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汉宣帝刘询做了什么,竟然是帝王中唯一坐过牢的
其实他什么也没干,之所以会陷入牢狱之灾是因为他父亲刘据被人陷害而起兵自保,结果兵败导致尚在襁褓的他被关进牢中。汉武帝时期,后宫女人为了争宠纷纷在宫中实施巫蛊之术,致使后宫陷入一片迷乱。与此同时,部分朝中官员也因后宫妃子所行使的巫术受到牵连,所以汉武帝对于巫蛊之术是非常厌恶的。
当时刘据尚不知事,幸得狱中一位名叫丙吉的狱卒对他细心照顾才让他成功存活下来。后来汉武帝大赦天下,自小在狱中长大的刘询才得以出狱,出狱之后先是被祖母收养后又被掖庭收养。直到这时,刘据的存在才算得到皇家宗室的承认。后来因为汉昭帝未留下子嗣就早早驾崩,霍光等人就将刘据扶植为新帝。因为年幼时的特殊经历,刘据在上位之后行事非常贤明,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君。
② 汉宣帝刘询登基始末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本名刘病已,字次卿,又字谋,即位后改名刘询,西汉第七位皇帝(前73年—前49年在位)。汉武帝曾孙,废太子刘据的孙子。
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刘病已的祖父、当时的太子刘据和他的父亲史皇孙刘进均因此被杀,刚刚出生不久的刘病已也被投入大牢。因为有人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命令处死所有犯人,廷尉监邴吉据理力争,保住了刘病已的性命。第二天武帝就撤销了这道命令。由于他还是个婴儿,邴吉在狱中挑选两位女囚做他的奶娘。刘据一案平反后,刘病已寄居在祖母史良娣的娘家。前75年娶许平君为妻。
汉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其侄子昌邑王刘贺被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霍光拥立为帝。刘贺在即位的27天内就做了1127件不该做的荒唐事,被废。时任光禄大夫的邴吉此时向霍光推荐刘病已,于是霍光立时年19岁的刘病己为皇帝,是为汉宣帝。
宣帝初即位,政事一决于光。朝臣和上官太皇太后都认为应立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但宣帝顾念旧情,“诏求微时故剑”,于是群臣议决立许平君为后。霍光的夫人显非常恼怒,于本始三年派人鸠杀许皇后(谥号“恭哀皇后”),霍光授意宣帝不追查此事;次年,霍成君如愿以偿成为皇后。
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病逝,宣帝开始亲政,逐步开始剥夺霍家的权力,霍家人开始感到恐惧。地节四年霍家试图发动政变,事情败露,遭族灭,霍皇后也同年被废。
由于宣帝长期在民间生活,深知民间疾苦,所以他在位时期,勤俭治国,进一步确定儒家地位,而且还很放松人民的思想,对大臣要求严格,特别是宣帝亲政以后,汉朝的政治更加清明,社会经济更加繁荣。在亲政的二十年中,他着重于整肃吏治,加强皇权。他不但族灭了腐败的霍氏家族,而且诛杀了一些地位很高的、腐朽贪污的官员。为维护法律正常行使,宣帝设置治御史以审核廷尉量刑轻重;设廷尉平至地方鞠狱,规定郡国呈报狱囚被笞瘐死名数,重视民命之余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此外宣帝又召集着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目的是为了巩固皇权、统一思想。其余如废除一些苛法,屡次蠲免田租、算赋,招抚流亡,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继续霍光的政策。对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则软硬皆施。他击灭西羌,袭破车师。时匈奴发生内乱,呼韩邪单于于甘露三年(前51年)亲至五原塞上请求入朝称臣,成了汉朝的藩属,宣帝又得以完成武帝倾全国之力用兵而未竟的功业。
