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中的张三丰是什么样的

历史中的张三丰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2022-07-02 15:56:26

‘壹’ 历史上真正的张三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正的张三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能活到这个时候?

军史军事

百家号 02-15 19:20

历史上真正的张三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能活到这个时候?

影视作品难免言过其实,张三丰在武功修为上自然不能说是一位绝世高手,但他的岁数上却是真的活得很久。有的人说张三丰活了四百多岁,而有的人说是七百多岁,最夸张的一说是他现在还在人世。

出生在宋朝末年的张三丰,到了金朝、元朝,甚至是明朝还得到了皇帝的召见,毕竟面对这样一个长寿的真人,皇帝们自然是想从中领悟到长寿的秘诀。张三丰的故事在明朝广为流传,传说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都派人寻找过张三丰的踪迹,其目的是为了向张三丰求教长生不老的秘密。

当然这些不过是小说家的想象,不过在历史上朱元璋是有求于张三丰的,他也想长生不老。

张三丰,作为一个历史上记载的真人真事,他是长寿的代表和养生的集大成者,他虽然不是长生不老,但也是超越了普通的老百姓等人,他活了整整212岁。

武当派祖师,自称张安忠第五子,生于元癸酉年六月十八日。名君实,字全一,(此为一说,另一说法为君宝)别号葆和容忍,汉族,辽东人。元末明初儒者、武当山道士。善书画,工诗词。《清、地方志-岷州志》载:“自称张安忠第五子,生于元癸酉年六月十八日。名君实,字全一,别号葆和容忍。张良之后。”《明史·方伎传》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另有一说其为福建邵武人,名子冲,一名元实,三丰其号,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出生于今福建邵武市和平镇坎下村,卒年不详。张三丰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清代大儒朱仕丰评价张三丰说,古今练道者无数,而得天地之造化者,张三丰也。

‘贰’ 张三丰是怎么样一个人

张三丰的形象。太极拳给人的感觉是以弱胜强以快打慢,但根据《明史》记载张三丰是辽东懿州人,身材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也就是说大家眼中仙风道骨的张三丰在历史上是一个东北大汉,他的耳朵大眼睛圆,胡须像张飞一般。 二张邋遢 ,刚才说张三丰的形象和大家想的柔弱不同,真实的张三丰也并不仙风道骨,《明史》中说张三丰日常不修边幅,被人称之为张邋遢。 三张三丰的肚量,正史中对于张三丰的记载最奇特的是饭量,明史中说张三丰能吃到升头辄尽这种程度,他可以数月吃一顿。 四张三丰真得能打。《明史》中有张三丰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也就是说张三丰曾以一人杀死百人,从此张三丰能打的名声就传出来了。

‘叁’ 历史中的张三丰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刚正不阿,正直,武艺高强的人

‘肆’ 解析历史上的张三丰 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上的张三丰生年有两种说法,一是南宋淳佑七年(1247年),二是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两者相差不太。元朝末年,张三丰重现“江湖”结庵武当山,此时无论采纳哪一说,张三丰都已逾百岁。

明朝成立后,张三丰屡次出现,甚至还传闻与蜀献王见过面,那时他自称“大元遗老”,朱元璋听说此事后两次诏见张三丰,均未得。永乐年间,朱棣命侍读学士胡广诏访张三丰,终究“遇而不识”。

