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诗玛的传说具体地点是在云南的什么地方
阿诗玛的地点就在路南石林。传说也很精彩.......
小石林有一个“阿诗玛”石,风风雨雨,她都在那里翘首以待,等待阿黑哥的到来。
相传土司热布巴拉家向阿诗玛家提亲,没有结果,便把阿诗玛抢走。这事被阿黑哥知道了,他翻过七七四十九座山,从远方牧场匆匆回去救阿诗玛。回到家后,阿诗玛已被抢走三天三夜了。他又骑上神马跨过九九八十一条河赶到热布巴拉家。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救出了阿诗玛。
阿诗玛和阿黑哥欢天喜地,骑马踏上归途。他们不知走了多少路、跨过几条沟、翻了几座山。天黑下来了,风大起来了,为了早日到家,他们顾不上这些,还是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一阵乱风过后,天上乌云滚滚,四野雷声隆隆,眼看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他们只好双双下马,但在黑夜里什么也看不见,结果两人迷了路。这时风又大,雨又急,看是看不见,喊是喊不应。山洪下来,水越来越深,他俩走散了,谁也找不到谁。洪水渐渐退去后,阿诗玛和阿黑哥又碰到一起,但两人都已迷失方向。他们正犯愁时,一只嗡嗡叫的小蜜蜂朝他们飞来。蜜蜂围绕他们转了三圈后,开始讲话了:“嗡嗡嗡,嗡嗡嗡,今晚就来家歇,我家就在岩洞中。”于是阿诗玛同阿黑哥朝着小蜜蜂飞的方向走去。
蜜蜂领着阿黑和阿诗玛进了石林,这里又湿又滑,阿诗玛伸手想找个癞石头扶扶,不料一下粘在了崖壁上,再也下不来了。她只好伤心地对阿黑哥说:“阿黑哥啊阿黑哥,快快想法救下我,去找白猪、白公鸡,拿来祭献神爷。”
阿黑哥听后,又伤心又着急,他擦干眼泪,又翻过四十九座山,八十一条河,最后找来白公鸡,但是走遍九村十八寨,就是找不到白猪。没办法,他只好找来一头黑猪,又到山上挖来一筐白泥巴。他把泥巴和成浆,涂在黑猪身上充白猪,这样白猪和白鸡都有了。可就在他高高兴兴准备回石林时,由于连日奔波太疲倦了,爬过最后一座山后,一坐下来便睡着了。这时,没斯帕玛(老天爷)又下起一场大雨,雨水把他从梦中浇醒,过去看猪时,黑猪身上的白泥巴早被雨水冲得干干净净。崖神祭不成了,阿诗玛也救不下来,阿黑后悔莫及,他呼天唤地大哭一场,但崖神不松手,阿诗玛就永远粘在那块大石头上。天长日久,在雨水的不断冲刷下,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样子。阿诗玛石像旁的那一池水,就是当时把白猪冲成黑猪的那场雨水积下的。
2. 电影《阿诗玛》悲剧形成原因
1956年,作家公刘长诗《阿诗玛》问世,电影《阿诗玛》就是根据公刘的长诗改编的。
《阿诗玛》比较彻底的摆脱了“讲故事”的传统模式,采用了无场次-板块式结构,以黑、绿、红、灰、金、兰、白等不同色彩的舞段,围绕着阿诗玛、阿黑、阿支的爱情矛盾,着力揭示不同的人物性格。以细腻的笔触,精心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阿诗玛、阿黑、阿支组成了很精彩的双人、三人舞段。同时在不同色彩的板块式舞段中,从容、酣畅地展现着绚丽多彩的彝族各支系的民间舞。
这部舞剧大胆地运用了交响编舞法和某些意识流手段,由于编导有深厚的生活与艺术积累,借鉴中较少斧凿之痕,保持了鲜明的民族性。
《阿诗玛》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三届国际音乐舞蹈电影节最佳舞蹈片奖。1994年获文华大奖,并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7
美丽的云南石林,诞生了美丽的传说“阿诗玛”;美丽的阿诗玛也使美丽的石林更加神奇迷人,世世代代吸引着海内外千千万万崇尚正义和善良、追求和谐和美好的男女老少。
3. 阿诗玛烟是哪产的
阿诗玛烟是红塔烟草有限责任公司玉溪卷烟厂出品,此品牌香烟于1982年开始生产了,为A段上限烤烟型卷烟,属中国典型的清香型卷烟之一,得名于云南着名传说中的彝族少女“阿诗玛”,曾荣获部优产品称号,属中国名烟。
但该烟已于2006年正式停产,原因是由于云南旅游局将“阿诗玛”注册为旅游商标,红塔集团为避免侵权停止了该品牌香烟的生产。
(3)阿诗玛的历史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阿诗玛香烟鉴别:
1.“阿诗玛”牌系产品有84mm软、84mm硬包;94mm软、硬包。
2.包装
a.由于机型不同,84mm软包条盒油封有正面及侧面两种封口。
b.小盒、条盒均采用激光打码技术,打印有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质量编码。小盒打在底面,条盒打在中文面左边,上下居中。
c.小盒、条盒所使用的白卡纸,在造纸过程中加入了彩色纤维,打开包装后可以看到有一根根的彩色纤维,而且这种纤维在纸张中同样能够找到。
d.卷烟纸为印有“YXCF”字样的螺纹纸,该字母是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有字母的地方螺纹是断开的。
e.采用印有“YXCF”字样的打孔水松纸,从抽吸第二口开始到结束,抽吸端滤嘴颜色内深外浅。
4. 阿诗玛的来历
《阿诗玛》是流传在撒尼人民口头上的一支美丽的歌,是撒尼人民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它充分体现了撒尼人民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自此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开始享誉海内外。从那时起,一个勤劳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强权的阿诗玛形象,活在了国人的心中。
5. 阿诗玛是什么人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的传说人物。
