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杭州中是历史的哪个人物

杭州中是历史的哪个人物

发布时间:2022-07-01 03:31:56

A. 话说杭州历史人物

苏轼——北宋政治家,文豪,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苏堤
- 白居易——唐代文学家,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白堤
- 岳飞——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被杀害于杭州风波亭,葬于岳王庙
- 张苍水——明末抗清民族英雄
- 于谦——明代政治家、诗人
- 阮元——清代学者,浙江官僚
- 钱镠——吴越国君主,建都杭州
- 胡雪岩——晚清红顶商人,开办胡庆余堂,留有胡雪岩故居
- 丁敬——清代金石家
- 俞樾——清末大学者,在孤山下开办诂经精舍,为俞平伯曾祖
- 葛洪——东晋道教学者,晚年在杭州葛岭炼丹
- 龚自珍——清末文学家,留有龚自珍纪念馆
- 林和靖——北宋诗人,隐居孤山,与梅妻鹤子相伴
- 苏小小——南齐名妓,才女,葬于西湖边
- 沈括——宋代科学家,文学家
- 袁枚——清代文学家
- 洪升——清代戏剧家
- 周邦彦——北宋词人
- 陈端生——清代女弹词家,留有陈端生故居
- 毕升——活字发明者
- 济颠和尚——高僧,在灵隐寺,净寺出家

B. 杭州西湖里有哪些历史名人

林和靖、苏小小、武松、岳飞、牛皋、钱镠、于谦等。

1、林和靖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着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

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2、苏小小

苏小小(479年-约502年),南朝齐时期着名歌伎、钱塘第一名伎,常坐油壁车。历代文人多有传颂,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近现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有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

苏小小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但不幸幼年时父母双亡,寄住在钱塘西泠桥畔的姨母家。她虽身为歌妓,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

苏小小十分喜爱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辆油壁车,遍游湖畔山间。一日,沿湖堤而行,邂逅少年阮郁,一见钟情,结成良缘。但不久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派人来催归。阮郁别后毫无音讯。苏小小情意难忘,时时思念。

苏小小同情书生鲍仁的贫困遭遇,慷慨解囊,资助他上京赴试。后苏小小受人陷害入狱,身染重病。

临终前,姬向身边侍候的人嘱咐道:“我别无所求,只愿死后埋骨西泠。”应试登第的鲍仁后来遵照苏小小“埋骨西泠”的遗愿,就出资在西泠桥畔择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题“钱塘苏小小之墓”。

3、武松

武松,1055-1126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 曾在杭州卖艺。后任杭州知府高权手下都头,因功升提辖。高权被罢后,武松被赶出衙门。

继任杭州知府蔡鋆殃民,武松将其捅刺。后被捕,死于狱中。此武松正是我国四大名着水浒传中武松的原型。

杭州百姓将其葬于西泠桥畔,题碑“宋义士武松之墓”(杭州武松墓)。

4、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北宋末年,投军从戎。靖康元年(1126年),应招前往相州参加以赵构为大元帅的部队。建炎二年(1128年),遇见宗泽,积极抗金。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

绍兴三年(1133年),拜沿江制置使,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次年春,收复襄阳六郡。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

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伊、洛、商、虢等州。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

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收复失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后,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金兵流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评语。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绍兴十二年(1142年),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谥号武穆,封鄂王,追谥忠武。

5、牛皋

牛皋[ gāo ](1087年—1147年),字伯远,汝州鲁山(今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人,南宋抗金名将。牛皋出身农民家庭,初为射士,精练武功,擅长骑射。

南宋初年聚集人民抗金。绍兴三年(1133年),加入岳家军、长胜军。牛皋使用双锏,乃金所制。

后隶归岳飞,为其推重,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曾参加镇压杨幺起义。岳飞被害后,因始终反对宋金议和,被秦桧害死。

6、钱镠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

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

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

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他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

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着称于世。

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

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7、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

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

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

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杭州西湖

C. 收集杭州籍历史文化名人5位,简要写出他们的事迹.

从三国到现代的杭州籍名人,自己挑5个抄吧!偶要分!分!分!
(偶找了好久的说,这样分还不给偶就说不过去了~~~)

孙权

【孙权】(182~252)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字仲谋。杭州富阳人。东汉末,继父兄事业据有江东六郡。汉献帝建安五年(200),曹操表荐孙权为讨虏将军、会稽太守。孙权广罗人才,重用出身卑微的鲁肃、吕蒙,依靠张昭、周瑜、程普等南北士族地主势力,巩固和发展了东吴政权。建安十三年(208),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魏黄初三年(222),孙权称吴王,大败刘备于彝陵亭(今湖北宜都北)。魏太和三年(229),正式称帝武昌(今湖北鄂城),年号黄龙,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生产,设置农官,实行屯田,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渡海去夷洲(今台湾)及澶州(今澎湖列岛),加强了大陆与海岛的联系,同时和海南诸国建立起交往;创建和改进了一些典章制度。在位23年,享年71岁,谥号为吴大帝。�

