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五千年历史盛世多少年乱世多少年

五千年历史盛世多少年乱世多少年

发布时间:2022-07-06 20:19:10

㈠ 上下五千年 到底多少年啊

中华上下五千年到现在共有4709年。上下五千年,即中华五千年是从炎帝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开始,到今天。炎帝与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

黄帝纪年为公元前2697年,是华夏人文始祖黄帝即位以及创制历法的时间为华夏纪年元年的纪年方式。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开始。

但是这样一种说法,国内外历史学界并不认可,因为单单从文字记载上看中国有确切记载年代的历史是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这是中国最早记载确切年份的历史,在殷墟出土之前,国外学者通常认为中国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从民国算起)。

(1)五千年历史盛世多少年乱世多少年扩展阅读:

古代纪年方法

一、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二、年号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雁荡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三、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四、年号干支兼用法

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旷干隆丁亥冬”,“干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㈡ 1.中国古代盛世时间共有多长 2.中国古代和平时间共有多长 3.中国古代乱世时间共有多长

时代——起始时间——代表人物————重大事件与措施——————社会状况与简史
1、远古时代(治世)——不可考——神农、轩辕、尧、舜、禹——垂拱而治——生产力落后,人民需求不高
2、春秋战国,诸侯相伐(乱世)——前770年~前221(平王东迁~秦灭齐国共549年)——孔子、商鞅——推行变法改革,推行郡县制,新兴地主阶级与旧贵族的矛盾为社会主要矛盾
3、秦朝苛政,楚汉相争(乱世)——前221年~前202年(秦灭齐~汉朝建立,共计19年)——秦始皇、项羽、刘邦——全国实行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皇帝制、修建长城、秦二世而亡——秦朝统治者无视人民意愿大兴土木,激化社会矛盾,同时郡县制和分封制、官僚制和贵族制激烈的矛盾导致秦国覆灭
4、汉初无为,治乱参半(一般)——前202年~前180年(大汉建国~文帝登基,共22年)——汉高祖、吕后、萧何——郡国并行制、和亲、诛韩信、平彭越、白马之盟、诸吕乱政——有鉴于秦朝的先例,汉初分封与郡县并存、轻徭薄役,与民休息,同时由于长年战乱,人口稀少,大量土地荒芜,土地问题并不严重
5、文景之治,武帝扬威(治世)——前180年~前91年(文帝登基~巫蛊之乱 共89年)——文帝、景帝、武帝——七王之乱、轻徭薄役、推恩令、马邑之战——社会生产力大大恢复,并且有很大发展,汉武帝北伐匈奴,控制西域,象征大汉进入全盛期,最终因为穷兵黩武走向衰败
6、后宫干政,外戚弄权(一般)——前89年~公元8年(巫蛊之乱~王莽篡汉 共97年)——昭帝、宣帝、王莽——大兴儒学、以德治国、王氏家族崛起——由于武帝穷兵黩武政策对经济政策巨大的伤害,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虽然昭宣二帝在为政举措上有很多革新,但是却无法挽回西汉的颓势,政权终被王莽窃夺
