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筑业的建筑历史
现代建筑业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要求大量兴建房屋,促使原来分散的手工艺人为包工头所雇用而产生了专业的建筑承包商。在股份公司产生和信用制度发展后,又出现了为市场建筑整排房屋或建筑整个市区的商品化生产经营方式。
在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及其经济势力的侵入,通商口岸出现了外商经营的营造公司,带来了资本主义建筑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一些与外商接触较早的包工头逐步变成建筑业的厂商。上海出现最早的建筑承包商是1880年前后创办的“杨瑞泰”营造厂,它在1891年承包了上海的江海关大楼工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建筑业也渐渐兴盛起来,并有能力承包高层建筑(如上海的17层中国银行大楼工程)。但总的说来,中国建筑业还很薄弱,1934年是抗日战争前中国建筑业发展水平最高的一年,据估算,其净产值在国民收入中也仅占1.4%。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和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更使建筑业日趋凋敝。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为满足经济恢复和建设的需要,逐步组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施工单位。1956年5月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和《关于加强设计工作的决定》后,建筑设计和施工在技术上得到发展,组织上得到加强,建立了各类专业设计与施工机构,工厂化和机械化施工也取得了进展。到1985年,全国共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勘察设计机构3000多个,勘察设计人员达30多万人;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平均每个职工技术装备达2494元,平均每个工人的动力装备为 6.2千瓦。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都已为机械所代替,大中城市的大型建筑工程,也已采用工业化的施工方法。(见中国建筑业概况)
‘贰’ 长城和故宫是我国什么的历史性建筑
长城( 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着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北京故宫,全名北京故宫博物院,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汉族宫廷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叁’ 什么是历史建筑
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其实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包括历史和未来如何协调。
‘肆’ 建筑的历史含义
根据罗马时代的建筑家维特鲁威所着的现存最早的建筑理论书《建筑十书》的记载,建筑包含的要素应兼备用(utilitas,实用)、强(firmitas,坚固)、美(venustas,美观)的特点,为了实现这些特点,应确立艺术的且科学的观点。
建筑的对象大到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等综合的环境设计构筑、社区形成前的相关营造过程,小到室内的家具、小物件等的制作。而其通常的对象为一定场地内的单位。
在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范畴里,“建筑”是指兴建建筑物或发展基建的过程。一般来说,每个建筑项目都会由专案经理和建筑师负责统筹,由各级的承建商、分判商(Sub-contractor)、工程顾问、builder、工料测量师、结构工程师等专业人员(专业人士)负责监督。
要成功地完成每个建筑项目,有效的计划是必需的,无论设计以致完成整个建筑项目都需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建筑项目可能会带来的环境冲击、建立建筑日程安排表、财政上的安排、建筑安全、建筑材料的运输和运用、工程上的延误、准备投标文件等等。
近10多年来,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建筑行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15362亿上升到2012年的135303亿元,涨幅将近9倍,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幅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全球建筑市场价值约7.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3.4%。预计到2020年,其价值将达到12.7万亿美元,接下来的十年里将增长70%。到2020年,建筑业将占全球GDP的14.6%。未来10年,全球新兴市场的建筑业规模将扩大1倍,达到6.7万亿美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13年的建筑市场规模将接近10万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将达到12万亿元到2015年,全球将出现23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这将极大地推动建筑业全球化,并为传统建造商之间的战略整合提供机会。
从长远来看,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据智研咨询资料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20年,中国建筑业将增长130%。其中,201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占全球建筑业总产值的19.1%。智能建筑市场前景广阔,在2020年前,中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至少是1.5万亿。我国建筑节能蓝图蕴含着对节能材料和技术数万亿元的商机。