宣帝统治期间,“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号称“中兴”,应该说,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因此史书对宣帝大为赞赏,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文治武功,可谓中兴”。他与前任汉昭帝刘弗陵的统治被并称为昭宣中兴。
黄龙元年(前49年),汉宣帝去世,在位25年,享年44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 ,逝后葬于今天西安市东郊的杜陵。
汉宣帝在位时进一步加强中国对西域的影响,前60年,匈奴归汉,结束了自汉高祖白田之围以来,汉匈奴两族长达一百五十年的争战状态,从而转入了和平时期。史称汉宣帝“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清,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汉文帝)之时。宣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
宣帝改名“询”的理由是“病”、“已”两字太过常用,臣民避讳不易。
宣帝与许皇后和霍皇后的感情纠葛是越剧《汉宫怨》的主题。
作为政治家的宣帝在训斥太子刘奭时讲出一句名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
宣帝是西汉四位拥有庙号的皇帝之一。
③ 汉朝刘询的故事
《西京杂记》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宣帝幼时被收系在郡邸狱时,胳臂上还佩戴着祖母史良娣编织的彩色图案的宛转丝绳,上面系着来自身毒国的宝镜一枚,宝镜像八株钱那么大。传说这枚宝镜能照见妖魔鬼怪,能够佩戴它的人会得到天神的祝福,因此宣帝从危难中得到了解救。
宣帝即位后,每每拿起这枚宝镜长时间地感叹呜咽。他曾用琥珀装饰的竹筐装宝镜,用戚里出产的织成锦(又名斜文锦)包裹。宣帝驾崩后,宝镜不知哪里去了。
万里之遥的印度宝镜出现在西汉并非无稽之谈。张骞出使西域时曾身处大夏。并从大夏商人那看见了身毒国的商品 。此镜或是得于彼时。张骞还朝后或将宝镜赠与太子刘据,刘据希望长孙病已能逢凶化吉,便让史良娣编织丝绳,系起宝镜。
潘岳在《西征赋》中写道:“宗孝宣于乐游,绍衰绪以中兴。不获事于敬养,尽加隆于园陵。”宣帝乃武帝曾孙,本该四世同堂享骨肉天伦之爱,却逢巫蛊之祸,襁褓中失怙失恃,全家皆亡,成为刘氏孤儿。而终身登大宝,中兴汉室,却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面对长辈遗物,却物是人非无从尽孝,只能兴建园陵以寄哀思,令人无限唏嘘。
(3)汉皇帝刘询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扩展阅读:
他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监狱中长大的皇帝,后来成了一代不可多得的明君。
当年刘洵刚出生才数月,正赶上了巫蛊之祸。武帝征和二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用巫蛊之术咒害汉武帝,汉武帝大发雷霆,将公孙贺父子处死。
当年武帝宠信的大臣叫江充,武帝命令江充去治理巫蛊。江充与太子刘据之间有过嫌隙,于是江充就诬陷太子刘据,并买通武帝身边的大臣一同陷害刘据,太子刘据知道自己百口莫辩,于是起兵造反,这样一来更是激怒了武帝,于是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只留下尚在襁褓之中的刘询。
刘询一出生就被汉武帝关进了大牢,幸而当时看守大牢的大臣邴吉是个心肠极好的人,他看到那么小的刘病已,不忍心让这个孩子受苦,于是便让忠厚的女囚胡组和郭征卿两人私下里哺育着刘询,这个汉武帝的皇曾孙。
后元二年,汉武帝身患重疾,算命者夜观天象说监狱里有天子的气息,才导致武帝身体不好。是武帝便下令将监狱里的人全部处死,邴吉听到消息后,用大无畏的气概拒绝了前来屠杀的使者,说了句:谁敢来伤害皇曾孙。
