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上杀死母的人怎么

历史上杀死母的人怎么

发布时间:2022-07-04 21:03:30

㈠ 秦始皇为什么杀死其母赵姬与国相吕不韦

秦始皇没有杀死其母赵姬与国相吕不韦,吕不韦饮毒酒自杀,赵姬安享晚年。

1、秦王嬴政车裂嫪毐,灭其三族。嫪毐的死党卫尉竭、内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枭首,追随嫪毐的宾客舍人罪轻者为供役宗庙的取薪者——鬼薪;罪重者四千余人夺爵迁蜀,徙役三年。太后和嫪毐的两个儿子,均被一同囊载扑杀。

太后被囚居在雍城。嬴政明示与太后断绝母子关系,永不再见,并明令朝臣敢有为太后事进谏者,“戮而杀之,蒺藜其背”。

结果,有二十七个进谏大臣被残酷的处死,并把他们的尸首挂在宫墙示众。及至第二十八位谏臣茅焦,以“秦王要统一天下,需以孝义为先”为由,打动秦王将赵姬接回咸阳。赵姬最终得以安享晚年。

2、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吕不韦知他与秦王的关系无法挽回,饮毒酒自杀。其后,虽然秦王政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还是重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1)历史上杀死母的人怎么扩展阅读

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而自己也是堂堂秦国丞相、秦王的仲父,不应该被他们比下去,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

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被称为“四公子”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名扬四海。

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着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他还把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但是最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㈡ 汉武帝“立子杀母”,为何历史上评价仍然很高

汉武帝刘彻,在临死之前做了一件事。他晚年最宠爱的妃子钩弋夫人被他赐死,把勾乙夫人赐死后,又把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立为太子。

从此,汉武帝“立子杀母”成为历史上一种残酷的制度,被多位国君效仿。就连晚清的咸丰帝在临终前,因把皇位给了同治帝,在大臣的建议下差点杀了慈禧。只是咸丰犹豫不决,在临终前虽然没有杀了慈禧,但给东宫太后留下密旨,如果慈禧果真不轨,就拿出密诏斩杀慈禧,咸丰留这道密诏时也不想想,东宫那里是西宫的对手啊。

汉武帝创立“立子杀母”的制度以后,起初众人不解,都说汉武帝残忍。其实,汉武帝更残忍的还在“立子杀母”之前。刘弗陵作为汉武帝最小的儿子,之所以能够继承皇位,那是因为长太子刘据自杀了。

刘据仁慈宽厚、温和谨慎,作为汉武帝的儿子,却和汉武帝相反。汉武帝是汉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在位时间长达54年,汉武帝16岁继位,等到29岁才等到第一个儿子刘据。刘据出生后,汉武帝高兴万分,把他的母亲卫子夫封为皇后,刘据7岁时被册封为太子。

不过随着卫子夫年老色衰,渐渐失宠,再加上汉武帝晚年迷信巫蛊,疑心很重,所以很少和卫子夫、刘据在一起。晚年的汉武帝常居在甘泉宫,也就是钩弋夫人的寝宫。刘据作为太子,仁慈宽厚,所以在用人上和汉武帝往往不同。

晚年的汉武帝,身边围绕的大都是酷吏、因为汉武帝喜欢酷刑,但太子刘据仁慈,所以围绕在他身边的也大都是仁人志士。随着大将军卫青、公孙贺父子死在狱中。自此,太子刘据在朝堂之上,再无外家相护。

此时,佞臣江充担心汉武帝死后,自己会被刘据杀死,所以制造了巫蛊事件,在“巫蛊事件”中,太子宫中挖出诅咒汉武帝的木偶人,太子受冤,惊恐万分,而此时汉武帝却在甘泉宫离宫养病多时,与太子不通音信,生死不知。