从此,明朝皇帝寻访张三丰成了一个历史情结,明朝几代皇帝纷纷对张三丰加封,不仅仅是为了修真尊道,也是寄托先帝的在天之灵。

‘伍’ 古代历史上真实的张三丰是什么样子的呢

金庸笔下着墨较多的道家宗师主要有张三丰和丘处机,这两个人都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丘处机是山东人,少年就成了孤儿,四海乞游,无以为家,后遇到王重阳,收为弟子。王重阳死后,他13年如一日,勤勉苦修,行则一蓑一笠,居则肋不沾席,达到了“妙合虚无,理通玄奥”的道境仙界。
他以“清修自苦,自放草泽”的全真精神而惊世骇俗,清名远扬。山东杨安儿反金时,丘处机奉命出山,招抚义军,所到之处一经丘处机劝导,义军心服口服,甘心投戈拜命。从此名声大震,成吉思汗慕名求教。
金庸笔下的丘处机多少有些鲁莽武断,但其大义凛然、慷慨陈词,却不失历史面目。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张君宝就是后人所知的张三丰。金庸把他写的额尖颈细,胸阔腿长,环眼大耳。
《明史》中则说他身材伟岸、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不管春夏秋冬,都是穿着一身道袍,整天邋里邋遢,人称张邋遢。
金庸说他原来是少林俗家弟子,随师父觉远修习《九阳真经》,后来因故被逐出少林,从此浪迹天涯,再后来,将九阳真经与道家的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结合起来,创出了太极拳和太极剑,开创了武当一派。
史书则说这部书是《道德经》,那时,他温习此书,在洋洋五千字中,只看到一个虚静。虚就是没有,静则是无为,由此推衍而去,拙胜于巧,静胜于燥,虚胜于盈,柔胜于刚……归纳起来,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一连数日,他都在思考怎么把五千言的主旨更好地运用到处世摄生之中。当时正是初夏,深山道观,空气清幽,张三丰在窗边凝视沉思。忽然,院子里传来一阵急促的鹊鸣,一只喜鹊,一条大蛇,正在拼死相斗,喜鹊不断进攻,蛇却蟠居地面,并不贸然出动,张三丰觉得好奇,于是屏住呼吸,认真观看,只见长蛇以逸待劳,以静制动,瞅准机会,则迅速出击,等到喜鹊精疲力尽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口咬住了鹊头。
张三丰猛地里豁然贯通,来到庭院里,模仿长蛇“静若处子,动如脱兔”之势,创下了出神入化的武当绝技。
后世的人,根据少林主博,武当主守的武术特点,把少林称为外家拳,把武当称为内家拳。
这项观蛇而创的武功,金庸却把他赋予了“金蛇郎君”夏雪宜。张三丰则是仰望浮云,俯视流水,陡然而得武学至理,一下就拉开了夏雪宜与张三丰的距离:一个是有感而悟,一个是意领神会,自行开通,天高水长,博大精深。
历史上的张三丰是辽东人,在陕西修的道,据说他饭量极大,高兴时一顿能吃一斗饭,有时可以连着吃上三天三夜,有时又可以几个月不吃不喝。他记忆力奇好,读书过目不忘,只是也很渊博,又天性诙谐,出口成章,说起话来,则旁若无人。
他一生都没有婚娶,如闲云野鹤,四处游历,招徒进道,名气甚大。来去无常,神龙见首不见尾。民间传说他会腾云驾雾,日行千里。
朱元璋久闻其名,派使者召之,张三丰不屑于以方术杂伎迎合帝王,便一口回绝。后来明成祖朱棣即位,也多次征召,张三丰却抱定一个死理:既入道门,则不诣权门。他在岩石上刻了一首诗来明志:
三丰隐者谁能寻,九室云崖深更深。玄猿伴我消尘虑,白鹤依人引道心。笑披皇冠趋富贵,并无一个是知音。
明成祖见了,不但不怪,反而更加崇敬他。明英宗时,封他为“道微显化真人”,他的生卒年月,世上早已无人知晓。
金庸写张三丰,突出的是他的博大胸襟和高深武功。

‘陆’ 历史上的张三丰是个怎样的人

张三丰,他在我的印象当中,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人物,他开创了武当派,还在先辈的基础上,琢磨出了一套太极拳,直到现今,太极拳可谓是家喻户晓,老人及中年在早晨或晚上是都会打这套太极拳来锻炼身体,使大众受益甚广,那么,张三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据史记载,他长得仙风道骨,头上梳着一个抓髻,脸上挂着一条长长的白须,站在山顶间,宛如一个仙人。但从野史上却是另一番记载:他长相的确不凡,但他的胡须是不整理的,无论春夏秋冬,都只穿一件百衲衣,在街上闲逛,特别邋遢。

