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平凡的人生注定不会有什么辉煌的波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平凡就是普通的代名词,尽管有些人说,人生还是平凡点好,做个平凡的人吧。那只不过是不能超脱平凡的一种自慰的话罢了。人生短暂,谁不想让人生多一些美丽,多一份成功?一个人不能平凡地过一生,一定要让自己的美被人发现,要让自己活得更加亮丽……
1.人生短暂,怎能甘于平凡?
“人生”这个词虽然只是由简单的两个字组成的,然而它却蕴含了无数的问题,也包藏了说不完的甘苦。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篇文章的话,那么有些人一生平平凡凡、脚踏实地的生活着,因此,在他人生结束的时候,用的是句号。有些人一生轰轰烈烈,但是却因“壮志未酬身先死”,因而他们用了个惊叹号作为结尾;也有一些人的生活漫无目标,一生迷迷茫茫,不知所措为何来,所以,到了人生结束时,只能留下一个大问号了!如果让你来选择,你将会用一个什么样的符号来展现你的人生呢?大家可能都不愿意自己的一生都在浑浑噩噩、平凡中度过吧!
人生不能甘于平凡
人生不求伟大,但也不要甘于平凡;社会历史既然提供了这么大的一个舞台给你,你就应该好好地去把握,好好地去表演。
当环境变得被你熟知和适应之后,一切开始周而复始,每天都过着相同的生活,重复着相同的内容,这时人的内心就会产生惰性,不再那样勤奋了。因此,只有寻求突破,才不至于使自己的一生在碌碌无为地在平凡中度过。
因此,你要给自己一个命题,就是不甘于平凡。
在社会的无形压力下,所有人都生活在生存的压力中,为了明天更美好,你应该去努力,去拼搏,去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完善自我,生生不息。
平凡的人生,也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人生,那么这样的人生注定只是平淡无奇的人生。所有拥有成就的人,都是不甘于人生平凡的典范,当你意识到自己很平凡时,难道你还会甘愿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平凡下去吗?相信你肯定不会的,你一定会不甘于自己的平凡而去努力奋斗,直至到你成功的那一天。
每个人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还是由他们自己选择的好,但每个人都还是应该积极一点,热情一点,不要甘于平凡,千人一面。
1942年的一天,生活在印度的玛格丽特与丈夫一同乘坐英国“开罗城号”客轮准备离开印度。船上的300多人大部分都是英国在印度殖民地工作的人员。这条船从孟买始发,途中经过好望角,在11月1日到达了南大西洋。就在客轮驶离开普敦港的第六个晚上时,不幸遭到了德国潜艇的鱼雷攻击。玛格丽特的丈夫被淹死了,她自己的艇也被掀翻。但她被人救了上来,登上了由二副詹姆士指挥的不到7米长的4号艇上。这条艇上一共有16人,其中6名欧洲人,10名印度人。
在刚开始的时候,6条救生艇在竭力地保持着结队同行。然而很不幸,4号艇迷航掉队,从此开始了独自漂流。32岁的玛格丽特是船上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惟一的一名女性。她努力忘记失去丈夫的痛苦,担任起了照顾大家的责任。她用帆布为那些印度水手做帽子,缝鞋子,拿出鲸油为大家按摩和作防晒保护。实际上,在这之前她从未做过这样的工作。
由于4号艇没有航海仪器,在寻找了多日之后仍未能找到岛屿。因此詹姆士决定向南美方向航行。船上的食物每天都在减少,开始不断有人死亡。带到救生艇上的食物只有两水箱零两小桶水,一些罐装饼干;一些奶粉块、牛肉干和巧克力。用这些食品去照顾15个嗷嗷待哺的男子汉,真如杯水车薪。最后玛格丽特承担了这项令人为难的分配食品的任务。每人每天的定量是:中午是饼干一块,肉干一小汤匙,巧克力一小块;晚餐是一样的;可每人每天只有两勺淡水可以喝。那正是南半球的炎炎盛夏,饮水不足,干如沙粒的食物使人难以下咽。在决定西行的第二、三天里,因为暴晒和脱水的原因,便有两名印度人死去,在一周之后又接连着死了9名印度人。印度人相信有来生,所以,即使自己已奄奄一息,他们依旧把自己分得的那点救命之水洒向同胞的嘴唇和鼻孔,希望他们可以死后超升。这令船上的欧洲人们非常感动。可是当剩下最后一名印度人时,他也跳了海,为跟随自己的同胞而去。