太子刘据无法向汉武帝证明自己的清白,言路被佞臣江充把持,太子担心自己成为第二个公子扶苏,所以起兵要杀江充。太子刘据说江充造反,陷害忠良,江充给汉武帝说太子反了,用巫蛊诅咒父亲。汉武帝因晚年疑心重,迷信,偏信江充等小人,结果让丞相带兵镇压太子。

太子刘据手中没有正规军,带着一些囚徒和用母亲卫子夫的印绶调遣的一些兵卒,自然不是丞相的对手,结果兵败逃亡。带着一些忠诚于他的死士逃到隶属京兆尹的湖县,大概是现在的河南灵宝市西北阌乡县西南。

刘据隐藏在泉鸠里的一户人家,这户人家靠卖草席奉养太子,后来太子因寻找旧相识,消息走漏,遭到地方官的围捕。在官兵围捕时,做了38年太子的刘据不愿被佞臣捉拿受辱,于是上吊自杀了。官兵围捕时,这户人家的主人与官兵格斗被杀,同时二位跟随太子出逃的皇孙也一同遇害。

除此之外,刘据兵败逃亡后,他的妻子史良娣(汉宣帝刘询的奶奶)、长子刘进、刘进的妻子王翁须(汉宣帝刘询的母亲)、女儿(皇女孙)皆在长安遇害。在巫蛊之乱中,刘据一家全部被杀或自杀,当时刘询还是襁褓中的婴儿,也被关进了监狱。幸亏后来汉武帝醒悟过来,所以刘询才得以幸免,刘据一族总算是留下一个继承人。

汉武帝杀妻,逼死儿子,儿子全家又被杀,而且晚年极其迷信,穷兵黩武,巡游无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整个汉朝的国库都被他掏空了,和秦始皇有的一拼。那为何后世对他的评价却又很好呢。

首先汉武帝一生武功建树很大,世人常把他和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虽然他杀死了钩弋夫人,但他是出于当时的政治考虑,因为在当时的封建体制下,的确没有太好的方法。

虽然他逼死了儿子,儿子全家也被杀了,但很快他醒悟了,而且做了一件其他帝王做不到的事情:颁布《罪己诏》。

在古代那个皇权至高无上,任何人都不得妄加指责的时代,即便皇帝错了,不承认错误是常事,能及时收敛,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就已经算得上明君了,而像汉武帝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且公开承认的皇帝实属罕见。所以,汉武帝虽然犯了很多错误,但后人认为他是个明君。

所以司马光评价他:“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朱熹评价他:“轮台之悔,亦是天资高”。在当时的封建体质下,作为皇帝的他能做到知错改错,就这一点,就会受后人好评。

㈢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哪些弑父或弑母的帝王呢

西夏李元昊弑母

公元1034年,在李元昊母后卫慕氏的大力支持下,李元昊的舅舅暗中篡权,结果被李元昊识破,为此李元昊大发雷霆,且大开杀戒,把舅舅一家抛进黄河溺死,又用毒酒毒死母亲。

㈣ 历史上刘彻为什么杀母

其一,先祖刘邦去世后,吕后专政,差点江山易色改成了吕,要不是周勃、陈平等大臣力挽狂澜,汉朝四百年江山可能几十年就完了。

其二,汉武帝继位后,因为年纪小,太皇太后窦太后严重干政,窦太后是祖母级别的,尊奉黄老之术治国,而汉武帝的思想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人治国理念不同。汉武帝拗不过窦太后,重用的两位儒臣赵绾、王臧接连被窦太后所杀,给他的心灵留下了极大的阴影。

其三,汉武帝先前立的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事件”被冤杀,再立刘弗陵为太子时,自己已经年老了,而太子之母赵钩弋才二十多岁,汉武帝唯恐自己驾崩后,汉朝再现吕后、窦太后故事,故痛下杀手,寻机赐死了赵钩弋。

历史发展:

“汉武帝刘彻杀母”这件事并不是说汉武帝杀了他的亲生母亲王太后,而是杀了他晚年最宠爱的妃子钩弋夫人。

公元前92年,汉武帝迎来了执政生涯上最严重的执政危机—巫蛊之祸,这也是汉武帝这一生中所犯下的最大错误,而巫蛊之祸也为后来钩弋夫人的死埋下了伏笔。

巫蛊之祸实为以江充为首的奸人诬陷太子刘据谋反所造成的,而年老的汉武帝在没有查明原由的情况下信以为真,最终太子刘据不得已而起兵想要诛杀奸臣,最终兵败被杀。

虽然没多久汉武帝便查明事情的真相,并夷灭江充三族为太子刘据昭雪,但培养了几十年的接班人却永远无法复生。儿子的死去固然令他悲痛,但更令他悲痛与不安的是随着刘据而去的是大汉王朝最理想的接班人,汉武帝深知自己行将就木,命不久矣,剩下的儿子当中除了年幼的刘弗陵外,其余三个儿子论其品性都不足以担起皇帝之重责。

㈤ 历史上有位皇帝立子杀母,究竟是为什么

不止一位,而是曾经有一朝都是这样子,除了汉武帝,最是明显的就是北魏,凡是所生之子被立为太子的妃子就会被赐死。

汉武帝立子杀母的原因是深受其年少外戚干政影响,皇帝年幼,而其母尚在容易把握朝政,使得外戚干政影响统治。


汉武帝立子杀母

武帝是汉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其做了五十四年皇帝,然而他在晚年却疑心病很重。在佞臣江充制造的巫蛊事件中,逼得戾太子最后自杀身亡。汉武帝虽有六个儿子,但戾太子死后,因此为嗣君问题伤透了脑筋。最后他只能把眼光锁定在晚年所得的非常像自己的幼子刘弗陵身上,但其时刘弗陵还只有五、六岁,因此他又担心刘弗陵的母亲会专权而动摇刘氏的天下,于是就盟生了这个立子杀母的念头。汉武遗嘱,令立太子刘弗陵,是为昭帝,而杀其生母钩弋夫人,当时有人提出疑问,汉武帝说,往古国家所以变乱,往往是由于主少母壮。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制约,你们没有听说过吕后事件吗?对此,早有论者指出“自古帝王遗命多矣,要未有如汉武之奇者。”(明人张燧《千百年眼》)

钩弋夫人赐死后,有人对杀母立子的做法不能理解,《资治通鉴》记载了武帝的一段解释:“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北魏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就比较典型地沿用了这个制度。当时的后妃都不愿生太子,因为母以子贵成了母以子死。道武帝的宠妃刘贵人生太子拓跋嗣后即被赐死。然而孝明帝母胡太后(亦称灵太后),居然能使宣武帝在去世之前立七岁的元翊为太子时,废了这个传统(有人说是因为宣武帝信佛,不忍杀生而废的。)。元翊继位后,胡太后便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专擅国政,与内宠结党营私,并与其小叔子清河王元怿等人淫乱宫帏,最终竟与人合谋鸩杀亲子孝明帝。真的被汉武帝说中了。

㈥ 孔融杀母的故事是真的吗

历史中并无此记载,孔融最终被杀害的原因是因为他的不孝顺,传说曹操有一次听手下的人谈起孔融时,听手下的人说,孔融在谈到孝道和人伦的时候,认为父子母子之情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都是存在一些利益关系的,于是加上之前的矛盾,曹操一怒之下便将孔融杀了。

孔融之死历史记载《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

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 。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劈如客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日:“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

译文如下:

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郗虑又诬陷其罪,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冤枉上状奏孔融说:“少府孔融,从前在北海,看见王室不安宁,招集徒众,图谋不轨,说:‘我大圣之后, 被宋所灭。有天下的,何必一定是卯金刀。’后来与孙权的使者说话,诽谤朝廷。又孔融位在九卿,不遵守朝廷的礼仪,不戴帻微行,唐突宫掖。又以前与没有出仕的祢衡无所检点地乱说什么“父亲与儿子,有什么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而已。