此话传到武帝的耳朵里,武帝这才清醒过来,知道自己的亲生曾孙还在大牢里,于是大赦天下,这时候刘询才得以走出监狱,之后武帝下诏,将刘询收入掖庭,并列入宗室属籍中,这样一来,刘询的身份才得以确认。
刘询早年时期常常在宫外游玩,也正是有了这段经历,才让他看到百姓的疾苦,体会出民生状况,也塑造出了他质朴亲民的性格,所以后来当上皇帝后,更是颁布了很多有利于百姓的政策,为天下人所爱戴。
公元前74年,昭帝驾崩,在大将军霍光的扶持下,刘询坐上了皇帝之位。
刘询即为汉宣帝,在位期间,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为在早年时期坐过牢,非常能体恤百姓,又能任用贤能,加强边防,使羌人归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汉宣帝刘询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④ 刘询的轶事典故
掖庭令张贺为刘病已娶许平君为妻,一年以后刘奭出生。又过了几个月,刘病已被立为皇帝,封许平君为婕妤。这时,大将军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没有出嫁,又和上官太后是亲戚。大臣们提议册立皇后,都倾向于霍光的女儿,却没有人开口说话。汉宣帝就下诏说要寻求自己贫贱时的一口旧宝剑,大臣们明白了汉宣帝的心思,就奏请册立许婕妤为皇后。册立皇后之后,依照汉家旧例,皇后的父亲或兄弟应封侯。霍光认为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是受过宫刑的人,不适合封侯管理侯国,过了一年多才封他为昌成君。
故剑情深的浪漫典故从此开始流传,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道最浪漫的诏书,一道皇帝对贫女的许诺。
而霍光的妻子霍显一心想让女儿霍成君作皇后却又想不出办法 。本始三年(前71年),许皇后再度怀孕,要临产时生了病。霍显命女医淳于衍(掖廷护卫淳于赏的妻子)在滋补汤药中投进毒药,让许平君生产后服用。许皇后服用后不久毒发逝世 。后来有人上书,控告那些医生给皇后治病时无用,都应该收系诏狱,并弹劾他们不道之罪。霍显害怕事情败露,就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霍光,并且说:“既然已经错办了这事,你就想法子别让官吏逼问淳于衍了。”霍光听后惊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然后他去奏请皇上,不要再追究淳于衍的责任了 。汉宣帝不知内情,非常悲痛,为许皇后起谥曰“恭哀皇后”,葬于杜陵南园(也称少陵) 。
霍显于是为霍成君做出嫁的衣服,准备进宫的用具,劝霍光把女儿送进宫去,果然霍成君被册立为皇后。她挥金如土,与许平君提倡的节俭完全违背。汉宣帝很宠爱她,霍皇后独擅房宠,没有为汉宣帝生下子嗣。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汉宣帝为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葬礼。
地节三年(前67年),汉宣帝立许平君子刘奭为皇太子。霍显恼怒异常,指使霍成君毒害太子。霍皇后屡次召见太子赐给他食物,但保姆总是先去品尝,皇后暗藏毒药却无法使用。 后来谋害许皇后的事逐渐泄露出去。地节四年(前66年)七月,霍家设谋叫上官太后为宣帝外祖母博平君设置酒席,把丞相魏相、平恩侯许广汉以下的官员召来,让范明友、邓广汉奉太后的制令将这些人拉出去斩首,乘机罢除天子而立霍禹为帝。此计尚未实施便被发觉,霍云、霍山、范明友自杀,霍显、霍禹、邓广汉等人被捕捉到。霍禹被腰斩,霍显及她的几个女儿兄弟都被处死。
八月,汉宣帝以阴谋毒害太子为由,废黜霍成君,令其迁往上林苑的昭台宫。废后诏书原文【皇后荧惑失道,怀不德,挟毒与母博陆宣城侯显谋,欲危太子,无人母之恩,不宜奉宗庙衣服,不可以承天命。呜呼伤哉,其退避宫,上玺绶有司】。十二年后的五凤四年(前54年)再度令其迁往云林馆,霍成君自杀,葬于蓝田县昆吾亭东。至此,汉宣帝终于为发妻许平君报仇 。 元凤三年(前78年)正月,汉王朝发生了两件神异事件:
一、泰山、莱芜山之南发出了像是有几千人在一起的喧闸之声。百姓去看,只见有块大石自己竖了起来,此石有一丈五尺高,四十八人合围那么粗,入地有八尺深,另有三块石头作为大石的脚。大石竖起后,有几千只白色的乌鸦飞下来聚集在它旁边。
二、昌邑社庙中已经枯死倒地的树活了过来。无独有偶,上林苑管理园林的官员发现,一株枯了许多年的柳树复起,更为奇特的是,这树上的虫儿,居然能把树叶吞食出文字形状,且读之成句:“公孙病已立”。
当时有许多人都在猜测,为什么泰山上的石头会自起立?为什么上林里的发现虫食文?符节令眭弘因曾师从董仲舒,颇学了些经术。他推衍《春秋》大意,认为:“石头和柳树都是阴物,象征着处在下层的老百姓,而泰山是群山之首,是改朝换代以后皇帝祭天以报功的地方。如今大石自立,枯柳复生,它们并非人力所为,这就说明要有普通老百姓成为天子了。社庙中已死的树木复生,这就表示以前被废的公孙氏一族要复兴了。”
眭弘也不知道这公孙氏所在何处,就说:“我的先师董仲舒曾经说过,即使有继皇帝位并且遵守文德的君主,也不会妨碍圣人受命于天。汉家是尧的后代,有传国给他姓的运势,汉帝应该普告天下,征求贤能的人,把帝位禅让给他,而自己退位封得百里之地,就像殷周二王的后代那样,以顺从天命。”眭弘请他的担任内官长的朋友赐替他奏上此书。
当时,汉昭帝还很年幼,由大将军霍光管理朝政,霍光很讨厌此事,就把眭弘的奏书交给廷尉。霍光上奏赐和眭弘妖言惑众,大逆不道,两人都判处死刑。 《西京杂记》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汉宣帝幼时被收系在郡邸狱时,胳臂上还佩戴着祖母史良娣编织的彩色图案的宛转丝绳,上面系着来自身毒国的宝镜一枚,宝镜像八株钱那么大。传说这枚宝镜能照见妖魔鬼怪,能够佩戴它的人会得到天神的祝福,因此宣帝从危难中得到了解救。
汉宣帝即位后,每每拿起这枚宝镜长时间地感叹呜咽。他曾用琥珀装饰的竹筐装宝镜,用戚里出产的织成锦(又名斜文锦)包裹。汉宣帝驾崩后,宝镜不知哪里去了。
万里之遥的印度宝镜出现在西汉并非无稽之谈。张骞出使西域时曾身处大夏。并从大夏商人那看见了身毒国的商品 。此镜或是得于彼时。张骞还朝后或将宝镜赠与太子刘据,刘据希望长孙病已能逢凶化吉,便让史良娣编织丝绳,系起宝镜。
潘岳在《西征赋》中写道:“宗孝宣于乐游,绍衰绪以中兴。不获事于敬养,尽加隆于园陵。”宣帝乃武帝曾孙,本该四世同堂享骨肉天伦之爱,却逢巫蛊之祸,襁褓中失怙失恃,全家皆亡,成为刘氏孤儿。而终身登大宝,中兴汉室,却成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面对长辈遗物,却物是人非无从尽孝,只能兴建园陵以寄哀思,令人无限唏嘘。
⑤ 刘询许平君历史真正事迹
许平君(约前90年—前71年),昌邑(今山东金乡)人,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位皇后,后遭霍光夫人显鸩杀。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91年4月7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本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他是汉武帝刘彻嫡曾孙、戾太子刘据孙。在公元前74年9月10日先被上官太后封为阳武侯,一个时辰后即被立为皇帝。公元前64年6月改名刘询,少遭不幸,流落民间,察知民间疾苦,即位之后,能躬行节俭,多次下令节省开支,改革吏治,稳定社会局势。对外大破匈奴和西羌,巩固了西汉的辽阔版图。刘询为人聪明刚毅,高才好学,为政励精图治,史称“中兴”。
公元前91年八月,大汉王朝的都城长安在经历了巫蛊之祸的腥风血雨后,慢慢的归于沉寂,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在湖县自尽,而这位卫太子一家也遭了殃,男丁女眷被杀和自尽不计其数(刘病已的母亲也在其中)。
而刘据的孙子,只是个待哺婴儿的刘病已也被武帝下令收监坐牢。
奶娃娃就开始坐牢,这样的事恐怕在中国历史上就已经是非常少有了,更何况这位坐牢的人会是以后汉王朝的中兴之主——汉宣帝!正是这位中兴之主完成了武帝毕一生而未完成的事——灭匈奴!也将西汉王朝带入了最鼎盛的时期!
