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为什么历史偏向于诸葛亮

为什么历史偏向于诸葛亮

发布时间:2022-07-02 13:55:06

㈠ 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如此之高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在历史的名声和地位一直都是比较高的,早在唐玄宗年间,诸葛亮就已经是武庙十哲之一。

诸葛亮在历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第一,杰出的才能。

不多人都说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吹出来的,实则不然,诸葛亮是有真才实学的。早在唐朝,诸葛亮就与白起,韩信,吴起,孙武,乐毅等人并列武庙十哲。至于这些人有多厉害,就不需要多要多说了,能与这些人并列,本身就是能力的象征。



诸多因素汇聚在一起,才得以让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如此之高。

㈡ 诸葛亮在武侯祠被后人代代供奉,庞统,为何却很快被遗忘于历史尘烟中呢

刘备自黄巾起义起,转战各地,投主无数,一直寄人篱下。一起平定黄巾之乱的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孙坚虽然早死,但他的儿子孙策和孙权相继雄踞江东,再看看自己,除了一个皇叔名号,一无所有。刘备总结曹操和孙氏成功的原因就是他们手下人才济济。曹操的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自不必说,孙氏虽然在这方面差点,但也有周瑜、鲁肃、张昭、太史慈和程普这样的得力人才,因此能割据江东,连曹操都十分顾忌。刘备再看自己手底下,虽有关、张、赵这三员虎将,但却无一个得力的谋臣为自己策划大局。刘备前期的主要参谋是关羽,关羽杀敌自然是在行,但他的参谋能力却太有限了,以至于刘备纵横半生依然一事无成。

诸葛亮经过一番精心策划的操作后,已经在荆州等地声名鹊起,这时他已能很容易地到各方诸侯门下任职。但诸葛亮再次出人意料,他没有急慌慌地去找工作,而是以退为进,到隆中隐居起来,以待价而沽。

再说刘备这边,正在四处寻访人才,司马徽是名士,其门生遍及各地,刘备便向司马徽请教。司马徽知道刘备正求才若渴,诸葛亮也算是司马徽的半个学生,就向刘备大肆赞赏了诸葛亮一番。刘备听得心中怦怦直跳,非要立刻见到诸葛亮不可。
那时信息传递不像今天有电视、电话、手机和网络,诸葛亮不可能知道刘备拜访自己的确切时间。但诸葛亮知道刘备定会来寻访自己,于是开始准备了。他首先是研究天下形势,以便为刘备量身打造一份发展计划,然后教隆中的樵夫、渔民和农夫一些自己创作的歌曲。
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去拜访诸葛亮,一路不断听到人们唱歌,歌词意境幽远,刘备大奇,就亲自询问,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些歌曲的作者都是诸葛亮。刘备更是对诸葛亮仰慕不已。

㈢ 法正 庞统 诸葛亮三人为何历史选择了诸葛亮

第一,首先声明,事实上法正才是刘备的贴身军师。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夸大第二,法正,庞统二人偏向于军事,在行政上未必比诸葛亮强。而当时刘备需要的不仅仅是军事,稳定的后方才是战争胜利的基础,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位行政大臣。第三,诸葛亮跟随刘备最早,与刘备以兄弟相称,亲密无间,刘备更信任诸葛为人,才学。他们二人跟有默契。第四,也是最无情的一点,诸葛亮死的最晚。法正,庞统早逝。从某种角度说,刘备也是被逼无奈。第五,历史的选择是不需要理由的。