儿子与母亲,又是怎么回事呢?譬如寄物缶瓦中,出来就分离了’。不久,与祢衡更相标榜,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回答说:颜回再生。’大逆不道,应当予以重诛。”书奏,判处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儿女都被诛。先,女儿年七岁,男年九岁,因都幼弱,得保全。寄在人家。二子下棋,孔融被捕,不为之动。左右的人说:“父亲被逮捕,不起,为什么?”答说“:哪里有巢毁坏了卵不破的呢?”主人有遗肉汁的,男孩口渴喝了。

女孩说:“今天这样的祸, 难道能够久活,还要知道肉味吗?”哥号哭而止饮。有人对曹操说了,于是决定都杀掉。等到捉拿的人到,女的对哥哥说“:如果死者有知,得见父母,难道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于是引颈就刑,颜色不变,没有人不为之悲伤的。以前,京兆人脂习、元升,与孔融相好,曾戒孔融刚直。及被害,许昌没有敢收尸的,脂习去抚尸说:“文举丢下我死了 ,我也不再活了。”曹操听说大怒,准备收捕脂习杀害,后得赦,释放出来。

(6)历史上杀死母的人怎么扩展阅读:

孔融历史影响:

1、文学:

孔融是东汉末年一代名儒,继蔡邕为文章宗师,亦擅诗歌。魏文帝曹丕十分欣赏孔融文辞,在他死后曾悬赏征募他的文章,把孔融与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六位文学家相提并论,列为“建安七子”。

孔融的文章以议论为主,内容大抵为伸张教化,宣扬仁政,荐贤举能,评论人物,多针对时政直抒己见,颇露锋芒,个性鲜明。在艺术上,文句整饬,辞采典雅富赡,引古论今,比喻精妙,气势充沛。现存作品只有散文和诗,孔融散文的特色是以文笔的犀利诙谐见长。

总体来看,他的散文讲究辞藻的华美和字句的对称,具有浓重的骈俪气息,这是孔融有别于同时其他作家的地方。同时人们指出他的文章“体气高妙”,“奋笔直书,以气运词”(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这又体现了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共同风尚。 与散文相比较,孔融的诗歌显得逊色。

2、政治:

孔融的品格与言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影响,他反对肉刑等的作品甚至到隋唐时期仍然被用作朝廷政策讨论的论据。

㈦ 刘彻为什么立子杀母

“汉武帝刘彻杀母”这件事并不是说汉武帝杀了他的亲生母亲王太后,而是杀了他晚年最宠爱的妃子钩弋夫人。

事实上,虽然汉武帝开启了古代封建王朝“立子杀母”的先河,但真正盛行这一习惯的却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政权。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咸丰皇帝临死前也曾想过要效仿汉武帝,杀掉慈禧太后,可惜咸丰皇帝不是汉武帝,他没有汉武帝那么狠心决绝,最终还是不忍杀掉慈禧,慈禧终逃过一劫,都说劫后重生定会迎来人生巅峰,果不其然,咸丰死后不久,慈禧便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从此大清王朝落入慈禧手中。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咸丰没有杀掉慈禧这件事也足可以说明当年汉武帝杀钩弋夫人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

㈧ 曹睿弑母历史真的有么

曹叡弑母在历史上没有,历史上真实的曹叡母亲是被曹丕下令赐死的。

曹叡弑母是电视剧《虎啸龙吟》里面为了剧情需要和突出曹叡凶残性格所虚构出来的故事情节。

历史上真实的曹叡母亲因为在后宫中渐渐的失宠,所以经常会在不经意当中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恨。