这位尚在襁褓之中的汉宣帝在两个女囚赵征卿、胡组的抚养下,面对监狱恶劣的环境,极度缺乏的营养医疗,凭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居然在监狱中长大了。在刘病已五岁那年,武帝颁布了大赦令,五岁的刘询随着跌跌撞撞的人群走出了监狱,结束了他的牢狱生活。出狱后的刘病已来到了其在鲁地的祖母家中寄居。
许平君是昌邑(今山东金乡)人。她出生在一个境遇凄惨的家庭里。许平君的父亲名叫许广汉,因被诬告“从行而盗”而受腐刑成了一个宦官,先担任过掖庭丞,后转任暴室啬夫——宫廷监狱的典狱官。就在许广汉做宫廷典狱官的时候,刘询来到了掖庭接受文化教育,和许广汉同居一间宿舍,两人成了舍友。却不想相处日长后,许广汉和刘病已到成了忘年交。很自然的,刘病已认识了同样在狱墙边长大的许平君,也掀起了一段让人感伤的帝国情事。而这位许平君更是史有明载得到皇帝丈夫爱情的为数不多的后妃之一。
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此时也已待嫁闺中。在媒人的撮合之下,许广汉不顾夫人反对接受了这位无依无靠、穷得叮当响,连婚礼都无法筹备的没落王孙做自己的女婿。婚后,身无分文的刘病已搬进了岳父许广汉的家里,名曰娶妻,实质上是个依靠岳父生活的上门女婿。这年刘病已十七岁,从此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段关于帝国皇帝和平民皇后的佳话。
刘病已的处境贫寒并没有妨碍他和许平君之间的夫妻情谊。许平君对丈夫体贴入微,刘询活了十七年,直到这个时候才知道有人嘘寒问暖是个什么滋味。他对不嫌弃自己的妻子和岳父感激涕零。结婚的第二年,小夫妻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子出生还不满百日,命运便展示了它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魔力:刘病已被霍光选中,成为大汉王朝的第十任皇帝。
初登大宝的刘病己深知霍光的位高权重。作为武帝的托孤忠臣,霍光的确是兢兢业业为汉家天下着想,他拥立昌邑王为帝,却又把他拉下宝座。这样的能力也不能不让刘病已感激霍光拥立之余又有几分忌惮。于是刘询对霍光是礼敬有加,对霍光,刘询对他都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的。
就只除了一件事。一件让霍光不喜不乐的大事。这就是立皇后。当时众公卿都认为霍光之女霍成君是最佳的皇后人选,甚至于集体上书。为什么?因为霍光与皇室联姻,于霍光是固崇,于皇家则是笼络权臣,于众臣则是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霍光为首的领导班子周围,既然老霍与天子都成了一家人,那么大家多讨好老霍也不算忤逆天子吧?
然而,这时候,皇帝却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我在贫微之时曾经有一把旧剑,现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为我将其找回来。这道寻故剑的旨意情真意切,每字每句都在讲述皇帝眷恋旧情的心意。总算群臣也是揣摩上意的好手,开始一个个请立许氏为皇后,许平君成为大汉皇后。这便是典故“故剑情深”的源头。
患难夫妻,糟糠之妻,刘病已对许平君的爱之深,情之切,让人好生感动。许平君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后吗?应该是,因为只有她是与自己爱的人自由恋爱,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她才能感觉到故剑情深的感动,三宫六院,宫怨深深,但是这里也有一曲传诵了2000年的伟大爱情。
许平君是一个普通人家出身的女子,从小勤俭持家、与人为善,不知道奢侈浪费、目中无人为何物。即使如今成了皇后,也仍然保持着这样的生活习惯。她的身边宫女人数很少,服饰食品都比较简单。而且遵循着普通人家的礼节,对长辈毕恭毕敬。尤其是昭帝刘弗陵的遗孀上官太后,她更是每五天就要去朝见一次,并且亲自为上官太后抹案送菜,服侍得十分周到。——其实上官太后的年纪,比许平君还要小呢。
然而,当这对同患难共富贵的少男少女站在高台上接受百官朝贺,互送深情微笑的时候,他们不会知道,世上最阴险的诡计正在向他们扑过来。
对此事最为不满的,正是霍光一家。而霍光的夫人霍显更是对此事大为光火。作为霍成君的母亲,对于女儿未能正位中宫,心中自然是不快。更何况拒绝迎娶自己女儿的刘病已,完全是靠了霍光才当上皇帝的。
