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花鼓灯距今多少年历史

花鼓灯距今多少年历史

发布时间:2022-07-05 14:48:40

‘壹’ 安徽花鼓灯风格,特点

花鼓灯艺术是我国民族民间优秀艺术,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中国汉民族舞蹈的杰出代表和中国九亿农民艺术代表,在世界舞蹈艺术中有独特地位,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资源,被誉为“东方芭蕾”。

“花鼓灯”的历史。它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在淮河岸边的涂山氏国,禹的后人为了纪念大禹和女娇,在涂山上盖起了禹王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都赶禹王庙会,打起锣鼓,跳起舞蹈,据说从此就有了花鼓灯。但花鼓灯真正有史可考应源于宋代。据<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历史悠久,宋代就流传于淮河流域的怀远、凤台一带”。 事实上,宋代以来,用音乐、舞蹈、诗歌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情节和人物来表现简单的生活事件和群体情绪, 已成为汉族民间歌舞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主要美学特征。花鼓灯把情节性的双人歌舞与情绪性的集体歌舞完美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它的出现应该符合宋代汉族民间歌舞的发展潮流。说花鼓灯源于宋代应当比较符合实际。
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花鼓灯流行区域逐步扩展,逐渐形成了以蚌端口怀远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二十多个市、县。特别是1932年,淮河流域人民为了庆祝大灾后的丰收,大闹花鼓灯,这一时期,花鼓灯的表演艺术有了很大发展,舞蹈动作更丰富.

‘贰’ 花鼓灯有什么起源历史

花鼓灯起源于夏代。相传在涂山脚下

‘叁’ 安徽花鼓灯起源与什么时候

目前关于花鼓灯起源时间的说法有很多种,有远古说、有夏代说、唐代说、宋代说直到清代。前后相差数千年。从如此多的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花鼓灯的起源问题是非常复杂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有关花鼓灯的资料保留下来得非常少,使得人们很难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来给花鼓灯的起源时间下一个准确的界定。另一方面也同花鼓灯本身发展的复杂性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从对花鼓灯概念的解释中就能看出。如:《中国网络大辞典》记载:花鼓灯是中国汉族的一种民间舞蹈,流行于淮河两岸,以怀远和凤台为中心,形成风格不同的两大流派,常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进行集体性民间舞蹈表演。而《中国音乐辞典》中对花鼓灯是这样记载的:花鼓灯,民间歌舞,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的怀远、蚌端口、凤台、凤阳及河南南部等地。河南称“地灯”。花鼓灯有歌有舞有小戏。鼓灯的起源应该有一个从娱神转而变为自娱及娱人的过程。它的产生时间不会早于明代,但由于资料所现,具体的产生时间还有待后人的继续考证。

‘肆’ 花鼓灯的传承意义

花鼓灯生动地记录了汉族人体文化发展轨迹和肢体语言符号。花鼓灯舞蹈动作超常度高,而且常处于多变状态,其激烈复杂,表情达意的准确、细腻程序,迄今为此,尚无其他任何一种民族民间歌舞能之相比。花鼓灯锣鼓具有鲜明的特征,与舞蹈相配并具有很高的复杂度。在原形态的花鼓灯套路中,灯歌与舞蹈交替出现,也构成了花鼓灯的一大特色。花鼓灯的语汇之多、难度之高,舞蹈、锣鼓和歌唱在演出中的配合之复杂协调,在世界民族民间舞蹈中都是罕见的。
不仅如此,花鼓灯步伐显要动作的时间差大、复杂度高,其动作与动作相衔接时的瞬间舞姿也随之复杂多变。从而使花鼓灯与其它民族民间舞蹈表达群体的情感不同,不仅可以表达人物的多种复杂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可以细腻表现各种情感的不同程序和不同强度的差别,能够系统、完整地刻划和表现复杂的人物和情节,标志着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在人类民族民间舞蹈史上达到的高度。
花鼓灯是汉族民间歌舞艺术的活化石,深入研究花鼓灯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文化生态、审美情趣、艺术和技术特点等,对研究中国汉民族民间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汉民族戏曲特别是淮河流域的地方戏曲艺术具有重大价值。
但由于多种原因,如今原生形态的蚌端口花鼓灯已濒临消亡。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艺人年事已高,民间传承的机制有待重新建立,因此急需有效保护。
花鼓灯艺术是淮河流域一些艺术品种的根脉。淮剧、淮北花鼓戏、泗州戏、凤阳花鼓等都是由花鼓灯衍生而来的。凤台花鼓灯影响和丰富了淮河以北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艺术。如今原生态的凤台花鼓灯已濒临消亡,急需有效保护和全力抢救。
近百年来颍上花鼓灯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在艺术形式上有了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唐佩金、黄西城、王传仙、曹树芝等杰出艺人为花鼓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颍上花鼓灯来源于生活,创造在民间,主要歌唱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太平盛世,展现淮河儿女的礼仪风情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热情、奔放、优美、细腻,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民间歌舞拙朴、原始的特点和风貌。