㈣ 为什么古代的人都那么推崇诸葛亮呢

诸葛亮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往往被视作智慧的化身、臣子的典范,历代人们无不推崇之,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人物。但是翻阅《三国志》,上面记载的很多人并不输于诸葛亮,譬如曹操、司马懿、周瑜、鲁肃,以及蜀汉的法正、蒋琬等,但唯独诸葛亮被历代人们所称道,这是为什么呢???
一、问题的提出:诸葛亮的历史地位真的应当那么高么??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对其的评价往往是按照其历史功绩来判断他的地位。诸葛亮在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虽然都有很大的成绩,但是他五出祁山而无功、辅佐刘禅却培养出来了一个昏君,这两条历来被人所诟病。总看起来,诸葛亮的历史功绩,顶多应当同曹操、司马懿他们平起平坐,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却被推崇到远远高于曹操、司马懿的程度,这其实是有问题的。
纵观历史,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有三次大的升级过程,这三次升级过程完成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的提升,成功的将诸葛亮由人升级为神。
二、诸葛亮的升级过程
1、第一次升级——偏霸变正统
诸葛亮的第一次升级出现在东晋时期,集中体现在习凿齿的着作《汉晋春秋》上。习凿池在《汉晋春秋》的开篇就说“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魏后为三恪论”,他认为晋是汉的继承者,而蜀汉是汉朝的宗室刘备所建立,名义是继承汉统,自然蜀汉应当是正统而不是曹魏,他摒弃了其他史书以各个势力的年号纪年的做法,统一用蜀汉的年号纪年以确认蜀汉是正统。随着蜀汉由地方割据势力而变成正统,辅佐刘备的诸葛亮的地位自然被提高。在《汉晋春秋 卷一》中的《别周鲁、通诸葛论》中,评价周瑜鲁肃为“小人”,原因是因为“尽臣礼于孙氏于汉室未亡之日”;而实质上同样是辅佐割据势力的诸葛亮,因为刘备是“汉高之正胄”,诸葛亮“将使汉室亡而复立”因而是“君子”。在后面对诸葛亮的描写中,他更是十分推崇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是他所记的。
为了让他的观点可以被接受,习凿齿努力调和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矛盾,他将诸葛亮北伐的矛头指向了曹魏,而曹魏方的代表人是张郃、郭淮等人。他利用这种替换掩盖了诸葛与司马间的矛盾,为他的观点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这一时期虽然和习凿齿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多,但是他的观点却为以后诸葛亮的升级打下了基础。
2、第二次升级——文人的传唱
随着南北朝的结束,中国又重新进入了统一的局面。由于隋、唐二朝的开国之主都是以臣子的身份而登上大宝,同魏、晋两朝的情况相近,因此习凿齿所提的“蜀汉为正统”的观点就少有人提,唐太宗亲撰晋宣帝、晋武帝两篇本纪的述论,实际上是否定了习凿齿的看法。
然而好景不长,安禄山的叛乱,使得唐王朝实际上处于一种有名无实的状态,颇似东汉末年的情况,广大的人民希望能有人像刘备那样的帝室宗亲出来匡扶正统。但是永王李璘的叛乱,使人们放弃了这种幻想,转而追求那种清廉忠君、体恤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诸葛亮正是这样的一种形象:他自从跟随刘备后,一心一意帮助刘备平定天下;入川后又建立了蜀汉的基本制度,使得蜀汉能够与魏、吴相抗衡;刘备死后一心辅佐幼主,为了实现刘备兴复汉室的愿望他五伐中原,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广大人们对这样的贤臣的期盼,在不知不觉中就提高了诸葛亮的地位,这集中地体现在唐代的诗歌中。例如杜甫的《蜀相》、《咏怀古迹》等,足以证明此时人们对诸葛亮的推崇。
唐代文人们的传唱,让诸葛亮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深入人心,这为诸葛亮的第三次升级提供了群众的基础。
3、第三次升级——凡人变神人
第三次的升级,是诸葛亮升级的最后一步,这一步使得诸葛亮从一个凡人变成了神人。这次升级的功劳,要归于话本和小说的发展。
宋朝积弱,长期受外族的欺凌,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元朝更是以外夷加诸中华之上。在华夷之辨相当浓厚的当时,人们对诸葛亮式人才的盼望更加热切。因此,作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话本和小说中慢慢将诸葛亮塑造成一个“多智而近妖”的人物。从元代的《三分事略》到明初罗氏《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形象慢慢的丰满起来,由一个凡人变成了可以未卜先知、驱神役鬼的神人。
三、升级的社会基础
诸葛亮的升级,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情,而是有其社会基础的。这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因素。
历史上的王朝,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王朝的权力往往会削弱,出现臣子叛乱、农民起义、外族入侵等等。这时为了维护王朝的正统性,人们往往会将蜀汉奉为正统,这时,每当蜀汉被奉为正统之时,就会伴随着诸葛亮的一次升级。王朝势力的变化,是诸葛亮升级的政治基础。同时,王朝的没落,无能、腐败的官吏的增加,人们会更加期待那些清廉忠君、体恤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正因为有着这样的社会基础,诸葛亮一次次的升级才会实现。另外,统治阶级的需求也很重要。司马懿的功劳不亚于亮,但是,他最后篡位,不符合封建礼数。统治阶级自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人收到广泛好评,所以,也没有怎么的宣传。诸葛亮对主子的效忠,可以说是鞠躬尽瘁了,很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统治阶级正是需要这样的下属,所以,他们也会大力宣传诸葛亮,以至于后来孔明被大家当作神,也有此原因。
四、总结
对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评价的变化,都是和他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认为褒诸葛,贬曹操是不对的,但是又有多少人想过褒贬之时的社会观念呢???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㈤ 为什么只有诸葛亮从历史人物逐渐变成了全民偶像