建筑行业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全国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20%以上。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并且要基本实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强劳务人员培训考核,提高劳务人员技能和标准化意识,施工现场建筑工人持证上岗率达到90%以上。调整优化队伍结构,促进大型企业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设计公司。还要在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铁路、公路、水电、核电等重要工程建设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大型骨干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勘察设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其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年度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0.5%。特级及一级建筑施工企业,甲级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建立和运行内部局域网及管理信息平台。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实现施工项目网络实时监控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建筑的本义]
建筑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近代用钢筋砼,型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厂房、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等。广义上来讲,景观,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更广义地讲,动物有意识建造的巢穴也可算作建筑。西哲有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一部石头史书。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威的经典名作《建筑十书》提出了建筑的三个标准:坚固、实用、美观,一直影响着后世建筑学的发展。
建筑构成三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形象。
‘伍’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与建筑存在的关系,中西建筑有什么差别
从历史性的角度说,一方面,同样一座建筑物,从其建造到荒废具有不同意义。L.I.凯恩富有诗意地描写道,且让我们从时间上回到修建金字塔的岁月,聆听一下劳动工地飞扬的尘土中传来的阵阵热情的劳动号子声。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金字塔是完全建成了的,塔中渗透着沉默的感情。从这沉默的感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的表现欲望,这种欲望在砌第一块石头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石头本身是没有感情的,但是一旦当人类将其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其纪念性的建筑之后,它就是有感情的,有欲望的,有历史的。如果我们如此去感受古典建筑的存在,我们将真正感受到它的历史。在一定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产生怀旧感。而在所有怀旧的感觉中,建筑是最容易使人睹物思情的,人们在古老的建筑中,甚至在建筑的废墟中流连、凭吊、发思古之幽情。
在这里,我们可以对中西建筑的历史进行比较,这种比较首先是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上的,以至于形成了中西建筑之间的巨大差异。李允钅禾指出,“从金字塔时代开始,西方人就把建筑物看作是一件永久的纪念物,于是他们尽自己的可能来完成这件工作。陵墓、神庙和教堂,都是为一个永恒的世界服务,因此在建筑态度上是不惜经年累月,甚至一代接一代地去完成在思想上认为是不朽的功业。”而“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都没有把建筑物看成是一件永久性的纪念物,没有号召过人民为一个永恒的世界工作。无论房屋或者整个城市,古旧了,破坏了,或者已经不再适合当时要求的时候,便索性全部抛弃了来重新地建造。在历史上,除了唐代和清代之外,差不多所有的开国之君都是重新地建设自己新的宫殿以及新的都城。因此,这也就体现在对建筑物的历史保护的观念上。如前所述,西方的建筑,由于其主要是以石头作为材料的,因此他们的保护是体现在对原物的绝对性上,且不说对古希腊、古罗马遗址的保护,就是对文艺复兴乃至19世纪之后建造的建筑,在意大利甚至是具有50年以上历史的建筑,都是采取原物保护的政策,出台了相应的法规,尤其是对于其基本的立面和结构;而在中国,“秦汉遗构,已不复得见”,即使是现有的许多着名的建筑,也已经不是“遗构”了,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中国的建筑物,如坛庙、楼阁等,看到“始建于”这样的字样,以致出现了许多“重建”的“古迹”这样悖论性的话语。
‘陆’ 86年至89年建的楼房属于历史性建筑
一般不属于。
对历史性建筑的定义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中国着名的历史建筑主要包括军事建筑、宫殿、宗教或祭祀和园林建筑等。
具体的可以参考广州的标准:《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历史建筑”的定义有以下关键词:“建成50年以上”,“反映地方城乡发展历史”、“重要名人故居”、“着名建筑师代表作”、“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符合这些标准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
‘柒’ 什么是历史性建筑
城( The Great Wall)称万城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城修筑历史溯西周期着名典故烽火戏诸侯源于春秋战期列争霸互相防守城修筑进入第高潮修筑度都比较短秦灭六统秦始皇连接修缮战城始万城称 明朝修城朝代今所看城修筑北京故宫全名北京故宫博物院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轴线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皇家宫殿古代汉族宫廷建筑精华与伦比建筑杰作世界现存规模、保存完整木质结构古建筑宫殿七十座房屋九千余间太、、保三殿
‘捌’ 经济性历史建筑和公益性历史建筑含义
像纽约帝国大厦、苏格兰银行属于经济性历史建筑
而法国战神广场和广场上的埃菲尔铁塔就属于历史性建筑
主要是看建造当初的目的是经济型还是公益性
‘玖’ 如何理解建筑具有社会历史性
最有名的四座历史性建筑:海关大楼 和平饭店 国际饭店 上海大厦
其他还有比如:马勒别墅、中苏友好大厦、虎丘大楼、中国银行大楼、大世界、大境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