7、王莽篡汉,天下动荡(乱世)——公元8年~25年(王莽篡汉~光武开国 共17年)——王莽、更始帝——王田制、更改币制、修改官名、赤眉军、绿林军——王莽篡汉后,强行推行新政,结果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土地兼并非但没有缓和,反而更加剧烈。同时他推行错误的边疆政策,招致在内外交困,各地爆发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直至光武帝中兴汉室,国家才恢复和平
8、光武中兴,匈奴西遁(治世)——25年~106年(光武开国~殇帝驾崩 共81年)——汉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轻徭薄赋、王景治黄、精兵简政、击溃匈奴、大兴儒学——社会生产力重新得到恢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但是和帝与其子殇帝的早逝为日后埋下隐患
9、宦官当道,外戚秉政(较差)——106年~184年(殇帝驾崩~黄巾之乱 共78年)——桓帝、灵帝、窦太后、张让——卖官鬻爵——汉末6帝:安顺冲质桓灵皆幼年登基,外戚得以干政,皇帝成年后,又借助宦官的力量制衡外戚,朝政昏暗,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民流离失所,士族门阀垄断人才来源,最终激起黄巾起义
10、三足鼎立,豪强辈出(乱世)——184年~222年(黄巾之乱~夷陵之战 共38年)——曹操、刘备、孙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屯田法——黄巾之乱中,世家大族由是掌握武装力量,成为军阀,代替宦官、外戚成为政治的控制者。随着赤壁之战形成三足鼎立,夷陵之战后三国再无较大战役,进入相对和平期
11、太康小治,骄奢遗患(一般)——222年~290年(夷陵之战~司马炎去世 共68年)——曹丕、诸葛亮、司马炎——诸葛亮治蜀、九品中正制、占田制度、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世家大族的统治形成,社会生产力恢复,四川、江南得到有效开发。但是司马炎统一三国后骄奢糜烂、君臣赛富,最终留下八王之乱的祸根
12、五胡乱华,南北对峙(乱世)——290年~581年(司马炎去世~杨广称帝 共91年)——苻坚、谢灵运——清谈误国、淝水之战、杀胡令、中流击水——八王之乱后,晋朝军事力量消耗巨大,匈奴人、氐人、羌人、鲜卑人等相继入侵,西晋灭亡,司马氏后人在南京建立东晋政权,后有梁齐陈相更替,北方鲜卑人建立北魏政权,后分裂成东西魏,又相继被北齐和北周取代,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但是英年早逝,最后杨坚篡权,灭南陈,建立隋朝。社会矛盾主要为民族矛盾
13、终归一统,开皇盛世(治世)——581年~613年(杨广称帝~杨玄感叛变 共32年)——杨广、杨坚——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三征高句丽、修大运河——农民压力得到减轻,社会矛盾得到缓和,生产力大发展。但是由于杨坚不顾当时民众感受与社会上普遍要求轻徭薄赋的愿望,强行大兴土木,激起人民起义,隋朝由盛转衰。
14、隋末烽火,天下割裂(乱世)——613年~618年(杨玄感叛变~李渊称帝 共5年)——李密、杨玄感、李渊——隋炀帝自缢、瓦岗山起义——李渊父子身为贵族,在农民起义军脱颖而出,最终取代隋朝
15、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盛世)——618~755(李渊称帝~安史之乱爆发 共137年)——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完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唐太宗从善如流、重用寒门子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打击门阀——经济、军事、文化空前繁荣、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但是同时土地兼并问题也空前严重。唐玄宗晚年不思进取,崇信小人,引发安史之乱