传说:
从前,在阿着底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个美丽的姑娘,爹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珍贵闪光,便给她取名叫“阿诗玛”。阿诗玛姑娘不仅长得漂亮,也能歌善舞,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
在火把节上,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订了亲。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也看上了美丽的阿诗玛,便请媒人去说亲,但不管怎样威胁利诱,都无济于事。
热布巴拉家乘阿黑到远方放羊之机,派人抢走了阿诗玛并强迫她与阿支成亲,阿诗玛誓死不从,被鞭打后关进了黑牢。阿黑闻讯,日夜兼程赶来救阿诗玛。
狠毒的热布巴拉父子不肯罢休,勾结崖神,乘阿诗玛和阿黑过河时,放洪水卷走了阿诗玛。十二崖子的应山歌姑娘,救出阿诗玛并使她变成了石峰,变成了回声神。
(5)阿诗玛的历史是什么原因扩展阅读
阿诗玛的传承:
1、阿诗玛的文化的传承:阿诗玛以民间口头叙事的形式呈现出来,做为该地区民间文学的代表之作,在传承和交流中多多少少也发生着变异和融合,民间文学与民间传说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性,口头性和变异性在这部神话史诗中也体现出来。
2、阿诗玛的故事传承:在路南石林彝族地区,总共流传下来的有40多个版本,每一个彝族村子,都有自己的阿诗玛,每个版本的故事概述,结局都各有不同。
3、阿诗玛的精神传承:文化来源于生活,民间文学来源于民间文化生活和生产活动。亦如阿诗玛故事中所传达的精神思想,以成为地域民族的一种精神象征和人生标杆,默默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勇敢的追求很好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阿诗玛
6. 阿诗玛是哪个民族的
阿诗玛是云南省石林彝族人物。
阿诗玛源于彝族文学《阿诗玛》,是一个勤劳美丽,勇敢善良,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女孩。
传说中,阿诗玛是穷人家的女儿,能歌善舞,受人喜爱,与青梅竹马的孤儿阿黑相恋并定下婚约。后来财主的儿子也想娶阿诗玛,并在被拒绝后对她威逼利诱,鞭打压迫。阿诗玛始终不屈服,战胜恶势力,变成了回声神。
《阿诗玛》反应了彝族人民百折不挠的性格和民族精神,阿诗玛也成了彝族的代表人物。彝族常用“阿诗玛”来称呼女孩,表达对女孩的喜爱和赞扬。
历史渊源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
《阿诗玛》源远流长。关于《阿诗玛》起源时间,学界看法不一,有研究者认为萌发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跨越了若干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用撒尼彝语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流传至今。
由于千百年来都用撒尼语传播,直到近现代,外界才知道《阿诗玛》。
7. 阿诗玛是哪个民族的人物
阿诗玛出自云南省石林彝族,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中的主人公。作为彝族人民口口相传的阿诗玛,她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精神。
阿诗玛植根于石林彝族撒尼人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历史之中,在该民族群体中起着确认文化身份的作用,已成为撒尼人及彝族的一张有代表性的“名片”。阿诗玛也是被认同的中华民族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女性形象之一。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阿诗玛的故事,彝族民间的传说故事,由彝族人民创作,《阿诗玛》起源时间,学界看法不一,有研究者认为萌发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
故事:阿诗玛是个聪明美丽而又能干的农家姑娘,当地有财有势的热布巴拉,定要娶她给自己的儿子做媳妇。阿诗玛不肯,热布巴拉就派人抢她。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订了亲,阿黑和热布巴拉家斗智比武,得到胜利。
终于把阿诗玛救出来。可是热布巴拉不甘心,求崖神放水淹死兄妹俩。可爱的姑娘阿诗玛被水冲走了,十二崖子的应山歌姑娘,救出阿诗玛并使她变成了石峰,变成了回声神。撒尼人怀恋她,叫唤她的名字,山谷里就传来她的回声。
和阿诗玛人物有关的作品有:长诗《阿诗玛》、电影《阿诗玛》、音乐剧《阿诗玛》、连环画《阿诗玛》等等作品。在据悉,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发掘和整理,叙事长诗《阿诗玛》整理发表60多年来,先后被译成英、法、日、韩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许多国家传播。。
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于1982年获西班牙桑坦德第一届国际音乐最佳舞蹈片奖。自此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搬上荧屏,开始享誉海内外。从那时起,一个勤劳善良、能歌善舞、不畏强权的阿诗玛形象,活在了国人的心中,另有同名的香烟和景点。