失去生存下去的勇气和意志是令人最可怕的事情。有些人整天动也不动地躺在船板上,拒绝任何进食。他们口焦舌燥,嘴唇干裂,吃东西就好像吞炭嚼蜡,会使人更加口渴。可不吃食物是没有办法生存下去的。所以,在整个航程中,玛格丽特总是想方设法说服大家吃东西。她拿出随身携带的雪花膏给大家治疗晒伤,拿出小镜子让大家梳头整装,鼓励大家,以鼓起全船的士气。在航行了18天后,第一个白人水手死去,同时另一名水手的眼睛失明,这时玛格丽特又担任起了他的任务。后来詹姆士评价说,玛格丽特令他非常崇拜和钦佩。她比船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更沉着,更坚毅,更勇敢。她从不怨天尤人,从不挑剔苛求。作为惟一的女性,她竭尽全力去照顾他人,而不是丢失信心,自暴自弃。
同样詹姆士也是一位伟大的人物,这位年仅25岁的二副从未失去生还的信心与勇气。他是船上的老大,担当掌舵的任务。船帆没了他就用各种破布修补,舵柄破了他就想法用木棍取代。为提高船航行的速度,他又用衣物等制作了另一张帆,把它当作船帆竖起招风。
有一天傍晚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水鸟,在竖起的船桨顶上停了下来。詹姆士说,鸟儿停留了一夜都不曾离去,这就表明离陆地很远了。在圣诞节那天,他们看到一架飞机,可他们还没有来得及点燃烟火,那飞机就已经一掠而过。幸运的是,两天后天空下起一场大雨,这是七个星期来的第一次降雨。就在他们补足了淡水准备航行时,却意外看到了远处有船。这次他们燃起了烟火,最终被那只巴西的海防艇所救起。此时是他们在海上漂流的第五十二天,总航程达到2000多海里,此时他们距巴西的一个海港只有80海里的距离。
他们创造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⑵ 王振是什么人
明朝时期的宦官,本来是一个教书先生,后来自阉进宫,英宗为太子时,侍于东宫。太皇太后死 ,王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瓦剌大举入侵。王振鼓动帝亲征,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兵追至,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被明将樊忠锤杀。
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他本来是一个极为失败的教书先生,自阉进宫,当起宦官,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和邹东来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揭开了太监帝国的序幕。白痴的王振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根本不知作战为何物的他,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也先,而且在指挥大军时一意孤行,竟不准备粮食。一错再错,致使明军十分疲劳,怨声载道,在土木堡被瓦剌骑兵大破,结果是皇帝做了俘虏,自己也搭上了性命。
⑶ 王振伟的被警拘留
王振伟20日晚伙同他人吸食冰毒并至网吧游戏、短歇,21日晨驾车载乘游客至杭州旅游,当夜返回上海,深夜又至网吧游戏至次日凌晨才短歇。在休息不足4小时的情况下,22日6时左右,王振伟又驾车前往上海人民广场,载乘31名游客至常熟尚湖旅游,途经沿江高速公路宁太线1公里处发生事故。大客车司机王振伟在疲劳状态下驾驶车辆、操作失当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负事故全部责任。现肇事司机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根据王振伟交代,苏州警方会同上海警方顺藤摸瓜,抓获另3名涉毒人员,现已移交上海警方进一步查处。
⑷ 《安塞腰鼓》 杨守松 阅读题
是因为他意外地出现。
“你与他合影,你叫他唱歌,你让他打腰鼓,你指指点点要他摆什么姿势拍照……你怎么说他就怎么做,给不给钱给多少钱他都不计较,他明明就是挂牌说“随意消费”的。陕北人不像内地的某些奸诈之徒,骗得你消费了然后再“宰”得你鲜血淋漓,王振伟从来不向客人提什么要求,更不会伸手要钱,倒是客人的什么要求他都会满足你。我们这一行就有摄影家和舞蹈家请他打腰鼓,一遍两遍三遍四遍……他总是边吹边打,在烈日的烤晒下,他的一招一式都一丝不苟,尤其是腾飞跃起在半空打鼓时的雄姿更加英武威风——黄土高原上的朔风劲吹、黄尘乱飞时就该是这副模样吧?收鼓时居然“站如松”,虽也微微地喘息着,脸上黑油油的汗水闪出晶亮,但依然露齿浓浓地笑…… ”、“事实上王振伟也很高兴,至少他看出来我们这一行是真心喜欢他的,他就表演得更加带劲了。”体现了民族之魂、陕北之魂。
王振伟给大家快乐,自己也快乐,哪怕自己气喘吁吁,挥汗如雨,也总是边吹边打,在烈日的烤晒下,他的一招一式都一丝不苟呀!!