许平君不幸,阻碍了霍显当皇帝丈母娘的光明前程,结果可想而知。
许平君立后第三年,再一次幸福的怀上了病己的孩子,就在她生下这个帝国的小公主的时候,霍显买通女医淳于衍,用产妇忌服的虎狼药送许后归了天。史书上自然不会记载刘询的悲痛,他只能接受这产后血崩的事实,把爱妻葬在了自己百年之地——杜陵的南园,南园遗爱……
南园遗爱,故剑情深,刘病已唯一的爱也要牺牲在政治旋涡里。在许平君下葬的那日,天地为之泣,大汉帝国的皇帝此时的心情让整个帝国帝国为之伤感,也只有他的帝国和他知道:是他还是无法保护妻子,让自己的妻子被人毒死,含恨九泉……帝王和帝国的情伤此时只能化为相互内心的独白:一是报仇,二是抚养他们的儿子。一切只为许平君。
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如愿以偿地入宫做了皇后,但四年后刘询仍然立了许平君生的儿子刘奭为太子。这回霍显是真正气得吐血了,于是唆使霍皇后毒害太子。而刘病已早已为儿子精心挑选了一名忠心耿耿的保姆,每当霍皇后给刘奭送食物的时候,这保姆便先将食物吃下自己肚里,验证无害之后才送去给小主人,霍皇后的毒药实在找不到放的时候。到霍氏被灭族,皇后也顺理成章地被废。在霍皇后被废后,为了保证许平君儿子绝对的地位,刘病已不立有子的宠妃为后,而选择了一个老实巴交的王氏为后来做儿子的养母,其用心之良苦和对儿子的慈爱如此明显。所以到后来,当宣帝对这个迷恋儒术的儿子极度失望时,而想改立另一个儿子时,也因为思及其早逝的母亲而心软,不忍将其废除。
三五年的夫妻,几十年的不背。
每每我回味“求微时故剑”诏书时,无不为那一种浪漫所感动!而每每回味“南园遗爱”却有一丝淡淡的凄凉,2000多年后的人体会到的“帝国情伤”的凄凉!
刘病已下的“求微时故剑”诏书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一道最浪漫的诏书,一道帝王对贫女的一诺千金,刘病已以他的方式告诉太天下人:我的爱不怕畏惧,我的爱不怕强权;对许平君的爱,我是真情,哪怕前面有千万个反对的霍光和群臣;在我最困顿的日子里,是许平君支持着我,给我幸福,给我快乐。我必须让你,母仪天下,因为你才是我真正最爱的人;无论贫贱、富贵、逆境还是顺境,我们都要在一起!
可惜幸福不能长久,那个不懂政治只是陪伴在他身边的人却要为政治而牺牲,我想刘病已心里一定很痛很痛。在知道爱妻被毒死的真相时,刘询是否后悔当初对于寻访“微时故剑”的坚持?让许平君就做个婕妤是否反而能保全她?那一纸故剑情深诏书的后面,实在有令人心碎的惨痛。不过作为一个皇帝,能不顾权臣的势力,一心对待自己的糟糠,实在是难能可贵。我想如果我是许平君,我会感到满足,皇帝后宫,三千佳丽,对我是特别的啊。得夫如此,妇复何求?哪怕给历史留下一味帝国的千古情伤——南园遗爱……
故剑情深,南园遗爱,那一味淡淡的帝国情伤——这便是刘病已与许平君的故事!
⑥ 汉宣帝刘询是戾太子之孙即位期间有哪些事件发生
汉宣帝刘询是戾太子之孙,起自民间。他即位后慎择刺史守相,平理刑狱,并继承昭帝遗法,把都城和各郡国的苑囿、公田假给贫民耕种,减免田赋,降低盐价。这些政治经济措施,使阶级矛盾继续得到缓和,农业生产开始上升。由于连年丰稔,谷价下降到每石五钱,边远的金城、湟中地区,每石也不过八钱,这是西汉以来最低的谷价记录。过去,每年需要从关东漕运粮食六百万斛,以供京师所需,宣武五凤年间(前57~前54)大司农从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各郡籴粟运京,关东漕卒因此罢省半数以上。这是三辅、河东等地农业有了发展的具体说明。沿边许多地方这时都设立了常平仓,谷贱则籴,谷贵则粜,以调济边地的需要。更值得注意的是,沿边的西河郡(今内蒙古东胜附近)以西共十一郡以及二农都尉,都因长期的屯田积蓄,到了元帝初年,有了可供大司农调拨的钱谷。此时官府手工业继续得到发展。齐三服官,蜀、广汉以及其他各郡工官,东西织室,生产规模都很庞大。铜器及铁器制造等手工业呈现繁荣景象。所以班固称赞宣帝时技巧工匠器械,元、成间很难赶上。
⑦ 刘询的故事,是汉宣帝
【身世:迎自民间】废黜昌邑王刘贺之后,光禄大夫、给事中(内朝官)邴吉,建议把流落民间的汉武帝曾孙刘病已迎入宫中,入继昭帝大统。这时,在汉武帝的后代中,已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邴吉又极力赞扬这位18岁的皇孙“通经术,有美才,行安节和”。大臣会议同意了邴吉的提议,派宗正刘德驾车到长安尚冠里,将这位新君奉迎入未央宫。那么,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什么同意立刘病已为新皇帝呢?