阿诗玛的故乡是彝族。彝族作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8. 阿诗玛是什么意思
阿诗玛,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阿诗玛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的故事。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终将代替黑暗、善美终将代替丑恶、自由终将代替压迫与禁锢的人类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历史渊源:
阿诗玛的原形态是用撒尼彝语创作的,是撒尼人民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聚居区,分为南北两个大同小异的流派。
《阿诗玛》源远流长。关于《阿诗玛》起源时间,学界看法不一,有研究者认为萌发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于封建社会时期,跨越了若千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用撒尼彝语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流传至今。
由于千百年来都用撒尼语传播,直到近现代,外界才知道《阿诗玛》。
9. 阿诗玛为什么变成奇峰
石林位于昆明东南78公里的石林彝族自泠县境内。面积11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唯一的,处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剑状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被列为地球“八大自然景观”。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石林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和吉林雾凇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景观。石林风景名胜区于1931年建园,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石林景区包括,大、小石林,乃古石林;长湖、月湖;奇风洞、芝云洞;大叠水瀑布;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八个片区。
石林形成的原因
说起石林的成因,就要追朔到距今5亿7千万——2亿5千万年前的泥盆纪到早二叠世时期。那时候石林所在的滇东一带是一片大海。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当时气候温暖潮湿,使海洋中的生物生长快且种类繁多,这些生物死亡后其骨骼与砂、泥质一起沉积。直至2亿7千万年前石林成为热带浅海,海底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石灰岩层抬升露出海面,在海水、雨水、地下水等的溶蚀、冲刷和风化下,才形成了如此大规模的岩溶地质地貌。
温馨提示
如果您要观赏石林的话,一定要带上你们的奇思妙想去游览石林,参观石林, 随着时间的不同,角度的变化,光线的强弱,会看到不同的景观,所请,三分长相,七分想象,游览石林,您一定要发挥想象力喔!以下是石林的一些景点。
景点介绍
今天小编主要向大家介绍是大、小石林和乃古石林两个片区,行程约6公里,游览需要两个半小时左右。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一、石林湖
它是根据周恩来总理建议而修建的。1955年4月,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到石林游览,周总理看到这,洼地里只有少许的水,再看看石林的景观后,就说“有山要有水,有水就不枯燥了!”听了总理建议,人们就把原溶蚀洼地进行了人工改造,使原来小小溶蚀水池变成了今天的石林湖。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二、观音湖
在这平静的湖水中,石簇擎天,恰似天然的大盆景。在这丛丛石峰中有一石酷似传说中的观音,各位请仔细找一找。对,就是她,好一尊“出水观音”,正因有此观音石,有人也把此湖称为“观音湖”。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三、狮子池
池边的大狮子正在照看着池中几只嬉闹的小狮子。而这整座山也是一个大狮子,守护着神奇的石林。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四、狮子亭
狮子 亭是游览行程中最高的地方,海拔1768.9米,是远眺石林全景最佳的位置之一。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登上狮子亭,朝南可指点石海惊涛,苍茫浩瀚的大石林奔来眼底;向东可俯视湖光山色,烟波浩渺的石林湖一 览无疑。
有道是“不登狮子亭,不算游石林;一登狮子亭,全身醉石林”。
五、青牛戏水
两头小水牛正在戏嬉,脊背时隐时现,一派田园情趣。这是石林中的一景一一青牛戏水。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六、石屏风
直视前方,一堵巍峨雄壮的岩石挡住了我们视线,此石似天然屏风遮掩住石林奇景,好像不愿让游人一眼就看到石林的奥妙。因此我们把该石称为石屏风。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走过石屏风我们的游程将渐入佳景,相信大家将得到一次比一次强烈的惊奇感受。穿过桂花林,无数巨石擎天立地,请看前面刻有“群峰壁立,千嶂叠翠”的石壁,这是 1962年6月,朱德委员长到石林游览时挥毫题写的。短短八字,生动概括了石林的特色和壮美。