‘伍’ 花鼓灯的历史沿革

追溯花鼓灯的历史,最早起源于宋代。如果把可考的文字记载(成为于清代的《凤台县志》,记载花鼓灯源于宋代)、传说与直观所能观测到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花鼓灯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发现花鼓灯所具有的宋代舞蹈文化印迹。仔细观察50年代花鼓灯的原始风貌,能较明显地体察出花鼓灯所反映出的宋代历史文化基因。比起许多原始功能遗存十分明显的舞种,花鼓灯更具技艺性、表演性和艺人职业化的特点;而比起某些更具市井文化气息的民间歌舞,它又具有很强的民俗性和群众自娱性。兴盛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
花鼓灯·凤台花鼓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凤台县
凤台花鼓灯流行于淮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凤台及周边地区。凤台花鼓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及人文环境。凤台古称州来,又名下蔡,位于淮河中游,交通发达,物产丰富,民风淳朴。
凤台花鼓灯历史悠久,其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萌芽到成熟阶段。凤台花鼓灯起源于宋、元时期,至清代中叶已初具规模,趋于成熟,深受人民喜爱,成为流传甚广的民间艺术;二是清末民初阶段。花鼓灯在凤台基本形成自己的流派特色,为解放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阶段,花鼓灯登上了高雅艺术的殿堂,被誉为汉民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四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阶段,花鼓灯艺术受到重视,重获新生。
花鼓灯·颍上花鼓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颍上县
颍上是花鼓灯的故乡。颍上花鼓灯是由劳动人民创造且世代相传的艺术形式,产生于淮河流域广大农村,主要流行于淮河沿岸的颍上等二十多个县、市地区。颍上花鼓灯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人民期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良好愿望,展现淮河儿女的礼义风情、勤劳勇敢,表现青年男女纯真、朴实的爱情,体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与向往。颍上花鼓灯除在题材、形式、音乐、舞蹈等方面与淮南、蚌端口两地区的花鼓灯有相似之处外,亦有自身的特点。它舞蹈动感特强,节奏紧促有力,动作韵味十足,速度快捷敏锐,架势变换频繁,表演场面炽热欢腾,演员情绪欢快激昂,唱腔粗犷高亢,整个演出气氛堂皇富丽,地方特色浓郁。颍上花鼓灯表演者由数名鼓橛子、腊花对偶组成,通常由领首的第一个鼓橛子(叫杈伞把)领舞出场,主要有大花场(跑大场)和小花场(跑小场)等段落。
颍上花鼓灯大多即兴演唱,多用锣鼓敲击(常用鼓、锣、镲、小锣等四件),锣鼓经无谱,常用凤凰三点头、长流水、小五番、十八番、大刹点、小刹点等,大多即兴变奏,随舞蹈变化而变化。音乐多采用民族五声音阶,常用宫和羽、徵混合调式。颍上花鼓灯有《抢板凳》、《抢手绢》、《游春》等一批有人物有情节的传统舞蹈节目和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艺人。
花鼓灯·蚌端口花鼓灯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蚌端口市
蚌端口花鼓灯包含四百多个语汇、五十多种基本步伐,舞蹈动作超常度高,时间差大,瞬间舞姿复杂多变,这些构成了花鼓灯丰富系统的舞蹈语言体系,使花鼓灯成为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的优秀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花鼓灯的舞姿和动作很讲究放与收、动与静的巧妙结合,动作的节奏性强,且富有变化。蚌端口地区出现了冯国佩、常春利、郑九如、石经礼、杨再先等一批花鼓灯名家,还产生了《游春》、《抢扇子》等一批有影响的节目,形成了千班锣鼓百班灯的鼎盛局面。