张三丰他平时沉默寡言但一旦谈起道家学派的学说,他则侃侃而谈,喜不自禁,他在道家学说上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登山能一口气登顶,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在雪地里安眠,身体素质是非常好的,在老年时,他自己还独创了一套太极拳,在他老年时更加显得老当益壮。

在当时,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曾派人来寻找过他,但是到了以后,门下弟子却告知他已外出云游,所以找寻他无果,这让他的形象更加的朦胧。之后,永乐帝朱棣也曾派学士去寻找,还放下话说:如果找不到张三丰,就不用回来了。两代帝皇都对张三丰的看重,这就很明显的看出张三丰的自身涵养和智慧及对政治上的见解,应该是颇有研究的。

张三丰的一生,是传奇的,他的人生,感觉像似蒙了一层面纱,让人捉摸不透,看不到他的庐山正面目。

‘柒’ 历史上记载的张三丰是什么样的呢

张三丰,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主要人物,武当派开山鼻祖,武当七侠之师,被推为天下第一高手,乃名扬天下的一代武学大师。
除七个入室弟子外,门人可谓桃李天下,以天赋卓绝,悟性超然自创武当派,同武林第一门户少林派分庭抗礼。为人正气凛然,宽和从容,颇有仙风道骨之姿,悟性超然,是当世无出其右的武学奇才。
自创太极拳、太极剑,将武当派发扬光大,威名远扬武林豪杰无不拜服。其他名称有张子冲、字符实,张君宝、张真人。
在武侠小说中,张三丰是武学奇才,技击之术冠绝天下(《英雄志》)。当其最高境界“纯阳无极功”、“太极拳”和“太极剑”练成后,更加所向无敌武功之深,已到了“无招胜有招”的最高境界,实为当世最高峰(《倚天屠龙记》)。
传闻能发掌心雷,毁物十丈之外(《侠骨关》)。
张真人身材魁伟,体质异常,不论寒暑,皆只穿一衲一蓑。相传其内家武功,乃参悟道家的内丹养生功法,转化成强身技击之术,据记载曾有“单丁杀贼百馀”的勇武事迹(《武道狂之诗》)。
张三丰也是《倚天屠龙记》男主角张无忌的太师父。逢“西狂”杨过指导四招武功,其中三招为“推心置腹”、“四通八达”、“鹿死谁手”
以他所记得的《九阳真经》一部分经文为基础,创建了武当派,手着《仙家易筋经》,脱胎于少林派的《易筋经》,成为了一代武学宗师、绝顶高手兼武林泰山北斗,享有崇高地位。于承惠版张三丰共收有七名弟子: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合称“武当七侠”。在金庸笔下,张三丰是南宋末年的人(生于淳佑七年四月初九,公元1247年5月15日),在元亡时他已一百多岁。
金庸笔下在《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均有出现,但未作为主角,至倚天故事,已成为天下大宗师,公认为白道武林领袖,除武功修为天下第一,威望亦无人能及,但其年轻阶段金庸却未加详细笔墨,不能不说是"金迷"一大遗憾。

‘捌’ 历史上的张三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史料描述的张三丰
综合各类史料,大致可以确定,张三丰名全一,又名玄玄、通一,出生于1247年或者1248年。出生地一说在今天的辽宁黑山县,一说在陕西宝鸡,还有的说在福建邵武市。
据称,其人长相不凡,大耳朵大眼睛,“龟形鹤骨”,络腮胡子像钢丝一样,头上梳了个抓髻,喜欢在手中拿一方尺。无论寒暑,只穿一件百衲衣,在大街上四处游逛,人送外号“张邋遢”。
这张三丰平时不怎么说话,但与之讨论佛儒道三教,则侃侃而谈,“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并无虚诞祸福、欺诳于人。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
张三丰的神异之处有两点。其一,他登山如履平地,隆冬季节躺在雪地里也可以安眠。其身体素质,在普遍不得温饱、体质孱弱的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其二,史载洪武初年,他在武当山建立了几个据点,使其弟子丘玄清住在五龙,卢秋云住在南岩,刘古泉、杨善登住在紫霄。自己则在展旗峰北设观,名为遇真宫,又在黄土城建屋,名曰会仙馆,令弟子周真得看守。
可见其有些经营头脑,若活到现在,一定不会输给李一。