七、石林
石壁上的“石林”二字是1931年龙云视察石林时所题。而“龙云题”三字则是龙云的儿子龙绳文于1985年9月22日来石林亲笔书写后刻上去的。现在请大家抓紧时间拍照留念。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八、千钧一发
千钧一发是两峰间的一块石头,抬头看一看,在两峰之间夹有一块儿摇揺欲坠的巨石。大家过的时候一定要轻手轻脚喔!屏住呼吸,不然那巨石就会掉下来的。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哈哈,开玩笑 的啦。其实这块巨石在这里“定居”已经三百多万年了,经历无数次地震的考验,它是不会掉下来的。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九、刀山火海
沿途走来, 石峰如剑,这里是剑状喀斯特地貌最典型的地方,大家称它为刀山火海。过一石洞,峰回路转,我们来到了一小憩之地一一且住为佳。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两峰底部凹成室,如厅似屋,仿佛是专门为走累的游客准备的小憩场所。这个石屋的形成其实是水与土共同作用而成,地质学家称其成因为“土下溶蚀”。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我们在此小憩,转过身再看刚才我们所过石洞上方四个大字:“无欲则刚”。这四个字出自林则徐的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十、望峰亭
如果说刚才我们是在天然离塑博物馆中遨游的话,现在我们登上了石林另一个游览胜点,建在约30米高,石峰顶上的望峰亭。此时您是否找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呢!此亭初建于1931年,重建于1971年。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今天的石林是着名的景区,而在清朝咸丰年间,石林还曾住过人呢!当年路南县爆发了由赵发领导的,响应天平天国起义的彝民起义。
当年赵发率领的起义军就住在石林中。而这儿就是起义军扎营 的地方,有石桌、石凳、石床、石香炉,这还有一泓清泉。在这边石壁的底部,有可容一人出入的小洞。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相传,此地为赵发关押战俘的监狱,因此得名“石监狱”。看到石洞你会想到什么?
十一、你不知道的石林
告诉你吧!电视剧《西游记》中,孙大圣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场景,就是在这拍摄的。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而电影《阿诗玛》中,你是否记得,阿黑哥在寻找阿诗玛途中被顽石挡道,他奋力扬鞭,将一巨石劈成两半的场景吗?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从前在阿着底地方,贫苦的格路日明家生了个美丽的姑娘,爹妈希望女儿像金子一样珍贵闪光,给她取名叫“阿诗玛”,也就是金子的意思。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阿诗玛渐渐长大了,漂亮得像一朵艳丽的美伊花。她能歌善舞,许多小伙子都喜欢她。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爱上了和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相亲相爱的孤儿阿黑,立誓非他不嫁。一年的火把节,她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订了亲。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财主热布巴拉的儿子阿支也看上了美丽的阿诗玛,便请媒人去说亲,但不管怎样威胁利诱,都无济于事。热布巴拉家乘阿黑到远方放羊之机,派人抢走了阿诗玛并强迫她与阿支成亲,阿诗玛誓死不从,被鞭打后关进了黑牢。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阿黑闻讯,日夜兼程赶来救阿诗玛,他和阿支比赛对歌、砍树、接树、撤种,全都赢了阿支。热布巴拉恼羞成怒,指使家丁放出三只猛虎扑向阿黑,被阿黑三箭射死了,并救出了阿诗玛。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狠毒的热布巴拉父子不肯罢休,勾结崖神。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阿 诗玛和阿黑喜悦地同乘一骑回家。他 俩来到溪边,下马小憩。阿支带人偷 走了阿黑的神箭,放洪水将阿诗玛淹 死。阿黑悲愤地呼唤着她的名字,但 阿诗玛已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从此,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你。她的声音,她的影子永远留在了人间。阿诗玛的传说故事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大型歌舞剧,在国内外放映和演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阿诗玛的故事也随之广为流传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
关于石林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这里,我们下期接着聊
阿诗玛走了,化为一座巍峨的石像,千年 万载,长留人间_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