因为诸葛亮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世人的敬佩,以及后世对其近乎神话般的描写深入人心。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对诸葛亮有着很高的评价。包括后世人们所创造的一些影视剧中,不论是隆中对还是火烧赤壁,诸葛亮展现在荧幕之上的形象都是一个羽扇纶巾,谈笑自若,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形象。且诸葛亮不仅天资聪颖足智多谋多次挽救蜀国于危急之中,更能从一而终,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长此以往诸葛亮积累了相当多的知识与人脉关系,才有了后来的刘皇叔,三顾茅庐,请他出山。随后诸葛亮便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尽心尽力。既为蜀国开疆拓土,又为蜀国百姓安居乐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被后人永远铭记。

㈥ 历史上为什么对诸葛亮的评价那么好,他到底有那么好吗

诸葛亮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发明家,在三方面均有极大的贡献。

蜀汉统治地区的百姓对诸葛亮极为追思,三国志称为“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即使是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因为其出色的治国才能与高尚的品德,十分受百姓爱戴,直到唐朝时(诸葛亮已去世五百余年),蜀地尚有民众自发祭祀诸葛亮的习惯。

当时的人对诸葛亮评价极高,即使是敌国曹魏。诸葛亮在蜀汉广受官员与百姓的尊敬与爱戴,谯周并不赞同北伐,但诸葛亮去世后却首先前去吊丧表示哀悼。季汉辅臣赞称赞其“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于未夷。”诸葛亮去世后,朝廷并未立庙,但百姓每年均会自发拜祭诸葛亮。敌国方面,贾诩评价诸葛亮善治国,傅干评价为“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司马懿评价其行军布阵为“天下奇才”。在魏灭蜀之战,钟会入汉中时,仍令士兵不得于诸葛亮墓旁樵采,还亲往祭拜。东吴人士亦对诸葛亮有极高评价,张俨在默记里将诸葛亮与司马懿这二位当世俊杰作了详尽对比,论述道:“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托身明主,或收功于蜀汉,或册名于伊、洛……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后时代的绝大多数统治者,文臣与武将都对诸葛亮有着极高的评价,尤其是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格。唐诗与宋诗中有大量赞颂诸葛亮的诗篇。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李商隐的“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皆为千古名句。诸葛亮在社会各个阶级都广受欢迎。前蜀高祖王建于永平二年(912年)封诸葛亮为安国王。

少数人也对他的北伐提出过批评,认为北伐未能取得重大战果,是不顺应天命的行为。比如司马光评价为“诸葛亮自负才能,逆天而行,自取败之也”。

扩展阅读:

诸葛亮的功绩与成就: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与发明家。 被袁准称誉为集忠、义、智、勇于一身,自三国演义起在中华文化圈内很长时间代表智慧的化身。在同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与日语里,诸葛亮几乎是作为智谋的同义词(日本战国时代的竹中重治就被称为“今孔明”)。因为诸葛亮同时具备杰出的才能与高尚的品格,后人对诸葛亮评价颇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诸葛亮之忠诚,备受后世推崇。在刘备托孤后,诸葛亮对后主刘禅尽心尽力,凡事亲力亲为,忧国忘家,于《出师表》中表明心迹,直至最后自己食少事烦,病死军中。在割据政权中,诸葛亮总揽朝政十余年,既不敛财,也不营谋私利或名位,以兴复汉室为任。另一位托孤重臣李严曾写信给诸葛亮,希望他受赐九锡,但是诸葛亮拒绝,表示不能为汉室收复中原就不算有功。 诸葛亮曾上表指出自己没有多余财产,只有800株桑树和15顷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赐封,就算儿子都是自给自足,自己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果然,诸葛亮直至死时也是如此,甚至在临死前,也吩咐了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须要其他配葬物。诸葛亮死后30年,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一起在蜀汉保卫战中战死沙场。

诸葛亮在政治上有极为突出的成绩,除了在《隆中对》提出了刘备政权长期战略外交规划之外,早期经常为刘备足食足兵。等到他开始独掌蜀汉军政大权以后,则以法为根本,到后来在朝内作八务、七戒、六恐及五惧训诫各臣,而朝外亦民风朴实,赏罚分明,突出法制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极为罕见。他鼓励其他朝臣以集思广益的态度进谏。他又敢于接受问责、承认错误,在第一次北伐时,因为误用与他最为亲密的马谡而失败,他后来上表自责,自贬降官,及对马谡进行处分。《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因为马谡兵败,连坐,被髡(剃发),但是他对诸葛亮的评价却是“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诸葛亮极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裴松之注引袁准“亮好治官府、次舍、桥梁、道路”,这是蜀汉之所以长期对魏作战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同时代乃至后时代的人对诸葛亮的治国能力有着极高的评价,陈寿称为“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袁准评价为“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诸葛亮在世时,蜀汉虽然国力较弱,然而在正面战场处于上风,且在战争负荷的情况下国内经济仍然得到了较大发展,这可以体现出诸葛亮杰出的治国能力。