16、安史之乱,吐蕃入侵(乱世)——755~762(安史之乱爆发~唐肃宗去世 共7年)——安禄山、史思明、唐肃宗、郭子仪——睢阳之战、邺城之战、收复两京——大唐领土辽阔,玄宗遂设立节度使统领一州的军事、政治、经济。随着唐朝政治腐败,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 均田制被破坏,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最终引发安史之乱。动乱期间,吐蕃乘机向东扩张,占领陇右、河西大片土地。
17、宦官弄权,藩镇割据(较差)——761~835(唐肃宗去世~甘露之变 共74年)——唐代宗、仇士良、唐文宗——改革粮价、甘露之变、宦官控制神策军——内有宦官把持朝政,外有节度使割据,政治制度逐渐腐朽,土地兼并空前严重,农民流离失所。虽然之后代宗、顺宗、宪宗等致力于改革,但效果不大。至武宗继位,情形才略有好转。
18、会昌中兴,大中之治(治世)——835~859(甘露之变~宣宗驾崩 24年)——唐武宗、唐宣宗——灭佛法,削藩镇,加强中央集权,击败回鹘,整顿吏治、收复河西——大唐帝国最后的回光返照。
19、懿僖昏聩,大唐末路(乱世)——859~907(宣宗驾崩~朱温篡唐 48年)——懿宗、僖宗、黄巢、朱温——懿宗、僖宗昏庸无能,政治日益昏暗,社会动荡。黄巢义军逼近长安,僖宗乃逃往四川。虽然后来随着朱温降唐,黄巢兵败自杀,但是大唐已经回天乏力。僖宗死后,降将朱温执掌大权,最终篡夺皇位。
20、五代十国,风云变幻(乱世)——907~960(朱温篡唐~北宋建立 53年)——郭威、柴荣、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西夏大辽兴起——唐灭亡后,各地战乱不断,大辽不断入侵中原,民族矛盾尖锐,后周柴荣统一北方后,欲对南方用兵,可惜早逝,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
21、重文抑武,经济繁荣(盛世)——960~1069(北宋建立~王安石变法 共109年)——赵匡胤、赵普、范仲淹、狄青——杯酒释兵权、文官统兵、重视教育——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公元100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65.5亿美元,占据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人均生产总值为2280美元,远超工业革命时的英国。但是由于朝廷上的党同伐异,北宋晚年政治逐渐昏暗。
22、变法过激,党争酿祸(一般)——1069~1127(王安石变法~靖康之耻 共58年)——宋神宗、王安石、司马光、蔡京——保马法、青苗法——宋神宗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虽然变法有其进步之处,但是由于许多过激措施无法得到保守派的理解与支持,以及王安石的骄傲与顽固,加上蔡京等小人借变法牟利,欺瞒王安石与宋神宗,改革派与保守派裂痕逐渐扩大,变法运动逐渐演化成两派对权力的争夺,导致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小人当道,最终酿成靖康大祸
23、靖康遗恨,艰难复国(乱世)——1127~1142(靖康之耻~岳飞被害 15年)——赵构、秦桧、岳飞——岳家军、“莫须有”——南宋政权建立后,金人的军队仍时常越过长江,甚至一度攻破杭州,迫使赵构避难海上。但所幸有宗泽、岳飞、韩世忠等人浴血杀敌,迫使金国与南宋议和,但是随着宋高宗与秦桧一心议和,同时妒恨岳飞功高盖主,遂以莫须有的名义将其杀害。此后南宋对金称臣纳贡,双方保持一段较长时期的和平。
24、只把杭州、当做汴州(一般)——1142~1206(岳飞被害~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 64年)——韩侂胄、辛弃疾、铁木真——韩侂胄北伐失利、蒙古统一、指南针普遍使用、海上贸易发达、理学兴起——金、宋陷入对峙之后,双方政治都逐渐腐败,随着铁木真统一蒙古,打破了僵局。蒙古人先伙同南宋消灭金国,随后入侵南宋。当时南宋海上贸易发达,科技进步,火药被大规模运用于战争