薄弱的根基
当年戾太子刘据有个妾叫史良娣,生下了皇孙刘进。刘据共有3个儿子,为了加以区别,就以其外祖母家姓称刘进为史皇孙。史皇孙长大成人后,娶妻王翁须,生下了儿子刘病已。数月后,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戾太子、史良娣、史皇孙、王夫人和这一家族的其他人先后遇害,只有嗷嗷待哺的婴儿刘病已保留了一条活命,被送进了监狱。
因为有人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命令处死所有犯人,典狱官邴吉据理力争,保住了刘病已的性命。第二天武帝就撤销了这道命令。由于他还是个婴儿,邴吉在狱中挑选两位女囚做他的奶娘。刘据一案平反后,在刘病已5岁这年,邴吉再一次把他抱上了自己的车座,送到了鲁国他的祖母史良娣家族寄居。史良娣的母亲贞君对这个可怜的孩子非常疼爱,不顾年老体衰亲自照料他的生活。邴吉还及时将刘病已已被赦免的消息上报给了掖庭宫廷官署。从此,刘病已的名字被记在了宗室的族谱上,他的生活费用也全由朝廷提供。这时的掖庭令张贺,原来曾当过戾太子刘据的家吏,顾念主人的旧恩,对这位皇曾孙关怀备至。他用自家的私钱为刘病已延师受学。
眼看刘病已一天天长大,掖庭令张贺开始为这个落魄皇孙的终身大事着急,为刘病已聘下了掖庭监狱的典狱长许广汉的女儿许平君为妻。于是,17岁的落难皇孙刘病已娶了许平君,一年后就有了儿子刘奭(即后来的汉元帝)。没过几个月,刘病已变成了刘询,成了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皇帝。汉宣帝起自民间,根基薄弱,易于操纵,这是霍光选立他的原因之一。
谶言的出现
谶言,又称谶纬,是流行于两汉之际的宗教神学。所谓“谶”,就是某种有待应验的宗教预言、隐语;而“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衍生成补充儒学经典的意思。“谶”来自于天命所托,又叫“符命”“谶记”等等;“纬”则假借了神化了的孔子的名义。大致说来,谶纬就是根据某些神秘的启示验证人事的言论。谶纬之兴,是经学畸变和社会危机共生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为动荡时事的政治角逐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舆论工具。
昭帝在世时,人们也许看到他体弱无子,便有一种流言悄悄在朝野上下不胫而走。昭帝元凤三年(前78年)正月,传说泰山莱芜山南有数千人看见有块高1丈5尺,长48围的巨石,忽然自己竖立起来,插进地里8尺,下边还有3块小石为足。又据说,皇家上林苑中,有棵大柳树倒地枯死,又自己站起来复活了,上面还有小虫咬食树叶而成的文字:“公孙病已立。”谶言中的“公孙”是何意?“病已”是谁?此事是编造的吗?从西汉至今,两千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论。但至少可以看出,刘据的悲剧已在民间流传开来,博得了广泛的同情,当时的人们思慕着卫太子,对昭帝即位后未能给卫太子平反表示不满,这种不满已形成了一股强烈的社会思潮,冲击着霍光权移主上的现实。霍光是知时务的聪明人,他知道这股思潮是不能抗,只能顺的,拥立刘病已既可上承天意,又可使自己转被动为主动,遂了容易操纵新君的心愿。这是霍光选立刘病已的原因之二。
然而,宣帝也会像昭帝那样服服帖帖吗?霍氏集团能够永握国家的权柄吗?
⑧ 汉宣帝刘询(刘病已)历史简介 汉宣帝刘询在位多少年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1] 。
巫蛊之祸发生时,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 [2] 。后元二年(前87年)遭赦,被祖母史家抚养 [3] 。汉武帝遗诏 [4] 掖庭养视 [2] ,并令宗正录其属籍 [5] ,刘病已于是被养育于掖庭 [6] 。元平元年(前74年)刘贺被废。七月,霍光等大臣将他从尚冠里住处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随后即皇帝位,时年十八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