‘玖’ 历史上真实的张三丰究竟是怎样子的呢

张三丰是道教开山祖师,他不但发明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太极拳,还把道教的影响力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历史上的张三丰有些邋遢但是据说他还有特异功能。“张三丰名全一,又名玄玄、通一,出生于1247年或者1248年。出生地一说在今天的辽宁黑山县,一说在陕西宝鸡,还有的说在福建邵武市。

据称,其人长相不凡,大耳朵大眼睛,“龟形鹤骨”,络腮胡子像钢丝一样,头上梳了个抓髻,喜欢在手中拿一方尺。无论寒暑,只穿一件百衲衣,在大街上四处游逛,人送外号“张邋遢”。

这张三丰平时不怎么说话,但与之讨论佛儒道三教,则侃侃而谈,“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并无虚诞祸福、欺诳于人。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

张三丰的神异之处有两点。其一,他登山如履平地,隆冬季节躺在雪地里也可以安眠。其身体素质,在普遍不得温饱、体质孱弱的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其二,史载洪武初年,他在武当山建立了几个据点,使其弟子丘玄清住在五龙,卢秋云住在南岩,刘古泉、杨善登住在紫霄。自己则在展旗峰北设观,名为遇真宫,又在黄土城建屋,名曰会仙馆,令弟子周真得看守。”