25、抗击蒙古,生死悲歌(乱世)——1206~1279(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崖山海战 73年)——文天祥、托雷、蒙哥、贾似道——襄阳战争、钓鱼城之战、崖山海战——随着蒙古入侵,民族矛盾空前剧烈,文天祥、陆秀夫等爱国志士兴兵勤王,但是由于强大的实力差距,最终在崖山,陆秀夫背着南宋末代君主赵昰跳海,南宋灭亡
26、蒙元立国、异族统治(较差)——1279~1351(崖山海战~红巾起义 共72年)——忽必烈、马可波罗——东征日本、马可波罗东游、大港口城市泉州、设行省制、设澎湖巡检司、设西藏宣政院——元朝中期皇位更迭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经济有所发展但未能恢复到宋朝时期水平。后期统治腐败,宰相专权内乱频发,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
27、红巾起义,元末动荡(乱世)——1351~1368(红巾起义~元顺帝出逃 共17年)刘福通、脱脱、张士诚——鄱阳湖战役——大规模农民起义中,朱元璋逐渐脱颖而出,占据南京,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后,在南方做大,最后派兵北伐,一战胜而元顺帝出逃,重新恢复汉人政权
28、皇权独大,万国来朝(盛世)——1368~1449(元顺帝出逃~土木堡之变 共81年)——朱元璋、朱棣、郑和——惩治贪官、废除丞相、靖难之役、设立内阁、八股取士、七下西洋——此时明朝国力强盛,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国势达到全盛,疆域辽阔。
29、天子北狩,粉饰太平(较好)——1449~1505(土木堡之变~明孝宗驾崩 56年)——王振、朱祁镇、于谦、明孝宗——土木堡事变、北京防卫战、夺门政变——经过土木堡之变,明初精锐军事力量遭到严重打击,国力转弱,之后明孝宗清明吏治,实现弘治中兴,国力有所恢复,但是土地兼并问题无法得到改善
30、妖孽宫廷、权臣斗争(一般)——1505~1618(明孝宗驾崩~七大恨 共113年)——明武宗、杨廷和、嘉靖、严嵩、万历、张居正——隆庆开关、考成法、一条鞭法、抗击倭寇、万历三大征——正德年间战事频生,外有鞑靼达延汗进犯、内有叛乱和民变等重大事件,国势逐渐衰弱,嘉靖帝崇信严嵩,致使政治腐败。虽有张居正变法,但是随张居正去世,许多变法被迫停止。土地兼并空前严重,农民流离失所。随着努尔哈赤宣布七大恨,正式宣布反明,掀开了新的乱世
31、明末乱世,内忧外患(乱世)——1618~1644(七大恨~满人入关 26年)——努尔哈赤、崇祯、袁崇焕、顺治——萨尔浒决战、宁远大捷、己巳之变、崇祯自缢、吴三桂降清——满族人采用威恩并使的方法,一方面拉拢汉人贵族与知识分子,一方面大肆屠杀反对势力,随着李自成入京,大明灭亡,八旗入关,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社会汉人政权结束
32、满清立国,康乾盛世(盛世)——1644~1799(满人入关~干隆驾崩 共155年)——顺治、康熙、雍正、干隆——闭关锁国、广州十三行、设立军机处、改土归流——康乾盛是中国最后一个盛世,社会生产力达到新的高峰,由于番薯引入栽培,人口激增,确立了当代中国基本版图。但是由于清朝统治者对汉人的压制、大兴文字狱,政制逐渐僵化,不适于世界大势,
33、闭关锁国,盛世危言(一般)——1799~1840(干隆驾崩~鸦片战争 共41年)——嘉庆、道光、林则徐——除灭和珅、打击贪腐、天理教起义、马礼逊来华——尽管嘉庆和道光都致力于成为一个明君,但是他们落后的观念使他们盲目自大,异族统治的顾虑又令他们束手束脚,鸦片战争后,中国从此一蹶不振。
34、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乱世)——1840~1949(鸦片战争~开国 共109年)——慈禧、李鸿章、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常凯申、李润石——辛亥革命、民族zi本主义振兴、国民大ge命、八年抗战、内战——不做评价