1、王振伟不仅意外地出现,而且带有某种强制性的味道:王振伟的“信天游”吼得云片都竖起来了,你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
2、王振伟从来不向客人提什么要求,更不会伸手要钱,倒是客人的什么要求他都会满足你。我们这一行就有摄影家和舞蹈家请他打腰鼓,一遍两遍三遍四遍……他总是边吹边打,在烈日的烤晒下,他的一招一式都一丝不苟,尤其是腾飞跃起在半空打鼓时的雄姿更加英武威风——黄土高原上的朔风劲吹、黄尘乱飞时就该是这副模样吧?收鼓时居然“站如松”,虽也微微地喘息着,脸上黑油油的汗水闪出晶亮,但依然露齿浓浓地笑……
据说有个团队几十个人摆弄折腾得他满脸大汗,走时只给了半瓶喝剩的矿泉水,他也照样唱着“信天游”“欢送”,而在他的旁边,却有一个自称“走南闯北”什么都见识过的乞丐追着游客讨钱。
3、王振伟当然是安塞人。白羊肚头巾裹着一张枣核脸,一双敦厚善良而又锐亮闪烁的眼睛就这么看着你。你与他合影,你叫他唱歌,你让他打腰鼓,你指指点点要他摆什么姿势拍照……
赏析:通过外貌以及动作描写把王振伟的善良质朴一展无遗。其中动作描写并不是说他麻木,而是称赞他的淳朴。
是因为他意外地出现。
“你与他合影,你叫他唱歌,你让他打腰鼓,你指指点点要他摆什么姿势拍照……你怎么说他就怎么做,给不给钱给多少钱他都不计较,他明明就是挂牌说“随意消费”的。陕北人不像内地的某些奸诈之徒,骗得你消费了然后再“宰”得你鲜血淋漓,王振伟从来不向客人提什么要求,更不会伸手要钱,倒是客人的什么要求他都会满足你。我们这一行就有摄影家和舞蹈家请他打腰鼓,一遍两遍三遍四遍……他总是边吹边打,在烈日的烤晒下,他的一招一式都一丝不苟,尤其是腾飞跃起在半空打鼓时的雄姿更加英武威风——黄土高原上的朔风劲吹、黄尘乱飞时就该是这副模样吧?收鼓时居然“站如松”,虽也微微地喘息着,脸上黑油油的汗水闪出晶亮,但依然露齿浓浓地笑…… ”、“事实上王振伟也很高兴,至少他看出来我们这一行是真心喜欢他的,他就表演得更加带劲了。”体现了民族之魂、陕北之魂。
王振伟给大家快乐,自己也快乐,哪怕自己气喘吁吁,挥汗如雨,也总是边吹边打,在烈日的烤晒下,他的一招一式都一丝不苟呀!! 1、王振伟不仅意外地出现,而且带有某种强制性的味道:王振伟的“信天游”吼得云片都竖起来了,你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
2、王振伟从来不向客人提什么要求,更不会伸手要钱,倒是客人的什么要求他都会满足你。我们这一行就有摄影家和舞蹈家请他打腰鼓,一遍两遍三遍四遍……他总是边吹边打,在烈日的烤晒下,他的一招一式都一丝不苟,尤其是腾飞跃起在半空打鼓时的雄姿更加英武威风——黄土高原上的朔风劲吹、黄尘乱飞时就该是这副模样吧?收鼓时居然“站如松”,虽也微微地喘息着,脸上黑油油的汗水闪出晶亮,但依然露齿浓浓地笑……
据说有个团队几十个人摆弄折腾得他满脸大汗,走时只给了半瓶喝剩的矿泉水,他也照样唱着“信天游”“欢送”,而在他的旁边,却有一个自称“走南闯北”什么都见识过的乞丐追着游客讨钱。
3、王振伟当然是安塞人。白羊肚头巾裹着一张枣核脸,一双敦厚善良而又锐亮闪烁的眼睛就这么看着你。你与他合影,你叫他唱歌,你让他打腰鼓,你指指点点要他摆什么姿势拍照……
赏析:通过外貌以及动作描写把王振伟的善良质朴一展无遗。其中动作描写并不是说他麻木,而是称赞他的淳朴。
评价手册上有的 哦!