诸葛亮虽然未能克复中原,但是其军事上也有着极为出色的成就。就战略而言,隆中对成为蜀汉集团的战略决策,且在汉中之战后几乎成功。隆中对作出之时,刘备尚是刘表客将,同时期的其他战略分析(如榻上策)均未把刘备看作一方诸侯。在隆中对之后,刘备开始攻城略地,建立基业,最终建立蜀汉。就战绩而言,蜀汉尽管未能夺得陇西地区,然而在弱国对抗强国的情况下,夺得武都阴平二郡,在正面战场屡屡击败曹魏军队,并射杀魏车骑将军张郃。蜀汉军队军纪严明,陈寿记载“百姓安堵,军无私焉”。蜀汉的北伐大量消耗了魏国的国力,晋书有“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的说法。司马懿正是在与蜀汉的战争中逐步掌握实权,最终导致了高平陵之变。同时代东吴张俨评论为:“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认为如果诸葛亮不是因病去世,将最终达成其北伐目标。就军事理论而言,诸葛亮改善了八阵,推演兵法,对军事理论有一定的贡献。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观察蜀汉营寨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司马昭灭蜀后,就立即令其近侍陈勰学习其“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晋书与南北朝诸史有多处关于八阵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八阵对后世将领的影响。

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制造木牛流马。陈寿称赞为“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诸葛亮在文学艺术领域亦有不俗的表现。出师表是千古名篇,被文心雕龙称赞为“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陆游也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之句,苏轼评价为“简而尽,直而不肆”。诸葛亮亦擅长书法绘画,宋徽宗时编宣和书谱有“自汉晋宋以还,以草书得名者为多,流传于今者,蜀得诸葛亮。今御府所藏草书《远涉帖》。”之句。现今传世之远涉帖,传为王羲之临摹诸葛亮原贴而得。南朝梁陶弘景《刀剑录》记载:“蜀章武元年辛丑,采金牛山铁,铸八铁剑,各长三尺六寸,……并是孔明书作风角处所。”虞荔《古鼎录》记载:“诸葛亮杀王双,还定军山,铸一鼎,埋于汉川,其文曰:定军鼎。又作八阵鼎,沉永安水中,皆大篆书。”“先主章武二年,于汉川铸一鼎,名克汉鼎,置丙穴中,八分书又铸一鼎于成都武担山,名受禅鼎;又铸一鼎于剑山口,名剑山鼎。并小篆书,皆武侯迹。”“章武三年义作二鼎,一与鲁王,文曰:‘富贵昌,宜侯王。’;一与梁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并古隶书,高三尺,皆武侯迹。”北宋时周越所着《古今法书苑》也记载:“蜀先主尝作三鼎,皆武侯篆隶八分,极其工妙。”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张彦远还在其《论画》一书中,说:“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赵岐、刘亵、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华阳国志》记载:“南中,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诅盟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夷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

㈦ 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站在诸葛亮这边

不是他站在诸葛亮这边,而是站在以刘备为代表的汉家正统的立场上.作者认为刘备代表了东汉的正统,而曹操却是篡夺了汉的江山,孙权只是一方诸侯,所以他是总是把刘备集团的人物描写成正面人物,曹操是反面,他集团的人物也都是反面,孙权集团是陪衬.
这实际是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历史上,曹操是东汉的丞相.他与袁邵与刘备与孙权的战争都是在东汉皇帝的名义下进行的,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至死都是汉的丞相,接受汉帝"禅让"的是他的儿子曹丕.刘备在同年也称帝了.
作者这样安排故事只是他的历史观而已.

㈧ 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形象被过度拔高甚至神化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在过往传奇、野史、戏曲、地方世代说法、说部话本及民间传说中,被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和史书中诸葛亮的事迹有所出入:三顾茅庐、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实际是五次北伐,只有第一、四次出祁山)等都经过剧情创造,历史上诸葛亮用兵的功绩不如他治理蜀国的政绩耀眼;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激周瑜、三气周瑜、空城计等则是虚构或将剧情移花接木。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古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诸葛亮为“状多智而近妖。” 而小说当中的一些剧情,将诸葛亮描写成为一个道士,如七星坛祭风、延寿七星灯等,有指南北朝的奇门遁甲,传为诸葛亮所创。历史上亦有孔明精通《周易》 、卜算、八卦、五行、天文、观星等,魏晋士人常引以为奇,传为异谈。 由于诸葛亮足智多谋,后人常把那些拥有聪明才智的人称为“小诸葛”。 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评价: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历史偏向于诸葛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