共计乱世共有1067年(若算上政治较腐败昏暗的较差时期则共有1291年)
盛世与治世有619年(若算上政治清明的一般与较好时期则共有1138年)
基本持平
这可是纯手打哦~整整一个多小时哦~求采纳

㈢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从公元前多少年到公元多少年

国内第一部少儿通俗历史读物《上下五千年》所讲述的中国历史,上自三皇五帝(最早从三皇五帝开始),下至辛亥革命(最晚到辛亥革命)。因为是按照时代早晚的顺序叙述中国历史,最早和最晚的历史相隔五千年,所以叫“上下五千年”。当然,这个“五千”是个约数,但这个约数不是由“上下”表示的,把有零头的数目按照整数说出,这是一种表达习惯,就像孔子把《诗经》三百零五首诗称为“诗三百”一样。另外,用“上下”表示时间的前后,也是一种表达习惯。

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公元前4000多年左右。

女娲娘娘:旧石器时期,时间2.0亿年前——6500万年前;称女娲娘娘。
太昊伏羲:种群文明时期,时间6500万年前——5560万年前;称羲皇。
燧皇玄女:新石器时期,时间5560万年前——西元前12000年;称燧皇。
神农炎皇:农耕时期,西元前12000年——西元前4377年;称炎皇。
轩辕黄帝:西元前4377年,即黄帝元年——西元前4335年。元年始为大一统。
少昊:西元前4345年——西元前4335年,黄帝年迈,少昊领国,颛顼辅政。
颛顼:西元前4335年——西元前4277年,在位78年。少昊领国10年。
帝喾:西元前4277年——西元前4207年,在位70年。卒年100岁。
唐尧:西元前4207年——西元前4128年,“年十五而佐帝挚”,挚在位9年,为政不善,而禅让于尧。这是哥哥让位给弟弟.在位70年。卒年118岁。 舜
虞舜:西元前4128年——西元前4095年,在位33年,卒年100岁。
大禹:西元前4095年——西元前4063年,在位32年,卒年100岁。

辛亥革命:是指公元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㈣ 五千年的华夏,只歌颂了四百年盛世,剩下的90%是啥

纵论历史,我们都会为5000年悠久的文明史而深感自豪!这自豪的背后,即是文明延续的辉煌,也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体现。确实,只有自强不息才有文明的延续。世界上曾经出现过无数的文明,最后能一直延续的却少之又少,而且延续之后,依然强大,甚至于危难之中,轮回复起的更是唯有华夏中国。

今日时代,重提盛世并不和事宜,因为曾经往复循环的历史,在鸦片战争之后就已经一去不复返,跳脱出长久循环轮之后的今日,在和世界接轨之后,早已发现,曾经数百年洗牌一次,进行循环,才能强大的过程,其实并没必要。

时代自有新路,老路就尘归尘土归土吧。

㈤ 中华历史五千年朝代表是什么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表: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8、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6、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21、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建立。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成立。

㈥ 中华五千年朝代历史

历史的作用有很多,写成文章的话,几万字也是不够的。可能在很多人眼里认为,这么悠久的历史一点用处都没有,要来何用?但我想说的是,这只是站在你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历史没有对你产生助力,那就认为它没有用。

最后说个例子,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早些年考古发现的大墓,墓内主人的尸体不腐烂的情况,当时还有日本人想要用针对的东西换尸体上的头发和细胞组织。可能外人觉得日本人这么做有些不值得,但实际上通过研究这类古尸,是可以发现它不腐烂的原因的,这对于研究防腐材料是有很大作用的。而这些古墓的发现和挖掘,都是需要依赖历史文献资料的,谁敢说历史是没有用的?就连我现在回答你问题使用的简体字,也是因为历史的存在才流传下来。

㈦ 中国上下五千年按时间排序

中国上下五千年经历了几个时期,排序如下∶

1、传说时期

五帝∶炎帝、黄帝、尧、舜、禹(前26世纪-前22世纪末前21世纪初)

2、先秦时期

夏朝(前22世纪末前21世纪初-前17世纪初)

商朝(前17世纪初-前11世纪初)

周朝∶西周(前11世纪初-前771),东周(前770-前256)

春秋(前770-前475)

战国(前475-前221)

3、秦汉时期

秦朝(前221-前206)

汉朝∶西汉 (前202年—8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4、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220年-280年)

晋朝(266年-420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

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5、隋唐时期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

唐朝(618年—907年)

6、五代十国

五代(907-960年)

十国(902年-979年)

7、宋元时期

北宋(960—1127年)

南宋(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

8、辽金夏

辽朝(907年—1125年)