⑸ 沈阳有名的中医大夫在哪
肖瑞崇:主任中医师,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着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沈阳市中医院名誉院长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⑹ 王振伟的人物评价
2001年,时任三门峡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王振伟调任卢氏县委书记。新官上任后,王振伟下调研、摸实情、少表态,但凡公开场合都让副职去出面。这一来,最后落了一个“王不管”的外号。可正是王振伟的这个“不管”,最近叫他的名声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原来,卢氏县委的办公地点设在一个土的掉渣的土坯房里。这么俭朴的办公地点,就如今来讲那简直就是鹤立鸡群,自然获得了网友的好评,大家都觉得这个县委书记“不管不问”的对。
河南省卢氏县委一直在土坯房里办公,事迹近来被媒体广为传播后,日前,县委书记王振伟接受《新京报》采访。他曾三次流出了感触的泪水。对话中,说到卢氏县还有三分之一的老百姓住着土坯房,他流泪了;自己调到卢氏,很少回家,无暇顾及正在上初中的女儿,他流泪了;自己无法在重病多年的老父床前尽孝,他流泪了。
6年前,王振伟就已经是三门峡市委组织部的副部长,正县级了,到卢氏来任县委书记只是平调。虽然妻子不怎么赞成,但是他为了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为了改变卢氏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卢氏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毅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来到了卢氏。虽然他和他的同事们,带领全县人民,经过了6年时间的艰苦奋斗,办了众多的实事,比如,为了改变山区的交通状况,在12个偏僻乡镇修通了水泥路;又通过村庄改造,使很多长期居住在穷山僻壤里的老百姓搬了出来,永远告别了土坯房;靠借钱发工资的县财政,收入已经由他到任时的5000余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超过1亿元;但是,在王振伟看来,卢氏还有三分之一的老百姓住着土坯房,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王振伟说,关键要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基础设施两个方面。要发挥生物多样性和传统产业优势,坚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培育发展烟、菌、药、牧、果、蚕、菜、渔八大支柱产业,上规模、上档次、创品牌、增效益,真正实现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农民来自产业化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要达到50%以上。
王振伟表示,卢氏是全省最偏远的深山区县,离周边省辖市最近也在135千米以上,茫茫大山阻隔着山外的精彩世界和辽阔的天空,阻挡不了县委、县政府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坚定步伐。他说,建设新农村就要努力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搞好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建设上,重点开工建设山西临汾—海南三亚高速公路卢氏段工程,建成209国道杜关至川口段、卢栾公路等干线公路和沙河至涧北、温口至叫河等干线公路,加快12个周边乡镇出境公路建设,开工建设319省道西峡—兰草铁索关公路和250省道潘河—木桐—灵宝公路,今年全面完成剩余121个行政村通水泥路任务。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加快农村安全饮水、水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改善8万人的饮水条件,2006年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32项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加快通信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完成乡镇居住地无线市话建设,移动信号覆盖率达到90%以上。
近年来,卢氏县投入1600多万元改河造地、修坝打井,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万多亩、旱涝保收田7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平方千米,新修防洪堤坝7.53万米,修复水毁河坝1.95万米,解决了4.91万人、1.5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全县90%的农村人口饮水条件得到改善。投入2300万元消除了174所中小学D级危房。改建了22所乡镇卫生院,建成了19个乡镇花园式敬老院,建成了19个乡镇宣传文化中心和352个村文化大院。104个村实现了有线电视入网,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3%、93%。