‘陆’ 灯的历史

“灯”字来源

灯和灯字究竟起源于何时,战国以前都还没发现名为灯的实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也未见灯、烛之类字样。西周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烛”应是最早的照明用器的记载。

西周时“烛“应是一种由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没有点燃的火把通称为?,故可以抱?,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称之为烛;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叫做燎;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门内的则称庭燎。

中国现存最早的灯具出于战国,在《楚辞?招魂》中有“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的记录,说明战国时已出现“镫”这个名称了。在周代,“镫”、“登”通用,《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豆笾,瓦豆谓之登。” 徐铉曰:今俗别作灯,非是,晋郭璞云:礼器也。古人把“镫”称灯,应是字义的假借。

灯的发展历史

春秋战国
“火”是人类祖先抵御猛兽的主要工具,灯也是因为“火”而得到发展。根据古书最早的记录。灯具的出现始见与战国。当时候的灯具结构已比较完善,而且造型也很优美,可见在它以前,灯的发明和演变已经有了一个相当时期,只是工艺说明已经失传。
玉勾连云纹灯

战国灯大多由金属或陶土制成,而玉制灯仅此一件,堪称绝品。玉灯以新疆和田青玉为材,局部有赫褐色的浸痕。灯由盘、把手和座三部分组成,分别用三块玉雕琢后粘合成一体。上部灯盘圆形浅腹,盘中心凸起一个五瓣团花柱。中部把手成圆柱形,上饰浮雕的仰形三叶饰,中间束腰,腰下满饰勾连云纹。灯座为覆圆盘形,并以五瓣柿蒂纹和勾连云纹装饰,足底亦饰勾连云纹。
人形铜灯及铜勺

此灯1957年出土于山东诸城葛端口村,灯高21.3厘米,盘径11.5厘米,整体为一身着短衣男子双手擎灯盏状。此人双手各擎一屈曲带叶竹节形盘柄,盏盘下的子母榫口与盘柄插合,可根据需要随意拆卸,构造精巧。人足下为屈曲的盘龙形的圆盘。出土时还随附有一柄供添油用的长柄铜勺。这件铜灯设计巧妙,造型新颖,专家研究认为它应是战国时期齐国宫廷中所使用。

战国时期的灯具以青铜质的为主体,多为贵族实用器。陶质灯因与传统的陶豆无异,往往被当作陶豆,并没归于灯类。这类灯为下层社会所用,玉质灯造型精美是上层社会的实用器具。战国时期的灯具造型
除了个别多枝灯外,大致可分为人俑灯和仿日用器形灯两大类。多枝灯(又称树形灯)实物较为少见,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五连枝灯,形制如同一棵繁茂的大树,支撑着十五个灯盏,灯盏错落有致,枝上饰有游龙、鸣鸟、玩猴等,情态各异,妙趣横生。人俑灯是战国时期青铜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这些灯的人俑形象有男有女,多为身份卑微的当地人形象。持灯方式有站立两臂张开,举灯过顶;有的跽坐,两手前伸,托灯在前。一俑所持灯盘从一至三个不等。灯盘有圆环凹槽形和盘形两种形制,前者有三个支钎,后者多为一个支钎。仿日用器形灯基本上是一些生活实用器的演变,主要为仿豆、鼎和簋等较为常见的器皿,以豆形陶灯居多,但也有一些仿鼎和簋的形制的青铜灯。
秦代铸造的灯也是极其华丽的。雁足灯,形制为一大雁之腿,股部托住一环形灯盘,上有三个灯柱,可同时点燃三支烛。
人骑骆驼灯