金朝(1115年-1234年)

西夏(1038年—1227年)

9、明清时期

明朝(1368年 -1644年 )

清朝(1636年—1912年)

10、近代时期

晚清(1840年—1912年)

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

中华民国(1912——1949)

11、新中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至今)

(7)五千年历史盛世多少年乱世多少年扩展阅读∶

中国历史的变迁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

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

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

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

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

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历史

㈧ 中国上下五千年是怎么算的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算法:

五千年是一个约数,时间划分大概是从公元前3000年,以及公元后2000多年至今。

整个历史的大致时间线如下:

  1. 约公元前3000年之前:原始社会,无文字记录,仅存创世传说。

  2. 约公元前3000-前2100年:原始社会时期。三皇五帝活跃时期。

  3. 约公元前2100-前221年:封建社会时代。家天下制度确立,王位世袭,夏商周朝代更替。

  4. 公元前221-1911年:帝国时代。秦王扫平六国,一统天下,首创皇帝制度,中国进入绵延2000年的帝国时代,直到满清覆灭,彻底结束了皇权制度,清朝末期,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备受屈辱,民族自信深受打击。

  5. 公元1911年至今:近现代。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国共内战后,中共得政,经历70年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民族自信心日益恢复。

  6. 这里有一篇历史歌谣可以方便记忆中国历史: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拓展资料:

“五千年”的说法最早出现于清末。晚清着名诗人黄遵宪《逐客篇》:“轩顼五千年,到今国极弱。”“轩顼”是轩辕和颛顼的合称。晚清人从上古三皇五代开始算,到当时,认为是五千年。

其实如果从商算一般认为是三千五百年强,从夏算一般认为是四千年强,都到不了那个年份的。 清末曾经出现过一个黄帝纪元,在1903年提出,是反对帝王年号,也反对康有为提出的孔子纪年而提出的。提出的人叫刘师培,认为当年是黄帝4614年。

同年另有《江苏》杂志也提出黄帝纪元,但是推算的1903年为黄帝4394年。无论如何,按照当时的推算,中华文明从黄帝起,将近五千年。

㈨ 中华五千年历史朝代

一、奴隶社会

1、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涿鹿(今河北涿鹿)神农炎帝 轩辕黄帝(炎黄齐名)

2、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平阳 (今山西临汾) 唐帝尧

3、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 (今山西永济) 虞帝舜

4、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81年 约前1933年-约前1559年斟鄩阳城(今河南洛阳) (今河南登封)夏王禹 夏王启 夏王少康

5、有穷:约前1981年-约前1973年鉏(今河南滑县) 有穷王夷羿

6、寒朝:约前1973年-约前1933年寒水(今山东潍坊)寒王寒浞

7、商(殷)朝:约前1559年-约前1046年约前1559年-约前1300年(商) 约前1300年-约前1046年(商(殷))亳 殷(今河南商丘)(今河南安阳)商王汤 商(殷)王盘庚

8、周朝:约前1046年-前256年

(1)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周文王姬昌 西周武王姬发

(2)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平王姬宜臼

①——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②——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

9、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阳(今陕西咸阳)秦始皇嬴政

10、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彭城(今江苏徐州)西楚霸王项羽

11、汉朝:前202年-263年(包括蜀汉)

12、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高祖刘邦

13、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长安(今陕西西安)新太祖王莽

14、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长安(今陕西西安)玄汉更始帝刘玄

15、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汉光武帝刘秀

16、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1)曹魏:220年-265年洛阳(今河南洛阳)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

(2)蜀汉:221年-26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蜀汉昭烈帝刘备

(3)孙吴:222年-280年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17、晋朝:265年-420年

(1)西晋:265年-31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西晋武帝司马炎

(2)东晋:317年-420年建康(今江苏南京)东晋元帝司马睿

18、十六国:304年-420年

19、十六国末期:420年-439年

20、南北朝:386年-589年

(1)南朝:420年-589年

①刘宋:420年-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武帝刘裕

②南齐:479年-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南齐高帝萧道成

③南梁:502年-557年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④南陈:557年-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2)北朝:386年-589年