曹丕在知道了曹叡母亲心中的怨恨以后,下令将曹叡的母亲甄氏赐死,葬在了邺城。曹叡母亲在去世之前把曹叡托付给了曹丕的另一位妃子李氏。

等到曹叡继位了以后因为多次向李氏询问自己母亲的死因使得李氏抑郁而死。这时曹叡才知道了自己的母亲是因为曹丕的妃子郭氏在得宠的时候被陷害所以使得曹丕下令赐死了自己的母亲。

(8)历史上杀死母的人怎么扩展阅读:

在《三国志》的记载中,造成曹叡母亲甄宓不幸的主要原因是曹丕的另一个女人郭女王。郭女王这个人非常有心计,在曹丕争夺魏王世子中出谋划策,让曹丕刮目相看。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为魏王,郭女王功不可没,曹丕晋郭女王为夫人,封号等同甄氏。

郭女王耍了不少手段,让曹丕更加厌恶甄宓,而甄宓也经常发牢骚,埋怨曹丕。到曹丕称帝,携郭女王到洛阳,进封贵嫔,地位仅次于皇后,甄氏则被留在邺城,仍为夫人,不立为皇后。

甄氏愈发失意,有怨言公元221年六月,曹丕遂遣使者至邺城将甄氏赐死,葬在邺城,据传殡葬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当然,多年之后,甄宓的儿子魏明帝曹睿知道了母亲被冤杀的真相,气得发疯,就找郭女王算账。

当时郭女王是魏国的皇太后,面对气势汹汹的曹睿,郭女王心中害怕,可是嘴上还很硬气,说:你母亲是先帝杀死的,和我有什么关系,何况你做儿子的,总不能找死了的父亲报仇吧,也总不能为了以前的母亲,杀了现在的母亲吧。本来,为了掩盖真相,曹丕让曹睿认郭女王为母亲,想拉拢曹睿。

可是,甄宓去世时,儿子曹睿已经十八岁,哪里是那么好哄骗的。曹睿对自己的母亲死亡的真相一直有所怀疑,起初,甄氏死后,曹睿跟随曹丕打猎,曹丕射死母鹿,要求曹睿射杀小鹿,曹睿便哭着说: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

后来,一直到登基称帝十年后,有一位和甄宓关系不错的的李夫人告诉了曹睿真相。此时的曹睿早就完全掌控的曹魏政权,他下令赐死郭女王,并且赏赐给郭女王和自己母亲甄宓一样的待遇,在嘴里塞上糠,把头发披散下来遮住脸。

㈨ 历史上的郑成功为什么要残忍的将母亲开膛破肚

历史上的郑成功将他的母亲开膛破肚其实是源于日本的一个习俗。当时郑成功的母亲惨遭凌辱郑成功为了让母亲清清白白的上路就选择取出母亲的内脏。

如果站到当时日本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郑成功其实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这是郑成功对于他的母亲浓浓的爱。当时由于郑成功他的父母的悲惨遭遇彻底激怒了郑成功。他与郑成功奋战到底就是因为郑成功的顽强抵抗才让清军入关变得如此的艰难。即便如此,到最后郑成功依然没有打败那些清军他只能逃到台湾。当时他凭借着他自己的军事才能带领军队成功驱逐了当时的荷兰殖民者。

㈩ 历史上最狠毒的开国功臣,活埋生母,最终下场如何

韩信早年受过胯下之辱,其实他当初是可以杀了那个屠夫的,只是韩信考虑到自己的前程,所以就选择备受其辱。不过韩信后来也是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真的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韩信是汉代三杰中功劳最大的一个,汉朝将近一半的天下都是韩信打下来的。但韩信也是第一个被处置的开国功臣,并且下场十分凄惨。大概就是应了那句“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吧。

莫为暗处无人欺,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正因为韩信做事从不设底线,所以不管他曾经立下过多大的汗马功劳,都是千年的狐狸,吕后是坚决不会留他的,留下这样一个人便等同于养虎为患。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杀死母的人怎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