人骑骆驼灯是青铜铸造的一件实用的照明用具,同时也一件精致的工艺品。在长方形平底座上站立一只昂首垂尾的双峰骆驼,一人双脚后夹端坐于驼身,双手稳稳在握住一圆形灯盘的灯柱。整个青铜雕塑制作精巧,人与骆驼的形象以曲线为主导,旨在传神,而不着意细部逼肖。从整体来看,底座、骆驼、人物与灯柱、灯盘浑然一体,驼背上的人举重若轻,似擎一顶华盖,其重心设计极为科学合理。这件雕塑品中骆驼的出现,为研究楚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灯的种类
照明灯
电灯、日光灯、油灯、煤油灯、铜灯、铁灯、马灯、壁灯、路灯……
装饰灯
霓虹灯、花灯、灯笼、走马灯、卡通灯、宫灯
警示灯
航标灯、红绿灯、警灯……
特殊功能的灯
无影灯、探照灯、追光灯……

灯的用途与原理
日光灯;:电源开关刚闭合时,日光灯管内的水银经灯管两端灯丝加热蒸发,形成稀薄的水银蒸汽,镇流器产生的高压加在灯管两端,使汞原子电离出电子,电子加速后与汞原子碰撞,使气体迅速击穿,产生弧光放电,激发紫外线。紫外线再激发涂在管壁上的荧光粉,发出柔和的光。它不含红外线,所以它的光是很温和的,不伤眼睛;因为不含有热线,用起来比较省电;它也会发出许多美丽有色的光。这就是由荧光粉里所含的化学药品的性质来定了,例如涂上钨酸镁的,发蓝白色光,涂上硼酸镉的发淡红色光。

蒸汽灯:是由密封在玻璃管里的各种蒸汽通过电流而发光。它们的构造,有点像日光灯,由于多个灯泡从不同角度同时发光,就产生无影灯。

氙气灯的发光原理:超高电流,通过没有钨丝、只填充氙气的石英管,使气体碰撞产生有如白昼般强烈之电弧光,接着再将电压转成8,000V,稳定持续供应氙气灯泡发光。HID灯光的特性比较接近太阳的白光而不是一般卤素灯(Halogen)之黄光。HID色温接近白昼的阳光。(阳光色温为 6000K,HID色温为4300K-6500K,卤素灯色温为3200K-3600K)HID亦免除一般卤素灯从第一次发亮钨丝就开始氧化及发亮时间越长,光线就越暗的困扰,同时发亮体集中,照明距离宽而且长。HID更拥有较一般卤素灯远3倍的超长视线及超广角的宽旷视野,但HID的用电量仅需35W,但其光亮度是一般卤素灯的3倍,使用寿命较一般卤素灯长约10倍。卤素灯的发光原理是用钨丝发热所致,因此在长久的高热下,难保不烧断损坏。而氙气灯是利用电流刺激气体发光,基本上不会产生过高温度,所以只要其中的氙气还没用完,它就可以一直正常发光,不易损坏。在正常的用车条件下,一组HID气体放电灯可用上6年有多。HID的耗电量仅为35W比卤素灯的60W更为省电,因此油费等于间接省下来了,而且越用越亮。

‘柒’ 花鼓灯历史渊源

花鼓灯,安徽省蚌端口市、凤台县、颍上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据史料证明,花鼓灯最早源于夏代,最迟源于宋代。经过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以安徽蚌端口、淮南、阜阳等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二十多个县、市的播布区。
2006年5月20日,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6。
相传,花鼓灯起源于夏代,在涂山脚下,大禹会诸侯的地方,大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女娇为妻,新婚不久,大禹便出征为天下人治水。大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女娇十分想念大禹,每天抱着儿子启站在山坡上向着远方眺望,祝愿丈夫治水成功,早日归来。

‘捌’ 蚌端口的文化遗产

蚌端口是花鼓灯、泗州戏、凤阳花鼓戏的发源地。

花鼓灯:

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

2006年5月20日,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6。

2006年凤阳花鼓戏入选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花鼓灯距今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截至2017年底,蚌端口市有A级旅游景区28个,4A级旅游景区5个,3A级旅游景区10个,2A级旅游景区13个。

蚌端口的风景名胜包括双墩遗址,大禹治水圣地涂山,垓下古战场,龙子湖,湖上升明月,张公湖等。

‘玖’ 花鼓灯为什么不叫灯

花鼓灯,是安徽省蚌端口市、凤台县、颍上县传统舞蹈,且2006年5月20日,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花鼓灯不是灯。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的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民间舞种。

1、花鼓灯历史:据史料证明,花鼓灯最早源于夏代,最迟源于宋代。经过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以安徽蚌端口、淮南、阜阳等为中心,辐射淮河中游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四省二十多个县、市的播布区。

2、发展历程:为提高知名度,各灯班纷纷聘请着名艺人精心培育新秀,或刻苦钻研,练出绝招。民国22年在尚塘集一次“抵灯”中,40多个灯班连续演出四天四夜,400多名花鼓灯艺人参加了演出。在这五年间,凤台花鼓表演艺术有了较大发展,传统节目《小场》的舞蹈语汇逐渐丰富,表现力更强了。民国27年(1938年)。少数艺人组班到六安、霍邱一带以演出花鼓灯谋生,并以花鼓灯的艺术形式宣传,参加扩军拥军活动。民国28年秋,陈敬之、宋廷香等艺人把花鼓灯“后场”及有关戏文加以民间弦管伴奏,称其为“弦子灯”。民国29年至民国38年,花鼓灯歌舞逐渐被“弦子灯”所替代。解放后,花鼓灯艺人业余编演歌舞庆贺翻身解放,歌颂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宣传治淮和抗美援朝运动。1952年,专业文艺工作者对凤台花鼓灯进行考察、挖掘。

1953年3月,凤台选派田振起、李兆叶、李学洪等10位花鼓灯艺人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

1955年元月,在安徽省工农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大会上,凤台县花鼓灯节目《拾棉花》、《抢板凳》获节目奖和演出奖,詹乐廷、纪美英获表演奖。

1957年3月,花鼓歌对唱《小圆房》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观众赞誉这个节目“百看不厌,百听不烦”。

1958年,凤台县推剧团演出了花鼓灯歌舞——《收棉舞》。洁白的扇子、手绢象征棉花,载歌载舞,打破了以前的花鼓灯舞时不歌、歌时不舞的传统表演手法,塑造了新时代劳动妇女的形象。

1964年,在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展览演出会上,《收棉舞》获专家及同行的一致好评。此后,在《田头乐》及《新媳妇抢场》两个节目中,花鼓灯女主角从塑造人物实际出发,丢掉手绢、扇子,艺术地再现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妇女的精神风貌。这种手法被陆续运用在《送粮路上》、《争锹》等节目中,推动了花鼓灯表现现代生活的改革进程。

1982年12月,陈敬之、陈永舜运用独特的颤、颠、抖动作创编独舞《野花谣》,由吴国兰在省农村业余文艺汇演中表演,获优秀创作奖、优秀演出奖。在华东地区第二届舞蹈调演中获三等奖。

1984年初,凤台县委发出抢救花鼓灯歌舞的号召,由县文化局牵头。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花鼓灯艺术培训班。

1985年,由艺训班学生演出的《踏青》、《夏令营》、《姐弟乐》、《小花场》、《永幸河畔稻花香》几个节目,在淮南首届花鼓灯艺术节上获优秀创作奖、优秀表演奖。安徽省电视台曾以此摄制专题片,于1986年元旦向全省播放,博得各界人士好评。

3、评价上:凤台县花鼓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能表现多种题材、塑造各种人物的舞台艺术,它的音乐和舞蹈被戏曲和其他艺术广泛吸收,凤台花鼓灯表演艺术已传播到日本等13个亚洲国家和法国等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世界各国文化艺术产生着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

阅读全文

与花鼓灯距今多少年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