①北魏中后期:420年-557年平城 洛阳(今河南洛阳)(今山西大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北魏孝文帝元宏

②东魏:534年-550年邺城(今河北邺镇)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③西魏:532年-556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魏文帝元宝炬

④北齐:550年-577年邺城(今河北邺镇)北齐文宣帝高洋

⑤北周:557年-581年长安(今陕西西安)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21、隋朝:581年-618年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

22、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 唐中宗李显

23、武周:690年-705年神都洛阳(今河南洛阳)武周武后武则天

24、五代:907年-960年

(1)后梁:907年-923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梁太祖朱温

(2)后唐:923年-936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唐庄宗李存勖

(3)后晋:936年-947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晋高祖石敬瑭

(4)后汉:947年-95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汉高祖刘知远(暠)

(5)后周:951年-960年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周太祖郭威

25、十国:907年-979年

26、辽朝(契丹):916年-1125年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27、宋朝:960年-1279年

(1)北宋:960年-1127年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太祖赵匡胤

(2)南宋:1127年-1279年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高宗赵构

(3)西夏:1038-1227年兴庆(中兴)(今宁夏银川)西夏景宗李元昊

(4)金朝:1115年-1234年中京(今北京市)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5)大蒙古国:1206年-1271年曲雕阿兰(今蒙古国肯特省)蒙古(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28、元朝:1271年-1368年大都(今北京市)元(蒙古)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

29、明朝:1368年-1644年应天(今江苏南京) 京师(今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1)后金:1616年-1636年盛京(今辽宁沈阳) 后金(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大顺:1644年-1644年京师 (今北京市) 闯王李自成

30、清朝:1636年-1912年盛京 京师(今辽宁沈阳)(今北京市)清(后金)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31、中华帝国:1915年-1916年北平 (今北京市)洪宪帝袁世凯

32、伪满洲:1932年-1945年新京 (今吉林长春)康德帝爱新觉罗·溥仪

(9)五千年历史盛世多少年乱世多少年扩展阅读:

皇朝更替顺序背诵: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㈩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在其中每隔七百年就会出现一个盛世,说说前四个盛世的情况

自古史家便有公论,能称盛世者,必须达到六条,一曰国泰、二曰民安、三曰国富、四曰民足、五曰国强、六曰文昌,这六条才是判定盛世与否的标准。
西汉昭宣盛世
【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 (约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西汉处于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
东汉明章盛世
【东汉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明、章两帝共统治三十一年(57-88)】
隋代开皇盛世
【开皇(581年二月—600年十二月),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在位开皇年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与后面一个时间相差不多】
唐代开元盛世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局面。】
明代永乐盛世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年号永乐。】

备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盛世,但是很多盛世不是处于国家大统一的状态,而且真正的盛世是大统一国家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以上五个盛世最辉煌灿烂,统一王朝的其他盛世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是国力的上升期处于积蓄力量的状态,贞观之治政治清明但不是唐朝国力的顶峰,仁宗之治国家没有统一、仁宣之治是永乐盛世的延续、弘治中兴虽然明朝国泰民安但是国力不是明朝最强盛的时期、康乾盛世思想倒退而且科技越来越落后于世界。
内政方面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生安定,民族凝聚力强;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
对外方面
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力大(番邦臣服)对外交流活跃等等。

按照你说的七百年的话,最近的一次是永乐盛世(1413±11),向前是开皇和开元(661±80),再向前昭宣和明章(公元前后),这些是公认的的盛世,再往前推700年,那时候应该是东周的春秋时代开始的时候,向前推西周末期,向后推诸子百家是文化方面,其他方面称不上盛世吧。

阅读全文

与五千年历史盛世多少年乱世多少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