王振伟说,在整体提高卢氏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县里注重解决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问题,唱响扶贫开发“两出戏”,移民搬迁迁出来,劳务输出走出去。按照“搬迁扶贫、异地开发”的思路,逐年把深山独居户迁出“白云深处”,着力解决深山散居群众交通、吃水、用电、通讯、就医、上学等难题。截至目前,卢氏县搬迁贫困群众1749户、6439人,使他们从“不知魏晋”的深山恶劣地域迁到靠近县城、靠近集镇、靠近公路新的家园。还要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每年要培训农民工2万人以上,输出富余劳力7万人以上,使他们迈出山关,外出创业。
王振伟对卢氏的发展满怀信心:“我们把卢氏老区37万人民的命运和福祉视为职责所系、工作所向,亲民爱民、惠农扶农,通过新农村建设,力争早日把昔日贫困落后的卢氏建设成为实力卢氏、富裕卢氏、魅力卢氏、活力卢氏、和谐卢氏,让山区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⑺ 安塞腰鼓中王振伟的哪些方面体现了民族之魂
王振伟从来不向客人提什么要求,更不会伸手要钱,倒是客人的什么要求他都会满足你。我们这一行就有摄影家和舞蹈家请他打腰鼓,一遍两遍三遍四遍……他总是边吹边打,在烈日的烤晒下,他的一招一式都一丝不苟,尤其是腾飞跃起在半空打鼓时的雄姿更加英武威风——黄土高原上的朔风劲吹、黄尘乱飞时就该是这副模样吧?收鼓时居然“站如松”,虽也微微地喘息着,脸上黑油油的汗水闪出晶亮,但依然露齿浓浓地笑……
据说有个团队几十个人摆弄折腾得他满脸大汗,走时只给了半瓶喝剩的矿泉水,他也照样唱着“信天游”“欢送”,而在他的旁边,却有一个自称“走南闯北”什么都见识过的乞丐追着游客讨钱。
⑻ 谁知道沈阳那里有着名的祖传老中医
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有个祖传老中医,八几年时候就上过辽宁日报,田大夫!
⑼ 王振将军是非常伟大的吧
1908年生,湖南浏阳人。1924年参加工作。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粤汉铁路长岳段工会纠察队中队长,湘鄂赣边区赤卫队支队长兼政委,中国工农红军湘东独立一师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兼第八军代政委,湘赣军区代司令员。参与领导湘赣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曾获三等红星奖章。后任第六军团政委,第二军团政委。参与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5年参加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副旅长、旅长兼政委。1941年初率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1942年兼任中共延安地委书记、延安军分区司令员、卫戍区司令员。1944年任八路军南下支队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指挥中原突围。后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军长兼政委,第一野战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参加了延安保卫战和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等战役。
1949年率部挺进新疆。后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政委。1953年后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1955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6年任国务院农垦部部长。197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78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82年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1985年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任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1988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还曾任中日友协名誉会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名誉会长,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十四大代表,第一至五、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3年3月12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5岁,逝世后捐献了眼角膜。同年4月5日骨灰撒放在新疆天山。同年10月15日塑像在黑龙江省密山市正式落成。
⑽ 王振对历史的影响
王振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他本来是一个失败的教书先生,却自阉进宫,得到了明英宗的宠幸,开始擅权,结党营私,干涉朝政,揭开了太监帝国的序幕。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根本不知作战为何物的王振,又怂恿皇帝亲征来犯的也先,结果是皇帝做了俘虏,自己搭上了性命。而由王振擅权而导致的土木堡之变也成为了大明帝国由盛转定的交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