褚遂良

【褚遂良】(596~658)唐初大臣、书法家。字登善。杭州人。隋末,入秦王李世民府为铠曹参军。唐太宗贞观十年(636),自秘书郎迁起居郎。因书法遒劲,被太宗召为侍书,历任谏议大夫、太子宾客、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令等职。太宗病危之际,受命起草遗诏。唐高宗李治即位,封为河南县公,进封河南郡公,出任同州刺史,后人因之称"褚河南"。唐永徽三年(652)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兼太子宾客。次年,拜尚书右仆射。六年,因高宗废后立武则天事,叩血进谏,被贬为潭州都督,改桂州都督、爱州刺史。显庆三年(658)卒于住所,是年63岁。其书法继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虞世南之后,别开生面,晚年正楷丰艳流畅,变化多姿,对后世书风影响很大。后人把他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传世书帖有《伊阙佛龛记》、《孟法师碑》、《房梁公碑》、《雁塔圣教序》等,墨迹有《倪宽赞》。有文集20卷传于世。�

陈硕真

【陈硕真】(?~653)唐代农民起义女领袖,中国号称"皇帝"的第一位女人。杭州建德人。她自称仙人,民间奉以为神,曾遭捕,后被释。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十月,她在青溪县(今淳安)梓桐聚众起义,自称文佳皇帝,以章叔胤为尚书仆射,童文宝为大将,建立农民政权。曾攻克桐庐、睦州等地,并逼近歙州、婺州,威名大震。扬州都督府长史房仁裕、婺州刺史崔义玄率军镇压,起义失败,陈硕真被杀。�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杭州萧山人。少善文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官至秘书监,天宝二年(743)因病辞官。次年,还乡为道士。好酒善饮,时人称其与李白等为"饮中八仙"。工书法,尤擅草隶。其诗以绝句见长,今存20首,其写景抒情之作清新潇洒,自成一格,感情深厚,通俗易懂,尤以《回乡偶书》流传较广。书法有《龙瑞宫记》碑存世。�

喻皓

【喻皓】生卒年待考,898年前后在世。北宋初建筑家,称"造塔鲁班",亦作预浩。杭州人,曾任杭州都料匠。擅长营造,尤善建塔。在建造开封开宝寺塔时先做模型,然后施工,历时8年,宋太宗端拱二年(989)竣工。他考虑到开封地处平原,多西北风,建造时使塔身略向西北倾斜,以抵抗主要风力。杭州建梵天寺塔时,他科学地解释了木塔的稳定问题。所着《木经》3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学专着,已佚(传为《宋营造法式》之蓝本)。�

毕升

【毕升】(?~1051)宋代活字印刷的发明者。杭州人。宋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做一层掺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熔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即固定在铁板上,可以像雕版一样印刷。此外,他还研究过木活字排版,使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把印刷技术提高到新的阶段。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

钱癠

【钱癠】(852~932)五代吴越国创立者。字具美(一作巨美)杭州临安人。出身贫寒,少时以贩卖私盐为业。唐乾符二年(875)投军于石镜镇将董昌组织的民团,平浙江镇遏使王郢叛乱,被任为石镜兵马使。六年,击退途经临安的黄巢起义军,升都指挥使。光启二年(886),又平刘汉宏,次年任杭州刺史。景福二年(893)升镇海军节度使。乾宁三年(896),擒获在越州称帝的董昌,升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遂尽占两浙13州之地。开平元年(907)被后梁太祖朱温封为吴越王。后唐龙德三年(923),又封为吴越国王,立吴越国,建都杭州。在位期间,兴筑捍海石塘,抵御潮患;扩建杭州外城(罗城);设撩湖兵1000人浚治西湖。又在太湖流域,凡一河一浦,都建堰闸。以时蓄泄,发展农业。与新罗、高丽、百济、渤海及海中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发展对外贸易。政治上采取保境安民政策,使江浙一带政局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得以发展。后唐长兴三年(932)卒,谥武肃。�

林逋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杭州人。少年孤贫,立志为学。成学后,游于江淮间,以诗会友。40岁后,回西湖孤山隐居。恬淡好古,不趋荣利,终生不婚,喜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以道德、文章名重于世,其诗"澄淡峭特多奇句",宋人辑有《林和靖诗集》,录诗300首。善行书。卒后,宋真宗赐谥"和靖处士"。�

沈括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人。嘉�八年(1063)进士及第。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熙宁五年(1072)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1075)出使辽国,驳斥辽国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主张减少下户役钱。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东郊),举平生见闻和研究所得,撰《梦溪笔谈》40卷。他精研科学,用功极勤。在司天监时,观测天象,绘图多幅,改造仪器,撰浑仪、浮漏、景表三议;曾推荐卫朴修《奉元历》,并提倡新历法,与今阳历相似。在数学方面,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物理学方面,他发现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400多年;曾阐述凹镜成像的原理,对共振规律也有研究。在地质学方面,提出了地质变迁成因论,命名了石油。记述了活字印刷、水法炼钢法等当时重大的科技成果。又精研药用植物与医学,留心记录有效的方药,着《灵苑方》,已佚。又有《良方》10卷。着述传世的还有《长兴集》。使辽所撰的《乙卯入国奏请》、《入国别录》,尚有部分保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英国李约瑟博士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誉沈括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杭州人。少时博涉百家之书,为人放浪不羁。元丰初入太学,进《汴都赋》,赞熙宁革新,深为神宗赏识,擢为太学正。哲宗元�二年(1087)被贬为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宋徽宗颁布《大晟乐》,任周邦彦为提举大晟府(管理乐府的官吏)。周邦彦博学多才,诗、文、书法、音律俱有造诣,而以词尤精。他是北宋末年词坛领袖,词誉极高。他的词开了南宋姜夔、史达祖一派。其代表作有《瑞龙吟》、《满庭芳·夏日》、《兰陵王·柳》、《六丑·蔷薇谢后传》等。有《片玉集》传世,内容多寄情风月、怀古羁旅、咏物抒怀之类。格律严谨,音律谐美,追求典丽,对后世词坛有巨大的影响。�

朱淑真

【朱淑真】生卒年待考。宋代女文学家。号幽栖居士。杭州人。有故居在杭州涌金门内宝康巷。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尚在世。生于官宦之家,聪明美丽,好读善诗,因婚姻不满,抑郁而终。作品之多为历代女诗人之冠。作品多幽怨感伤,如"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把酒送青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等。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传世。绍定三年(1230)有手书《璇玑图》1卷,并画有《梅竹图》。�

刘松年

【刘松年】生卒年待考。南宋画家。杭州人。家居清波门(俗称暗门),故又称刘清波或暗门刘。与李唐、马远、夏〖HTXL〗�NB06E�并称"南宋四家"。绍熙年间(1190~1194)任画院待诏。工人物山水。宁宗时(1194~1224)以《耕织图》而跻身名家。所画《中兴四将》图,表现了拥护抗金、反对投降的思想。存世作品有《四景山水》、《醉僧》、《罗汉》等。�

马远

【马远】生卒年待考。南宋画家。字钦山。原籍山西永济,杭州人。光宗、宁宗时(1190~1224)任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但他所绘多残山剩水,示宋室南渡偏安风景。世又称"马一角"。存世作品有《踏歌图》、《寒江独钓图》、《秋江渔隐图》、《华灯侍宴图》、《晓雪山水图》、《静听松风图》、《层叠冰绡图》等。�

夏?

【夏?】生卒年待考。南宋画家。字禹玉。杭州人。宁宗、理宗时,先后为画院待诏、画院祗候。早年专工人物,后取法李唐,亦工山水。艺术风格和表现技法近于马远,时称马夏,为南宋画院之主流。存世作品有《江山佳胜图》、《西湖柳艇图》、《钱塘观潮图》、《西湖春雨图》等。�

杨辉俊

【杨辉俊〗生卒年待考,约13世纪后期在世。南宋数学家,宋元四大着名数学家之一。字谦光。杭州人。1261年着《详解九章算法》12卷。另有《日用算法》等书,都重实用,有的论述具有世界意义。其中《开方作法本源图》,比欧洲巴斯噶的发明早600多年。现代着名数学家华罗庚着有《杨辉三角》一书,专论这种图形的性质。�

汪元量

【汪元量】生卒年待考。南宋爱国诗人。字大有,号水云。杭州人。南宋宫廷琴师。宋亡时随三宫被掳北上,在大都时与文天祥用"必以忠孝白天下"相勉。晚年获准南归为道士,漫游四方。写下了许多国亡的记实诗篇,人称"史诗"。其诗慷慨悲壮。有《水云集》及《湖山类稿》传世。�

杨载

【杨载】(1271~1323)元代文学家,"元代四大家"之一。字仲弘。祖籍福建浦城,杭州人。工于诗文,早年即为赵孟?所推重,声名动京师,凡所撰述,人多传诵。其诗注重格律,刚劲典雅,自成一家。有《杨仲弘集》8卷传世。�

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明代小说家。名本,别号湖海散人。杭州人(有异议)。相传为施耐庵的学生。长于词曲、杂剧,而以小说着称。杂剧今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粉妆楼》等。�

于谦

【于谦】(1398~1457)明代政治家。字连益,号节庵。杭州人。永乐十九年(1421)中进士,授山西道监察御史,继为山西巡按御史,平反冤狱。宣德五年(1430)召为兵部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都御史,在任19年,兴修水利,贷粮济贫,施药救难,廉政爱民,始终如一。正统十三年(1448)任兵部左侍郎。次年六月发生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蒙古瓦剌军进逼北京,朝廷一片混乱。于谦力排南迁之议,拥立景帝,被授兵部尚书,主持京师保卫战,终于击退了瓦剌军,以功加少保。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辟,于谦以"谋逆罪"被杀。成化元年(1465)平反冤狱,追复于谦官职。弘治二年(1489)赠太傅,谥肃愍。万历间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商辂

【商辂】(1414~1486)明代宰相。字弘载,号素庵。杭州淳安人。宣德十年(1435)举乡试第一(解元),正统十年(1445)会试第一(会元),继而殿试第一(状元)。为连中"三元"者。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兼文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子少保、谨身殿大学士。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卒谥文毅。着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纂有《宋元通鉴纲目》等。�

田汝成

【田汝成】(1503~1557)明代作家。字叔禾。杭州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曾任南京刑部主事、福建提学副使等职,后罢官归故里,浪迹西湖山水间。学识渊博,所着甚多,主要有《西湖游览志》和《西湖游览志余》。其他存世着作尚有《炎缴纪闻》、《龙凭记略》、《辽记》、《田叔禾集》、《武夷游记》等。�

蓝瑛

【蓝瑛】(1585~1664)明代画家。字田叔,号捷叟,晚年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杭州人。工书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着名。画技笔法,博采宋元诸家之长。早年落笔秀润,晚年笔力苍劲,以疏秀苍劲取胜,尤善写秋景。与文征明、沈周齐名,对晚明画风影响颇大,传其法者甚众。传世作品有《松岳高秋图》、《秋景寻诗图》、《秋山红树图》、《苍岩嘉树图》、《白云红树图》等。其子、孙传其家法,成为"武林"一派。�

戴梓

【戴梓】(1635~1704)清代兵器发明家。字文开。杭州人。康熙十三年(1674)发明了连珠大炮,一次可连续发射28发炮弹,比欧洲人发明使用机关枪早200多年,威力和优越性超过当时世界强国的同类火器。康熙特封"威远将军"名号,特许炮身上镌上戴梓的名字,声誉远播海外。后遭传教士南怀仁、朝臣陈宏勋诬陷,被削职流放黑龙江,四十三年(1704)遇赦回乡,病故于途中。�

洪升

【洪升】(1645~1701)清代剧作家。号稗畦,一作稗村。杭州人。24岁至北京为国子监生。27岁遭家难回杭,家道中落,贫至常断炊,有感于李白之不遇,作《沉香亭》传奇,后改为《舞霓裳》,复改为《长生殿》,成为清代传奇的代表作之一,流唱甚广。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佟皇后丧葬期间演此剧,系刑部狱,释狱后被革斥。60岁时应曹寅邀至江宁,观演《长生殿》,一时传为盛事。归杭途中,酒后登舟,堕水死。洪升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等。传奇除《长生殿》外,尚有《回文锦》、《回龙院》、《闹高唐》等,今仅存《长生殿》一种。另有杂剧《四婵娟》一种传世。�

金农

【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原名司农,字寿门,又字吉金,号冬心。杭州人。嗜奇好古,精于鉴别书画金石,收金石文千卷。诗格高简有奇气。擅画梅、竹、鞍马、佛像、人物、山水,俱造意新奇,笔墨质朴。又好游历,足迹半天下,居扬州最久,当时为"扬州八怪"之一。着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杂着》、《冬心题画》、《冬心画记》、《冬心诗钞》、《论画杂诗》、《三体诗》、《画竹记》等。�

丁敬

【丁敬】(1695~1765)清代金石篆刻家。字敬身,号纯丁、龙泓山人。杭州人。早年家贫,卖酒自给。精篆刻,常登穷岩绝壁,摹拓石刻文字,攻书、诗,尤精刻印,别树一帜,开创着名篆刻流派"浙派",为"西泠八家"之首。绘画善梅,工兰竹、水仙。着有《武林金石录》、《砚林诗集》、《龙泓馆诗钞》等书。�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字子才,号简斋,又名随园老人。杭州人。干隆四年(1739)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县知县。因辞官后在江宁筑随园专事着述,人称"随园先生"。当时与蒋士铨、赵翼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袁枚不仅诗文俱佳,而且善画梅。着有《随园诗话》、《论诗绝句》等,尚有《小仓山房集》70余卷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