‘拾’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张三丰”究竟什么样

大名鼎鼎的张三丰,传说是武当山道教开山祖师,他不但发明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太极拳,还把道教的影响力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金庸的小说、李连杰的电影都屡屡渲染其人其事。那么,张三丰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一.史料描述的张三丰
综合各类史料,大致可以确定,张三丰名全一,又名玄玄、通一,出生于1247年或者1248年。出生地一说在今天的辽宁黑山县,一说在陕西宝鸡,还有的说在福建邵武市。
据称,其人长相不凡,大耳朵大眼睛,“龟形鹤骨”,络腮胡子像钢丝一样,头上梳了个抓髻,喜欢在手中拿一方尺。无论寒暑,只穿一件百衲衣,在大街上四处游逛,人送外号“张邋遢”。
这张三丰平时不怎么说话,但与之讨论佛儒道三教,则侃侃而谈,“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并无虚诞祸福、欺诳于人。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
张三丰的神异之处有两点。其一,他登山如履平地,隆冬季节躺在雪地里也可以安眠。其身体素质,在普遍不得温饱、体质孱弱的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其二,史载洪武初年,他在武当山建立了几个据点,使其弟子丘玄清住在五龙,卢秋云住在南岩,刘古泉、杨善登住在紫霄。自己则在展旗峰北设观,名为遇真宫,又在黄土城建屋,名曰会仙馆,令弟子周真得看守。
可见其有些经营头脑,若活到现在,一定不会输给李一。
二.朱元璋派人找张三丰
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张三丰生于十三世纪四十年代,洪武初年(1368年)他已经120岁了。这么大年龄还能跑到深山中搞建设,着实令人惊叹。
更令人惊奇的是,“洪武庚午,(三丰)拂袖长往,不知所在”,1390年,张三丰一甩袖子走了,不知去了那里。而此后不久,朝野上下掀起了一个寻找张三丰的热潮。
先是朱元璋派人到武当山找张三丰,均不得见。有人说他可能去了山东青州的云门山洞窟中。朱元璋的马仔们行色匆匆追到青州,根本没看到什么张三丰张四丰。
朱元璋找张三丰,据说是为了清理道教,“若能碰到张玄玄,就让他来一趟,跟我谈谈”,找寻的心情还不是很迫切,属于有一搭没一搭。到了他儿子———永乐皇帝朱棣的时候,调门一下子高起来。
三.要么找到张三丰,要么去死
永乐登基以后,马上派侍读学士胡广去武当山访求仙人。胡广来回数次,问遍了所有人,弟子们要么回答说去了甲地,要么说去了乙地,总之就是没在武当山。十多年时间都没什么结果。
后来,永乐告诉胡广:要么找到张三丰,要么去死。于是,胡广回报,自称见到了张三丰,但真人要到太上老君那里赴宴,不能奉召,请多多理解。这有就点神话传说或者胡说八道的意味了。怪只怪皇帝逼得太急。
不过,好歹也算给了永乐一个答复。永乐皇帝一高兴,给张三丰写了封信,非常遗憾又非常虔诚地表示,“朕久仰真人,十分想见你一面;您道德崇高,超乎万物,而我才疏学浅,德行菲薄。希望您有空的时候一定到京城来,我恭候您大驾光临。”
据说,张三丰给永乐回了一封信,讲述养生之道,但这封信是否出自张三丰之手,就不得而知了。
四.民间传说中的张三丰
为讨好张三丰,永乐皇帝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为张三丰建造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
按说像张三丰这么大岁数的人,用脚丫子猜也该猜到他或已不在人世,为何还要苦苦寻觅?原来,民间一直流传着张三丰在全国各地的行踪。
杨溥着《禅玄显教编》中就说,张三丰曾经在陕西宝鸡死而复生:“本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九月二十日,(张三丰)自言辞世,留颂而逝,民人杨轨山等置棺殓讫,监葬发视之,三丰复生,后入蜀见蜀王”。
河南柘城县人张某,声称自己在一个道观见过张三丰。那年他十三岁,张三丰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他一一回答,对方告诉他:“我就是张三丰,当年曾在你家吃过饭。”
五.明朝皇帝纷纷赐封号
张某后来入朝当官,跟永乐皇帝提起此事,永乐便派他跟随胡广一起到武当山找张三丰。
还有人在笔记中称“(三丰)正统间犹在”,正统是永乐帝的曾孙、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亦有人说他“天顺末,或隐或现”,这就更远了。甚至,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有个叫汪梦九的人还自称遇到过三丰真人并与其交谈。
这些真假难辨的消息像兴奋剂一样刺激着皇帝们的神经。若能找到如此一位仙人,向其当面请教长寿之道,岂不可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明朝的历代皇帝坚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三丰还活在世界上,并纷纷给其封号。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封其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六.关于张三丰的种种猜测
那么,张三丰到底去了哪里,是死是活?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的作者李师融考证,张三丰卒年应在明代天顺二年(1458年),其寿为212岁。当然,这是根据零星的文字记载推断的,很多人也认同这个说法。
我们不能因为事实超乎自己的想象,就断定事实不存在;也不能因为专家已经给出一个结果,就不再提不同意见。笔者觉得还有几种可能:
其一,根本就没有张三丰这样一个人,是住在武当山的道士们虚构了这样一位长者,借用其传奇经历为自己撑腰打气;
其二,确实有张三丰这样一个人,但他在洪武初年刚名声大噪时就已去世了,其信徒托词说他到外地云游,以此神化师傅;
其三,有人故意搅浑水,编造与其见面的经历混淆视听;有人冒充张三丰借用他的名字在招摇撞骗;
其四,三四百年中,有好几个叫张三丰或名字跟“张三丰”发音相同的人出现过,都有文字记载,人们把这些人混同为一人,炮制出一个叫做张三丰的神仙。
无论如何,张三丰最后是死了。死在什么地方,没有人知道,人们只好当他还活着。或许,他至今还活在我们中间~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中的张三丰是什么样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