年撤销胜利、抚河二区。1981年增设湾里区。1983年宜春地区安义县、抚州地区进贤县来属。

‘玖’ 南昌的历史文化

南昌的历史文化:

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着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曾是中华民国军事首都。

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称为南都”。南昌是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

曾荣获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球十大动感都会,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9)南昌市有什么历史扩展阅读:

南昌之名始于西汉,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定名南昌,取南方昌盛之意。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前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

南昌的旅游区包括其市区和附近的梅岭、靖安三爪仑、樟树等地,名胜古迹交融于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秀丽的山水衬托出南昌这座古城的独特风貌。

在当今如火如荼的产业大转移、资源大重组、发展大联合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南昌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契机。

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海内外广大投资者和企业家的积极参与下,英雄城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

南昌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市场景气度持续上升,尤其是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双双走强,这充分表明南昌所蕴涵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投资机遇。

南昌城区现在非常繁华,位于市中心的八一广场绿草如茵,可容纳10万人。屹立在广场南端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高耸入云,成为南昌革命历史的丰碑。

改革开放后,南昌的旅游事业发展迅速,许多的文物 古迹修复一新,自然景观26处人文景观已达78处,南昌临近周边地区有着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庐山风景名胜区。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龙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井冈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三清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形成了以南昌为中心,沿京九铁路风景带为重点,辐射江西全省的旅游、观光体系。

‘拾’ 江西南昌的历史

6000多年前,南昌就建有若干个原始居民点。至3000年前,南起青云谱北至艾溪湖,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命颍阴侯灌婴驻守南昌一带,史称“灌婴筑城”。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婴率部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四公里的皇城(黄安)寺附近修建了一个方圆10里84步、辟有6门的土城,时人称之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开始。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九江郡置豫章郡,并设南昌县为附郭县,属扬州,南昌之名始此。莽新改豫章郡为九江郡。东汉复故。晋属江州。南朝梁称豫章王国,陈复为豫章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罢郡置洪州,大业三年(607年)复为豫章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为洪州,贞观初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江南西道,天宝元年(742年)改洪州为豫章郡,至德元年(756年)豫章郡更名为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再称洪州。

五代南唐中主交泰二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开宝八年(975年)复名洪州,天禧四年(1020年)属江南西路,隆兴元年(1163年)为隆兴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隆兴路,二十一年更名龙兴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昌、新建2县同城而治。

1914年为豫章道。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撤道,析南昌、新建县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辖。

1949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南昌政权,成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江西省辖市、江西省人民政府驻地。1955年南昌市设东湖、西湖、胜利、抚河4区。1958年增设青云谱区,南昌专区南昌(驻莲塘镇)、新建(驻生米镇)2县交由南昌市领导。1961年增设郊区,南昌、新建2县划归宜春专区。1971年南昌、新建(驻长堎镇)2县再次划入。1980年撤销胜利、抚河2区。1981年增设湾里区。1983年宜春地区安义县、抚州地区进贤县来属。

阅读全文

与南昌市有什么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