陈端生

【陈端生】(1751~1796)清代女作家。字云贞。杭州人。祖父句山,在当时也颇有文名。幼承家学,善作诗文。婚后夫妇唱和,生活美满。后丈夫因科场案被谪戍边塞。陈端生遂撰长篇弹词《再生缘》,未待夫归即卒。所着17卷,共60多万字,写孟丽君和皇甫少华的故事,宣扬女子才学,肯定女子敢于挣脱某些封建礼教束缚的思想和行动,对后来戏剧、曲艺颇有影响。郭沫若认为它比《天雨花》好,可与《红楼梦》相媲美,人称"南缘北梦"。陈端生早年还着有《绘影阁诗集》,已佚。�

葛云飞

【葛云飞】(1789~1841)清爱国将领。字鹏起,又字凌台,号雨田。杭州萧山人。自幼习武,倾慕岳飞,对"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怕死"之言十分赞赏。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武举,道光三年(1823)中武进士,授守备。其后由游击、参将升为定海总兵,在浙江水师带兵16年,治军严明。道光二十年(1840)九月底,英军再次进犯定海,与郑国鸿、王锡朋二总兵协力抗敌,据守定海土城,浴血奋战六昼夜,于10月1日英勇战死。着有《名将录》、《制机制药要言》、《浙海险要图说》等。�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号定庵。杭州人。出身仕宦书香之家,嘉庆二十三年(1818)中举,二十五年任内阁中书。道光九年(1829)中进士,十七年任礼部主事,十九年辞归,后任江苏丹阳书院讲席。学务博览,于学术上提倡"通经致用",主张更法、改图、选拔人才,有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拥护林则徐在广东禁烟,并预见英国将侵犯中国,建议加强武备。善诗文,计有诗词近700首,文章300多篇,有"龚派"之称,对开创中国近代文学新风产生了积极影响。今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任熊

【任熊】(1823~1857)清代画家。字渭长,号湘浦。杭州萧山人。少入私塾学画,不拘古法。后游历杭州、苏州、镇江、明州等地,画技大进。曾住姚氏大梅山馆,作《大梅山民诗意图》120幅,兴酣落墨,不一月而成。设境之奇,运笔之妙,令人叹绝。后寓居苏州、杭州等地,以卖画为生。擅画人物、山水、花卉、草虫,尤以人物着称。师宗陈洪绶,而出入于宋元诸家。笔法圆劲,形象夸张。所画《列仙酒牌》、《剑侠传》、《于越先贤传》和《高士传》合为"任渭长四种",经蔡照初木刻,成为当时称绝之精品。有肖像画《人物山水册》,山水画《十万图》等为代表作。与弟任薰、子任预、弟子任颐,合称"四任"。�

任颐

【任颐】(1840~1896)晚清画家。初名润,字伯年,一字次远,号小楼,又作晓楼。杭州萧山人。父鹤声,工肖像。自幼得其父指授,后移居宁波,师事任熊。中年定居杭州,以卖画为生。其画花鸟、人物、山水,莫不精妙,尤以肖像见长,浅描淡染,笔墨不多而有神情。受陈洪绶、华岩、朱耷等影响。画作甚丰,别具一格,在江南一带影响较广。代表作有《钟馗》、《关河一望萧索》、《苏武牧羊》等。与任熊、任薰合称"三任",加任预也称"四任"。�

章炳麟

【章炳麟】(1869~1936)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杭州余杭人。自幼跟外祖父朱有虔读书,有反清民族主义思想,1890年入杭州诂经精舍,师从俞樾学习8年,奠定了深厚的国学基础。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替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4年蔡元培等和他联系,在狱中参与发起成立光复会。1906年出狱后为孙中山迎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康梁保皇改良派开展了大论战。1911年杭州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曾受立宪派张謇拉拢,参加统一党,散布"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言论。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他赴京当面斥责袁世凯,被袁禁锢3年,袁死后被释放。1917年参加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任秘书长。1924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九一八事变后,又奋起主张抗日,反对内战。1936年病逝于苏州。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他都有较大的贡献。着述有《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章氏丛书三编》。�

陈叔通

【陈叔通】(1876~1966)社会活动家。杭州人。甲午战争后留学日本。曾参加维新运动。1902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加入光复会,又去日本,入法政大学学习。辛亥革命后,任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参加反袁世凯斗争,因不满北洋军阀统治,退出政界。长期担任杭州商务印书馆董事、浙江兴业银行董事。抗战胜利前夕,参加筹组杭州市各界人民团体联合会,从事民主运动。1949年春,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取道香港到达华北解放区,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1966年2月在北京病逝。�

马叙伦

【马叙伦】(1884~1970)学者、社会活动家。字彝初,又作夷初,号石翁、寒香、石屋老人。杭州人。早年肄业于杭州府中学堂。后任杭州《国粹学报》等报编辑。执教杭州、江山、诸暨、广州等地。1911年去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杭州劳动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抗战期间,从事抗日反蒋活动。1946年在杭州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同年6月23日参加杭州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的反内战游行示威,被推举为向国民党政府请愿代表,在南京下关车站被国民党特务打成重伤。1947年11月,致函抗议国民党政府坚持内战政策。年底经香港转到解放区。1949年初,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1949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1970年在北京病逝。学术上长于文字、音韵、训诂,着有《石屋余沈》、《石屋续沈》等。�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作家。杭州富阳人。创造社主要成员之一。曾就学杭州府中学堂,后转入之江大学预科,以闹学潮被开除,转入蕙兰中学。1913年随其兄郁华到日本,学过文、医、法、经济等科。1921年与郭沫若等创立创造社,步入文坛。着有小说《沉沦》等。部分小说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并对封建道德作大胆挑战。散文主要是游记,文笔优美。与鲁迅合编过文学刊物《奔流》。抗日战争时,在香港、南洋群岛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新加坡沦陷后,流亡苏门答腊。1945年被日本宪兵队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丹戌革岱。所着小说、散文、诗词等辑录出版有《郁达夫文集》。�

夏衍

【夏衍】(1900~1995)电影艺术家。原名沈乃照,字端先。杭州人。小学毕业后,14岁入杭州太平坊泰兴染坊当学徒。1915年9月,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染织科。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参与杭州学生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与同学创办浙江第一个进步刊物《双十》周刊(后改名《浙江潮》),发表文章抨击时弊。1920年以名列第一毕业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被公费保送去日本留学。先入明治专门学校学电工技术,后考入九州帝国大学。1927年4月回国,在杭州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学艺术工作。1929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备工作,创办杭州艺术剧社。1932年进入电影界,任杭州明星影片公司编剧顾问。1933年由钱杏屯阝、王尘元、司徒慧敏、石凌鹤等组成中共电影小组,夏衍任组长。抗战期间,辗转杭州、广州、桂林、香港,主持《救亡日报》工作,负责《华商报》文艺副刊。在重庆以《新华日报》特约评论员身分,从事文化界统一战线工作及话剧创作。1946~1948年在香港、新加坡进行统战工作,在《南侨日报》、《华商报》开辟"七人影评"。1949年后,曾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杭州市文联主席。1955年调北京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着述颇多,主要有《夏衍电影创作集》、《夏衍选集》、《电影论文集》、《劫后影谈》、《夏衍创作》、《杂碎集》、《懒寻旧梦录》等。国务院授予他"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

常书鸿

【常书鸿】(1904~1994)中国敦煌学的奠基人。杭州人。从小喜爱艺术。青年时期曾留学法国里昂,后转巴黎专攻美术。1935年秋天,他在巴黎塞纳河畔的旧书摊上发现了伯希和编辑的画册《敦煌图录》,又在巴黎奇美博物馆看到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立轴绢画后,毅然回国寻求艺术。1943年春天,他到了敦煌莫高窟。1944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他被任命为所长。在经费拮据、吃住无着的困难条件下,开展了研究和保护工作。与四川成都华西大学联合编辑出版《供养人画像题识》。1944年他和同事在3尊佛像的腹内发现了66件经卷和六朝官职花名册、杂文等。经考证是北魏时期文物,为震惊世界的一大发现。1945年春,国民政府宣布解散敦煌艺术研究所,他四处奔走呼吁,于次年重新恢复。在此后不到3年内,完成了"历代壁画代表作选"、"历代藻井图案、佛光图案及边饰图案选"、"历代山水、人物、舟车、动物、建筑资料、飞天、服饰选"等十几个专题选绘的摹本800余幅,总面积600多平方米。1949年后,常书鸿的工作受到政府和周恩来总理的支持鼓励,重点加强对敦煌艺术的保护。在1963~1966年间,在4040米长的长廊中,加固了195个石窟,而后在遍布于鸣沙山窟壁间的492个洞窟上下四层之间都用钢筋水泥的护栏保护,使回廊连成一体。他在敦煌工作、生活了近40年,1994年病逝于北京。其女儿常沙娜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在艺术上亦颇有成就。�

蒋筑英

【蒋筑英】(1938~1982)科学家。杭州人。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62年毕业后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攻读光学研究生,从事光学函数研究。1965年与人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装置,质量达到国外

D. 杭州的历史人物

古代名人
- 苏轼——北宋政治家,文豪,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苏堤
- 白居易——唐代文学家,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白堤
- 岳飞——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被杀害于杭州风波亭,葬于岳王庙
- 张苍水——明末抗清民族英雄
- 于谦——明代政治家、诗人
- 阮元——清代学者,浙江官僚
- 钱镠——吴越国君主,建都杭州
- 胡雪岩——晚清红顶商人,开办胡庆余堂,留有胡雪岩故居
- 丁敬——清代金石家
- 俞樾——清末大学者,在孤山下开办诂经精舍,为俞平伯曾祖
- 葛洪——东晋道教学者,晚年在杭州葛岭炼丹
- 龚自珍——清末文学家,留有龚自珍纪念馆
- 林和靖——北宋诗人,隐居孤山,与梅妻鹤子相伴
- 苏小小——南齐名妓,才女,葬于西湖边
- 沈括——宋代科学家,文学家
- 袁枚——清代文学家
- 洪升——清代戏剧家
- 周邦彦——北宋词人
- 陈端生——清代女弹词家,留有陈端生故居
- 毕升——活字发明者
- 济颠和尚——高僧,在灵隐寺,净寺出家

详细资料看这里
http://www.aoohz.com/renwen/list_renwu.htm

E. 杭州西湖有哪些着名的历史人物有介绍吗

杭州西湖着名的历史人物

根据着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考证,西湖从形成迄,也就是两千年的历史。然而在西湖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有三个人物不可不说。一个是白居易,一个是苏东坡,一个是杨孟瑛。

白居易

公元822年,年过半百的白居易来到美丽的杭州任刺史,官场失意的他在看到西湖山水时,精神为之一振。到杭州的当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从此开始了伟大诗人与美丽山河的千古绝恋。白居易在杭州的政绩多不胜数,但其中最突出的是疏通六井和筑西湖湖堤。他首先疏通的是李沁四十年前开凿的六井,其次便是整治西湖,筑建湖堤。

公元824年,白居易三年任满,离开时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二百首诗。当他任满离开时,老百姓扶老携幼,箪石壶浆,倾城为他送行。依依惜别时,白居易回赠了一首诗:“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惟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苏东坡

送别白居易,西湖历经了几百年的兴衰变更。1071年,西湖又迎来了她历史上的另一位“贵人”——苏东坡。在杭期间,他赈灾安民、治理河道。公元1090年,他亲自为西湖请命,上书宋哲宗,写下历史性的文件《乞开杭州西湖状》,那着名的断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便出于此。这之后,一场前所未有的西湖整治行动开始了。从夏到秋,苏东坡发动全城募捐,动用了20万民工,终于把西湖治理好了。多余出来的淤泥葑草,便筑就了今天的这道举世闻名的——苏堤。

苏东坡在杭期间,筑堤一条,吟诗千首,从他的时代开始,展现了天堂初景。可以说,西湖是从这时起,才开始真正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风景胜地。

元朝迄今,西湖新格局形成 。

杨孟瑛

元朝以后,西湖当成了“红颜祸水”打入冷宫,这将近百年的冷遇,一个大家闺秀也几乎沦落成了柴门环婢。一直到1503年,杭州才迎来了另一位贤太守——杨孟瑛。他整整花了五年时 雷峰夕照间,才说动朝廷重治西湖。1508年3月,杨孟瑛动用民夫八千,历时152天,拆毁田亩3481亩,恢复西湖旧观。所挖的葑泥,一部分给乡党先贤苏东坡的苏堤,将其填高了二丈,拓宽了五丈三尺,两岸遍植杨柳 ,苏堤重新恢复了“六桥烟柳”的固有景色。另一部分淤泥,便另筑一堤,与苏堤并驾齐驱,从栖霞岭起,绕丁家山直至南山,杭人感激郡守对西湖山水百姓的一片厚爱,遂呼之为“杨公堤”。

杭州西湖旅游西湖,从一个大海湾,再一个泻湖,再到一个风景湖泊,我们的祖先临湖而居,生生不息。可以说西湖的历史,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这其中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西湖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以上仅供参考

F. 杭州的历史英雄有哪些举例子。

杨之英(1912— ),女,1912年生于萧山区坎山镇三岔路村。1927年进杭州惠心女中读书,在校期间,曾到武汉等地帮助中共地下工作者传递信息,做小交通员。1931年,于惠兴女中毕业后,考取上海大学附属幼儿师范学校,并继续在浙江、上海一带为营救中共地下工作者脱离险境而四处奔走。在1935年为营救瞿秋白出狱的行动中,她也积极参与一些具体工作。1935年至1937年,去日本,在东京东亚预备学校日语科,日本医科大学学习两年。1937年秋,回上海,1940年,随夫去印度。1946年回国后,从事家务及一些社会活动。

1979年,受上海市市长汪道涵的聘请,担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从事文史工作。

G. 杭州有哪些历史名人

杭州的历史名人很多,包括贺知章、沈括、袁枚、梁实秋、戴望舒等等。

1、贺知章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2、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

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3、袁枚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干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干隆七年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干隆十四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世称“随园先生”。

4、梁实秋

梁实秋[1],原名梁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着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着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着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5、戴望舒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

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7)杭州中是历史的哪个人物扩展阅读:

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副省级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杭州都市圈城市、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

截至2017年,杭州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6853.57平方千米(包含钱塘江水域面积,钱塘江河海分界线采用海盐澉浦—余姚西三闸连线) ,常住人口946.8万人,城镇化率76.8% 。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2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7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2844家。

杭州 网络

H. 杭州的历史名人

1、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2、葛云飞

葛云飞(1789年-1841年10月1日),字鹏起,又字凌召,号雨田,汉族,清代绍兴府山阴县天乐乡(今属杭州市萧山区)人,是中国统率一军、镇守一方的武将,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抗英民族英雄。

葛云飞出生在下级军官家庭,七岁进私塾,同时习武。嘉庆十九年(1814)应试,补本学武生。嘉庆二十四年(1819)考中武举人。道光三年(1823),中武进士。历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副将、总兵。

先后在宁波、黄岩、温州、乍浦、瑞安、定海、以及福建烽火门等地水师营任职,镇守东南海疆16年。官至定海总兵。清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1841年10月1日),在着名的“定海保卫战”中壮烈牺牲。殉国后,谥“壮节”,诰授振威将军,追赠太子少保。同治十年(1871),加赠提督、建威将军。

3、许敬宗

许敬宗(公元592年—公元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东晋名士许询之后,少有文名。隋大业年间中秀才,后担任书佐。其父许善心被杀之后投奔瓦岗军,被李密任命为记室。

李密兵败之后投奔唐朝,补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问其才学召为秦府学士,贞观八年(634年)任着作郎、监修国史,不久迁中书舍人。贞观十年(636年)因事贬官,任洪州都督府司马,之后历任给事中、检校黄门侍郎、检校右庶子、检校礼部尚书等职。

其间参与了《武德实录》、《贞观实录》的撰写工作,因此被封为高阳县男,太宗李世民征讨高丽期间,许敬宗因起草诏书得体而深受太宗欣赏,在岑文本死后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加银青光禄大夫,高宗李治即位后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

4、于谦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

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

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

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5、袁枚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干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干隆七年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干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I. 我们在做一个研究性学习、我想知道杭州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啊

杭州人物
古代名人
- 孙权——三国时期吴国开国皇帝。
- 苏轼——北宋政治家,文豪,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苏堤
- 白居易——唐代文学家,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白堤
- 岳飞——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被杀害于杭州风波亭,葬于岳王庙
- 于谦——明代政治家、诗人
- 钱镠——吴越国君主,建都杭州
- 丁敬——清代金石家
- 葛洪——东晋道教学者,晚年在杭州葛岭炼丹
- 龚自珍——清末文学家,留有龚自珍纪念馆
- 林逋——北宋诗人,隐居孤山,与梅妻鹤子相伴
-苏小小——南齐名妓,才女,葬于西湖边
- 沈括——宋代科学家,文学家
- 毕升——活字印刷发明者
- 袁枚——清代文学家
- 洪升——清代戏剧家
- 周邦彦——北宋词人
- 陈端生——清代女弹词家,留有陈端生故居
- 济颠和尚——高僧,在灵隐寺,净慈寺出家
近代名人
- 夏衍——作家
- 高阳——作家
- 马叙伦——民主人士,学者
- 梁实秋——作家
- 章太炎——学者
- 郁达夫——作家
- 戴望舒——诗人
- 陈叔通——民主人士
- 杭立武——教育家,政治家,外交家
- 施蛰存——作家,诗人
- 钱学森——物理学家,导弹之父
- 盖叫天——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 弘一法师(李叔同)——高僧,在虎跑出家
- 俞平伯——诗人,作家,红学家。
现代名人
-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 钦本立——新闻家
- 张抗抗——女作家
- 陈从周——园林学家
- 蒋筑英——光学专家
- 徐筱安——着名曲艺演员
- 周志华——着名曲艺演员
- 翁仁康——着名曲艺演员

J. 杭州有哪些着名的历史人物

孙权——三国时期吴国开国皇帝

许敬宗——杭州新城人,唐朝宰相

苏轼——北宋政治家,文豪,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苏堤

白居易——唐代文学家,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白堤

岳飞——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被杀害于杭州风波亭,葬于岳王庙

毛文龙——明代军事家,民族英雄,抵抗后金的名将

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民族英雄

张煌言——明末抗清英雄,就义于杭州,葬于西湖

宋应昌——明代军事家,万历年间抗倭援朝主将

张岱——明末散文家、史学家,明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家

贺知章——唐代着名诗人

葛云飞——抗英民族英雄

阅读全文

与杭州中是历史的哪个人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